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称:中国的太空大跃进,太空战争一触即发
(2008-09-28 03:47:24)
下一个
美称:中国的太空大跃进,太空战争一触即发
中国的太空大跃进是必然的。和奥运一样,本周的载人飞船发射将宣布中国崛起成为新世纪大国之一。华盛顿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把自己视为太空合作者抑或潜在的对手。
在2007年1月11日中国发射导弹摧毁它自己的气象卫星的时候,这个困局就变得明显。中国的那次试验向美国发出有力的信号:美军所依赖的很多卫星如今很容易遭受中国袭击--至少在理论上如此。没有人知道中国是否真的试图获得这种能力。但很多政策专家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是时候认真思考某种军控制度以避免近空间(near-space)的竞争状态。
在一代人时间里,美国反对给地球轨道上的太空活动设限。尽管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实验反卫星武器,但两国都知道潜在的后果。在冷战的核对峙中,卫星是关键。摧毁对方卫星的举动会被视为核攻击的前奏。
然而环境变了。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美国的常规及核力量变得依赖卫星。
美国不大可能与中国冲突,但有一种例外情况:如果中国大陆某天试图武力收复台湾。美国国防届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目标就是瞄准那些卫星,压制美国给台湾的防卫。如果中国这样做,美国可能就会袭击中国领土上发射反卫星武器的设施,令冲突升级。中国会怎样回应呢?当卫星是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军事工具,核报复的威胁恢复阻吓对卫星的攻击?
布什政府似乎倾向于这一观点。它在2006年的太空政策声明中宣布,美国认为它的太空能力对国家利益至关重要。有几届政府太空和军控经验的麦克唐纳(Bruce MacDonald)在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报告中表示,承载重担这个词表明,在理论上,如果那些利益受到袭击,不排除核回应的可能性。
近空间的敌对竞争充满潜在的危险。曾担任五角大楼情报官员的贝灵(Thomas Behling)表示,冷战之所以是冷战,部分是因为发展了明确的威慑概念。但我们不知道如何把这些应用于太空。而且我们对这个问题没有足够的关注。
中国的反卫星技术提出了一个间接而紧迫的问题:太空垃圾。被摧毁的气象卫星的碎片可能有900片左右大得足以损害任何与它们相撞的卫星。中国意识到这一点吗?中国不在乎吗?现在可能是时候谈判阻止此类测试重演的国际规则了。
任何关于反卫星武器活动的国际谈判都是极其困难的。但有一些规定是可以谈的,而且可以谈判禁止进行像中国去年进行的那种反卫星武器试验。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报告说,美国政策的问题是,何种可行且稳定的太空制度最能为美国的长期利益服务,这个问题应该在新政府任期的早期解决(如果不能更早的话)。曾经主导商业太空产业以及军事最依赖太空资产的美国有充分动机采取行动。(作者 John Ba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