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的学校不强调分数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2009-05-27 08:15:45) 下一个

又找到一个老帖子,转过来。



美国的学校不强调分数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虽然说是美国的学校不强调分数,也还是要搞什么“天才班”的。我的孩子的学校开始用A、B、C、D区分班别。后来学校认为这太刺激一些学生自信心,就改为用红、黄、兰、绿区分。孩子们的心里其实是清楚的。但是我相信一些特别最最聪明和有最最知识的家长们的心里可高兴啦。

强调分数也好,不强调分数也罢。你用一个就是一个。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这两个选择中,那个照顾那些人的感情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一定要向中等或向下等看齐来制定我们的教育政策呢?

事实是中等和向下等学生是多数,成人也是一样。民主嘛,不管你多傻也是一票,跟大家一样。所以嘛,民主的结果最好也就只能是向中等看齐。

资本主义不是竞争力强吗?一切都以能力为标准吗?不是也看学位看文凭吗?谁不行就撤,就解雇。

当然啦,中国的学校强调分数也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这也许是和“科举”有直接关系,为皇帝选拔人才嘛,中国社会对此是十分重视的。穷文富武嘛,读书中举对个人是进身之道。

西方基本上没有科举,国王和企业选拔人才大多是通过亲戚朋友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至今大学里的Fraternity系统(兄弟会或互助会)至今还有一定影响的原因。

美国公立大学里的Fraternity系统的势力要比私立大学小一些,但是也不出左右。大家只要看看每年有多少大学生为了加入某个Fraternity系统而受尽侮辱,有的还受伤甚至死亡的事实就可以想象美国大学里的Fraternity系统对它的会员以后的前途会有什么程度的影响。

美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设有大规模的公立学校。自然的,公立学校的教育方法是模仿私立学校的。

私立学校的钱来自学生的学费,有时学校缺钱还要问家长要。有的家长特别有钱就会帮学校一些大忙,比如说为学校盖房子(那房子就会以他的名字命名)。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去私立学校。有一次学校要重新装修体育馆,准备向全校家长分摊。结果有个有钱的家长一个人给出了。那一段时间,他的孩子出尽了风头。由于那体育馆原来就有,学校只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体育馆里的一间房间。

你可能会说我写了这么多跟学校强调不强调分数没关系。你得耐心一点儿,看我慢慢第给你道来。

为什么你看不出来我写了这么多跟学校强调不强调分数有关系呢?这是因为你没有市场经济的意识。

我写了那么多只是想告诉你在私立学校里谁是爷和它主要是为谁服务的,因为那里不是象中国的一般学校一样把学习成绩看的那么重。

一个基本不用做实地调查研究就可以想象的出来的事实是在经济上对私立学校贡献比较大或有可能会贡献比较大的家长的孩子们往往学习成绩不是特别的名列前茅。因为人家的孩子们基本上不用和一般人的孩子们一样到处寄简历找工作的,所以学习成绩对他们来说也确实不是象对一般人的孩子们那么重要。

既然学习成绩对在经济上对私立学校贡献比较大或有可能会贡献比较大的家长的孩子们来说也确实不是象对一般人的孩子们那么重要和事实上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往往学习成绩不是特别的名列前茅,再加上他们是不用和一般人的孩子们一样到处寄简历找工作的。那么,究竟什么对这些孩子们重要呢?你要是想到了“自信心”就说明我还没白写,当然也说明了你不是没有头脑。

这些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们需要的就是这种不是以学习成绩为基础的“自信心”。

任何一个东西都是有基础的,它的基础可以是很坚实牢固的也可以是海市蜃楼。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作为一个孩子,如果要帮助他建立自信心应该怎么办呢?总得要看看他干了什么吧?可是一个孩子除了学习或体育就没有太多别的活动了呀。不用孩子们的活动来衡量他们活动的质量还能用什么呢?

一个普通人的孩子,也就是说他要到处寄简历找工作的是必须拿出真格儿的才能被选中的。

对在经济上对私立学校贡献比较大或有可能会贡献比较大的家长的孩子们来说,也就是说对有钱人来说,这种不是以学习成绩为基础的“自信心”就太重要啦。

因为,

第一,人家已经有了需要建立自信心的雄厚的很坚实牢固的基础:钱!

第二,人家不能让你们这些以后要为人家的公司服务的孩子认为你比人家的孩子聪明。

一个普通人的孩子和家长,也就是说他要到处寄简历找工作的孩子和家长,如果也买了这套“自信心”的说法就上了人家的当啦。

因为,人和人在社会上的位置不同。

在上面的人们的生活目的是不仅希望待在上面还希望在下面的人们不要上来。根据这个目的,在上面的人们就制造了他们需要的各种生活和学习的理论。

而在下面的人们呢?他们的生活目的应该是跟在上面的人们的生活目相反。因此,在下面的人们不应该看在现在在面的人们如何生活和学习。

在下面的人们应该看在现在在面的人们当他们还在下面的时候是如何生活和学习的,因为那才是有可能会帮助他们走到上面的方法。

什么时候都是一样,只有赢才识硬道理。不分高低、好坏和数以百计只对在上面的人们有利。

不是说资本主义不搞大锅饭吗?

不是说资本主义竞争激烈吗?

不是说资本主义谁凭真本事吗?

那为什么不从学校就开始培养孩子们的竞争力呢?

幼儿院?你嫌太早!

那好。

小学?你嫌太早!

那好。

中学?你嫌太早!

那好。

大学?你嫌太早!

那好。

要找工作啦!

你嫌太早也没有用啦!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