(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澳前总理保罗·基廷:这一刻终于到来,不必为中国感到惊慌!

(2009-07-11 21:31:01) 下一个



澳前总理保罗·基廷:这一刻终于到来,不必为中国感到惊慌!



zt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7月3日文章】(作者 前总理保罗·基廷)

尽管在二战后,印度、中国、非洲和南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流行观点认为战争的胜利者基本上可以控制世界,德国和日本则发挥辅助作用。4月份在伦敦召开的二十国集团会议最终推翻了这种观点。

如今,中国这样的盈余大国与印度和巴西等坐在主桌。世界终于开始转型。从日本20世纪60年代加速重建以及邓小平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发动经济革命开始,我们就说到全球影响力将从西方转向东方。现在,这一刻终于到来/

中国是除美国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经济引擎。该国的平均年增长率大约为8% 。美国的经济规模大约是中国的3倍,但中国创造新则富的速度是美国的两倍。美国需要花费很大气力才能在短期内保持2%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而欧洲实现1%或稍高一些的增长都很有难度。

冷战终结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改变了世界的运行方式,促使拥有丰厚储蓄和贸易盈余的国家与储蓄不足、存在贸易赤字的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和储蓄失衡状况得到根本改变。中国、俄罗斯和产油国等盈余国必须少储蓄,多消费。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赤字国则必须多储蓄,少消费。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减少国内的进口,同进扩大国外的出口市场,从而摆脱经常项目赤字。

如果我们从孤立主义和自我保护的角度看待安全问题,那绝对是不明智的。

直到19世纪初,中国还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从中世纪以来始终是如此。

英国比中国小得多,但在工业革命和技术革新创造了大量财富之后,把中国赶下了这个宝座。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德国和美国,也必定会发生在中国。

因此,这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和改善国民生活的必要资金的伟大国家已经轻松承担起了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我认为,对整个世界而言,这是一种积极作用。中国的出现将引发调整,尤其会改变美国在经济领域的相对地位。最大的战略强国无一例外地是最大的经济强国。

我们必须始终如一地采取友善态度。我们必须机警、巧妙而积极。出于这些原因,我不赞同政府2009年国防白皮书中的一些内容。白皮书承认中国将是亚洲的头号军事强国,探讨了我们和这个强大对手之间“可能性极小却不能完全排除的对抗局面”,但没有说明这个大国会是哪个国家。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和美国的相对衰落,澳大利亚无法预言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新秩序。对澳大利亚而言,整个地区可能会像以往(也就是越战结束后)一样和平繁荣,也有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国防政策是防范不测所必需的应急手段。但是,国防政策必须与该地区的外交政策相一致。每当澳大利亚把国防政策置于外交政策之上,就会给自己制造麻烦;越南和伊拉克就是明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