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台湾人的认同迷惘

(2024-10-08 13:07:22) 下一个

台湾人的认同迷惘

中华民国总统赖清德10月5日在“113年国庆晚会在台北”活动的演说中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1日刚过完75岁生日,再过几天,中华民国就要过113岁生日。因此,就年纪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中华民国人民的祖国,反倒是中华民国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5岁以上民众的祖国。”

赖清德还提到,“中华民国在台澎金马落地生根已经75年,不必再去谈论这一层关系,但是如果有人要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快乐,特别祝贺词要精准,切勿用祖国两字。”

“祖国说”引发舆论热议,也登上不少国际媒体版面。在野的国民党则称,赖清德既然提到了“祖国说”,就应该将中华民国的一切元素视为国家精神象征的主体,包括国旗与国歌等,“我们期待可以看到赖总统手拿国旗和人民一起唱国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至今尚未针对赖清德上週在台北的国庆晚会上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中华民国人民的祖国”的说法进行回应。

2021年8月10日台湾制宪基金会所做的一份调查中,若台湾人、中国人二选一,高达89.9%民众认为自己是台湾人,只有4.6%自认是中国人。若可选择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67.9%民众表示是台湾人,27.8%认为两者皆是,只有1.8%自认是中国人。

对于台湾人的身份认同议题,中国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有篇分析:“亚细亚的孤儿:四代台湾人的认同迷惘” 。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许倬云先生以恢宏的史家视野与饱含情感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四百年来台湾历史的起落兴衰:从16 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开始,台湾经历了荷兰殖民、郑氏集团、清政府、日本殖民和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始终未曾摆脱本土、大陆和世界三层因素的纠缠。《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简明扼要地梳理了台湾的历史变迁,总结了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台湾政治经济发展的得失,表达了一代学人对海峡两岸未来的忧思与期盼。

前 言
第一章 被西洋海盗与东方倭寇拽进历史
第二章 从海盗集团到“开台圣王”
第三章 清政府的“汉化”大开发
第四章 五十年的“亚细亚孤儿”
第五章 国民党“威权”统治台湾
第六章 走向政治民主、经济腾飞的新时代
第七章 积患重重,当共建世界新文明
后 记

许倬云先生的《台湾四百年》梳理了台湾四百年的历史,从经济、政治和文化多角度,从世界史、中华史、台湾史多维度的讲述了台湾的发展历程,是一本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台湾历史普及读本。许倬云生于大陆,长于大陆,成才于台湾,成名于美国,他始终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希望能够将历史现实的借鉴意义呈献给普罗大众。《台湾四百年》是口述的历史,以讲义的形式,分七个篇章讲述了台湾四百年的历史。先生经历战乱离别,背井离乡,基于身份的多重复杂性,他在讲述台湾历史时,既能站在大陆立场以大局观看待问题,也能站在台湾立场为其困境和苦难报以同情和怜悯。因此书中的语言不同于寻常历史书籍的严谨语言,先生始终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绘着台湾的起落兴衰。

台湾正式进入国际视野是完全被动的,被西方殖民者和东方倭寇拽入世界发展史,从此告别偏安一隅的历史,进入四百年的动荡发展史。先后经历荷兰殖民统治、郑氏集团的军事经济管辖、清政府统治、日本殖民统治和国民党统治,始终在本土、大陆和世界三层因素中的冲撞纠缠。从历史的蛛丝马迹,找寻到台湾发展成如今模样的原因,也能理解为何台湾民众对大中华始终缺乏历史归宿感及文化认同感的原因。

明朝自郑和下西洋后,开始实施海禁,此政策延续明清两代,对中国发展带来巨大阻碍,台湾也因其远离大陆的海岛身份并不为当时政府所重视。再加上台湾复杂的地形和稀少的人口,更是减少了民间对台湾商贸活动,这是台湾欠发展的初因。

但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注定台湾不会孤寂太久。十六世纪中期开始,明朝沿海和日本倭寇的经贸活动逐渐增多,摆脱明代官方禁令需要海外据点,西方航海者也亟需在东亚寻找一个商贸转运点,台湾自然成为首选。明朝灭亡后,郑成功为了求得稳固的根据地,于1661年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开启郑氏三代对台湾的统治。郑氏集团原是海盗集团,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就是明末著名的大海盗,海岛集团是经济与军事并重的组织,所以在台湾实行的统治也是如此。军事需要经济的强力支持,于是郑氏延续着台湾的海上贸易作用,力促经济发展,无形中促进了台湾的开化和进步。

1683年,施琅攻克台湾[1],郑克爽(郑成功之孙,明郑政权末代君主)投降,台湾进入清朝两百余年的统治。同明朝一样,实施海禁的清朝并不重视台湾。一方面严禁民间的赴台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只派粤闽的单身汉赴台开垦,一进一出,台湾的发展再次受阻。台湾原住民未开化,文明程度很低;同郑成功赴台的十万将士多是兵卒,也不具有太多文化;清统治时期,士大夫视赴台为危途,派去的都是没有文化的单身汉,造成台湾的俗民文化始终同大陆的精英文化格格不入。赴台的单身汉大多福建的漳州和泉州以及广东的客家人聚集区,三拨人赴台开垦土地,架设灌溉设施,同原住民融合,对台湾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三波势力却始终相互侵轧,从未停息。中国人内斗的劣根性,在一个小小的台湾岛不止一次的上演,轮回至今。

洋务运动开启了台湾的现代化。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从福建省析出升格设立台湾省,刘铭传出任首任巡抚。现代化发展仅仅十年,甲午战败的清政府割让台湾,台湾进入日本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清政府的汉化并不充分,台湾民间的经济豪族也不同于大陆的士族乡绅,没有起到教育开化的社会作用,台湾人民的文化认同十分淡薄。1895年后,收到殖民统治的台湾人民被强迫学习日语,尊奉天照大神和天皇,在精神信仰和文化认同上又一次混乱。尽管在抗战胜利后统计的皇民人数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一,可思想上的迷惘是无法用数字体现的。台湾人在台地位低于日本人,可到日占东北后,地位又高于当地人,既被日本人欺压,又不被大陆人理解同情,找不到归属,成为没有国家的族群,台湾本土作家吴浊流的成名作《亚细亚的孤儿》就以主人公的经历表达了此遭遇。

随着二战进入胶着时期,台湾人也被日军抽调入伍,主要在在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作战。日本投降后,大陆旋即陷入内战,无暇顾及台湾的国民政府让就近的福建武装长官陈仪统摄台湾。当台湾人民满怀期待的迎接大陆接收大军时,却只看到衣衫褴褛,军容不整的游击部队,反观投降的日本军队,军容整齐,军威尤胜,不免让台湾民众大失所望。第一印象不好的陈仪政府,后来又屡犯政策混乱和贪污腐败的错误,让台湾民众愈发不满,终于在1947年爆发“二二八事件”。起因是台湾当局纠察员过失致群众死亡,后又因警察开枪镇压请愿民众而导致群众死伤,遂引发全省的排外运动,凡是不会闽南语的外地人,抓住便打,被打死的外省人数以千计。暴动的群众中,主要成员正是随日本出战太平洋的台湾本省军夫。蒋介石本就头疼大陆战局,听闻台湾暴乱,真以为是大规模的叛乱,就派军队弹压,于是数以千计的本省人遇害。

“二二八事件”是台湾本土与异族冲突和内部纷乱对立的缩影,贯穿整个台湾历史。从最初的反抗荷兰人殖民统治,到反清复明,到泉漳客三族内斗,到赛德克巴莱的“雾社事件”,到“二二八事件”,直到今天国民党和民进党的“立法委”闹剧,以及同大陆的关系,深深体现着族群因素对台湾发展的影响,以至于今天的台湾形成两党并不以政党理念划分而以族群划分的民主格局。

四百年的时间,台湾人屡次成为失去根系的人,在一次次被侵略和被镇压中,在一次次被丢弃和被遗忘后,对文化和民族的认同,都随历史的尘埃淡去。加入美国的从此叫美国人,留在台湾的则自称台湾人。

时至今日,历史的经历者逐渐老去,台湾的身世也愈发扑朔迷离,年轻一代不再有回归祖国的意识,文化的断层,民族认同的丢失,正在成为可怕的现实。

原文摘录:

自由的另外一面是自我约束,是容忍,是与人合作;民主的另外一面是责任,不是仅仅享受国家赋予的权利,而是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法律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要懂得法律是情理相容的,不是呆板的条文。台湾快速西化过程中,对于西方主流文化当年兴起时候的一些价值观念,接受了却未必深刻了解了。台湾一般人,正如同大陆一般人一样,并没有真正理解西方文化当中能够兴起,能够主宰世界三百年的种种理念,其中自有一定的道理。 —— 引自第156页。

参考

[1] 1681年,郑经薨逝,明郑权臣冯锡范与宗室郑聪等,发动“东宁之变”,杀郑克臧,改立先王幼子郑克塽。七月,清廷大学士李光地上书认为攻台条件成熟,光地为福建省泉州府安溪人,并推荐泉州同乡施琅。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命其 “相机进取”;施琅遂得积极进行攻讨明郑的部署准备,时年六十一岁。

1682年,康熙排除朝廷中反对意见,决定攻台,命福建总督姚启圣“统辖福建全省兵马,同提督施琅,进取澎湖、台湾”,授万正色为步兵提督领军12万进驻福建,接应水师提督大将军施琅,俱受姚启圣节制。

1683年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在澎湖海战中大胜明郑水师,迫使郑克塽率臣民降清,其在大战中曾被火铳灼伤右眼,但没有失明。战后他还反驳当时清廷内部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宜弃其地”的意见,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施琅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澎湖因此设置施琅生祠,即“施将军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Firefox01 回复 悄悄话 这个认同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代的交换,会越来越减弱。另外,认同问题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存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