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22)
2010 (195)
2011 (196)
2012 (154)
2013 (140)
2018 (1)
2021 (1)
2024 (2)
近日,北京市外办和市民讲外语办公室近日联合出版的《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为2158道中餐饭菜“正名”,发布了2158道中餐饭菜的英文译名。四喜丸子曾经被译成Four glad meat balls(四个高兴的肉团),木须肉被翻成Wood mustache meat(木头胡子肉),醉蟹成了Drunk crab(喝高了的螃蟹)……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菜名曾有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英文译名。在微博发布后,一时间中餐菜品英文译名重新成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民间英文译名笑话多
中国菜一直受到不少外国朋友的喜欢。但是,不少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菜一直以来都没有规范的英文译名。很多餐馆老板将中文菜名字字直译成英文,不但老外听不懂无法理解,连熟悉“中式英语”的国内英语老师也云里雾里,闹了很多笑话。
“麻婆豆腐”此前被翻译成Pock-marked old woman's beancurd(满脸麻子的老太婆的豆腐),让人实在是没有食欲,调整之后改成音译的“Mapo Tofu”。
“夫妻肺片”此前被翻译成“Man-and-wife”lung slices(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不仅不雅而且听起来颇为恐怖,调整之后改为“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
“蚂蚁上树”此前被翻译成pork Ants climbing a tree(蚂蚁们在爬树),调整之后改为Sauteed 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这次的官方发布中,体现中国餐饮文化的特有食品被改用汉语拼音命名或音译,比如饺子就从原来的dumpling变成了Jiaozi。类似的还有包子Baozi、豆腐Tofu、杂碎Chop suey等。而无法直译或翻译无法体现做法、原材料的,都使用了汉语拼音。比如佛跳墙就音译成Fotiaoqiang,驴打滚儿则为Lǘdagunr,豆汁儿为Douzhir。
菜名翻译更注重文化
“外国人无法理解中文菜谱里,那些带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菜名,这些菜名当中,看不出菜的原料。”在翻译过程中,到底是要注重“文化”,还是直接说明菜的原料,是一件为难的事。
以年糕为例就有两种翻译,Rice cake(米糕)和New year cake(新年里的糕)。前一种很直白,老外一看就明白了年糕是米做的。第二种则更注重年糕的文化意义。
酒酿小汤圆译为Poached Glue Pudding with Sweet Fermented Rice,野生大黄鱼译为Wild Yellow Croaker(large)。 ■网友热议
也让中文扬眉吐气
中餐饭菜规范英文译名,引发网友们热议,有网友评论,“老外如果喜欢吃,自然会去了解名字背后的含义”。
网友评论:
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就像人名路名城市名一样,只是个符号,非要翻译出个意思来有劲吗?
有必要,统一嘛。但是我觉得还是不要翻译成英文,只有中文存在,就像一些外国品牌一样,翻译,缺少很多的味道呢。
麻婆豆腐改译得好!之前总是英文用汉语造新词,比如从copy被翻成拷贝。现在换成外国造新词!中文也要扬眉吐气一下。
也有专家认为,应该让生活去大浪淘沙,约定俗成。任何统一的规范,如果不被市场接受,最终也规范不了多久,行之不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许是中餐翻译的不二法门。
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如果把fungus 改成 fungi, 便是100% 的正确 (木耳确实是真菌之一,fungus 的复数是fungi。)
从此我家的银耳是“Silver Fungus". 蘑菇是“Round Fun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