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
2018 (33)
2020 (31)
我还记得第一次喝茶的感觉。那是我10几岁的时候,妈妈沏了茉莉花茶,我口渴,没的喝,喝了一口妈妈的茶,发现很好喝,很香,沁人肺腑,原来茶是这样!
后来还没有养成喝茶的习惯,有了就喝一口,没有也不惦记。去英国后,每天早上喝一杯袋装红茶,加一点牛奶,不放糖。那时我那么健康,看着白花花的糖就觉得恶心。那时喝茶只是想暖暖身,没什么享受的感觉。鄙视袋装茶!在中国谁喝袋装茶?可我懒得喝中国散装茶,主要是没时间每天洗茶壶和杯子。
英国从17世纪开始从印度引进茶叶,那时候茶叶是上等人的饮品,老百姓喝不起。18世纪以后,特别是19世纪蒸汽船开始后,茶叶大量涌进英国。1717年 Thomas Twinning 开了第一家茶叶铺,逐渐地老百姓开始饮用茶了。一开始他们把茶叶抹在面包上,直到后来皇家的饮茶模式才被推广。英国茶是袋装茶,是用茶叶的粗枝大叶制作的。今天的英国茶就是煮好开水,倒在茶袋上,让茶侵泡3分钟,然后扔掉茶叶袋,加糖和牛奶在茶水中,这就是最典型的builder’s tea, 建筑工人喝的茶。
今天在英国的格林威治停泊着一条当年运茶的快船Catty Sark ,它从上海运茶叶到伦敦,现在早已退役,成了博物馆。那黝黑漆着金色花边的快船,优雅地倚靠在dock land 的船坞边,高高的桅杆,流线型的船身,船头俯冲着一个白色的半裸女巫Nannie Dee 手握马尾的雕像,真是一个漂亮的杰作。
后来到了新加坡,有机会一瞥南洋拉茶,又叫印度拉茶,其实是马来人爱喝的奶茶。拉茶也是粗枝大叶的红茶制作的,就是红茶用开水浸泡后,加炼乳,混合后,在俩杯子间来回倒,拉出很多泡沫,据说越多越好喝。
我喜欢看办公室的阿姨做拉茶,她把茶放进一个茶布袋,浇上开水,加炼乳,然后再用两个特大的壶,来回倒,那动作特大,不亚于四川茶馆里倒茶的功夫。拉茶的香味厚重,整个厨房都飘着茶香。我试着喝了很多次,每次都被齁回去了。茶太浓,味太甜。奇怪南洋这么热,为什么他们喜欢这么厚的饮料?
和中国的复兴时间一样,我开始了闲暇。在风起云涌的茶道风行时,我带着好奇窥视了中国茶的历史和文化。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有4700年的历史,我们不仅有种类繁多的茶,还有精湛的茶道艺术。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福建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 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也都贵得上了天,时令时,上万块钱一斤,绝对高大上。
我不特别热衷茶,只喜欢清爽的茶,淡淡的绿茶,特别是北方的花茶,可能就是我妈给我的人生第一口茶印象太深了。通常早上起来,我会喝一杯英国茶,不仅让胃暖一下,也喜欢那甜甜的味道。岁数大了,口味有了变化,对自己的管束松懈了,体重就是这么上去的。但从第二杯开始,我喝中国茶,那种散叶的,自己调节浓淡的,清清沏上一杯,拿本书,坐在凉爽的屋子里,慢慢抿着。那时候,淡淡的茶随着有滋有味的文字,撒在安安静静的心上,这时候就是我想要的。
与其说我想喝茶,不如说我想这样的喝茶心境。看书累的时候,我喜欢在网上浏览一下我喜欢的房子,揣摩着哪种适合自己,想象着坐在自家的花园里喝茶看书,这样的日子有多少也不厌。那时候,再回想起阿姨的拉茶,会让我对今天的日子有很多的怀念,还有妈妈的花茶永远不会散去……
还是茉莉花茶好喝,最近又喜欢白茶了,如果感觉冬天也温暖一些了,没有那么乏味了。
休息一下,喝口茶,继续赶路:)
休息一下,喝口茶,继续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