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链—对中国海军的影响有多大?
(2009-05-28 11:48:36)
下一个
岛链—对中国海军的影响有多大?
zt
尽管我国有着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而且把所有岛屿的海岸线也计算在内则长达32000多千米,拥有黄海、东海和南海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然而,翻开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在西太平洋上一系列大大小小呈弧线型分布的岛屿却紧紧地封锁着我国进出太平洋的门户,使我国诸海实际上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美国在这一系列呈弧线型分布的岛屿上重兵把守,将其变成用来封锁亚洲大陆的所谓“岛链”,因此中国海军要走向大洋,就必须首先冲破这一道道岛链,打碎套在我们身上的重重枷锁。
◆ 冷战催生
岛链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产物。“岛链”一词最初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之后为了扼杀、封锁当时的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来的。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重兵,意欲精心构筑一条以美军在太平洋上的一线基地为基轴,以日本、韩国、冲绳、关岛等基地和设施为核心的“太平洋多重锁链”,来围堵中国和亚洲大陆,企图扼住亚洲大陆的脖子,其目的就是企图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二战期间及战后,美国趁机强占了太平洋上的大部分岛屿,并逐步将其势力扩展到西太平洋部分国家的领海和领土。基于这种优势,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首先提出了对亚洲国家实施“东方弧线”的新月形封锁战略。美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1950年1月12日宣布,“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是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琉球到菲律宾”。次年1月4日,美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指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近海岛屿链”。杜勒斯还特别强调,台湾岛构成了太平洋西边缘上岛屿锁链中的重要环节。
在提出岛链战略的同时,美国大力加强在岛链上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军事设施建设,扩建海空军基地,加速构建军事包围体系。此外,美还加紧拼凑“东亚集体安全体系”,签订各种条约,建立军事同盟,增加驻兵数量,加紧岛链的封锁力度及对各国的遏压态势。如美国于1952年先后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日本缔结了安全条约,1953年又同韩国签订了安全条约,1954年还与菲律宾签订了马尼拉条约等。
最初美国海军只在太平洋地区形成三大基地网雏形:第一线基地网分布在西太平洋和白令海地区,北起阿拉斯加,经西太平洋岛屿锁链、印度支那,西至巴基斯坦,组成对社会主义国家基地包围圈的“东方弧线”;第二线基地网位于太平洋中、南部地区;第三线基地网位于美国西海岸至巴拿马运河一线,组成亚洲战场的后方基地网。可以说,这些基地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形成了岛屿锁链的基地配置,加速构成了对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封锁与包围。很快,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包围圈,由点到线构成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韩国、台湾、越南;第二道防线是日本、冲绳、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第三道防线是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澳大利亚、新西兰。在此基础上,美国逐步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了三道封锁岛链。
岛链因冷战而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其亚太附庸国的目的是通过互相勾结,加紧在亚太地区建立多道防御圈和众多的军事基地,作为其遏制、攻防和封杀以苏联、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国家的依托堡垒。然而岛链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这条套在亚洲大陆脖子上的锁链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还在不断加长,兵力也在不断增加。
美国出于其亚太战略甚至全球战略的需要,目前正忙于在亚太地区部署一条所谓的“太平洋锁链”,将原西太平洋上的岛链延伸到印度洋,把其在太平洋上的基地链与印度洋上的基地链连在一起,构筑起一条东起阿留申群岛,西至波斯湾的上万千米的超长防线。美国加紧拉拢印度为的就是进一步完善这条所谓的太平洋锁链。据印度媒体披露,美国正拟定计划,希望获得对印度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的使用权,而一旦美国获得印度基地,它就将把太平洋的基地链与印度洋的基地链连在一起,构筑起一条东起阿留申群岛,西至波斯湾的上万千米的超长防线,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构筑的最长一条防线。苏联早已不存在,美国建立太平洋锁链所要围困的国家指向非常明显,目标就是中国。
◆ 三线配置
美国目前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基本上分为“三线配置”,第一线由部署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日本、韩国、冲绳、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的驻军和基地组成,这一线基地群是美国和日、韩等国向西部署的最前沿,也是日美链式部署中最严密的一条线,堪称是一条围堵亚洲大陆的封锁岛链,被国际军事界称为“第一岛链”;第二线部署则以马里亚纳群岛的关岛为中心,由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一系列基地群组成,被称为“第二岛链”,它是一线亚太美军和日、韩等国的后方依托,又是美军重要的前进基地;第三线部署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被称为“第三岛链”,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美国不断充实太平洋的基地带,加强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力图使得海上军事遏制、封锁的态势对其更为有利。按照美国的战略部署,第一岛链是其扼杀社会主义阵营的第一道“绞索”。该岛链内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至日本群岛,主要是针对苏联太平洋地区的;而日本的九州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至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则主要是包围中国的。
由于以日本诸岛为基干的第一岛链北半段基本覆盖了东亚沿海,使日本控制着东亚、特别是东北亚的绝大多数出海通道,日本事实上是东北亚进出太平洋的大门。日本对于东亚地区各国向太平洋方向的发展,从事太平洋方向的军事活动,都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美军高级将领曾表示,未来美军在亚洲地区作战,如果没有第一道“封锁岛链”作为前沿基地,其防御将不得不撤退到夏威夷。为此,美军加强同日本等国的合作,企图使这条岛链“更加坚固”。在美国的“鼓励”下,日本大力发展准航母和轻型航母,已经拥有16艘性能先进的常规潜艇,而且“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等先进水面战舰也越造越多。
第二岛链是遏控太平洋地区海运和空运的重要地带。美国计划将关岛建成其实现“主导亚太之梦”的中心基地。该岛地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的最南端,是美军前沿部署和支援基地的战略要地。以关岛为中心的各个岛屿构成了亚太美军第二线基地的北翼。与第一岛链一样,美国对第二岛链的巩固也是不遗余力。美国防部2001年10月1日向国会递交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出了“东亚沿岸地带”的新概念,范围从孟加拉湾到日本海,远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认为该区域是充满挑战和“逐渐成为大规模军事冲突的敏感地区”,而美国在这一区域的前沿基地和盟国的军事力量相对薄弱。其实这一概念并不新鲜,它就是上述第一、二线锁链的翻版,其目的无非是强调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关注,为继续增强亚太兵力制造借口。
第三岛链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指挥中枢和其本土西海岸支援前沿基地的中转站,美国将这线岛链作为主导亚太的大本营和大后方来大力经营。特别是设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上的基地,由于可通过白令海峡与俄罗斯隔海相望,是执行战略侦察、预警和本土防空的前沿阵地。在这些基地上部署有远程警戒雷达和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冷战后,美国为了将侦察“触角”伸向亚太地区,加紧了这一地区的活动。
在这三线配置的基础上,美国还在构筑更大的“包围圈”。美国防部1997年5月20日出台《四年防务审查报告》中称,中国在2015年后可能成为美“地区性或全球性势均力敌的对手”,为此美国竭力要在中国周边构筑“阵地”包围中国,依靠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综合手段遏制中国实力的增长。美国有计划地在中国周边的中亚、蒙古、东南亚、印度等战略要点营造遏制与包围中国的战略态势。在欧洲,以北约为支柱,不断向东扩展势力;在亚洲,以美日军事同盟为依托,逐步向西扩展影响范围,企图从东、西两头并进对中国形成向心包围之势。美国还继续加强在亚太地区的五对双边军事联盟,即美日、美韩、美泰、美菲、美澳联盟,沿用美国对北约战略构想的思路左右和影响亚太事务,以达到其遏制中国的目的。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周边马蹄形地缘战略带正成为美国布局投子的主要区域,包围中国之势昭然若揭。
◆ 重兵把守
美国在太平洋的三线岛链上建有大量海空军基地,重兵把守,牢牢控制着西太平洋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海峡、航道、海域和岛屿,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霸权政策的多座桥头堡,对我国海上安全和实现祖国统一构成了严重威胁。其中美军在第一岛链的实力最强。这条岛链距离中国很近,美国在此部署了近10万大军,其中亚太美军的70%部署在日本和韩国(驻日本3.5万人,驻韩国3.7万人),总数2万余人的第7舰队主要在西太地区活动。位于第二岛链上的关岛也日益受到重视,美军正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部署在此。
美军在第一、二岛链上的基地网主要由3个基地群组成:东北亚基地群、东南亚基地群和关岛基地群。这些基地群的特点是规模宏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现代化程度高,同时采取多层次配置的点线结合,布局比较合理;控制战略要点,扼守海上咽喉要道,并能相互支援。战时美国很可能联合其他国家或地区,使用有关海峡、通道扼守、围堵、控制岛链,并使之成为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作战的重要依托。
东北亚基地群由日本横须贺为核心,包括日本本土、冲绳岛和韩国的30余个海、空军基地组成,该基地群数量多、规模大,不仅是美海、空军兵力主要的战略集结和出发地,也是其在西太平洋的后勤供应和维修中心,控制着宗谷、津轻、朝鲜3个重要海峡,是岛屿锁链的首要环节,由此既可支援朝鲜半岛的陆上作战,又可支援西北太平洋的海上作战。
美军在日本的主要海军基地有横须贺(美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最大基地,美第7舰队司令部驻地)、厚木、佐世保等。美海军陆战队的主要基地有本州西部的岩国、冲绳岛的普天间、科特尼(美陆战3师师部驻地)和巴特勒(美第3陆战远征部队司令部驻地)。美空军在这一地区的主要基地有日本的横田(驻日美军司令部和美空军第5航空队司令部驻地)、嘉手纳和三泽,韩国的乌山(美空军第7航空队司令部驻地)和群山等。美陆军的主要基地有韩国的汉城(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驻地)、议政府(美陆军第2步兵师驻地),日本的座间兵营(驻日美陆军第9战区陆军区域司令部驻地)。
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最为关键的是中国的台湾岛。它位于第一岛链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控制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扼控东海与南海间的咽喉战略通道,也有了通往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和亚太战略及军事目的考虑,决不会轻易放弃这个不沉的“航空母舰”,必然要间接或直接介入台湾事务,并竭力拉台湾参加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妄图使第一岛链永远成为美国紧紧包围、封堵亚洲大陆的第一道“紧箍咒”。
东南亚基地群由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10余个海、空军基地组成。原以菲律宾的苏比克海军基地为核心,美军全面撤出苏比克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后,现已经取得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基地的使用权。该基地群是美军第一岛链基地网的南翼,是美军在中南半岛作战活动的重要依托,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战略物资转运站及第七舰队在东南亚最大的后勤基地和维修中心,扼守着从西太平洋通往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主要海上通道,既可支援东南亚的陆上作战,又可支援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作战。
关岛基地群由关岛的阿普拉港海军基地、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根纳海军航空站等组成,该基地群地处太平洋锁链基地网的中后方,是美军西太平洋基地网中的战略预备基地,也是主要的后勤补给和整休基地。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是美空军第13航空队司令部驻地。关岛的阿加尼亚海军航空站是美海军在西太平洋的一个主要后勤和临时保养站,又是主要侦察基地。夸贾林是美军洲际导弹及反弹道导弹的试验靶场、战略空运中途站。
2000年8月,美国防部把63枚AGM-86B型具有战略意义的空射巡航导弹运至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这是美军首次把精确制导武器部署于美国本土之外,使美军可在12小时以内用巡航导弹袭击亚太地区的任何地方。2001年2月,美海军在关岛阿普拉海军基地成立了第15潜艇中队,计划部署3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2002年8月23日,美国驻太平洋空军司令贝格特四星上将在五角大楼的军事会议上公开宣称,鉴于美国日益“关注中国大陆的军事力量”,他已要求五角大楼在关岛部署新一代F-22“猛禽”隐形战斗机、波音767空中加油机和C-17“环球霸王”运输机以及若干轰炸机、RQ-4A“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等。
在第一、二岛链的三大基地群后方,美国还设有另外三大基地群,即澳新地区基地群、夏威夷群岛基地群和阿拉斯加基地群。澳新地区基地群主要由设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本土的基地和美澳联合使用的军事设施组成。目前,美在澳、新只设有海军通信站和一些小型电子、宇航追踪站和导航站等,主要用于监视和侦察俄罗斯和中国的核试验及空间活动
夏威夷基地群由夏威夷群岛和中途岛上的军事基地和设施组成。此基地群是联结美国本土和西太平洋各基地群的纽带,是美军太平洋战区的指挥中枢和战区战略预备队的配置地域,是太平洋中航线和南航线的海空运总枢纽。著名的海军基地珍珠港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驻地,是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海军基地。史密斯兵营是太平洋总部和太平洋舰队陆战队司令部驻地。薛夫特堡是太平洋美陆军司令部驻地,斯科菲尔德兵营驻有美第25轻步兵师。希卡姆空军基地是太平洋美空军司令部驻地。此外,美在中途岛、约翰斯顿岛上也设有港口和机场,作为辅助基地。
阿拉斯加基地群由美设在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上的基地和设施组成,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是遂行战略侦察、预警和本土防空的前哨,部署有远程警戒雷达和弹道导弹预警雷达。较大的空军基地有:埃尔门多夫(美空军第11航空队司令部驻地)和艾尔森(战略侦察基地)。陆军基地有理查森堡、温赖特堡和格里利堡。阿留申群岛上的埃达克海军基地是美太平洋舰队在北太平洋的侦察运输补给基地。
◆ 突破封锁
西太平洋岛屿之间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海峡通道,这些通道大都属于国际航道,是我国进入太平洋的必经咽喉地带。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敌视态度,在这些岛链上驻扎重兵把守,利用这些天然屏障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堵住我进入太平洋的去路,以阻挡各国跟中国通商。虽然物换星移,中国对外经贸交往和军事交流都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被美国及其盟国控制的岛链仍对我国国家安全和海军发展构成现实和潜在威胁。
海洋是经济全球化的动脉和纽带,国际贸易总量的95%是由海上运输来承担的,同时海洋本身又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以资源为例,海洋里的矿物资源、生物资源是陆地的1000倍左右。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六位。其中外向型经济发展尤为迅速,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中国的船队已经航行在全球每一条著名的水道中,如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0%是中国船只。因此无论是海上通道、对外贸易、海外市场,还是海洋产业,中国都必须有强有力的海
上安全力量来保障。
中国已经到了不得不走向大洋的时候。海洋很宽大,但同时又很狭窄、很敏感。在政治家眼里,海洋是各国特别是大国战略利益的交汇处,是综合战略空间。有人预言,随着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崛起,很多需要面对的问题都将来自海上。中国有丰富的“陆地外交”经验,而在海上我们还很年轻。近一个时期,随着中国石油进口量的不断增长,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担心石油进口的水路安全。每个陆海兼备的大国都必须有安全的出海口,但中国的出海口却被重重岛链封锁。和平时期尚可,危机时期如果敌国把第一岛链封锁,中国就将失去出海口,无法通过海上和外界相联系。
从国家安全和海军发展的角度上讲,美国在岛链上设有大量军事基地,部署重兵防守,还专门针对潜艇设置了水下、水面和空中三道监视网,水下由核潜艇和大量探测系统、水面由水面舰艇、空中由反潜巡逻机甚至卫星实施全天候监控,因此平时我国海军舰艇要驶出岛链进入大洋都受到美军的严密监视,战时则更难以通过岛链,将被迫收缩在200海里内的近海作战。我国的战略纵深极深,除南海之外,中国沿海都东向太平洋的正面,第一岛链距离大陆的纵深基本上都在200海里之内。对于现代战争而言,这个距离在有效的攻击范围之内。在第一岛链封锁下,我们的海上力量很难前出到岛链之外进行防御。如果我们只能靠近岸防守,进行浅海作战,那么仗就只能在我们的家门口打,我们是内线作战,将没有多大的作战主动权。
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形态是非接触、非对称的,在1000千米乃至2000千米之外就能发起精确打击,因此战场纵深比过去有了数量级的放大。现代国防观念里必须有“拒敌进入一定的海域”、“扩大海上方向的防御纵深”、“保护国家不断延伸的海外利益”等概念,同时作好相应的力量准备。有鉴于此,中国必须突破岛链的封锁。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发展海上力量,二是尽早解决台湾问题。
作为海上军事力量的核心,海军的特征是可以利用海洋抵近别国,强国甚至可以在不进入别国的防御范围就攻击对方的沿海和纵深。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不能容忍它能打我、我却打不着它的屈辱,最好的办法是能做到它的兵器能打多远,我的防御范围就能达到多远。这就必须提高中国海军的远洋防御能力,建造适于远洋作战的大型战舰。如果短期做不到,中国也必须有震慑对手的手段、办法和能力,发展我们的远距离打击力量,提高我们的远洋作战能力,充分利用谋略思想,以增加对手的战争风险,提高我国的安全系数。
台湾是中国大陆的天然门户,如果搞不好就可能成为别人攻击中国的跳板,但只要解决了台湾问题,所有这些海上安全的战略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台湾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常理想的出海口,只要台湾在手,中国东入太平洋就豁然开朗。台湾本身就是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完成了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后,第一岛链的封锁自然被打破,中国海军就可以东出太平洋,扩大海防纵深,从而更好地保护大陆沿海和内地的安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1cd7e0100csp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