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十月逝世的两位老者:寂寞的萧克与火红的谢晋zt

(2008-10-31 05:15:25) 下一个



十月逝世的两位老者:寂寞的萧克与火红的谢晋




十月份逝世的102岁的萧克与85岁的谢晋,两位老人都有以下共同点:

一是两人的逝世都引起主流媒体的报道与关注:
二是两人的逝世都有中央机关和国家最高机关和高层领导人敬献花圈或参加追悼会:
三是二位老人都算是名人,且又都是文人---萧克虽然原是一介武夫,但解放后握枪的手拿起笔杆写起了小说,并曾经夏衍介绍,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四是二人都是中共优秀党员:
五是二人都情系“红色经典”---谢晋在电影界导演红色经典故事,萧克则以自身的浴血奋战经历并在战争过后拿起手中的笔,用文学的形式再现这一段红色经典故事。

但是,这样相同之处却不能保证二人死后同样的风光。前者较为寂寞。除了央视“按部就班”的报道与网络上一些网友的自发评论外,总体上是比较寂寞的。其原因当然是有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媒体记者对此的关注度不高。

相反,谢导的死,包括其遗体告别和追悼会,媒体记者却蜂涌而至。这其中,除了谢晋本人的名人效应外,恐怕一些人还是冲着那些到现场的名演员而去的。现场一个小插曲很能说明问题:当演员范冰冰出现在追悼会上时,追悼会时遭到记者们的围攻,在冲出重围后,范冰冰显得异常恼怒,对身后的记者施以秀腿,正好被记者拍正着。追悼会临近尾声时,范冰冰司机为阻挡媒体拍摄,一天两次与现场记者发生肢体冲突,最终范冰冰尴尬不已,提前离场。

这里,笔者无须评价这些记者狗仔队们的行为,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新闻的“卖点”肯定赛过102岁的萧克老人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即使是范冰冰和赵微、刘晓庆等众多名演员们,她们到场,当然有折服于谢晋的人格力量---因为在演艺场混的人都深知现在导演搞的潜规则!正所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由此而看,萧克将军死后相对而言,受到的冷落也是正常和,无可指责的。但问题是,我们的媒体,究竟对谁关注?媒体的“导向”在偏向何方?

谈到范冰冰在谢晋追悼会上发生的“新闻”,笔者不禁想起另一则与范冰冰相关的“新闻”:某日,范冰冰在北京宣传新片时,她宣称若在抗战时期,自己一定会当刘胡兰保家卫国。当时,这句豪言壮语传出后却引来网友强烈反驳,纷纷表示范冰冰把刘胡兰放错了年代,误以为其是抗日英雄,闹了个不该闹的笑话。
 
范冰冰不识刘胡兰,再次暴露出明星历史常识欠缺的短处;但这样的笑话岂止是范冰冰一人闹过?林俊杰在宣传专辑《曹操》时,不是也竟以为貂蝉制服过曹操。而蔡依林被问“三国”时,竟然不知三国是哪三国;杨丞琳在电视节目里,不知道抗战打了8年;李玟听到岳飞作词的《满江红》后,竟一脸真诚想请岳飞写歌词。

我想,同样的道理,别说让她们中的一些人敬佩萧克,恐怕就是谈到萧克此人,她们也会一样的问一声:“萧克是哪个国家的名演员?(名导演?)”这,实在不只是她们的悲哀,而是我们媒体宣传的悲哀,更是比谢晋死了,担忧电影界“红色经典”的终结而更值得担忧和悲哀!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是价值多元化和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的时代,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的红色传统应该代代相传,我们不应该真的从此“告别革命”或者冷落了我们的革命前辈。我们更要善待现在还幸存于世的老红军、老八路以及其他老革命军人。

萧克和其他老军人一样,是自甘寂寞的,乐于奉献的一个光荣的红色群体,他们在寂寞的环境下,其滋味的清苦狐寂,是现代一般人很不容易做到的。然而,只有甘于寂寞,他们才会有当初的无私奉献,浴血奋斗,创造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只有甘于寂寞,他们才能营造在和平年代潜心攻关和锐意进取的氛围,才能拒绝诱惑、始终如一地专心完成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萧克将军,之所以能在84岁高龄创作出《浴血罗霄》,并荣获1984--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这,既是对作者本人及作品本身的肯定,也是对这部小说成书的奇特经历的褒扬,更是对将军本人甘于寂寞、默默写作的最科学的评定。

共和国开国之初的“上将”,在萧克未逝世时就仅存的两位,现在萧克也走了,另一位将军,在这个世上从此将更寂寞了。但将军们开创的事业,将永远不会“人亡政息”,因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精神财富。尤其是萧克将军,从“一本书主义”来看,没准儿个人还会与曹雪芹一样,多少年后,会更加让人记起这名字,记住这位传奇将军的传奇经历。甚至成立红色经典研究会,探讨其从将军到著名作家的原因。又有谁敢断定,诺贝尔文学奖,就注定不属于军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