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7)
一言难尽戴安娜
威尔士王妃戴安娜(Diana, Princess of Wales,1961年7月1日-1997年8月31日),是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的第一任妻子,亦是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的亲生母亲。戴安娜王妃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是奥尔索普子爵约翰·斯潘塞(即后来的第八代史宾沙伯爵)的第四个孩子。
1981年,戴安娜在被短暂的求爱后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长子查尔斯王子订婚,从而崭露头角。他们的婚礼于1981年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这也使她被授予威尔士王妃的头衔,并在之后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他们在婚后育有两子,即威廉和哈里。然而,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姻却因为两人的不合和查尔斯王子的婚外情而受到影响。他们在1992年分居,不久之后,他们关系的破裂就被公众所知。他们婚姻困难的细节越来越多地被公开,1996年,这段婚姻以离婚告终。
婚后她致力于公共服务,成为20世纪末著名的慈善筹款名人。她支持国际反地雷组织,1989年任伦敦大奥曼德街儿童医院主席。1996年8月28日她与查尔斯离婚后仍是世界媒体的焦点。1997年8月31日她在巴黎因车祸去世,享年三十六岁。随后她的葬礼被电视转播,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哀悼非常广泛。她所遗留下人格印象也对王室和英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英国已故戴安娜王妃在1995年时曾经接受BBC电视节目《广角镜》(Panorama)的访谈,在节目上语出惊人地表示,“这段婚姻中有三个人,所以太拥挤”。这是戴妃首次公开谈论自己的婚姻触礁,坦诚与丈夫查尔斯王子之间存在第三者。这段发言一度重创英国王室形象。如今一份独立调查发现,BBC前记者马丁·巴希尔(Martin Bshir)当年以“欺瞒手段”骗得戴安娜王妃受访。
戴妃的弟弟史宾塞公爵(Charles Spencer)在2020年11月提出指控称,BBC记者巴希尔当年向他出示伪造的银行文件,指戴安娜的前私人秘书和另一名王室成员收受金钱,对其进行监控并将她的私事卖给媒体。史宾塞指控巴希尔利用这些文件博取他的信任,使他将其引荐给戴妃。此外,他也指控巴希尔捏造关于王室的事迹,使戴妃更相信针对她的阴谋论。巴希尔被指要求BBC的美术编辑伪造银行文件以接近戴妃的家人。
BBC在去年11月委托退休的前最高法院法官戴森(John Dyson)进行调查。本周四发表的独立调查报告指出,巴希尔以伪造银行文件的不正当手段接近戴安娜王妃,其行为违反BBC的1993年版编辑指引。报告也批评BBC为巴希尔的行为作掩饰,未能在事件中坚守“高标准的诚信和透明度”。
威廉王子痛批BBC
在调查结果出炉后,威廉王子及哈里王子周四发表措辞强烈的声明,批评BBC及英国媒体的不道德手段。
威廉王子在肯辛顿宫录制了一段声明称,BBC的错误造成其父母关系恶化,并加剧母亲戴安娜王妃的偏执。
“我认为,透过欺瞒手段取得的访问,实质上影响了我母亲的发言。该次访问也是造成我父母关系恶化,并自此使无数人受伤害的主要原因。这是难以言喻的悲伤,得知BBC的错误明显导致她,就我印象所及,在生前的最后几年的恐惧、偏执和孤立。”
威廉王子还表示,最令他感到难过的是,如果BBC在1995年相关投诉和关切出现时就进行适当调查,他的母亲“就会知道自己是受到欺骗”。他形容戴安娜王妃“不仅被流氓记者辜负,也被不愿对关键问题提问的BBC高层辜负”。他认为《广角镜》这段节目内容不具备合法性,永远都不应该再被播出。
哈里王子则表示,这起事件不仅牵涉到BBC,“剥削文化和不道德行为的涟漪效应最终夺走了她的生命”。
“无法接受的错误”
BBC董事会主席夏普(Richard Sharp)表示接受调查结果,并称这是“无法接受的错误”。BBC已致信王室为此事道歉。
而现年58岁的巴希尔已于上周因病离职。他因为新冠病毒并发症而出现健康问题。
巴希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于伪造银行文件深感后悔,并称“这么做相当愚蠢”。但他也认为,此事对“戴安娜王妃接受访问的个人决定没有关联”。
英国媒体大臣道登在推特上表示:“我们将详细研究戴森勋爵提出的报告,并考虑BBC在宪章中期评审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管理改革。” 道登同时也对BBC展开此次的独立调查表示欢迎,并期许BBC能确保未来不会再有类似事件发生。
英国司法大臣巴克兰(Robert Buckland)则对泰晤士电台表示,考虑到戴森的调查结果中的严重性质,“我认为置之不理已经不是一种选项”。
戴安娜王妃在1996年与查尔斯王子离婚。1997年,戴安娜与男友在巴黎为躲避狗仔跟拍尔发生车祸丧命。查尔斯王子则于2005年与卡米拉·帕克-鲍尔斯再婚。
(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