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大战
作者:八千里路
“这个疫苗到底打不打,你自己拿主意。”这是我从有疫苗一开始就跟外子说好的。
朋友圈里有朋友说我力阻大家不打疫苗,那肯定是误会了。我不过是提供不同的观点和认知而已。我连那枕边人都不曾相劝,怎麽可能会劝别人打还是不打疫苗呢?如今打不打疫苗和取甚麽样的媳妇一样至关重要,我更不能对他指手画脚了。再说外子天生心思缜密,见微知著,哪里用得着我替他操了那份心。我连自己最推崇的在朋友圈里推来推去的“景端医话”都不曾推荐给他。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我们这一对还没有等得到大难,疫苗一来,就各自先飞了。
话说外子观望了好几个月,到底架不住媒体的凌厉攻势,或者是对自己黛玉般的纤纤弱质没有信心,前思量,后琢磨,终于决定要去扎了那两针,就要预约了,没想到老拜总统的一句话又把他给吓了回去,“打疫苗就是爱国,不打就是不爱国。”“这国我还真就不敢爱了。”于是又研究了数个星期,一日在饭桌上,他忽然沉吟道,“我算是搞明白了,这医学背景越是雄厚和强大的,越是不想打这个疫苗。”我不知道他是怎麽得出这结论的,外子弃医多年,不过多多少少还是剩了些底料的。
我因为要写新冠大体解剖综述,不得不翻了这一年多来的新冠尸检文献,COVID致病机理日趋明朗化。但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巨大的问号,那就是,除了要感染肺上皮细胞,这个病毒为什麽要突破血气屏障侵入血管内皮细胞作为另一种宿主细胞呢?血管内皮细胞属上皮细胞,而上皮细胞是体外最容易培养的细胞。这其中难道有甚麽关联吗?抑或仅仅是一种巧合?这个病毒明显是奔着呼吸系统去的,按理说呢,应该找个呼吸系统特有的细胞驻扎下来,见机行事,可是它goes an extra “mile”,突破了肺的血气屏障,还另外选择了一个并非呼吸系统特有的血管内皮细胞。只要有血管的地方,就有血管内皮细胞。这就是我一开始就觉得它很特别的地方。这也是为什麽这个病有时很象个心血管病,临床上病人多死于心梗,脑梗,肺栓塞。也说明了为什麽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高风险人群,因为血压高(压迫血管壁)和高血糖直接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疫苗有血栓副作用也在情理之中,没有才奇怪。新冠血栓和人们已往熟知的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血栓的形成机制,原始发生部位其实很不一样。新冠血栓始发于最细小的毛细血管,逐级上延至小血管,中血管,而毛细血管是各级器官组织血氧交换的终极部位,这也解释了病人开始缺氧为什么反而不易察觉,有突然倒地的骇人情形。这些个堵在最微细血管的微细血栓看不见,摸不着,一般的仪器也检测不到,但是人死了,打开尸体,取出器官,作了切片,显微镜下一目了然。有些长新冠的症状,和有些人打疫苗后的反应应该是和这些微细血栓有关。不通则痛,疫苗后的头痛很可能就源自这些微细血栓。与以往我们熟知的血栓的另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新冠血栓网络了大量的血小板在栓子里,所以病人有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的血象,因为血小板都跑去形成栓子了。在注射疫苗的人群里发现了抗血小板的抗体,那个抗体是个很麻烦的东西,致血栓形成机制非常复杂,绝大多数学生琢磨不透,囫囵吞枣,是个难点。我们惹它上身也比较麻烦。疫苗产生的棘突蛋白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对抗病毒,理论上合情合理,实践证明在一定时期内也有一定的效果。只是这个棘突蛋白还能干甚麽,我们并不是特别清楚。它是只按我们设想的在体内行事吗?那可不一定。因为我们对人体认识的偏差,往往导致理论到实践的距离比较遥远,这也是为什麽那麽多的令人无比期待的药物一试验到三期就下马了。我很想在尸检文献中翻到一篇相对健康的人死于新冠的病例,可是至今还没有碰到。
两眼紧盯疫苗来对抗新冠的思路是狭隘和不可取的,虽然疫苗有一定的作用。你会发现,突破感染的人群和先前易感得重症的人群拥有同样的健康状况: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其他心血管疾病,还是那样的一群人。媒体会渲染得重症的都是没打疫苗的,但忽略(很可能是有意地)掉另外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这些人的基本健康状况:甭管甚麽病,他们都有全身性的慢性炎症,譬如说很常见的肥胖。这个病毒明显地是要“欺负”老化的器官,所以老年人是重点,但很多年轻的也逃不掉,因为他们有各种慢性病 (已知的或未知的)而内脏器官提前早衰了。而这些个慢性病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可以预防的,无非是吃的健康,睡得着觉,腿脚勤劳,戒除不良嗜好。可是有谁在“推”这些事?恰恰相反,我们正走在大麻全国合法化的康庄大道上。十多年前,家里还有电视机的时候,我清点了一下电视屏幕上的广告,一大半都是药物和垃圾食品的,加上后来越来越多的垃圾信息,终于有一天,我把电视机——家里最大的垃圾,给扔了。
我对门美国邻居的奶奶今年100岁了,从九十八岁开始天天活跃在高尔夫球场上。这位老太太很fit, 对疫情和疫苗不屑一顾,终于几周前不幸中招,得了Covid,据她描述,就是一场轻度感冒,前前后后四天的时间,老人家潇洒闯关,重返高尔夫球场。这类老奶奶是有那麽一批的,不服不行。还有一例,熟人的邻居,92岁的老太太,平日里身体挺好的,啥事儿也没有,被自己的医生朋友拉去打疫苗,一针下去,直接去见了马克思。唉,庸医害人呐。当然,不是说让你打疫苗的医生都是庸医,不是那个意思。不过那些一见面,不分青红皂白地劝你打疫苗还是不打疫苗的医生,八九不离十是庸医。
我不再关心外子会不会去打疫苗,那是他自己的事,我说了不算。但我会关注,他每天晒了多少太阳,走了多少路,睡得好不好,有没有吃我园子里种的菜。
最近辉瑞的股票如同坐上了登月火箭,而CDC的信誉还在跌跌不休,下一个被推下悬崖的会是谁?FDA?联邦政府关心百姓的身心健康可谓用心良苦,犒赏一百美金的大票给去打疫苗的人,不知是真是假。听说很多老美嫌少,要等到一百变了一百万,再考虑考虑。
2020到2021,一场疫情大战终于演变成疫苗大战。
跟朋友们分享最近一集健康1+1。杨医生在这一集里金句爆棚,令人捧腹,但直指要害,特别推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