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数据表明中国的计划生育是错误的 (图)

(2008-03-10 14:37:14) 下一个



数据表明中国的计划生育是错误的(图)
--要是中国当年不实行计划生育会怎么样?
    
    作者:水寒/中山水寒 familyyi@yahoo.com
    
    一、中国人口问题的由来
    二、1980年的不同生育方案
    三、计划生育是调控人口的“第三只手”
    四、以中国的发展水平推测没有计划生育情况下中国的生育率
    五、1971年开始的计划生育共减少2.3亿人口
    六、没有计划生育的话,中国现在人口会达到16亿、18亿、20亿吗?
    七、将中国人口降低到7亿、5亿、3亿会怎么样?
    八、1980年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共减少1.3亿人口
    九、1980年以后不同生育方案的后果分析
    十、结束语—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调整人口政策
    
一、中国人口问题的由来
    
1949年之后,由于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死亡率急剧下降,寿命显著延长,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延长到1976年的65岁,1980年的68岁(接近当时发达国家水平),再到现在的72岁;而世界平均预期寿命只从1949年的47岁延长到1976年的58岁、现在的67岁;而印度预期寿命现在都还不到64岁。就是说中国寿命延长明显快于世界平均水平,更是远远超过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在1970-1975年时候中国预期寿命比韩国长0.6岁,现在比韩国短5.4岁。
    
我在光明日报《光明观察》周刊的文章《中国人口问题的由来》)已经指出:中国人口从1949年的5.5亿增加到1980年的10亿,更大程度是因为“死的太少”,而不是“生的太多”,是因为中国社会发展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
    
加上当时文革的一些僵化经济政策,这种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明显,在文革高峰期的1971年,全国城乡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始,允许生育两三个孩子,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平均每个妇女生育5.8个孩子)快速下降到1979年的2.75(与现在印度差不多)、1980年的2.24。就是说在1980年时候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接近维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世代更替水平(防止人口不增加也不减少的生育率,在目前的寿命情况下就是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1个孩子,考虑单身、不孕等因素,有生育能力的家庭平均生育三个孩子)。而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生育意愿将不断降低。由于寿命增加在延缓,只要维持在世代更替水平,人口在低惯性增长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增长。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步得以解决。比如1976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稻区推广,粮食大幅度增产。可见1970年代这样的宽松计划生育到1980年的时候应该停止而不应该再强化。
    
二、1980年的不同生育方案
    
1980年新华社公布了中国人口发展进程百年预报:“如果按中国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如果今后平均每位妇女只生两个孩子,要到2050年中国人口达到15亿后停止增长”。这种预测结果要是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寿命延长已经减缓的话,本不应该引起恐慌。但人口学界还处于“一日被蛇咬,三年怕草绳”的心态。新华社这一预测结果发布后,引起人口学界和政界的很大震动。一些人甚至产生了恐慌心理,惊呼中国已人满为患了。直到最近,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还说中国近年每年出生人口仍有八百万至一千万,相当于两年产生一个澳大利亚人口,六年产生一个英国的人口(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7/3497251.html);但赵主任却难道不知道中国目前每年死亡人口相当于一个瑞典人口,今后几年每年死亡人口相当于一个比利时人口?赵主任难道不知道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都是1970年以前出生的,与计划生育没有关系,但计划生育却影响他们的养老),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37/3793058.html)?
    
1980年开始人口学界提出了五花八门的计划生育方案,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下面几种:
1、有人主张“我国人口近期宜取负数发展”,建议20年内采取一切措施,进入人口的负增长。要实行鼓励自愿不育户和独身者的政策,每隔5年开展一个“无婴年”等等。
2、有人提出我国人口要降到七八亿的“适度人口”的观点。
3、另一种观点则影响很大,几位学者建议从1980年起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5年普遍做到“一胎化”,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接近零,全国人口可控制在11亿以下。这个“一胎化”方案曾对我国的人口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1980年有关部门曾公开提出“力争在1985年把人口增长率下降到5‰,在本世纪末以前做到不增不减。”
4、主流学者赞成2000年12亿人口方案。“全国总人口在20世纪末不超过12亿”的控制目标是在1980年9月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出来的。之后,在同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在1981年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和1984年中央批转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即中共中央中发[1984]7号文件中,都又相继强调了这一指标。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把计划生育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更明确地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5、1984年一些人口学者提出:根据农村超生实际情况来调整控制人口的目标,将“12亿以内”调整为“12亿左右”较为适宜。党中央1985年将2000年人口控制目标调整为“力争把我国总人口控制在12亿左右”,1990年调整到 “13亿以内”的目标。
    
为了实现中央的人口目标,1980年郑重向全国发出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曾毅的统计(http://www.cpirc.org.cn/yjwx/yjwx_detail.asp?id=3330):“全国有63.1%的夫妇只被允许生一孩,35.6%的夫妇被允许生二孩,1.3%的夫妇被允许生三孩”,意味着每个妇女都结婚、都有生育能力和生育意愿、也都依照国家政策的话,平均每个妇女只生育1.38个孩子(政策生育率);考虑至少15% 的不生育人口(不孕症、丁克、单身等;其实现在光不育不孕人群就占12.5%左右),意味着要是都响应政策的话,平均每个生育妇女只能生育1.175个孩子(现实政策生育率);1980年代不育不孕比例没有现在这么高,假如当时不生育的人口总数为10%的话,现实政策生育率为1.24。我们简称1980年开始的计划生育为“独生子女政策”,以与1970年代的允许生育两、三胎的计划生育相区别。
    
根据宪法25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是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但是根据各国的经验,在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过程中,人口并非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才是决定性因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1980年的这些方案岂不是本末倒置?
    
三、计划生育是调控人口的“第三只手”
    
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调控规律,人口也一样。我在《中国人口问题是因为毛泽东鼓励生育吗?--中国人口问题的由来》http://www4.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144819)提出控制人口的“两手”理论:
    
在古代通过“左手”调控人口:
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猛兽、疾病和瘟疫等激烈手段。

现在通过“右手”调控人口:
1、养老社会化:养育孩子是国家的财富,但却是个人的高消费,不是多子多福,而是多子少福,造成了“不劳(养育孩子)而获(养老金)” 对“大锅饭”的投机空间。
2、女性受教育的总体水平提高和教育年限延长,导致女性育婴期缩短;同时,妇女就业率上升,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生活节奏快,没时间养育孩子,职业妇女一般不愿多生小孩受拖累。
3、政府忽视人口再生产,只关注物质再生产,男女分工紊乱。
4、避孕率增加,婚龄、育龄延迟。
5、结婚率降低、离婚率升高。
6、不明原因的降低生育能力(我国不孕不育人群比例20年增10倍,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1%-2%上升至现在的12.5%,接近发达国家15%到20%的比率;娼妓和婚外情泛滥所致生殖道感染也是重要原因)。
7、教育周期延长,养孩子成本高。
8、经济政策所致心理安逸感下降。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心理抚养能力下降。
10、电视、电脑等娱乐活动等导致性生活减少,无性婚姻的兴起。
    
妇女生育时间是有限的,要是不实行任何限制的话,欧洲妇女一生最多可生育15个左右孩子(自然极限生育率)。但生物因素只是给人的生育提供可能,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在绝大多数人群众实现过。18世纪全球人口快速增加的时候,欧洲妇女平均生育8、9个孩子(现在非洲一些相当于中国1960年代发展水平的国家也还平均生育7个孩子),中国妇女平均只生育6个孩子,说明中国妇女现实极限生育率只能在6.0左右(自然极限生育率可能也不像欧洲那样有15)。虽然有些妇女在15岁以下和45岁以上也有生育能力,但正常说来,主要育龄期是在15岁到45岁这30年。将30年育龄期分成三段时间,15-25岁是生育能力最强阶段(女性在20到21岁是一生最漂亮的时期,也是生育能力最强的时期,可能是造物主这样安排以吸引异性),35-45岁是生育能力比差的阶段。中国不育不孕症发病率在近二十年增加10倍,那么也意味着即使在目前仍然有生育能力的人群中,平均自然极限生育率和平均现实极限生育率也是下降了的,已经没有15和6了。
    
那么以自然极限生育率15来计算,粗略假定15-25岁生育6个,25-35岁生育5个,35-45岁生育4个。现在中国妇女平均初育年龄已经延迟到25岁左右,意味着减少了6个孩子的潜力,不孕(12.5%人群不孕)减少1.5个,避孕减少2个,人流减少1个,缺乏性生活(离婚、电视、电脑等)减少1.5个,然后只有3-4个的潜力了。
    
按照现实生育极限6来计算,晚婚(25岁初育)减少1个,不孕(不是每个人,而是整个人群平均)减少0.75个,避孕、人流减少1.25个,性生活减少(离婚、电视、电脑等)减少0.5个,然后只有2-3个的潜力了。而要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人口不增加不减少,平均每个妇女需要生育2.1个孩子。可见即使没有计划生育,需要挖潜才能使生育率达到世代更替水平。
    
注明:上述推测是非常粗略的。
    
虽然目前调控人口似乎是“右手”主导,但“左手”并没有退出舞台,不久前中国的SARS、东南亚的海啸、美国的飓风等都让人隐约地感到这只“左手”的威力。而艾滋病、禽流感要是失控,可能死亡数亿、甚至上十亿人口。
    
其他国家的计划生育(family planning)是加强“右手”的力度(现在西方国家的鼓励生育是减弱“右手”的力度),而中国的计划生育(只能叫做birth control)却是强制性的。对于人口调控来说,中国这种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是多出的“第三只手”,既有“左手”的刚性,又有“右手”的柔性。要是一旦“左手”、“右手”、“第三只手”同时出击,中华民族将面临空前的生存灾难。
    
人口学界可能会辩解:在1980年的时候,“左手”已经远去,“右手”还没有出现,中国只好用计划生育这“第三只手”来调控人口。
    
“右手”当时真的还没有出现吗?日本在1940年代每个妇女平均还生育五六个孩子,但在1950年代经济腾飞后生育率急剧下降,每个妇女平均只生育两个多孩子;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地区的生育率也是在1970年代就急剧下滑的;西方国家在1950年代不孕不育人群就已经升高到15%左右了,等等。中国政府在1980年的时候已经申明中国将于“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了,说明对经济发展是有信心的,中国在1980年的时候避孕工具已经比较普及了,人口学界难道不知道经济发展和避孕对生育率的影响?可见,在1980年的时候,调控人口的“右手”早就出手了,并且已经快打到鼻尖上了。在1971年没有感到“右手”的存在情有可原,但1980年还没有感到“右手”的存在就只说明中国人口学界的水平差了。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这种经济结构改变所引起的低生育意愿是难以逆转的,逆转的难度比戒毒还难,就像落入风尘的女子是不可能恢复少女的圣洁。
    
四、以中国的发展水平推测没有计划生育情况下中国的生育率
    
国际上一般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来衡量人民生活质量。人类发展指数包括三个方面的指标:一是指人均收入,通常是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际美元值,反映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可资利用的物质财富的多少;二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以反映卫生发展状况;三是总入学率和识字率,以反映教育发展水平。国际上将人类发展国家分为三类:一是低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在0~0.5之间;二是中等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在0.51~0.79之间;三是高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在0.81~1.0之间。联合国最近公布了世界177个国家和地区的HDI和2000年到2005年平均总和生育率(中国HDI排名85位,总和生育率1.7是参照中国计生委的资料,但真是 生育率只有1.3左右)。我将500万以上人口的国家和地区的HDI与总和生育率(TFR)进行比较,发现HDI越高,TFR越低。
    
106个人口上五百万的国家和地区HDI与总和生育率(TFR)
--------------------------------------------
国家----------HDI排名------HDI----和生育率
澳大利亚---------3--------0.955--------1.7
加拿大-----------5--------0.949--------1.5
瑞典-------------6--------0.949--------1.6
瑞士-------------7--------0.947--------1.4
比利时-----------9--------0.945--------1.7
美国------------10--------0.944--------2.0
日本------------11--------0.943--------1.3
荷兰------------12--------0.943--------1.7
芬兰------------13--------0.941--------1.7
丹麦------------14--------0.941--------1.8
英国------------15--------0.939--------1.7
法国------------16--------0.938--------1.9
奥地利----------17--------0.936--------1.4
意大利----------18--------0.934--------1.3
德国------------20--------0.930--------1.3
西班牙----------21--------0.928--------1.3
香港------------22--------0.916--------0.9
以色列----------23--------0.915--------2.9
希腊------------24--------0.912--------1.3
葡萄牙----------27--------0.904--------1.5
韩国------------28--------0.901--------1.2
捷克------------31--------0.874--------1.2
阿根廷----------34--------0.863--------2.4
匈牙利----------35--------0.862--------1.3
波兰------------36--------0.858--------1.3
智利------------37--------0.854--------2.0
斯洛伐克--------42--------0.849--------1.2
古巴------------52--------0.817--------1.6
墨西哥----------53--------0.814--------2.4
保加利亚--------55--------0.808--------1.2
利比亚----------58--------0.799--------3.0
马来西亚--------61--------0.796--------2.9
俄罗斯----------62--------0.795--------1.3
巴西------------63--------0.792--------2.3
罗马尼亚--------64--------0.792--------1.3
白俄罗斯--------67--------0.786--------1.2
哥伦比亚--------69--------0.785--------2.6
泰国------------73--------0.778--------1.9
委内瑞拉--------75--------0.772--------2.7
沙特阿拉伯------77--------0.772--------4.1
乌克兰----------78--------0.766--------1.1
秘鲁------------79--------0.762--------2.9
哈萨克斯坦------80--------0.761--------2.0
厄瓜多尔--------82--------0.759--------2.8
菲律宾----------84--------0.758--------3.2
中国------------85--------0.755--------1.7(1.3)
巴拉圭----------88--------0.755--------3.9
突尼斯----------89--------0.753--------2.0
约旦------------90--------0.753--------3.5
斯里兰卡--------93--------0.751--------2.0
土耳其----------94--------0.750--------2.5
多米尼加--------95--------0.740--------2.7
伊朗------------99--------0.736--------2.1
阿塞拜疆-------101--------0.729--------1.9
阿尔及利亚-----103--------0.722--------2.5
萨尔瓦多-------104--------0.722--------2.9
叙利亚---------106--------0.721--------3.5
越南-----------108--------0.704--------2.3
吉尔吉斯斯坦---109--------0.702--------2.7
印度尼西亚-----110--------0.697--------2.4
乌兹别克斯坦---111--------0.694--------2.7
尼加拉瓜-------112--------0.690--------3.3
玻利维亚-------113--------0.687--------4.0
洪都拉斯-------116--------0.667--------3.7
危地马拉-------117--------0.663--------4.6
埃及-----------119--------0.659--------3.3
南非-----------120--------0.658--------2.8
塔吉克斯坦-----122--------0.652--------3.8
摩洛哥---------124--------0.631--------2.8
印度-----------127--------0.602--------3.1
缅甸-----------129--------0.578--------2.5
柬埔寨---------130--------0.571--------4.1
老挝-----------133--------0.545--------4.8
巴基斯坦-------135--------0.527--------4.3
尼泊尔---------136--------0.526--------3.7
巴布亚新几内亚-137--------0.523--------4.1
加纳-----------138--------0.520--------4.4
孟加拉国-------139--------0.520--------3.2
苏丹-----------141--------0.512--------4.4
多哥-----------143--------0.512--------5.4
乌干达---------144--------0.508--------7.1
津巴布韦-------145--------0.505--------3.6
马达加斯加-----146--------0.499--------5.4
喀麦隆---------148--------0.497--------4.6
也门-----------151--------0.489--------6.2
海地-----------153--------0.475--------4.0
肯尼亚---------154--------0.474--------5.0
几内亚---------156--------0.466--------5.9
塞内加尔-------157--------0.458--------5.0
尼日利亚-------158--------0.453--------5.8
卢旺达---------159--------0.450--------5.7
安哥拉---------160--------0.440--------6.8
贝宁-----------162--------0.431--------5.9
科特迪瓦-------163--------0.420--------5.1
坦桑尼亚-------164--------0.418--------5.0
马拉维---------165--------0.404--------6.1
赞比亚---------166--------0.394--------5.7
刚果-----------167--------0.385--------6.7
莫桑比克-------168--------0.379--------5.5
布隆迪---------169--------0.378--------6.8
埃塞俄比亚-----170--------0.367--------5.9
乍得-----------173--------0.341--------6.7
马里-----------174--------0.333--------6.9
布基纳法索-----175--------0.317--------6.7
尼日尔---------177--------0.281--------7.9
--------------------------------------------
    
图片:http://www.blogchina.com/new/upimage/2005112515244422088.jpg
    
几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中,中华文化圈国家和地区(韩国、香港、台湾、泰国、越南等)的生育率比其他国家低(在一个国家内部,华人生育率比其他民族低);曾经是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但原苏联国家中的穆斯林国家除外)的生育率比其他国家低;穆斯林国家的生育率比其他国家高。
    
纵向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随着HDI的提高,进入中等水平人类发展国家行列后,都经历过从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的转化。如日本,HDI在1870年为0.16,在1913年的时候为0.381,当时妇女平均都是生育6个左右孩子,即使在1940年代,HDI为0.5左右的时候也还平均生育5个左右孩子,但是随着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HDI在1950年突破0.607(相当于中国1980年代中期水平),生育率急剧下滑,整个1950年代平均只有2.5左右,现在HDI为0.943,生育率下降到不到1.3了。同样,韩国在1950、1960年代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左右孩子,但随着经济的起步,HDI在1975年达到0.707,1985年达到0.78,生育率在1970年代急剧下滑,到1985年只有1.67,现在竟然不到1.2。泰国在1960年代总和生育率还在6.0左右,19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生育率急剧下降,HDI增加到1985年的0.678(相当于中国1990年代初期水平), 1995年的0.749(相当于中国2002年的水平);生育率下降到1985年的2.3,1995年的1.95。印度在1970年之前与中国一样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左右孩子,经济发展比中国缓慢,但生育率也在1970年代开始缓慢下滑,现在印度的HDI相当于中国1980年代中期水平,生育率只有2.78了。

人类发展指数的国际比较(1870~2003)
--------------------------------------------------------------------------
国家--1870----1913--195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3
中国----------------0.159--0.525--0.558--0.594--0.627--0.683--0.728--0.755
印度----------------0.160--0.412--0.438--0.476--0.513--0.546--0.577--0.602
日本--0.160--0.381--0.690--0.857--0.882--0.895--0.911--0.925--0.936--0.943
美国--0.467--0.733--0.866--0.867--0.887--0.901--0.916--0.929--0.938--0.944
俄罗斯----------------------------0.809---0.827--0.817--0.770--0.781--0.795
--------------------------------------------------------------------------
    
1970年之后,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生育率也会急剧下降的。以下根据中国的HDI估算要是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话,中国的生育率会在什么水平。1975年和1980年中国HDI分别为0.525和0.558,整个1970年代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也只能在4.5左右(这也是中国当时计划生育非常顺利的原因之一);中国1980年代的HDI相当于日本1950年代水平、泰国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的水平、印度现在的水平,那么整个1980年代的平均总和生育率应该在2.75左右;而1990年、2003年中国HDI分别为0.627和0.755,参照韩国和泰国的下降趋势,中国在1990年到2005年这15年平均总和生育率能达到2.1就不错了。
    
另外,中国可以直接利用发达国家和自己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手段降低生育率,比如中国、印度发展比日本、韩国、泰国晚,但避孕手段比当年这些国家要齐全,电视等普及率等要比当年这些国家高,不孕症发病率要比当年这些国家高。印度要是光依照HDI来估算的话,现在应该还在3.0以上的生育率,但2005年估算只有2.78了。因此中国1990年代以后平均生育率可能还难以达到2.1。
    
有人可能会说,在实行计划生育情况下中国1980年代平均总和生育率还有2.4左右,你怎么说没有计划生育只有2.75的生育率?我在《1990年代后为什么农民不愿意生孩子了?》一文已经分析了1980年代超生的原因:
1)、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1980年代的比较高的生育意愿(应该在3.0以上,扣去不育不孕、单身等情况,没有计划生育情况下实际生育率能达到2.75)。
2)、中国1980年代修改婚姻法降低结婚年龄。
3)、独生子女政策本身过于苛刻,违背了人性。
4)、19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恢复了传统的农村生产单干模式,集体经济几乎完全没有,对生产力的需求,对养老的担心使得农民不得不超生。
5)、相对来说,198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和谐的一段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不大。当时教育、医疗产业化还不高,农民还有养育两三个孩子的能力。农民在缴纳超生罚款后还能维持基本生活。
6)、传统生育文化没有破坏彻底。在中国传统生育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子穷不久、无子富不长”、“传香火”(其实这些传统生育文化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不就是国家、民族意义上的“传香火”吗?家庭的“香火”传不下去,难道国家的“香火”传得下去?)等在农村还大有市场。
    
现在多种资料显示目前人们平均只愿意生育1.8个孩子(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也承认这一点),既使不生育人口(不孕、单身、丁克)只有15%的话(其实光不育不孕人口就占12.5%),无计划生育下生育率也只能达到1.53;由于超生,现实生育率1.3左右。可见在政策限制下,只能将生育率压下0.2-0.3左右。也说明计划生育最大的副作用是对生育文化的破坏(降低生育意愿)。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没有计划生育情况下生育率为2.75,而有计划生育情况下生育率仍然为2.4左右。
    
有人可能会说,正是因为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才提高HDI的,你是用有计划生育情况下的HDI来估算生育率的,这样不准。我在《中国人口问题的由来》一文(http://www4.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144819)已经分析过,中国的计划生育并没有为提高HDI做出贡献。
    
下文预测没有计划生育情况下的中国人口情况采纳的生育率数据:
1972-1979年:4.5
1980-1990年:2.75
1990-2005年:2.1
    
五、1971年开始的计划生育共减少2.3亿人口
    
根据我上面推算,没有计划生育的话,1972年以后到1979年只能维持在4.5左右的生育率,这样的话,比实际增加六千万(这六千万现在都结婚生子,下面对1980年以后的推测都包括他们的子女),换句话说,1970年代的计划生育少生六千万。然后1980年到1989年以2.75的生育率推算,1990年到20056年以2.1的生育率推算,性别比105:100推算。那么从1972年到2005年应该出生8.67亿,比实际出生的6.38亿多出2.3亿人口。就是说从1972年开始的计划生育到目前为止共减少2.3亿人口。2005年1约6日中国人口达到13亿(占世界人口的20%),扣除2000年人口普查另外修正进去的2420万人口的话,实际上只有12.758亿,加上20005年增加的大约700万人口,那么没有计划生育情况下,2005年底人口总数应为15.1亿(占世界人口的22.5%)。
    
六、没有计划生育的话,中国现在人口会达到16亿、18亿、20亿吗?
    
在很多人的脑海里,要是没有1980年代的计划生育,现在中国人口会有16亿、18亿甚至20亿,中国因为人口过多而崩溃了。真的如此吗?
    
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延长到1980年的68岁,总人口才从5.5亿增加到10亿(1949年到1970年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左右孩子,1970年代平均也生育3-4个)。而其后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已经非常缓慢,现在是72岁。可见人口增加并不容易。我上面已经提到,即使从1971年就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到2005年底也不过增加到15.1亿。
    
1977、1978、1979这三年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2.84、2.72、2.75。1980年新华社公布了中国人口发展进程百年预报:“如果按中国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第五次人口普查客观资料(不是调整后的数据)显示2000年11月1日中国人口12.4亿,我用2.75的生育率、用模拟1986年的育龄妇女结构来计算,比1980年到2000年实际出生人口多出1.599亿(加上12.4亿,刚好14亿;要是2000年以后也保持2.75的生育率的话,到2005年初也不过15.0亿),这说明我的预测是基本准确的,也说明新华社发布的预测是以2.75的生育率来预测的。2.75的生育率是指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75个孩子,这段时间即使平均不生育人群(不育不孕、单身等)只算10%的话(现在光不育不孕人群就占12.5%了),意味着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平均生育3.05, 要是其中三分之一(城市人口)平均只愿意生育2个的话(即使在1960年代全国平均生育6个孩子的时候,城市也不过生育两三个),另外三分之二(农村人口)需要平均生育3.6个孩子(也就是说农村一半以上的家庭生育四个孩子)。由于经济结构已经改变、电视和避孕措施已经普及,是不可能保持如此高的生育率的。换句话说,即使1980年代开始不实行计划生育,到现在也不可能达到15亿人口。
    
从1980年以来平均总和生育率需要保持在3.95,现在人口才能达到18亿。而为了达到3.95的生育率,扣去10%不生育人口后,假定三分之一城市妇女平均生育三个(由于相当部分家庭只愿意生育一两个,就需要另外相当部分家庭生育四、五个)的话,农村妇女平均需要生育5.08个孩子。
    
从1980年以来平均总和生育率需要保持在4.75,现在人口才能达到20亿。而为了达到4.75的生育率,扣去10%不生育人口后,假定城市妇女平均生育三个的话,农村妇女平均需要生育6.4个孩子(即使在清朝时期都达不到这个数字)。
    
七、将中国人口降低到7亿、5亿、3亿会怎么样?
    
在国家计生委制订全国人口发展区域规划中,有人提出我国人口要降到七亿的“适度人口”的观点,并把7亿作为中国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佳方案。
    
1980年时中国总人口10亿,其中1950年以前出生的有3亿,就算一个小孩都不生,也要等2023年左右1950年以前出生的人基本去世才能降低到7亿。这个时候最年轻的人也已经42岁了,有生育能力的妇女比例微乎其微,中华民族也即将灭绝。
    
2005年1月10日人民网“特别策划:13亿人口的分量(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3106966.html)”也重申:我国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
    
最近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伟雄(国家计生委科研所前所长)认为我国最终人口规模保持在5亿至8亿为好。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的李小平研究员(留美归国人员)甚至认为中国人口应该以200年时间回落到3亿左右。他们建议国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必须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在下章节中将讨论他们方案的后果。
    
“适度人口”这个概念是一位法国人口学家索维提出来的,现在他已经自己否定了这个观点,想不到却被中国的人口学家拣起来,并且还坚持二十多年。
    
人口学家将重点放在“耕地、粮食、淡水、能源”,这些固然非常重要,但正如孔子所说 “尽美矣,未能尽善”。那么现在如何将人口降低到7亿、5亿、3亿? 现在中国人口13亿,其中1970年以后出生的7亿,1978年以后出生的5亿,1988年以后出生的3亿。现在一个孩子都不生的话,今后平均寿命为76岁的话,中国人口也要到2046年、2054年、2064年才能分别降低到7亿、5亿、3亿,但那个时候最年轻的妇女也已经有41岁、49岁、59岁了,基本都丧失生育能力了,然后在2085年左右中华民族基本灭绝。
    
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最适人口不断增加。近两百年人口爆炸导致科技爆炸。人口增加,对现有的资源消耗只是“加法”地增加;但更重要的却是使目前的“非资源”变为新的资源,这种新资源的增加却是“乘法”地增加的。科技是在近两百年才加速发展的,难道科技水平已经到了极限?晚清中国人口四亿,当时难以想象中国10人口怎么样;1980年10人口时候,生活水平比四亿人口时候要高,但对未来却又充满恐惧,设想要将人口控制在11亿;现在中国人口13亿,生活水平又比1980年要高。既然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说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成长远远比人口增长快。就算1980年的时候最适人口确为7亿,难道2023年、2046年、2054年、2064年时候中国最适人口还在7亿?
    
1981年中国最适人口为7亿时,政府无力降到7亿;以目前1.3的生育率到2070年人口真的降到7亿的时候,人口容量已远超过生育能力,老年化程度早就超过了社会承受力,人均抚养比已经创历史纪录,生育愿望已经非常低了,政府使尽一切鼓励措施都难以提高生育率了。古代有庸医治驼背,治好驼背的代价是让驼背人死去。
    
八、1980年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共减少1.3亿人口
    
要是1980年就停止1970年代那种宽松计划生育,1980年到1990年生育率以2.75来计算,1990年到2005年生育率以2.1来计算,这样比实际上多增加1.3亿人口。就是说1980年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05年时候减少1.3亿人口,这1.3亿人口(0-25岁)中只有1980年代初出生的大约三千多万进入劳动市场的(对现在就业影响不大),但是养育这1.3亿人口减少妇女工作时间,而这1.3亿人口的消费又增加就业机会;并且过去二十多年时间是高就业压力的时候,减少养育新生人口的时间并不能相应增加社会财富,而只能增加就业压力。因此,没有1980年代的计划生育, 总体来说还能缓解现在就业压力,从物质上来说,现在养活13亿和养活14.3亿没有太多差别。
    
这1.3亿到2045年都是65岁以下的劳动人口,最年轻的也40岁,孩子也15岁左右。以平均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计算,这1.3亿人口的孩子总数应该也接近1.3亿,但有三千万孩子还未成年不算劳动人口,其他1.0亿都是劳动人口。到2045年时65岁以上老人已达3.29亿(现在只有1亿),这1.3亿人口加上他们1.0亿成年子女,等于多出2.3亿劳动人口,大大缓解那时的老年化压力。
    
你可能会说,他们也会老,人口会不断增加。但事实上,要是一直保持在2.0的生育率(需要鼓励生育才能达到),人口在增长一段时间后也会减少(见我下章分析)。
    
九、1980年以后不同生育方案的后果分析
    
我这里比较以下几种生育方案的后果:
1、2000年11亿人口方案:2000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1亿以内(从1980年起生育率为1.306),今后仍然以1.306的生育率计算。注明:中国目前政策生育率是1.38,考虑到不生育人口(10%或15%),现实政策生育率只有1.175或1.24。就是说要是没有超生,严格依照政策的话,中国人口在2000年还达不到11亿,就是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从理论上讲要比“2000年11亿人口方案”要严格。
    
2、2000年12亿人口方案:2000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从1980年起生育率为1.803),今后仍然以1.803的生育率计算。注明:1980年2月,《光明日报》发表的一项预测结果认为,把妇女总和生育率限制在1.7-1.8左右,到200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2亿以内是可行的。可见我的预测方法基本准确的。
    
3、继续现在计划生育:2005年以前人口资料以现实为准,今后以目前的1.3的生育率计算。
    
4、现在停止计划生育:2005年以前人口资料以现实为准,现在开始停止计划生育,并通过鼓励生育,使得今后每个妇女平均生育两个孩子。
    
5、1980年就没有计划生育:1980年就停止1970年代那种宽松计划生育,1980年到1990年生育率以2.75来计算,1990年到2005年生育率以2.1来计算,2005年以后以每个妇女平均生育2个孩子来计算(需要鼓励生育才行)。
    
6、现在开始放开二胎:由于现在不育不孕人群已经上升到12.5%(并且继续上升),考虑单身、丁克人群,以最保守的15%不生育人群计算,那么平均生育率只能在1.7。该方案下中国人口到2200年下降到4.9亿人口(达到李伟雄教授所追求的5亿人口)。
    
7、两百年将人口下降到3亿(李小平方案):需要保持1.567生育率才能到2200年将中国人口降低到3亿。由于目前生育意愿只有1.8左右,停止计划生育后,有生育能力的家庭平均只能生育1.8个,扣除15%不生育人口,生育率只能在1.53左右。可见现在停止计划生育而不鼓励生育的话,到2200年中国人口将降低到不到3亿。
    
在预测之前,首先介绍一些背景知识。
    
预测所采纳的资料:人口数据(包括人口总数、育龄妇女人数等)以2000年人口普查的客观资料为准(不是后面调整的数据)。对未知出生人口性别比以正常情况下的105:100来计算的。
    
对于今后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很多专家有个不同预测,比如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就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达到85岁。我不认同这个观点,理由如下:
1、在2005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排名在1到47的国家的HDI平均为0.9, 平均预期寿命为77.5岁。中国目前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755,在2050年能否上升为0.9左右(高水平人类发展国家)还大有疑问(目前大大小小国家只有28个国家HDI达到0.9;人口上五百万的国家和地区只有21个)。
2、中国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延长到1980年的68岁,然后开始放缓速度,从1980年到2005年这25年只延长4岁。
3、中国现在的发展模式是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由于惯性作用,这种模式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4、中国平均预期寿命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主要功劳还是1980年代之前的医疗体制),再延长的潜力比较小了。
5、现在中国目前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不仅粗放式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尤其是严重地损耗劳动力,农民工连基本的劳保都没有,工作时间过长,生病、受伤后得不到及时治疗,劳动力不能得到及时的简单再生产,留下慢性疾病,透支了寿命。
6、中国的乙肝等慢性病发病率太高,艾滋病等能否得到遏制还难说。
7、日本等国的寿命延长得益于合理的社保制度,这种社保制度还得益于国际分工(日本的在技术上占有优势,日本的一个劳动力一天的产值能换取中国数十个工的产值,从某种意义讲,是中国等国家在帮日本维持社保制度);而中国在老年化来临之后却还刚刚开始建立社保制度,而考虑到1980年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所致的超低生育率,这一制度的建立注定是充满坎坷。
8、联合国发表的全球人口预测报告称,到2300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100岁,平均每10年延长不到1岁。
    
虽然中国可以得益于国际社会的医疗成果,但由于上述原因,我对中国未来寿命的延长远没有牛文元教授那样乐观。我对今后人口预测是以每10年寿命延长1岁来计算的。
    
近两百年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不断下降:从19世纪初的40%,下降到20世纪初的25%, 再到现在的20%。 2005年2月24日,联合国公布了最新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该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世界总人口数将超过90亿(中国人口13.92亿)。而且目前世界人口第二大国的印度到2030年就将超过排名第一的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045年及以前的65岁以上老人都是1980年以前出生的,不受1980年代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所影响,与当时采纳何种生育政策方案没有关系,但不同的方案却通过影响新生人口数量而决定了今后老年化程度。以下采纳计生委2003年的预测资料(http://www.cpirc.org.cn/tjsj/tjsj_cy_detail.asp?id=1420,http://www.cpirc.org.cn/tjsj/tjsj_cy_detail.asp?id=1421)。
    
----------------------------------
年份---60岁及以上老人(亿)--65岁及以上老人(亿)
2001----------- 1.33----------- 0.91
2002----------- 1.36----------- 0.94
2003----------- 1.38----------- 0.96
2004----------- 1.41----------- 0.98
2005----------- 1.45----------- 1.01
2006----------- 1.49----------- 1.03
2007----------- 1.53----------- 1.05
2008----------- 1.58----------- 1.07
2009----------- 1.65----------- 1.10
2010----------- 1.71----------- 1.13
2011----------- 1.78----------- 1.16
2012----------- 1.86----------- 1.20
2013----------- 1.95----------- 1.24
2014----------- 2.04----------- 1.30
2015----------- 2.13----------- 1.35
2016----------- 2.21----------- 1.41
2017----------- 2.29----------- 1.48
2018----------- 2.36----------- 1.56
2019----------- 2.40----------- 1.64
2020----------- 2.43----------- 1.72
2025----------- 2.96----------- 1.97
2030----------- 3.55----------- 2.42
2035----------- 3.97----------- 2.92
2040----------- 4.11----------- 3.24
2045----------- 4.25----------- 3.29
2050----------- 4.50----------- 3.36
----------------------------------
    
我们考察指标:
(一)、人口总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例。
    
图片:1980年之后的不同生育方案下的人口总数预测
http://www.blogchina.com/new/upimage/20051254525134845.jpg
    
图片:1980年后不同生育方案下劳动人口(18-64岁)数量
http://www.blogchina.com/new/upimage/20051254563825718.jpg
 
    
图片:1980年后不同生育方案下到2050年时候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
http://www.blogchina.com/new/upimage/200512552038300.jpg
   
方案----------------2050年人口/占世界比例-2100年人口-2200年人口/占世界比例
2000年11亿人口方案------7.7亿/9.2%----------3.8亿------0.88亿/1.1%
2000年12亿人口方案-----12.2亿/13.8%--------10.1亿------6.8亿/8.5%
继续现行计划生育-------10.3亿/11.9%---------4.7亿------1.1亿/1.4%
1980年就不实行计划生育-16.9亿/18.2%---------16.6亿-----15.8亿/19.8%
现在停止计划生育-------13.8亿/15.3%---------12.7亿-----12.2亿/15.3%
现在放开二胎-----------12.4亿/14.0%----------8.7亿------4.9亿/6.1%
2200年3亿人口方案------11.7亿/13.3%----------7.2亿------3.0亿/3.8%  
    
可见即使1980年就停止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也会下降,但在世界人口稳定后,中国人口不会继续下降。
    
(二)、2045年老年化程度
2001年老人(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7.2%,一个老人(65岁及以上)对应9.3个劳动人口(18-64岁人口)。现在国家只承担城市人口中四千万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并且由全国人民纳税来支付(光是没有2.5亿农民工所创造财富政府财政就无法运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透露—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相当于我国近一年的国民经济总收入。这固然与我国养老金制度起步比较晚有关,但现在毕竟是人口红利时期,今后怎么办?再不停止计划生育是无法建立起养老金制度的!
    
以下是1980年以来各种计划生育方案下到2045年时的老年化程度比较:
    
图片:1980年后的不同生育方案下的1个65岁以上老人对应的劳动人口(18-64岁)数
http://www.blogchina.com/new/upimage/20051254541678186.jpg
    
图片:1980年后不同生育方案下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
http://www.blogchina.com/new/upimage/20051254591078305.jpg
 
2001年老人占总人口的7.2%,一个老人对应9.3个劳动人口。   
    
  2045年时的老年化程度比较:
方案---------------------老人占总人口比例----1个老人对应劳动人口数
2000年11亿人口方案-------------37.8%-----------------1.52人
2000年12亿人口方案-------------25.8%-----------------2.34人
继续现行计划生育---------------29.3%-----------------2.17人
1980年不实行计划生育方案-------19.3%-----------------3.24人
现在停止计划生育---------------23.1%-----------------2.6人
现在放开二胎-------------------25.3%-----------------2.35人
2200年3亿人口方案--------------26.5%-----------------2.34人

十、结束语—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调整人口政策
    
人口增长有其内控机制,人口有其自身调控机制,就象母乳喂养一样是最自然可靠的(虽然机制不很清楚)。对内在的规律要是没有研究透切,应该加以尊重而不是人为改变。计划生育是多出的“第三只手”,至少1980年的计划生育是没有必要的。
    
有人说我是在战场长满鲜花的时候再来指评哪一枪打歪了(比如1980年预测到2020-2030年都不会出现老龄化,但中国1999年就开始老年化,明显这一枪打歪了),放马后炮。但要知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人口问题本身是慢性问题,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计划生育政策强行破坏人口自控机制,是将“人”为枪靶子的,一枪打歪就影响无数无辜性命,影响无数家庭的养老,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育相当于母乳喂养,计划生育相当于人工喂养。只有在母乳短缺时候才考虑人工喂养,即便如此,也得非常小心的选择何种代乳品。
    
1980年实行计划生育时候才需要非常慎重,需要仔细地研究计划生育的后果,但当时是非常草率的,选择的是一种非常差的方案(连牛奶、羊奶都没有选择,而是选择了米粉),现在问题出来了(米粉喂养引起大头娃娃),需要调整政策了。这个时候,于学军、李建新等有良知的人口学家提出了二胎方案(用牛奶代替米粉);我提出了恢复母乳喂养;李小平、李伟雄等人仍然坚持米粉喂养,李小平现在反过来要我提出母乳喂养比米粉喂养的好处,岂不滑稽?
    
于学军、李建新对计生委说,你就别卖米粉了,改卖牛奶粉,利润虽然没有以前卖米粉那么高,但毕竟还有赚头的。我主张恢复母乳喂养,计生委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要是说1980年实行计划生育是因为认识水平问题的话,那么现在还坚持计划生育就不仅仅是水平问题了,而是道德问题了,是个人和部门利益问题了。
    
社会要可持续发展,人口本身必须持续发展。中华民族民族能够繁衍下来,就是因为我们成功地建立了确保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生育文化的社会制度。对于现在社会来说,要保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妇女平均得生育2.1个孩子(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考虑到单身人口的存在和显著上升的不育人口比例,主流家庭应该生育3个孩子。然而我们现在却失去了人口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方面是因为计划生育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制度的原因使得主流家庭养不起三个孩子。即使我们民族还在原始社会时,这种情况都不曾出现过(出现过的民族都已经灭绝),但这种情况却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出现了,说明我们的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改革成功的标志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这首先是人口本身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生育能力的家庭平均养育三个孩子)。因此改革成功的金指标是:主流家庭能够轻松地养育三个孩子。
    
令人鼓舞的是,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指出:“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改”。要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从对付SARS到这次医疗改革的重新评估,我对以胡锦涛主席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充满信心。
    
相对于医疗、教育等问题来说,停止计划生育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但是政治收益却是巨大的(功近而德远!)。卫生部、教育部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功能部门,即使现在出现问题,也只能加以改进使之恢复功能,这个过程是需要小心谨慎,既要修复功能,又要防止进一步损伤功能;而对于正常社会来说,计生委根本不是功能部门,是个赘生物,外科手术切除就可,停止计划生育只涉及计生委系统这个小部门的利益,不存在后遗症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调整人口政策将是“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人口政策的调整程度将反映“以人为本”的深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