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国海军驱逐舰发展 组图
zt 时间:2009-5-26
“飞霆”号驱逐舰 清政府在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曾分别向英、德两国各订购一艘军舰,前者译作“鱼雷小快船”,被命名为“飞霆”号,与清政府70年代购入、此时仍在南洋地区服役的伦道尔式炮艇“飞霆”号同名;后者被译为“猎船”,命名为“飞鹰”号,而在外文资料中,都被列torpedogunboat,故都属于早期驱逐舰。就中国海军发展驱逐舰的时间表上看,它同世界海军几乎同步。
“飞霆”舰是1894年8月中国驻英国公使龚照瑗订购的。此时正值丰岛海战之后,中日两国已正式宣战,两国都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紧急购买军舰。但一则没有合适的军舰,二则欧洲各国都对交战双方实施武器禁运,购置军舰有点儿饥不择食,回旋余地很小。按龚照瑗的电报,他订购的军舰,时速22.59海里,炮4门,价格5万英镑,国内仅凭这寥寥数语,就批准下了定单。实际上,它是考斯公司在1887年建成的一艘叫做“海蛇”号的货船,引擎由梅斯贝里斯公司提供。
1894年4月,阿姆斯特朗公司购买了“海蛇”号,并在埃尔斯韦克船坞进行改装,加装了两门最新式的95毫米快速火炮,每分钟射速为15发。国外的船史研究者认为,“飞霆”号在外观上很有个性,它的设计与当时着名的“迅速”号很相似。平齐的甲板,木制船尾,指挥台前面有两个并排的细长烟囱,船中央有坚固的舰桥。此舰订购后又被英国政府扣留,它在扣留期间做了一些改进,由于干舷较低,它的前甲板和侧舷上都加装了钢制防浪板,以提高它的远航能力。1895年中日停战协议签订后,它被放行,于6月离开英国,8、9月间到达中国。
“飞霆”舰长63.7米,宽7.2米,吃水3米,排水量正常情况下为349吨,满载时401吨。立式蒸汽机2座,功率为3000马力,锅炉2座,双轴推进。载煤量104吨,它的武器系统包括2门3.75英寸速射炮,4门3磅炮,2具双联装回旋式鱼雷发射管,1具舰首单管鱼雷发射管。
1900年义和团事件时,“飞霆”正在大沽船坞修理。6月18日,八国联军攻入船厂后,该舰机件多被俄拆卸而去,无法行驶。1907年,清廷批准其在天津大沽船坞修理,1909年修竣,但海军编制中一直不见其下落。
“飞鹰”号驱逐舰
“飞鹰”号是中国驻德国公使许景澄向德国伏尔铿公司订制的,许景澄以前曾经主持过“定远”、“镇远”、“济远”的验收,订购过“经远”、“来远”,还翻译出版了当时中国唯一一部军舰手册《外国师船图表》,对于近代军舰有着较清晰的了解。同样,“飞鹰”号订购后也被德国政府禁运,直至次年夏天回国。
“飞鹰”号从外观上看最具有特色的,是4个烟囱的设计,这也是中国唯一一艘四烟囱的军舰。它与同时期克虏伯公司为巴西和土耳其制造的鱼雷炮舰十分相似,事实上,“飞鹰”号原先是西班牙定制的。“飞鹰”舰长79米,宽8.69米,吃水4.15米,排水量850吨。动力系统包括立式蒸汽机2座,功率为5500马力,锅炉8座,载煤量170吨,航速22节。武器系统,包括2门104毫米速射炮,6门6磅炮,4门1磅炮,鱼雷发射管3具。“飞鹰”号1895年7月下水试航,10月启程,于年底到达中国。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同日,康有为搭乘英商太古轮船公司的“重庆”号客轮,于上午11时离天津南下上海。直隶总督荣禄获悉后,曾派遣“飞鹰”号追赶。依“飞鹰”的航速,若要追上“重庆”号客轮应当没有问题,管带刘冠雄驾舰航行至中途时,声称舰上煤尽,返回天津,其原因不详。有说刘是留英学生,同情变法;有说是荣禄故意放人,使得康有为无法与光绪帝当面对质,可以使慈禧太后更方便地掌控政变后的北京局势,但都属于猜测,没有史料依据。
在清末,“飞鹰”舰编属巡洋舰队。民国年间,“飞鹰”舰于1917年参与护法舰队南下后,长期驻扎广东。1932年,因粤系内部矛盾,广东海军总司令陈策命各舰开赴海南岛,7月6日,粤系首领陈济棠命广东空军飞机从雷州起飞,往海口轰炸“飞鹰”舰,海空互战-个小时,“飞鹰”舰中弹悬挂救生旗,表示不抵抗,但飞行员因陈济棠有20万元的悬赏,仍冒险低空飞行投弹,将“飞鹰”击沉。
海龙级驱逐舰 清政府还在德国硕效船厂订购“海龙”、“海青”、“海华”、“海犀”四舰。在当时中文资料中,该舰皆被称为鱼雷艇,从线图上看,它也更像是加大鱼雷艇,但在英文资料中则称作驱逐舰。其实,德国人在开发驱逐舰的过程中,并没有“鱼雷炮舰”的概念,他们的思路是沿着鱼雷艇、分队艇、公海鱼雷艇而发展到驱逐舰。分队艇、公海鱼雷艇都属于大鱼雷艇的范畴,即使其航速超过27节,德国人对它们的称呼仍沿用鱼雷艇的习惯。这就是“海龙”等四舰被称作鱼雷艇的缘故。
“海龙”等舰的技术参数为:舰长58.98米,宽6.4米,吃水2.355米,4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6000马力,排水量234吨,最高航速32节。武器系统包括:6门47毫米炮,2座单管装鱼雷发射管。军舰施工期间,中方派吕文经、蔡灏元、何嘉兰、吕调镛、林国僖赴德监造,1898年完工,1899年到华。1900年庚子事变期间,四舰均在大沽船厂修理,遂被八国联军所夺。“海龙”归英军,易名Taku(即“大沽”号),驻扎在香港,1916年10月25日被出售。“海青”归德军,易名Taku,驻扎在青岛,后因锅炉无法使用,于1914年6月13日除役,同年日军进攻青岛,该舰9月28日在胶州湾自沉。“海华”归俄军,初易名Taku,后改名“博罗多夫上尉”号,驻扎在旅顺口,1904年11月24日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鱼雷艇击中。“海犀”归法军,易名Tak-ou(即法文“大沽”号),驻扎在越南西贡,1911年9月30日退役。
国产驱逐舰“建安”、“建威” 甲午战争之后,福州船政局开始自行建造驱逐舰(当时叫做“鱼雷快舰”、“猎舰”)。
1897年初,船政局聘请法国水师制造学堂帮办教习杜亚尔(Doyere)担任正监督,杜亚尔绘制了鱼雷快舰的图纸,经中方研究,认定其为新式舰船,决定开工建造2艘。第一艘“建安”号于1898年4月7日安装龙骨,正式开工,1899年1月29日下水。第二艘“建威”号1899年2月11日动工兴建,1900年3月3日下水。两舰长86米,宽8.83米,型深4.5米,排水量850吨,65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23节。以钢槽为胁,钢板为壳,船桅、船机、锅炉及配件皆为钢质。钢材购自法国地中海钢铁厂,8座燃煤锅炉也是从法国进口的。而船身、发动机皆由船政局自行建造(有资料说其三汽缸直立式蒸汽主机也是从地中海厂进口)。武器系统包括:1门100毫米主炮,3门65毫米炮,6门37毫米炮,2座双联装鱼雷发射架。此外,舰上还配置电灯、新式暖气炉、电风扇等当时的先进设施,单舰造价为63.7万两白银。从各项技术数据看,“建安”、“建威”同“飞霆”、“飞鹰”相似,是福建船政局所造性能最好的军舰,也是最早的国产驱逐舰。二舰后来编入长江舰队。辛亥革命后,二舰归海军部第二舰队。1927年,北伐军进攻上海,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驻扎在高昌庙的“建安”、“建威”舰响应起义,炮轰高昌庙兵工厂。
“建安”、“建威”到20年代末期成为废舰。1930年3月,南京政府决定将“建安”号交江南造船所勘验,改制船壳,更换船肋及锅炉水管,并添装长波无线电台。改建以后军舰外观上最大的变化,是将舰桥后到舰尾的尾楼甲板撤去,使得干舷降低。改装后的军舰长79.2米,宽8.07米,吃水3.35米,4座燃煤锅炉,2台往复式主机,双轴推进,3884马力,排水量1050吨,最高航速重7节。武备的变化是火炮改为120毫米主炮2门,76毫米炮1门,57毫米炮2门,20毫米机关炮1门,机枪6挺。鱼雷发射管则拆去未装。同时,更换舰名为“大同”号,更换舰型为轻巡洋舰(也有资料称为炮舰)。次年,又将“建威”也做同样改造,命名为“自强”号,均编人海军第一舰队。二舰后来在1937年8月12日,参与江阴塞江布防,与“通济”、“德胜”、“威胜”、“武胜”、“辰”、“宿”等8艘舰艇及20艘商船一起,同时打开船底阀门,灌水白沉。
最后的驱逐舰
1909年10月,清政府为重建海军,派遣海军大臣载洵与海军提督萨镇冰出访欧洲,考察海军。在意大利的时候,他们向安些度船厂订制驱逐舰“鲸波”号。“鲸波”属神枪手级,排水量400吨,6000马力,航速28节,武器装备为:76毫米炮2门,47毫米速射炮4门,单装450毫米鱼雷发射管3具,水雷10个。该舰1912年12月6日下水,1913年5月31日建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因财政紧张,无力支付余款,此后,意大利政府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奥匈帝国开战,旋接收此舰,易名“艾思嘉罗”号,1921年7月1日,意大利又将此舰改为鱼雷艇,1930年5月31日除役。
载洵接着前往奥匈帝国,在士他俾路勉图船厂订造驱逐舰“龙湍”号。“龙湍”排水量400吨,6000马力,航速28节,武器装备为:76毫米炮2门,47毫米速射炮4门,双联装450毫米鱼雷发射管1具。该舰1912年下水,1914年建成。从技术指标看,它与“鲸波”相似,但从线图上看,两舰相差很大。后来“龙湍”同样因船款纠葛,未交中国。1914年8月1日,奥匈帝国为应付欧洲战事,接收此舰。改名“华兰土单亚”,并把武器换为66毫米/45炮2门,66毫米/30炮4门,450毫米鱼雷发射管2具。奥匈帝国原拟以此舰为原型舰,再为其海军定造12艘驱逐舰,但最终无一动工。一战之后,奥匈帝国战败解体,“华兰士单亚”给协约国分给意大利,该舰1921年除役。
载洵尔后前往柏林。在德国硕效船厂,他们又订购新式驱逐舰“豫章”、“同安”、“建康”,这三舰于1912年完工,1913年交舰。舰长63.4米,宽6.58米,型深3.84米,吃水2.74米,排水量390吨,4座燃煤锅炉,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功率6500马力。航速32节。武器系统包括2门76毫米主炮,4门37毫米炮,两具鱼雷发射管,造价每艘63000德国马克。
1932年1月21日下午3时25分,“豫章”舰奉命从南通驶往镇江,因浓雾误触青天礁沉没。1937年9月25日,“建康”舰在守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中,遭10余架日机轰炸而沉没。后来日军将其打捞修复,先编为杂役船“翠”号,1940年12月,又将其交还汪伪海军,更名为“海绥”号。抗战胜利后,重属国民政府海军,此舰最后下落不明。1937年12月12日,国民政府海军部下令“同安”舰与驻守青岛的第三舰队的“定海”、“楚豫”、“江利”等8舰自沉于青岛小港,以封锁青岛航道。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重新组建海军的过程中,共计进口和建造了13艘驱逐舰。其性能随着国际造船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驱逐舰体现出它在反鱼雷艇、反水雷和反潜艇作战中的作用。依靠速度和鱼雷,它甚至能同大型军舰角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中国的驱逐舰,却没创造出战场奇迹,它们的海上生涯多是内战和屈辱,进入民国后,海军不被重视,这批驱逐舰的命运,正是当时中国的坎坷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