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国际先驱论坛报》:俄罗斯和中国重估军售

(2008-07-17 14:27:29) 下一个




中国坚信赶超俄罗斯 俄中军售战略性暂停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文章:俄罗斯和中国重估军售 近20年来,它们几乎算得上是完美匹配的买家和卖家。

  中国无从获得西方的武器和防务技术,因而几乎完全依赖俄罗斯提供实现军事扩充雄心所需的硬件。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大订单则帮助了昔日强大的俄军工业维持生存。

  但新出现的强有力的因素,包括莫斯科害怕与邻国争端再起以及北京希望更加自立,已经导致双方重新评估武器交易。

  10年来俄对华军售曾达到一年逾20亿美元的峰值,2006年则减到近乎为零,目前也无新的大合同。

  俄军事专家、莫斯科战略技术分析中心主任鲁斯兰普科夫说:“我们正处在战略性暂停期。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像长期的爱人,都在想‘我们是否还要继续同床共枕’?”

  来自俄罗斯的武器供应中断或减少都可能阻碍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努力。这还将给中国军工业增加创新压力。一些西方和俄罗斯的军事专家表示,中国军工企业尽管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但仍未掌握制造重要装备所需的先进工程技术。

  但中国的专家们相信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上海复旦大学国际事务分析家沈丁立说:“一定时期内俄罗斯人可以保持领先,但最终我们会赶上。中国在技术上会成为强大的竞争者。”

  分析人士说,俄罗斯———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不再依赖对华军售———正在考虑如何驾驭与日益强大的邻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澳大利亚科廷理工大学的战略分析家亚力克塞穆拉维夫说:“就中长期而言,俄罗斯人真的担心俄中利益会再次碰撞。俄罗斯人辩论:我们是否应该武装中国人,他们可能最终把矛头指向我们。”

  专家们说,近来中俄围绕先进战机供应大笔合同的谈判已经搁浅,北京坚持要俄武器制造商授权在中国生产先进战机。中国对过时的苏联时期装备缺乏兴趣。普科夫说:“上世纪90年代他们对这还满意,但现在他们开始要求更多的技术转让。”

  与此同时,一些防务专家说,中国本土军工业在自立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多数分析家认为,在当前西方仍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的背景下,莫斯科和北京最终会通过谈判达成妥协,为今后的军售合同扫清障碍。“俄罗斯仍能(向中国)提供美国和欧盟不愿供应的东西”,穆拉维夫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