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末日离我们还有多远?

(2008-03-08 22:53:02) 下一个
文章可能长点,希望大家有耐心读, 因为我们大家不做点什么的话,人类能生存的日子可能真的不长了。

1.危机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不久前因为他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作的努力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在这方面的贡献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他拍的一部关于气候问题的纪录片。我对这部电影也早有所闻,但一直没去找来看。最近终于下了决心从网上买来认真看了一遍。其实片中所说的事实我基本上都已经了解,但是一部电影总有它特殊的作用。此外,作为一个从政的人,戈尔能真正从科学事实出发,坚持不懈地推动这种保护人类长远利益的事业,也让人产生几分敬佩。我们发展经济、刺激消费都是为满足人的短期利益的努力。假如现在人人舒适、长寿,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子孙后代失去了可生存的环境,要为我们的享受而遭罪,甚至面临灭种的危险,我们还能安心地只顾追求满足自己无止的欲望吗?

这样的说法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太危言耸听。人类发展技术,将来不是应该有更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是更应该不怕自然环境的威胁?不幸的是人往往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人再聪明也终究只是一种高等动物,也还是需要一个能提供足够的食物、水、还有适宜的气候的生存环境。假如把自己逼到了要靠不断的人工调整才能满足生存需要的境地,那么这样的生存环境就已经是非常脆弱,稍有差错就可能崩溃。用一缸金鱼作比方,原本10条鱼所需要的生存空间是远远不止一缸水的,所以把10条鱼放在一个缸里不照顾它们的话肯定养不活。可是人有改造这个环境的能力,缸里可以装上气泵、灯,可以种水草,还可以天天放鱼食,经常换水。于是10条鱼能很好地活在一个小缸里了。但是假如有一天人突然走了,很多天不回来又没请人照顾这缸鱼,10条鱼会一天天挨饿,水一天比一天混,不久恐怕都会死去。

缸里的鱼还可以指望人会请邻居来喂食换水,地球上的人除了指望自己,没有任何别人能帮我们。一旦有一天拥挤在这地球上勉强生存的上百亿甚至几百亿人遇到了大的天灾人祸,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人工系统就很容易彻底跨掉了。地球上的人越多,每个人需要的资源越多,这样的灾难早日来到的机会就越大。现在的人口,现在的人均耗费早已经超出了能在保持自然平衡的前提下地球的承受能力,也就是说这已经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系统了,我们要费大力气才能修修补补地维持它。就算不考虑大的意外灾难,将来的人口和需求肯定还会大量增长,修补这个人工系统所需要耗费的资源、所造成的破坏也会越来越大,我们难道永远能补得好这种恶性循环的后果吗?

具体些讲,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食物、水和生存空间,就会受到大的威胁。森林大量消失、海洋资源枯竭、能源和矿产短缺这些问题都还只是表面的和眼前的问题,我们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了。然而还有更严重的隐患。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使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远远超过了科学家能追溯的历史(几十万年) 中的最高水平。在这漫长的几十万年中,地球上经历了几次气候的冷暖交替。冷的时候冰川覆盖了大部分的北半球大陆,暖的时候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可以上升一百米以上。这过程中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跟气候冷暖的波动一直吻合得非常好,但也一直在一个特定的范围里波动。而现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超出可追溯历史中最高值的程度已经不亚于历史上它波动的幅度,将来不采取大措施的话还会超出更多上升得更快。正常的波动能导致这么大的气候变化,现在再加上大量额外的温室气体,将来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是可以想象的。而且情况可能比你我想象的更糟。历史上升高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大量的森林吸收起到平衡作用,现在的上升却同时伴随着大量森林的砍伐甚至人为的焚烧。上升的趋势一旦超出自然界能够承受的临界点,就会开始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冰川的消融减少了反射回太空的阳光,进一步加快地球变暖;两极地层的融化还会放出大量的甲烷,而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有效的温室气体。这些后果发生后,即使导致它发生的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了,恐怕也要再经过漫长的年月才能让自然界逐渐地恢复它的平衡调节,让地球的气候回到适合现在的大部分生命生存的状态。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气二氧化碳的变化是我们在过去的一两百年里焚烧了自然界亿万年积累的动植物残存下来的碳元素所造成的后果,要把这么多的碳重新从大气中清除掉,绝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

在恶果发生后,受害的除了全球生态,大量的动植物以外,当然也有我们人类。我们面临的问题绝不只是夏天有更难忍的热浪,我们将面临对我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威胁。首先是气候的急剧变化会导致更多的干旱、洪灾、风暴。这些后果我们已经在越来越多地看到。生态的破坏又进一步增加这些灾难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其结果是家园被毁、作物减收甚至彻底毁坏、水源紧缺,等等。全球性的作物减收以及生态破坏引起的自然资源的枯竭,再加上人口的迅速增长,必然导致食品供应不足,大规模的饥荒频频出现。水资源也面临同样问题。大家都知道现在已经有很多地区、很多大城市有供水问题了,可是将来高原冰川的融化还将大量减少一些主要河流的相对稳定的水流量。除了大城市的生活供水受到威胁,灌溉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更会使农作物进一步减收。稍看得远些,几十年到一两百年后,两极冰川的融化将使海平面显著上升,淹没大量的陆地,包括很多繁华的大城市。仅格陵兰的冰川就可以使海水上升很多米,淹没包括上海在内的大片沿海发达地区,更何况还有南极的更多冰川也在同时融化。人口密集、农作物产量高的沿海地区被淹了,几亿甚至几十亿的人要挤到内地去,而供应这么多人的食物又要进一步减少,由此带来的社会动荡和矛盾是巨大的。人类能处理好这么大的矛盾吗?现在没有这么大矛盾的时候还战事频繁,我不敢想象将来会是怎样的局面。

大气中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的大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全世界生态和人类面临的危机已经是被各方面的科学研究证明的现实。地球的历史上曾有过5次物种的大灭绝,人类现有的活动已经在造成第六次灭绝,等气候变化造成的破坏性充分体现时,这第六次会不会比以往的更危险?人作为一个本身的生存能力比较差的物种还能留在世界上吗?科学家们已经对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两亿多年前的大灭绝作过很多研究。当时地球上95%的物种在短时间内消失了。可怕的是从现有的证据看,导致那次大灭绝的原因很可能正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这种温室效应,只不过那次大气中温室气体急剧升高是因为大量的火山爆发,而现在是因为人类活动。有一天在使全球的大部分生物都死绝的环境里,人大概最多是生活在封闭的人造环境中,就象前面提到的金鱼缸。但是能摧毁一个人造环境的天灾人祸是很容易发生的。外界的环境越恶劣,维持这种人造环境的要求就越高,整个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的机会也就越大。

2. 人的贪欲

造成今天这样严重的环境危机有两个根源,一是人的无知,二是人的贪欲。无知是历史的和暂时的。过去人们没有认识到全球温室效应这一现象时只顾发展开发,现在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在向大众提供越来越多的警告,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危机的严重性一定可以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识。不幸的是,根源的另一部分--人的贪欲,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要控制它会遇到极大的阻力。这种贪欲在人的进化史上曾经帮助我们生存、繁衍,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非常强大的今天,它也会毁灭我们自己。

对人的永无止境的贪心,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有体会,所以我想说的是这种贪心与我们正面临的危机的联系。最明显的是发达国家,尤其是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超过其他国家的美国。美国是个法治国家,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什么都用客观尺度衡量,缺乏一个道德的尺度时,利用、鼓励人的贪欲就成为商家达到他们追求金钱的途径,也成为政客笼络人心的有效工具。在这种环境里,所谓的蓬勃健康的经济是直接跟大众的大量消费联系起来的。这种消费只有一小部分是为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另外有一部分确实有效地提高了生活质量,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花费到了对极端奢华的追求和不负责任的无端浪费。经济越发达,人们的收入越高,奢侈和浪费就越严重。在一切都用金钱衡量的社会里,廉价的消费品被大量浪费,比如纸张、食物、水、能源、玩具,等等。人们眼里看到的只是钱,根本不在乎生产这些廉价的商品其实也需要消耗宝贵的资源,也会造成对环境的损毁。美国是很富有,美国人的确付得起开冷暖气的费用,可以把办公楼里的人在炎夏冻得哆嗦寒冬热得冒汗,可也正是这种富有把它的国民惯成了极端浪费、严重危害全球环境的人。一旦养成了这样奢侈的生活习惯,建成了一套高耗费的运行方式,要改回来又谈何容易。哪个候选人如果说他想加税用于公益事业,他常常会得不到拥护,因为大部分人只在乎眼前的收入,他们宁愿自己浪费掉也不愿让这些钱被别人拿去,即使拿去是有益大家、有益大家的子孙后代。加州在美国算是个很注意环保的州,但就在这个州里,一两年前一个增加汽油销售税用于开发再生能源的法案也被大众投票否决了。这本来是个对环保很有利的提案,因为汽油贵了有利于大家少浪费,而发展再生能源更能减少污染,包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就是因为它要大家在加油站多掏这么点钱,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

十几年前刚来美国时,我与大多数人一样赞叹美国的发达、舒适、富有。今天当我在炎夏被冷气吹得要加上一件衬衫时,当我再看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车龙,我感到的是忧虑,因为我看到了这种不顾后果的繁荣背后隐藏的是未来的毁 灭。

有发达国家的奢侈的生活方式为榜样,发展中国家当然也不甘落后。而这些国家的庞大的人口使它们成为将来更大的污染源。现在的中国也已经是遍地的空调和私人汽车,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提高,夏天的空调可以开得更冷、更久,更多的人能买得起汽车。对日常消费品和食品的浪费也迅速增加,造成了在生产、运输这些商品过程中的大量的能源消耗。在主要能源仍是石油煤炭的今天,能源的消耗就等于大气温室气体的增加。去年的估计是中国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将很快超过美国,现在大概已经超过了。

我知道对舒适、享受、幸福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可是我们对金钱对享受的贪得无厌的追求的的确确是要用我们子孙的灾难性的痛苦以至灭亡作为代价的。我们真的都愿意做历史的罪人吗?

3. 出路

我希望大家都能相信我们现在的发展方式是大自然不能允许的,是毁灭性的。那么如果采取了合理的措施,我们还有没有机会避免一个灾难性的结局呢?可能有机会,也可能已经太晚了。即使大家都肯作相当的牺牲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话,很多措施也只能逐步实现,我们不可能回到工业革命前的生活方式,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完全用再生能源替代石油和煤炭。也就是说我们还会继续往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冰川还会加速融化,地球的气温还会上升。也许研究气候的科学家能更好地估计我们要怎样做才有机会挽救世界,但我敢肯定的是,如果有更多的人更努力更早地帮着挽救,那么我们来得及挽回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还是没能避免灾难,我们的努力也一定能推迟大灾难的到来,或者减轻它的程度。我们肯不惜代价让自己多活几年,就不肯做点什么让整个人类在地球上多活千年万年吗?

国家的政策当然能极大地左右环保的进程。急需每个国家采取的措施有很多,包括大力发展再生能源、减少人口、保护森林、回收利用产品和材料、鼓励节约惩治浪费。不幸的是大部分国家还在往相反的方向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继续猛长,亚马逊流域的大片森林被焚烧,浪费在受到鼓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做法都满足着大众的眼前利益。如果大多数老百姓要求自己的政府为人类的长远利益着想,即使是专制的政府也不会全然不顾人民的呼声。

而且国家终究是由个人组成的。如果每个人把一小部分追求享受追求奢侈的精力用到减少污染减少浪费上面,我们就能换来很多解决困境的时间。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有很多地方可以不必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就能减少我们对环境的破坏。我们也不必每个人都一下子就做所有能做的事。只要我们多留个心,尽量多做点力所能及的,这个世界的未来就会光明许多。下面我只是随便列举一 些我们能做的:

* 支持再生能源的发展。再生能源包括太阳 能、风能、潮汐、地热、生物燃料等等。大众的呼声是一种支持方式,投资发展这些能源的公司是另一种可能性。

* 减少自己的直接能源耗费。电灯换成节能灯;不需要明亮时关灯或是少开几盏灯;洗热水澡时水流调小,时间缩短;洗手洗东西时能用冷水就不要开热水;冬天多穿一层薄衣,调低几度暖气;夏天尽量少开几个房 间的空调,能用风扇就不开空调。

* 减低交通的能源消 耗。少开车,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乘公交车;确实需要用车的话尽量用省油的车;减少长途旅行的次数。其实并不是只有旅游胜地才有好风景的,如果能用心体会,大自然的美就在后院,就在郊区的树林里小河边。

* 节约日常用品,不管它是昂贵的还是可以白拿的。几乎所有商品的生产、保存、运输、销售都要消耗能源和其它资源。节约不是为了省钱,是为了救我们的未来, 也是我们的责任。

* 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本来可能被丢弃的物品;少用一次性商品;支持社区的废品回收。

* 影响周围的人一同支持环保。假如每一个人都能带动周围的几个,用不了多久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能加入这个队伍。

* 教育培养孩子们有一个节约的生活习惯。这不仅是为将来的世界着想,也是为孩子着想。现在的这种浪费的生活方式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如果孩子习惯了浪费,将来被逼着改变生活习惯就难适应。

人往往会有一种错觉,认为金钱总是跟幸福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当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财富和幸福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我们习惯贫穷时把一点点的获得都当成快乐,可是当我们习惯了富有就只有把浪费作为享受了。我们小时候有抓知了斗蟋蟀的乐趣,现在的孩子扎在玩具堆和电子游戏里真比我们的童年更快乐吗?

地球上的资源和它的承受力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永远富有,所以我们还是不要习惯这种浪费的享受方式的好。我们为什么不能追求一些不同的享受、减少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为后代留一个好一点的世界呢?

我喜欢有人40年前写的一段话:
My safari into the heart of Africa has left me with several valuable lessons. Back in “civilization”, I realize that my true needs are few and simple: a warm shower, a soft bed, a balanced meal, and a few friends who will share my stories with me. These things require little use of resources. What if we learned to live like the cheetah, taking just what we need and leaving resources for others…or for tomorrow? I must also remember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e: that I am simply an animal with a specific niche, with no greater or lesser claim on nature’s bounty than other creatures in other niches.

2008.1.1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