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讨伐计生委!计划生育委员会威胁中国持续发展

(2008-03-10 14:37:13) 下一个
讨伐计生委!计划生育委员会威胁中国持续发展
作者:水寒 7/18/04

目录

一、人口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
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撒谎,威胁中国持续发展
三、中国真有1.8的生育率?
四、人口减少的恶果
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深层哲理
六、计划生育政策成比例降低了社会成本吗?
七、古老的哲学往往露出年轻的微笑

一、人口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一是物质再生产,二是人口再生产。要维持人口稳定(不增加也不减少),妇女平均得生育2.1个孩子,考虑到单身人口的存在和显著上升的不孕人口比例,每位有生育能力的已婚妇女应该生育3个孩子。生育是人类最神圣的事情,但中国计划生育的长期负面宣传,现在很多人认为生育是可耻的了。

全球人口增加只是近两百多年的事情。中国以前四千多年人口一直波动在两千万到六千万之间。经过明末清初战争后,中国人口康熙时期降低到两千万左右后,在两百多年上升到现在的12.9亿(以新华社资料为准;有些人无视近年的人口增长规律,臆测中国人口达到15亿了)。在这两百多年中国妇女平均生育率在6.0左右。那么以现在的1.3的出生率计算,人口会怎么样呢?假设2004年我们这一代1000人,32年一代,要是生育率在2.1的话,人口一直维持在1000人;以1.8的生育率计算,224年后还有340人;要是以1.3的生育率计算,224年后(经历7代之后),只有35个人了。你可以看出,中国人口由传统的数千万上升到13亿只化了两百多年,要是以目前1.3的生育率,也只要两百多年就可以恢复到数千万。并且由于1.3的生育率意味持续老化,到时候这数千万人口中老年人为主,年轻劳力很少。

1992年俄罗斯人口总数为1.487亿,而2002年这个数字已降至1.452亿,11年中俄人口减少了350万人。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俄人口将减少28.3%,在7100万至1.27亿之间。

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撒谎,威胁中国持续发展
1997年和2001年,国家计生委组织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9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妇女平均生育率只有1.35-1.38;2001的数据也显示只有1.35。对97年的数据计划生育委高层也认为不可信,调整到1.8;对2001的数据也认为不可靠,调整到1.8。后面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利用生育基数法,推算1991-2000年中国大陆妇女总和生育率平均在1.22,乐观估算也只在在1.3-1.6左右(请参阅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与财务管理司副司长王谦的“中国大陆十年来生育水平估计”(http://home.ust.hk/~soazgw/Wangq.doc)。但中国官方人口的资料仍然认为中国妇女平均生育率在1.8。人口普查的如此详尽的资料都不相信,竟然相信没有任何依据的1.8的推测数据!

现在大多数所谓人口专家的都是在假设中国人的生育愿望不变,不孕症忽略不计的前提下得出的预期数据,并且指望今后一放宽计划生育,生育率就会马上上升。而这些数据又是高层决策部门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而近几年生育愿望发生根本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不可逆转;不孕症急剧上升,已经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一起成为人类的三大疾病。

三、中国真有1.8的生育率?
现在中国高层官方声称中国妇女平均生育率在1.8,看起来问题还不特别严重(与法国的生育率差不多)。中国真有1.8的生育率?

中国有至少10%人不孕(一方不孕意味全家不孕,在现在20多岁的一代比例更高,有些区域达到36%),中国人口中70%分布在农村,30%在城市。不受计划性限制的少数民族只占很少比例,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以国家的生育政策:城市妇女只生一个,意味有生育能力的妇女生育率只有1.0;农村第一胎是女孩可以生育二胎,意味有生育能力的妇女生育率只有1.5。再加上不孕的的比例(以最保守的10%计算),中国妇女平均生育率只有1.215,要是考虑相当人口单身的话,平均生育率不到1.2。

当然农村仍然还有超生现象,但比例并不算高,超过三胎的比例很少(尤其是90年代末超生比例很低了)。要到达国家报道的1.8的生育率,中国生育情况应该如下:农村有生育能力的应该生育2.4,城市生育1.1个孩子(这也不考虑单身人口的存在,也只保守地计算10%的不孕)。问题是中国农村90年代以来农村根本达不到2.4的生育率!再说前不久公布的中国平均生育愿望调查,农村平均生育愿望只有1.81。生育愿望只有1.81,又有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怎么可能达到2.4的生育率?强迫人口减少的途径很多,计划生育、战乱、传染病等,但只有强奸才能强迫人口增加(由于人工流产,强奸也不一定能增加人口)。

目前,我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90年代后期,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成为最大外资投资国,大量外资引入,中国成为低级产品的世界工厂,城市下岗工人比例并未减少(等着拿下岗工资呢),那么哪些人在这些新增工厂干活?农民工!今后数年农民工将达到3亿。这意味着什么?9亿农民中除去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口,生育人口不过三、四亿,这三亿农民工基本都是生育年龄的农民,就是说生育年龄的农民大多进城了(现在农村年轻人非常非常少,只有老年人和小孩留下来;等今后经济平稳后,农村人口只占30%左右)。他们的住房条件(夫妇大多分居)等生活条件较差,工资水平比较低,而又面临与城市人口一样的消费水平,他们又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子女就学面临困难(费用比城市人口更高),大多数连产假都没有,一旦休假回家生小孩意味着失去手上的工作机会。并且由于他们的父母没有退休工资,他们得养活父母。因此他们的生育愿望事实上比城市人口更低。另外有些民工连结婚都成问题,遑论生育了。人们心目中农民好象还象一、二十年前都是生育三、四个,就象一些老外还一直以为中国都是穿长袍子,留长辫子。猴年马月的事情了!中国农村超生无疑还存在,但比例很低了,并且生育三个以上的很少很少,美国、加拿大还有生十几个的呢,但美国平均生育率只有2.08,加拿大只有1.5。不能以个例来推导全国。

从经济结构来看,中国目前的1.78(农村1.81)的生育愿望是可信的。姑且不谈欧洲和日本(目前生育率只有1.29)。台湾、韩国、新加坡经济水平不过比中国早二十年,生育率只有1.3了,人口已经负增长了。印度经济水平只不到中国一半,印度没有强制实行计划生育,仅仅因为经济发展和观念改变,生育率也从70年代初的6.0左右(中国当时是5.8)下降到现在的3.0,在随后的十几年将下降到世代更替水平的2.1。印度目前经济水平远不如中国,中国放松计划生育,估计也就只能达到1.8的生育率,要能达到2.1的世代更替水平那真是老天保佑了。

官方以1.8的生育率推测中国人口在二、三十年内停止增长,人口最多达14.8亿,然后人口减少。现在既然事实上只有1.3的生育率,意味着人口增长马上就要停止(上海、天津、广州、大连等城市已经负增长了),永远达不到14亿。现在放松计划生育,1.8或1.9的生育率,人口也最多只能达到15亿,然后人口减少。

四、人口减少的恶果
中国1960年代妇女平均生育率很高(1971年数据显示是5.8),人口压力当然大,食物短缺是个大问题,在经济仍然没有出现曙光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生育率是无奈但正确的做法。中国七十年代实行的比较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当时提倡的是“四五家庭”,即一个家庭生育两、三个小孩。该政策使中国妇女生育率从5.8下降到2.7。
但后面中国经济明显起步后,就应该放松计划生育,但政府还处于“一日被蛇咬,三年怕秤钩”的心态,反而采取更加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中国生育率在80年代中期就已经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低于2.1意味现在的人口增加只是低惯性增长,然后就是人口急剧减少。低惯性增长(尤其是以现在1.3的生育率)和人口减少的后果非常严重。

有人说:中国人口太多了,减少人口有何不好?中国人口密度比较大,但人均资源比日本甚至一些欧洲国家要好。要是中国人口成比例地降低到七、八亿,当然也不错。但现在不可能屠杀老年人,只是通过降低生育率来减少人口,反而增加老年人比例。生育率低于1.8,尤其是现在的1.3,意味着今后有活力的人口过度减少,而整个社会压力却增加(没有活力的老年人口增加)。

自5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西方人口学家越来越关注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上看,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会使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例相对下降,劳动力资源相对缩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生产和开发,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其次,人口老化之后是劳动力人口老化,因为持续的低生育率会使青少年人口比例低,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这样势必造成劳动力年龄人口老化。在科技就是生产力的时代,老龄劳动力人口在接受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方面比青年劳动力要处于劣势,对新产业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也要弱一些。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当然老龄化的影响不仅仅只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还将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医疗费用增加、社会价值观变化等等。

日本20年前生气蓬勃,平均年龄只有30岁(中国现在一样),现在中间年龄42岁,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老年人了。有人将日本的衰退归因于经济政策的失误,事实上更大程度归因于人口老年化,缺乏有创新力的企业队伍。

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深层哲理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历史上一直维持在几千万人口,“无后”所以"为大"者意义在此。孔门的孝的意蕴是丰富的。从全社会角度看,将我们这一代人视为一个群体,下一代视为一个群体,难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正确吗?下一代年轻人即使有些缺点,对老年人有些“不孝顺”(比如说通过立法限制老年人的利益),但没有他们的话,老年人一点养老保障也没有。古代所崇尚的仁、义、礼、智、信,在文革遭到大力批判,不也是现在梦寐以求的目标吗。对几千年形成的一些信仰不能因为短时的迷茫便全加以抛弃。现在计划生育再不停止,以后社会问题将很大。还不计算独生子女因为“众星捧月”效应培养出来的孤傲、狂妄、自私性格给社会带来的损失。谁来养活庞大的老年人口?有人说现在存钱,今后自己养活,但存的钱不过是废纸一张,今后谁来将这些废纸换成财富?有人说以后有退休金,但退休金也需要年轻劳动人口提供。表面上看,未来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要养活七口人(假设抛弃双方祖父母,只养活双方父母和自己以及独子的话),事实上远不止七口人!因为还有一些没有小孩的老人也得由社会供养,还是得通过增加税收到全部年轻人身上,间接还是年轻劳动人口养。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养活”的代价将会越来越高(包括医疗水平在内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从国家角度看,老年人口比例不能太大。我们这个群体今后需要下一代养活,一旦下一代人口太少,我们这一群体所持的社会股票就会贬值,甚至成为费纸。比如说,本来100个年轻人养活20个老年人应该没有问题,但今后是20个年轻人养活100个老年人,就算这100个老年人存了一大笔钱,但需要这些年轻人才能转化成消费用品,还是要靠这20个年轻人的劳动。这100个老年人能存可供今后消费的东西其实是很少的,比如说现在化了上千元买个电视,几十年后价值不到十元。就算买大米等日用品,几十年也变质了,也不值钱了。并且有些东西是无法存的(如医疗服务)。总之是需要这些年轻人来养。

有人因为老年职工工资较高,认为老年人贡献大。事实上完全是错觉。老年职工工资高,只是说明厂里效益好,人才结构合理,年轻人能容忍同工不同酬。一旦年轻人比例过少,威胁企业生存,年轻人可能另起炉灶,老年职工可就什么也没有了(现在很多企业已经不招收45岁以上的职工了)。

因为社会承担了很大部分供养老年人的责任,个人少了后顾之忧,给人一种“不要靠年轻人养”的假象,现在有人不愿生育小孩了。要是大多数人都这样的话,其实是种自私的表现,一方面不想承担抚育小孩的责任(而那些养育小孩的母亲因为花费很大精力和时间在养育小孩身上,反而不能得到足够的工龄和社会安全税的点数),一方面又想将现在的财富长期保值甚至升值(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他们其实是在剥削别人的下一代。从个人角度看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可以实现,但从社会角度出发却是危险的。要是现在放松计划生育,所增加的新生人口今后不光是养活他们自己的父母,也是养活其父母的同龄人。因此放松计划生育所造成的暂时社会压力也应该由全社会分担,而不是单由父母承受,现在不付出,怎么指望将来退休金保值/升值。就算你没有小孩,但你为整个社会付出了税,其中额外增加的部分用于抚育、培养小孩,等于与作父母的一起共同承担了抚养小孩的义务,当然可以光明正大地以父辈的身份享受养老金。合理数量的高素质的下一代才有能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全社会生活水平,也就是将我们现在的投资升值,我们老年有比较高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但要是整个社会付出的太少的话,今后问题可大了。

既然养老已经社会化了,与自己所生育的小孩脱钩,养育小孩也必须适当社会化,否则社会非常不合理,没人愿意养育小孩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税收倾斜政策给那些多子女家庭适当优惠是合理的,但还不够,还不足以弥补他们养育小孩的付出。

六、计划生育政策成比例降低了社会成本吗?
20年来,全国累计少出生人口近3亿,平均每个家庭少生了0.74个孩子,有人以现在养育小孩的花费来推测计划生育节省的社会成本,认为为家庭和社会节省抚养费6万亿元,节省物质技术装备费5.9万亿元。目前,我国4口人及以下的小家庭占家庭总户数的比例已从1982年的53.7%升至77%,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亿人减少到340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从30%下降到3%左右。

这样看来,好象中国现在的经济成长都归因于人口的减少,改革开放政策反而一点功劳也没有!这是非常滑稽的结论!

将经济的落后归于人口就象尼姑打屁怪和尚一样。印度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经济改革比中国晚十多年,但现在经济有8%的年增长率。中国现在中间年龄31岁,今后45岁左右(与现在日本一样);印度现在中间年龄24岁,今后在30岁左右,中印谁更有发展潜力?

经济学者认为,在美国这样的社会,养3个孩子的花销只相当于养一个孩子花费的1.6倍,可3个孩子长大后赚钱却是1个孩子的3倍。由此看来,生3个孩子最划算。

中国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才1000美元(8270元人民币),加上30%左右的国防、道路等公共花费,人均月收入只有不到500元人民币。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三万美元,中小学老师年工资相当于这个数字的1.3倍,总统工资相当于这个数字的7倍,教授年工资相当这个数字的三、四倍,医生(都是博士毕业)平均年工资相当于这个数目的五倍。那么中国教授月工资只能在2000到2700元之间(中学老师工资只能在1000左右),有博士学位的医生月工资只能在3400元左右(普通县级医院本科毕业的医生工资只能在一千多元),国家主席工资只能在4800元左右。

计划生育真的节省了社会成本吗?中国1970年代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养活有问题,当时适当限制人口当然合理的。但现在养育小孩的最大成本并不在于粮食,而在于其他方面(比如教育)。“父愿子成龙”,每对父母都将独生子女当成“精英”来培养,教育供求关系决定了教育的不合理收费。档次很低的民办高等院校的职工也能拿五、六千的月薪。并且中国教育的浪费情况非常严重,师生比很低。要是都有三个小孩的话,父母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供求关系就会理顺,以现在同样的成本可以培育三个小孩。

因此,中国是以三倍的成本只为将来培育了一个劳动力!严重的浪费。

七、古老的哲学往往露出年轻的微笑
以前是绵制品,后面穿的确良、尼龙衣服,但现在主流又回到改进了的绵制品衣服了。有些人因为穿上了的确良衣服就嘲笑那些穿绵制品衣服的人土气落后。生育一直是神圣的,就因为前些年人口增加过快,人们就认为多生小孩是不光彩的事情。事实上生儿育女仍然是神圣的!没有足够的人口,社会就会停止发展。

中国几千年很多传统的哲学思想是非常深奥的。比如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忠孝仁义礼智信。从全社会角度看,将我们这一代人视为一个群体,下一代视为一个群体,难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正确吗?

中国传统崇尚的忠孝仁义礼智信,不也是现在各国的法制所追求的目标吗?

中国与周边国家长达千年的“厚去薄来”的朝供外交关系(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名义上向中国朝供一些特产,但中国中央政府向这些国家提供大量援助。中国得到精神上的实惠,日本等国得到实际上的实惠),对维持亚洲的稳定非常有效,现在美国外交界就正在研究学习。几千年来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以小中华自居,中国大陆落后于日本不过百年,落后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也不过二、三十年,现在情况发生逆转,恢复中国在亚洲传统的地位指日可待(要是中国放松计划生育的话,中国生育率应该比这些亚洲国家要高)。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价值和稳定。家庭的稳定意味社会稳定,心理相对安全。现在的物质水平是明显提供了,但我们心理安全程度反而降低了,离婚率增高,连婚姻安全感都没有。

有建议可给我发邮件 familyyi@yahoo.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