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年轻人为何对中国海军去索马里而自豪?

(2008-12-26 10:08:39) 下一个



年轻人为何对中国海军去索马里而自豪



宋晓军



昨天,一家经济媒体就中国海军舰艇去索马里巡逻采访我,问到为什么网上的年轻人对这次中国海军舰艇出去执行任务那么兴奋。我说这还不容易理解吗,一个是洗刷了1840年后中国被西方坚船利炮堵在家门口的屈辱;二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军舰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亮点。现在有些人一听年轻人为中国海军舰艇去索马里兴奋,就认为是“义和团式的爱国情绪”,我只能说这些人是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无知,对年轻人的知识结构的不了解。171舰、169舰和887补给舰的主要设计人员和建造人员,有的我都认识,他们本身就是年轻人,在担任主设计师和主建造师的时候就是一个“大男孩”,而且从小就是军事迷。其中有一个总设计师和军舰的总建造师就是从小看着《舰船知识》杂志长大的。有的现在还对军事游戏着迷呢。他们看到自己的设计建造的舰艇去远洋为中国执行任务能不感到自豪吗?同样,其他的年轻人一样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就是靠实实在在的工业、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而这次出去的军舰恰恰就是这种能力的象征。我今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也碰到了一些更年轻的负责军舰、潜艇主要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他们对这个国家强大的理解,是非常具体的,我回来后写了中国还需要购买俄罗斯军舰吗?。还有军舰上的那些年轻的舰长、军官,他们一样都是很棒、很踏踏实实的年轻人。这些设计师、建造师、舰长就是国家的希望。 《舰船知识》杂志今年第三期采访了887的舰长,下面我把这篇文章贴出来。




887补给舰舰长曾经当过战斗舰艇的舰长


887补给舰舰长与国外同行在工作

我只能说这艘舰的设计师非常年轻

国产综合补给舰舰长的大海情结


去年由“广州”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我人民海军出访舰艇编队出访了欧洲4国的航程。 “微山湖”舰,是我国自行研制和建造的现代化新型综合补给舰。2004年4月下水服役,2005年曾与“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出访巴基斯坦、印度、泰国,这是第二次与国产新型导弹驱逐舰联袂出访,也是首次出访欧洲。出访编队将航经风浪区、热带区和狭水道,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历时87天,总航程23000多海里。本刊独家采访了海军优秀指挥军官、一级舰长、“微山湖”舰舰长陈再良上校。

记者:听说您个人的经历比较丰富,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陈再良:也说不上丰富,只是经历多些而已。我是1982年从部队战士考上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1984年有幸参加了建国35周年天安门国庆阅兵。四年的海校生活,尤其是大半年的国庆阅兵训练,练就了我坚强的意志,激发了我对伟大祖国的深情和热爱,更加坚定了我要当一名优秀海军军官的信念。1986年毕业分配到护卫舰大队后,我当过观通长、副舰长、大队副参谋长、舰长、副大队长,参加过“3.14”海战,3次率舰执行南沙值班任务共200多天,18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演习活动。2003年调任887舰舰长,曾4次率舰赴马六甲海峡执行远航任务,接待过英国海军参谋长阿兰·韦斯特上将来舰参观访问,并于2005年10月率舰出访巴印泰三国任务等。入伍27年来,我十分注重学习和积累工作经验,努力探索和钻研海军舰艇在不同任务条件下的训法和战法,可以说有一定的心得,也有不少收获。

记者:刚才您说参加过海战,这对您热爱军舰、大海是否有影响?

陈再良:1988年发生在南中国海的武装冲突,对时任观通长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使我对海洋国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建设强大的海军有了更深的感悟,深刻认识到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必须有许许多多对祖国万里海疆无比热爱、无私奉献,甘洒热血的海军官兵。

记者:从战斗舰艇的舰长到远洋综合补给舰的舰长,您有什么感受?

陈再良:作为当过国产第一代火炮护卫舰舰长和第一代导弹护卫舰舰长的我来说,到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自行研制和建造的现代化新型远洋综合补给舰当舰长,我感到光荣而自豪,更感到责任重大。因为国家海洋战略的需要和长期的海上生活,使我深深的体会到,补给舰就是战斗舰艇战斗力的支撑,就是中国海军走向大洋的关键。这使我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从更深更细的层次上理解战斗舰艇的需求,能更好地搞好海上保障工作。

记者:从战斗舰艇指挥员到辅助舰艇指挥员,训练、装备都发生了变化,你能举几个例子谈谈你刚刚到辅助舰艇时这方面的体会吗?

陈再良:人到887舰当舰长,确实体会很深,有许些不同的地方。首先,887舰是新组建的单位,舰员是由八个不同的单位人员抽调过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训练起来难度大,有相当一部分人员认为辅助舰船标准可以低一些。我记得刚开始组织体能训练时,就有三分之一的同志跑步跑不到1000米就跟不上队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条令法规知识学习,加强法制教育,提出了按照战斗舰艇标准建舰的口号,提高思想认识。另一方面,从抓体能训练着手,强体魄,练作风,很快就在工厂、酒店及社区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周围群众反映说,自从我们入驻红帆酒店以后,社区的治安好了很多,部队成了社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其次,是装备的不同,第一次上舰,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在舰上走了两个多小时,也还没有看全所有舱室,军代表提供给我们的资料就有上百本,大部分装备对我来说都是新的,要在几个月内要使部队掌握它,难度是很大的。在军代室的大力协助下,我们和工人师傅一起分析研究,跟班学习。在接舰学习阶段,我们对每一个装备都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结合部队使用的实际需求,我们一共向厂方提出了280多项修改意见,其中有260多项被设计单位和工厂所接受,使装备的实用力大大提高。为了更好更快地掌握装备设备,我们虚心地向工人师傅们请教。第三,是训练教材缺,特别是补给部门,作为综合补给舰,这是我们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采取派骨干“走出学、请进来教”,提高骨干的理论水平,然后安排他们编写教材。并根据条令要求,编写出部署表,使每一名官兵都按照职责要求尽快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在试航中我们对照检查,不断修改完善。就这样,我们全体官兵“抱着石头过河”,不断熟练掌握了职掌的装备的操作方法,当年通过全训考核,圆满完成远航任务。

记者: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艇作战任务不同,在舰艇操纵上有什么差异?你一开始时习惯吗?

陈再良:操纵1000多吨的护卫舰到操纵20000多吨的大型辅助舰,从海区要求、风流影响、惯性、视觉等都有明显的不同,当然开始也不是很习惯。我为了尽快掌握其操纵性能,一方面虚心请教试航的老船长,一方面利用试航的机会找感觉,每天16个小时的试航时间,我都坚持在指挥所,一个星期下来对航行操纵就有了信心,但大舰的操纵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记得2004年9月,在上级组织的独操考核中,以863船为锚泊舰进行靠泊训练,由于是在两艘万吨级舰船之间进行,又无拖船协助,而且有风流的影响,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碰撞,我沉着应对,果断处置,成功完成靠泊。

记者:这次出访应该对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艇配合要求很高,你在这次远洋航行中,遇到过什么补给上的困难吗?是怎样克服的?

陈再良:这次出访欧洲4国,在补给过程中,没有碰到困难,这主要与我们平时训练得多,官兵的技能和配合能力都比较强,我们舰自2004年服役以来,先后成功进行补给达200多次。虽然这次出访补给次数多,补给时间长,补给要求高,但我们与168舰密切配合,为了完成好任务,在出航前就与168舰一起认真地对装备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并组织对接试验,对航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置措施。而且在每一次补给前,我们都要对补给海区的海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补给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对补给部署进行反复操练,特别是接到要进行夜间补给时,以前我们从没有与任何舰进行过训练,我们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首次夜间补给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人民海军走向大洋、走向深蓝的综合保障能力有了新的突破。

记者:南海的海区状况和气候条件都比较复杂,这可能给补给舰艇执行任务带来很多的困难,对此你在平时的训练和执行任务过程中有什么体会吗?

陈再良:复杂条件下的补给是海上补给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探索和掌握各种条件下的补给方法,我们不放过任何机会。2005年8月10日,在与551舰进行补给训练时,海况明显超出了正常范围,但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我们选择了正确的航向和航速,大家精心操作,补给训练顺利完成,这对我们后来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补给打下了基础,增添了信心。还有就是在第一次出访保障中,由于经验不足,发生了几次险情,通过处置,积累了一些经验。总之,科学组织,充分准备,密切协同,大胆创新,是完成任务的关键。

记者:从你的经历来看,你应该是先了解海军舰艇作战,后了解对海军舰艇作战的后勤支援,这种转换无疑要求你在海军理论上掌握的更全面,在这方面你有什么体会?

陈再良:无论是从装备的复杂上来说,还是从作战训练的要求上讲,战斗舰艇都要比辅助舰船复杂得多,辅助舰船任务相对单纯一些;但是,从发展方向来看,随着大型综合补给舰的不断加入现役,现代化的补给舰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辅助船了,它的要求,它的装备,它的保障能力,尤其是对它的运用,与驱护舰越来越接近了,而且它的大部分行动都是和大型作战舰艇一起的,所以,在它的编成方面,训练方面,人员组成方面,作战运用方面,都应该按照战斗舰艇的要求来实施,特别是我人民海军走向深蓝,对综合补给舰的要求就更加高了,人员的思想观念,决不能停留在过去那种近海保障的想法上,要树立大海洋意识、大局意识、全球意识、全方位意识,全时段意识。以前,我们觉得到南沙就很远了,这次出访欧洲,到达波罗的海,我们感到世界也不是很大,关键是要敢想敢干敢于较真。

记者:在现代海军的体系中,用于作战保障的辅助舰艇越来越多,这就需要象你这样既懂战斗舰艇又懂辅助舰艇的人才为后来人摸索一套经验和规章制度,你在这方面有什么体会?

陈再良:在装备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以战斗力为标准,以探索新型装备管理为重点,提高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海上战争的装备保障能力,按照“打基础、抓经常、抓重点,整体推进装备管理正规化建设”的思路,坚持科学管装、依法管装,确保装备的完好率和在航率,保持舰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圆满完成担负的战备、训练、勤务等任务。特别是在坚持制度方面,在对待出现的故障上,我们坚持以自修为主,我们对舰上每一个主要装备设备都建立了一本装备管理档案,建立数据库,把它们的性能参数、保养方法、出现的故障情况、修理经过等一一记录在档。在抓部队正规化管理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按条令条例管理部队,个人坚持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已先做好,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处处为士兵着想,坚持人性化、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