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6)
为什么有人反华反中
据媒体报道,3月14日至少有32家建在仰光的中资服装厂遭纵火打砸。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损失高达3700万美元。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敦促缅方采取切实措施制止一切暴力行为,依法查处相关肇事者,确保在缅中资企业和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月16日,仰光一家服装厂老板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当地开始执行戒严令,受到冲击的区域的中资企业暂时都关门了,工人们在“敌对气氛下”躲了起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所有中国工作人员都躲在工厂里,警察在外面守着。”
中国媒体开始发表一些令人预感不祥的评论。例如一篇评论说,如果缅甸当局无法采取行动,混乱局势持续下去的话,北京可能会被迫采取激烈行动。
缅甸一些民主团体在推特上声称,军方派人袭击了这些工厂,以便可以正大光明地镇压街头抗争运动。不过这些说法都没有提供证据。
反华、排华、恐华或仇华,在不同情境及时空脉络下指反对、排斥、仇视或歧视华人、中国人、中华民族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简要代称。在非华人主导的社会情境下,反华一词指的是华裔及华人为少数族裔的情境下受到主流社会的反对、排斥、歧视、仇视或恐惧的情绪及政策,为种族主义、仇视外来移民或政治紧张关系的表现。
对有华人血统或外部特征(如扁平面孔)的人因经济机会及文化差距所产生的偏见、反感及排斥。有时此族裔偏见常和东亚其他国家(如日本人)混为一谈。如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的反日情结及美国因日本跨国企业挑战美国汽车工业的反弹的反日情绪,都有扩及到同为亚裔的华人。
在香港及台湾政治论述下,反中指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或政策持的反对立场及情绪。由于香港及台湾的主流社会份子均为华人,在此论述情境下,亲中人士多指这些人为反共及反中,反华一词较少用
认为中国治世(或中式和平)以中国中心主义来维持国际或区域稳定的历史或政策,有害于普世价值、其他国家利益或以美国主导(Pax Americana)的国际关系,如中国威胁论、中华帝国主义等反中或恐华政治论述。
反中、反中共的区别
在国际关系及中国外交政策方面,反华一词常与反中一词混为一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常以“境外反华势力”一词,将反对中国政府政体或政策的论述划为对中国、中国文化或中华文化的反华行为。
中国近代政治史上,中国国民党(中华民国政府)及中国共产党都有类似的政治论述手法,将其政治对手描绘成和“外国势力”合作来推翻其掌握的中国或中央政权。例如,中华民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505号决议上向俄国提出控诉,指控苏联共产党共给予中国共产党指导命令与金钱和武器援助损害领土主权完整。
在1931年,在万宝山发生了中国和朝鲜农民之间的纠纷。日本和朝鲜的记者对事件的报导令反中情绪进一步上升,引发了一系列反中暴动,在7月3日从仁川迅速向其他城市蔓延,遍及全个朝鲜半岛。中国方面的报告是146名中国人死亡,546人受伤,并有相当数量的财产被摧毁。7月5日,平壤发生大规模的骚乱。在21世纪初,中朝两国对朝鲜半岛主权的争执引起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法律对外国财产的所有权作出限制,而当时多数外国财产的所有权均为中国人所持有,导致许多中国人从韩国移民到台湾。
在越南历史里,由于在10世纪前长期被中国占领,越战后,新的越南政府占领南沙群岛不少岛屿,因介入柬埔寨的战争,中越关系急促恶化,从1978年到1979年,约45万越南华人乘船离开越南(主要是前南越民众逃离越共统治)。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又有大量越南华人逃往中国。中越战争的阴影一直影响中越关系。
越南对抗中国的行动主要受到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大力鼓动和支持。1976年9月16日,苏联《消息报》发表评论文章《新华社的考古学家》,称南海诸岛的某些岛屿“分别归属日本、越南、菲律宾以及其他亚洲国家”,攻击中国西沙考古“无视许多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申明自己对这些岛屿的权利”。1982年出版的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集体著作《近现代中国及其邻居》中指出:“中国继续在口头上称支持越南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却在西沙群岛挑起冲突,利用优势兵力迫使南越守卫部队撤离这些岛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继承了苏联时期这一偏袒越南的立场,多次公开指责中国侵犯越南领土主权,并要求中国将控制的南海岛屿无条件转让给越南。
由于中越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有领土争端,导致越南人有较强的反中情绪。虽然越南政府保持与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过去的政权从西山(18世纪)到越南共和国(20世纪)都有曾针对华人的惩罚措施。这些范围包括直接屠杀[36]、限制性排除法律和强迫同化。但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一般打击对中国的反中示威和批评的政策。这却导致越南反中情绪的飙升, 2007年后中国开始加强介入南海、加强对争议岛屿的管理。
在2009年的时候,越南政府给予中国铝生产商中国铝业在中部高地矿山铝土矿的权利,但与此同时,越南渔民却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被中国有关部门拘留。2011年,中国海监船和越南地质调查船发生冲突,一些越南旅行社抵制前往中国旅游或拒绝为中国公民客户服务。数百人在河内的中国大使馆抗议。
2014年,中国在南海(越南称之为东海)设置了“海洋石油981”深水油气田钻井平台以探勘石油,越南军方派出军舰阻止,引发两国船只在海上的对峙。越南民众发动了连串对于中国的示威与抗议,其后失控演变为对包含日韩台在内的外资企业的打、砸、抢、烧的暴力攻击,台湾厂商首当其冲。这次排华事件的中心区是越南南方的平阳省。据记者丹尼尔谷鲁斯报道,现代越南的恐华情绪是无所不在的,其中“从学校的孩子们到政府官员,批评中国的说法很受欢迎。”谷鲁斯说: 大多数越南人不喜欢中国产品的进口和使用,认为它们品质低劣。
2018年,越南国会拟审议的关于《云屯、北云峰和富国特别经济行政单位法草案》部分内容披露,该草案计划在越南北部、中部和南部划设云屯、北云风和富国三个特别经济区,以吸引外资,并提出“允许经济特区生产和经营用地的租地期限长达99年”。尽管该草案并未提及中国,但大量越南民众通过社交媒体发动游行,反对越南政府将土地“租借给中国”。同年6月10日至11日,越南胡志明市、芽庄、河内、岘港等多地爆发大规模“反华”示威,并引发骚乱。越南国会6月11日表示,经讨论,决定取消草案中关于租用土地“特别情况下能使用99年的规定”。
马来西亚有海外华人及国内马来西亚华人的社区,与当地多数民族马来人时常发生冲突。这种不对称的经济地位煽动反中国情绪较贫穷的多数之中。有时反中国的态度演变成暴力,如于1969年5月13日在马来西亚的五一三事件,促成马来西亚政府实行马来人至上的政策。
印尼排华事件与九三〇事件,在1960年代的排华事件导致大量华人非正常死亡。 印尼有华人2,000多万,绝大多数是晚清以后,从中国的福建、广东几次大的移民迁徙到达印尼。华人到印尼后其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他们先是从事捕鱼业,后逐步进入商业、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等产业,经过几代人含辛茹苦的奋斗,在印尼的这些产业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1965年9月30日,印尼爆发“九三零事件”。印尼共产党党员、苏加诺的亲信、总统卫队三营营长翁东中校发动政变,绑架并杀害了包括陆军司令雅尼在内的六名右翼军方领袖。时任军队将领的苏哈托指责印尼共产党暗杀政敌试图夺权,随即组织右翼军人,在全国策动反共大清洗。
1967年,苏加诺被迫辞职,苏哈托接任总统。苏哈托在反共清洗中,除了消灭印尼共产党份子以外,大量华人被当作共产党份子处决。学界普遍认为,有50万印尼华人在此事件中丧生。
此后,苏哈托在其统治印尼期间,坚决的反共防共。30多年来,华人被令不准讲华语、不准开办华人学校、不准使用华文姓名、华人不能进入政府体制。
此后印尼屠杀华人的排华事件又多次重演。
“黑色五月暴动”中暴徒对印尼华人的残酷暴行震惊世界。联合国人权委员发表声明加以谴责,很多国家政界领导人和社会团体纷纷对印尼政府进行了强烈指责。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揭露和报导。
1988年印尼排华,全家在台逾期居留超过三十年的刘晓芬及立委陈学圣等人所描述的排华事件。1998年5月在印尼,其中2000多人死亡的雅加达暴乱。数以万计的华人被杀害。
西班牙第五电视台曾多次播放有关辱华节目。2013年4月,该电视台女主播艾达·尼扎制作的节目称,中餐馆的咕咾肉原料是用中国人的尸体肉制成、中餐馆极其不卫生、厨房里连垃圾桶都没有等。该节目引发在西华人愤怒,华人团体多次与西班牙第五电视台交涉,侨民组织发起抗议活动,很多华人到“电视五台”门前静坐示威。
2013年12月31日晚,西班牙第五电视台在一档小品中,一个西班牙人扮装的华人跑堂遭到丑化,华人跑堂表情古怪、痴傻、夸张,动作卑贱、轻浮、无厘头,如耸肩,猫腰地接待客人,拍打女顾客的屁股,在客人面前竖着兰花指,上串下跳般蹦到椅子上,学鸭子叫和学猫叫等等。在表演过程中,其他角色两次公开对着华人跑堂叫骂“Este Chino es Gilipolla(这个中国人是个蠢货)”。
2014年年初,在马德里市中心五月二日广场周围的街头上出现大量有关华人的涂鸦,当中的华人头戴尖顶斗笠,呲着两颗门牙,细眼上挑。涂鸦的作者还在网上发文说“旅西华人是一个蒙昧的群体”。
2014年5月,西班牙第五电视台一档节目中出现西班牙人酒吧禁止华人入内的场景,该酒吧在店内有块牌子,上面写着“中国人和狗不得入内”。2015年年底上映的西班牙电影《安娜·弗里茨的尸体》中,两名演员对着两名华人女孩说了一些不堪入目的言论,如认为中国女人是平胸,中国女人长的丑等。该镜头引发争议。
海外有人反华或反中,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