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安娜晴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春日下的佛伦罗萨~ 四幅最后的晚餐

(2014-05-01 14:39:52) 下一个


这次复活节前夕去佛罗伦萨是为了圆多年前的梦想,也是罗马朝圣的前站。我们去了多次罗马,也拜访了所有教宗级的大殿,可以说无论从宗教意义还是从建筑艺术水准,天下最好的看到了,这座文化复兴重镇的教堂也就不是重量级的了,看就看细节和特别之处。和朋友探讨求新的路,他说Refektorium,复活节前最后的晚餐,就看四座修道院的Cenacolo 吧。

Refectio 拉丁文休息,补充能量,是一个修道院的食堂,往往通过一个十字回廊连接教堂。

我们住在Ognissanti 旁边,就在阿诺河边,非常幽静美丽,到达的第二天就拜访 Cenacolo di Ognissanti
这个修道院属于Franziskaner 教派

从侧门进入十字回廊,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每一个古老的壁画都是一个传说和一个故事






就我们母女俩个人,非常安静。这也是我们这次最喜欢的一幅
Domenico Ghirlandaio1480年左右的作品



 



壁画对面是草稿

 

San Marco 修道院 (属于Dominikaner 教派),看完Beato Angelico那幅著名的壁画,看了每一间修饰房间的壁画后,看这里的最后的晚餐。还是Domenico Ghirlandaio的作品1482




这里也有一个十字回廊,这里看到了那棵千年古树,那株古老的玫瑰,蓝天下,三朵红玫瑰拥抱着古树。后来我到罗马,在
Beato Angelico的墓地点燃蜡烛时,我的蜡烛也是第三颗。

 

之后穿街走巷,来到Santa Apollonia 属于Kamaldulenser 教派,Andrea del Castagno的作品,1447年。这幅作品给我的感觉非常男性化和戏剧化。很喜欢那里的环境





 

周五是圣周五,我们将动身去罗马,在周四专门去了著名的Santa Maria del Carmine,属于Karmeliter 教派 观看了那里著名的Brancacci-Kapelle (以后再介绍)之后就是十字回廊,和最后的晚餐



 










我知道世俗说最著名的最后的晚餐是在米兰的达芬奇,所以很多游客就往那里跑,预订票等等。我不想批评什么,只想说, 最后的晚餐这幅壁画往往画在一个修道院的食堂,修士们隐居在修道院,从教堂通过十字回廊进入这个食堂,补充能量的时候,也是这个修道院的教规和风格的连统,光看一幅画不会明白多少,人云亦云,要理解一幅画的背景历史和含义,还是要了解这个修道院属于那个教派,追求的是什么,这幅画想表现的什么含义,也许会明白一些道理或者人生的含义。毕竟我们跑了很多路,来到一个古老的修道院,看到几百年前的壁画, 假如时空巧合,那些吃饭的修士看到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看我们。。。


最后的晚餐,含义深厚,每一个教派的教义和原则不同, 一幅画真的不是
12个人,其中一个是叛徒,跟着耶稣啃面包,下面还有一只猫咪或小狗。。。。。
 

今年圣周五前看了四幅,静静等待明年。




谢谢阅读。

版权归文学城博客安娜晴天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1)
评论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丹三撇' 的评论 :
每一幅画都很喜欢,最喜欢Ognissanti 的环境和氛围。那些细节都是画家特意安排的。
喜欢看书挺好的,都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我这次对佛罗伦萨的教堂没有什么感觉,希望下次望一趟弥撒,感觉会真实很多。
丹三撇 回复 悄悄话 我说不上特别中意哪一幅,但不明白为什么桌下会有一只猫或者是一只狗。是在暗示什么吗?

念完Killing Jesus, 心里的震撼如同受了雷击,非常强烈。我不是教徒,也没有念过圣经 (偶尔翻翻)。但我很喜欢去教堂,感受那种气氛,就算没有弥撒,坐在那里也好。在这里,我们几乎每个星期天都去,好像是为了寻找心灵的一种宁静。我因为很喜欢这个Killing的系列,所以看了这本书。有一点起码澄清了过去的困惑,我可以不相信上帝,但耶稣的确存在过。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izi' 的评论 :
米子,我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和你谈这个故事。我只是说,我走不出来了,不仅仅是我一个人。
今天我们回来了,再看到你我之间的留言,我有想哭的感觉。
有的时候需要时间。
阿宝福气很好,这次选教宗好像就是两天的时间。那段时间我写得很多,也许贡献中文世界,也让他们关注梵蒂冈的政局。我依旧不知道,我是否真的见证了真正的历史。
有时候做凡人也挺好的。周末愉快,节日愉快!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尼斯' 的评论 :
亲爱的尼斯姐,也是最真挚的祝福,送给你,也祝福你在北京的母亲!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京燕花园' 的评论 : 燕儿,谢谢你的留言,这段话如果是来自内心,你是非常那个有福气的人。衷心的祝福!
miz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安娜晴天' 的评论 :

喜欢你说的这句,“我走不从自己的"十字回廊"”。 不过十字回廊也是有出口的,其实许多时候,如果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几圈,我觉得也无妨,只要最后走出来就好。

我说过你写的那些梵蒂冈的故事,有一天会是最珍贵的历史。我记得选新教宗时,阿宝每天放学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电视打开,看看那里有没有冒白烟。我把你写的一些东西告诉过他。现在想想,如果当初你没有写,我也许根本不会关心这件大事。所以你要感谢自己让许多人和你一起见证了这段历史。
尼斯 回复 悄悄话 亲爱的晴,马上就是母亲节了,送去最真挚的祝福,祝晴母亲节快乐!
京燕花园 回复 悄悄话 最后的晚餐,从你的家到我的家,从天主的家到地球每个角落,神粮恩赐,分享一片面包,一份欢喜与平安,祝福你们晴妹和安娜(^.^)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izi' 的评论 :
米子好,性情中人,才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十字回廊都过去了,绝迹了,现在谁还会做修士? 我知道的不是很多,从来没有问过,都是听说。那些玄机都是历史,也是秘密。让它们随着古风永远消失吧。那些壁画渐渐消失,因为这些十字回廊都是教堂(博物馆的一部分)很多都不是修道院了。
我大喊一下的那个圆顶在梵蒂冈,不是百花,百花没上去,感觉也是一般般,也许下次望一次弥撒,感觉可能好一些。
还记得两年前在你家院子因为罗马小偷的事,的确吓吓的,没想到两年后我们去了五次,很多经历。我不知道那时候为什么写了那么多梵蒂冈的故事,也许感觉到要出大事了,暴风雨前那种不安,爱莫能助,无助看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旷漠,那种感觉还一直陪伴着我,如同这次告别,我心里傻乎乎地说,永别了。。。
是的,从某种角度你说得对,我很勇敢,但是我走不从自己的"十字回廊". 爱有很多方式,人的一生很长。
谢谢米子。
miz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安娜晴天' 的评论 :

晴,谢谢你关于十字回廊的介绍,去过那么多个,真没想过有什么“玄机”,也从来没有留意过那里的柱子有几根,太有意思了。可为什么是8或12根?有什么说法吗?我知道那里的壁画有些很有价值,但好像看到的中,保存完好的不多哦。

Santa Maria Novella我这次去了,你提到的那个关闭的回廊我有印象。因为我记得从一个玻璃的门(或者是立地的窗)可以看到一个回廊,但是说是不让进的。

你的“故事”我记得,还大多记得清清楚楚。我记得两年前你第一次去罗马前,我院子里有几个丫头说起那里的小偷,把你吓的:))但那以后的一年,你几乎一直在写梵蒂冈的故事。那些博文我每篇都读过,但我几乎从没留言,倒不是对宗教有什么反感排斥,而是觉得我没有这样的信仰,在这样的题材下面如果不是“感同身受”的留言反而是一种不尊重和冒犯。你一直表扬我的“不虚伪”,所以你一定明白我的意思吧?

你看,我一直表扬你的“勇敢”没错吧?要是我在你那个位置,我还真不知道我会不会去教训一下那些中学生呢。那个大圆顶我们上次去时上去过,这次我没有上去,教堂里我倒是走了一圈,人挺多的,我没多待。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izi' 的评论 :
米子好,你还记得我的十字回廊。这次在罗马也走了一个,安娜要去的,又看到了美丽的玫瑰,那是我在罗马最喜欢的十字回廊。十字回廊的建筑方式严格的来说,应该适合圣经所说,修道院应该有围墙保护,500肘长和宽, sie sollte das Unheilige vom Heiligen trennen, 分开亵渎和神圣。当然除了教规非常严格的教派,也根据不同修道院的经济能力,十字回廊的规矩不是那么严格。十字回廊的墙壁往往绘画着旧约和新约的故事情节,有一些回廊有着非常珍贵的马赛克艺术。如果研究,可以发现每行廊的柱子是8或12根。 回廊或者连接的庭院往往埋葬着去世的修士们,比如我们这次都去过的,Santa Maria Novella.其实它还有一个回廊,不对外界开放。十字回廊很有讲究,有玄机,这个修道院的玄机。其实我知道的不多,你应该知道我的故事,我和某一位贵人相识在十字回廊,他后来陪我走过一个回廊,那里在冬日有一朵娇嫩的玫瑰。后来有一位老人家陪我们看了一个十字回廊,里面有冬日最后的红玫瑰。 十字回廊不是十字型,而是方方正正,它的叫法因为在Prozession时,那枚十字放在园子的正中。修士受到世俗的诱惑,他会在十字回廊修行,而不在教堂,教堂是忏悔的,回廊给你两种选择,坚定神界的心,还是某种不符合教规的选择,甚至返俗。开个玩笑天使和魔鬼的较量,其实,哪里那么容易。

关于喧哗,这次我真的教训了一下,不是国人,而是一群法国的中学生。他们在爬圣彼得大殿顶的时候太吵了,你知道,那道天梯通往高空,我大声地说了一句,他们都没声音了。他们也不是故意的,知道不对就改了。倒是安娜吐了吐舌头,妈妈好勇敢。
在百花教堂门口,我也和两位来自中国的小故娘聊天,挺好的孩子,希望新的一代不仅仅只有炒票。
其实也和梵蒂冈的朋友也谈到了来自中国的在意大利经济投资,意大利的看法和你了解的一致。
你也是,全家周末愉快!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歌舞生平' 的评论 :
其实国内旅行业在起步阶段,因为国情,做得比较浮夸,以适应国情,一个星期游遍欧洲,他们要看我罗马去了五次,还没有看完三分之一,一定认为我神经有问题。思维方式不同,角度不同。大家各玩各的,不相互打扰就好。意大利最南方的海岸线,我一直想去,但是需要有个能开车的男人,否则玩的方式要打折扣,看罢,哪年再去了。祝周末愉快!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谢谢松松,也祝你们周末愉快!以后有机会带小帅哥来欧洲玩!
miz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安娜晴天' 的评论 :

晴,记得你的十字回廊,太谢谢你写的十字回廊的来历,因为真不知道她居然是“修士们念经,排除世俗杂念”的地方。那你说我每次一到十字回廊,就会有心静下来的感觉,会不会是因为我前世可能是个修士呢?玩笑话,没有不敬哦:))

谢谢你关于“傲慢"的解释,其实我真不觉得这是傲慢,我很明白你说的那种我们”被分类“、”被代表“的感觉,毕竟在许多欧洲人眼里,没有深入接触的话,我们也是个”中国大妈“。你知道有多少次,我有恨不得能对那些在教堂、博物馆嚷嚷喧哗的大妈大叔们喊一声”shut up"的冲动吗?可是,我还真没有勇敢到那么做,所以只能回家发发牢骚。阿宝在这种时刻,永远都是和我一个立场,可猫咪呢,每次都用“妈咪,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那么的有礼貌的”这一类的调侃话来提醒我,所以我常说孩子让我再次成长:))

你提到梵蒂冈周围的情况,我这次在佛罗伦萨的一家皮革品店和一位老板聊天时, 他提到在佛罗伦萨附近的Prato,有300多家中国人开办的皮革制品厂,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已经严重冲击了佛罗伦萨的这个传统行业。我听得出他语气中的不满和愤怒,可是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

不过,这次在Uffize看到几个年轻的中国旅游团,大概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吧,明显地好许多。虽然导游的解说中有不少错误,我很不厚道滴很想给她指出来,但是那些年轻人都很安静,很守秩序,我相信年轻的一代会比他们父辈们更好的。

周末快乐,下周出差顺利哈!
歌舞生平 回复 悄悄话 深有同感。国人大多游有名的大城市。南意的Capri. amarfi coast和西西里,景色很美????没什么国人。南意人英语不太好,游客能互相说英语都激动得像遇见亲人。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跟着晴的镜头,欣赏了“最后的晚餐“。
谢谢晴的分享,周末快乐!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这里单独开一个空间,写一下我无意间傲慢的缘故。
这次在佛罗伦萨,罗马,尤其在梵蒂冈看到很多国人的团,跟风说大妈大叔团,其实说起来,这些游客相当于我的长辈,或者说半个长辈吧。国内富裕了走出国门看一下,真的是好事,也替咱们国人和国家高兴。因为一些特定的风俗习惯,使国人旅行团比较瞩目,比如不该照相的地方照相,在有些宗教场所不注意规矩等等,让人的感觉就是,除了有钱,别的一无所有了。当然我容不得别人这样说中国人,我在这里说,自己还是容许的,在国外,看到华人旅行团,还当是来自娘家的人。
就这样,因为我也是华人的脸,在梵蒂冈的一些小殿被挡在外面,在这之前没有的事情。这次感到的确是,华人旅行团格外的多,格外的引人注目(可惜不是褒义),在某些场合做不合适的事情,这不仅仅是涵养的问题了。大妈大叔相当于我的长辈,他们不会改变,也不指望他们改变,而是希望我们这些年龄的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注意本质和基础,不追求浮华,做人踏实一些,不需要在14天看10个国家。
既然谈到这里就谈一些和梵蒂冈朋友的谈话,他们说中国人或者华裔买下梵蒂冈附近很多地盘做生意,续而谈起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和政局,金融的不稳定。从钱多得没有底数谈起信仰危机,其实根本没有危机,而是没有信仰,这里不指天主教基督教,而是精神世界的空乏才导致整个社会的浮躁动荡,没有任何传统或者底涵。在德国教宗时代,梵蒂冈积极联系中国政府,希望双方有一定的联络和统一,不是梵蒂冈渗入中国,而是为信仰基督的人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可惜在新的时代,没有任何发展。

说起来,物质贫乏的时代,谢天谢地终于过去,希望我的祖国不仅仅经济飞跃,也希望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欢迎和尊重,精神世界富裕起来,真正的国泰民安。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米和小麦' 的评论 :
米麦好,谢谢你提供的信息,希望你们办事都顺利。如果一站买好的,其它的可以继续买,票不会便宜只会贵的。你们一家人来欧洲,两个女儿还小,不容易。当然你们上次来过,也积累了经验。
别的地方我知道的不多,如果需要罗马的信息,我能帮忙就帮一些。
一家子在佛罗伦萨租了一套公寓挺好的,空间大一些。老桥看起来很迷人,人多的时候很愁人,我喜欢安静,看到人多就怕。城市不大,步行就可以看到大部分景点了。个人感觉佛罗伦萨最美的时段是清晨到10点,旅行团到之前,还有就是晚上6点之后。人少一些的时候,我们去的还不是旺季,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去。
我写的那几幅最后的晚餐都不是热门景点,你们只有三天,还带着两个宝贝女儿,这么不远万里,身体健康,玩得有兴致就好,好好准备,看自己喜欢看的东西和地方,我相信你们的选择。
非常同意你和米子的厚道和见解,我也是觉得自己的看法有些"傲慢",学会包容。其实这样落笔和前些天在那两地看到国人的一些风景和与朋友谈到中国,信仰有一些关联,我下面再写吧。
祝你们筹划愉快!
小米和小麦 回复 悄悄话 晴天好,过来跟你说一下,火车票买好了,当然还有其他的需要买,但我想先买一站试试看。原因是那个网站的设置太不合理了,页面要求我们填入email and phone number, 其实只要skip 就万事大吉了。网络上抱怨的人非常多,浪费了我们多少时间啊,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火车公司的网站都不做更新改进。

恰好看到你写的最后的晚餐。到时候要是有时间,或许我也会去逛逛,多谢介绍。我也定了米兰的最后的晚餐,毕竟那个名气最大,不想错过。不过,光是从图片上来看,我还是最喜欢达芬奇的那一幅,人物和空间的放置,光比的控制,视觉上非常舒服。既有环境的表现,又有人物的相对集中。我想达芬奇那幅重在表现各个人物的表情和当时的紧张气氛吧?只是这幅画一直不断脱落不断修补,或许早就不是达芬奇一个人的作品了。:))

去年去卢浮宫看蒙娜丽莎,其实作为外行我也看不出什么来,第一感觉就是画幅比想象的小。:))其实不仅是国人啊,即便的老外,大部分也是到此一游的。蒋勋的一个讲座提到这个问题,他说学艺术的学生们不要抱怨嘈杂的游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众多的游客,这些门票的收入,才可以支撑博物馆,让学艺术的人有更好的空间可以学习观摩。:)

我在Florence租了一套apt, 窗户看出去就是旧桥,跟一幅画似的,而且房子半年前刚装修好的,色彩非常简洁,好喜欢!就是觉得3晚好像不够啊。:))

周末愉快~~~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izi' 的评论 :
你看,我如何钻研你的文章,哈哈,想看你笔下的Brancacci-Kapelle , 我当时很失望,告诉安娜,这就是和西斯廷相比的壁画? 回来后再看照片,还是感动一番。
这次在佛罗伦萨没有去Santa Croce, 也没有爬百花顶,你就知道那几天我的身体状况了。还会有下次,不远了。你去看艺术,佛罗伦萨是文化复兴重镇,很多艺术,相比起来那几幅最后的晚餐名气不响,你看了很多东西,视觉疲劳,食堂的画就那么回事了。而我们是专门去食堂的,时间段和状态不一样。也走了几条十字回廊,印象深刻的是San Lorenzo, S.M. Novella, San Marco。其实中世纪的十字回廊是修士们念经,排除世俗杂念的回廊,来回行走,念经排除杂念,重返十字的地方。我的十字回廊有我的故事,我走过两条最难忘的十字回廊,改变我的生活和理念,十字回廊对于我来说,是某些爱和温馨的瞬间,十字回廊,没有未来的回廊,回归十字。一条回廊的外面是玫瑰园,另外一条回廊的中心盛开着最美丽的玫瑰。古朴禁欲的回廊,外面或者正中是诱惑的玫瑰园,这也是哲学和修行吧,放弃世俗生活并不意味着放弃感情和慈悲,感情再戏剧也要适合规章和伦理。
看过达芬奇那幅最后的晚餐,觉得他描述的很戏剧化,他的物理和数学很好,就体现在这幅画里了。这里我又想起了Uffizi那幅天使报喜,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当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你最后那一段写得真好,厚道,向你学习。主要这次有件事情把我惹了,在圣彼得大殿,我要去San Sebastian Kapelle, 拜访JP II的陵墓,看门的告诉我,不欢迎游客。因为我的脸。你明白怎么回事,后来观察,其实根本不要观察,那些吵吵嚷嚷的大叔大妈们,其实人家也是不远万里而来。
我死死盯着他,告诉他我们是朝圣客,他才让我们进去。不过后来也机灵了,手里拿Benedictus玫瑰经链,所有的门立即放行,都不需要排队。
我们好好休息,都会好的,一定好好待自己。米子小老师,多做美食,多谈一路见闻,看你的文章是享受,我是你的大粉丝~~~~
mizi 回复 悄悄话 晴,这4幅“最后的晚餐”里我只看过2幅(你知道哪2幅哈:)),但我在Santa Croce还看到了1幅。老实坦白啊,我看的时候没有很用心,就是走过路过看到而已。但是我很喜欢教堂里的那些十字回廊,每次走到那里,都会有一种心安静下来的感觉。

我没有去过米兰的那个修道院,达芬奇在创作那幅画时,试用了一种新的颜料调配的方法,但是那个方法并不好,所以那幅画完成以后没有多久,画就开始fail了。所以现在的这幅,是许多次修复后的结果,我想要在里面找到达芬奇的“神韵”大概都是很困难的了。当然他的画面构图、人物设计和尤其是完美的平行透视,让这幅画成为一代巨作也是当之无愧的。

我明白你最后一段话的意思:))其实,怎么说呢,我原来去博物馆时也特别讨厌那些仅仅为了照张相“到此一游”的人,尤其还吵吵嚷嚷的大叔大妈们。但是这些年我越来越明白的一个道理是,每个人对艺术的感受和欣赏来自于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种种因素,这是没法苛责的;但是艺术世界的传承和发展却是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尤其是在传统艺术面临很多物质上的困境的现在。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有人愿意不远万里的掐张“到此一游”的照片,他至少也有意无意地为艺术的保存作了贡献,对吧?

又到周五了,周末好好休息啊,你下周不是还要出差吗?这次没有安娜保护你,你一定要自己好好的啊。周末快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