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黄土地》,心情是抑郁的,虽然有那辽阔的长空,无垠的黄土地,以及那浩浩汤汤、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但是画面之外的那种沉重的思想却紧紧压在人们心头,一刻也不放松;虽然有嘹亮的信天游、奔放、欢快的腰鼓阵,但是蕴蓄其中的又有多少的心酸和悲苦!《黄土地》上的痛,不仅仅是翠巧的不幸,不仅仅是精神上的麻木,有更多、更多的东西深深地埋在那黄土层的深处……
驻足远眺,将山顶踩在脚下:信天游的歌声仿佛仍在耳边回荡,风卷起地上的黄土似乎仍在沙沙作响……这,是我在那段非常时期里的心情寄居地;这,是永远的黄土地。
黄土地,的确算得上人迹罕至,鸟兽皆无,来过这儿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可我来了,来看望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时间的流水可以冲淡一切,包括所谓永垂青史的功成名就,和那亘古不变的海誓山盟。也正因为时间的冲斥,黄土地成了如今的面貌。它老了,它冷了,它也沉默了。它以浑厚的身资养育了一代代的人们,但同时却又深深的束缚着上面的人们。阳光照在它身上,照着它累累的伤痕,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
这只是仰视它的感觉,当我真正步入它的胸怀的时候,一切又不如初来乍到时的所见。它的喉中涌动的是一种来自血脉深处的哀。没错,一切都是时间的过错,不管多坚固的东西,都会被时间吞噬,包括所谓坚不可摧的心理防线,或是乐观向上的信心,包括人的灵魂,包括曾经威猛如龙的黄土地。
最简单的语言,却能最深刻地触动人们的心灵。黄土地上的纵横沟壑,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都经历过数不清的年年月月,可仍旧能看到这几千年后的景象,是否也是一种幸福? 荒疏枯槁的草木在颤抖着哭泣,是为黄土地的今天伤感吗?还是为我这样的过路人?回望刚才走过的路,好像看上去并没有行走时感觉那么艰难。就像人生很短,可现在走起来却仍然觉得难熬。临死的时候,品一品若干年的生活,会是那种说不清的支离破碎的味道。
然而正是因为说不清,所以就平淡了,平淡得只剩下沉默或是一声响破天穹的轻松的叹息。驻足在最高峰上,突然发现一个人的视野居然可以如此开阔。看着这无尽的黄,想着那点点的红。我的叹息大概只有你——孤独的黄土地听得见。
感谢你,黄土地,感谢你收容我潮湿的心。在你肩上停留片刻,突然有种即使跳下去都满足的感觉。一闭眼,一张臂,什么雄心壮志,什么红尘未了情,一概抛了,扔了,揉烂了,踩碎了,忘了!可我不能,我何苦要用粉身碎骨来给这若许年的煎熬画句号呢?黄土地,为你,为有一颗与你同样哀伤的心陪伴你,我还要坚强地活着。或许以后我不会再如此悲伤,但我会永远地记住你。黄土地,永远的黄土地。 八十年代的文化寻根思潮对《黄土地》的影响很大,顾青到陕北的目的是搜集民歌,而陕西民歌信天游的民间文化的体现,象征整个民族的深层内涵,即使新生力量也要到民族发源地去寻找力量,而信天游的民歌又是在那个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当地人民对命运无力的呐喊。在祈雨的一幕中,我们看到一个浩大而又苍老的队伍,人们扬起一张张沟壑纵横的脸虔诚地乞求苍天的悲悯,眼中流露出无尽的哀怜与悲壮。
但在同样的黄土上,我们也看到那支生龙活虎的腰鼓队,仿佛告诉我们,这就是民族的伟力。这似乎是矛盾的,但它们恰恰分别代表了黄土地的两面,既可以诞生出雄浑的力量,又令人无法不屈服。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顾青的话似乎可以回答我们的疑问,来这里是为了“搜集民歌,编上新词”。古老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前进力量的源泉,我们在进步中需要到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力量,但当的文化成为一种束缚时, 我们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去搜集和继承它,而是需要蜕变革新,浴火重生。
翠巧的牺牲应该是必然的,追求光明理当付出代价。最后憨憨逆着祈雨的人群奔向代表光明的顾青,这预示一个古老民族的希望,但顾青只是出现在远远的黄土地边缘,始终没有走近憨憨,憨憨的光明还在很远的地方,要走的道路还有很长很长。
《黄土地》不仅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也是陈凯歌对中华民族力量的反省和思考,这部电影正如片中的陕北民歌信天游一样,既流淌着苍凉雄浑的艺术血液,又承载着厚重深远的文化使命。 现在的人们对于中华民族源自黄土地的这份深远的厚重还能承载多少?弹指挥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有谁还能想起曾经的黄土地?物逝人非,今天的黄土地,会怎么样呢?(以上图片均为黄河边,照片来自网络。) 转载自BBsBB博客。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