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希特勒如何利用天主教
--- 梵中协议续签带来的思考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长于林茨。1913年其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并受勋。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奋斗》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对凡尔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德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在执政期间,希特勒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纳粹化”。废止威玛共和国,将德国改称为纳粹德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并解散国会,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和团体,并打压异见者,例如社会民主党人、共产党人,宣布纳粹党和纳粹德国合为一体,开始了一党专政。在纳粹德国初期阶段,他的经济措施使得德国经济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阴影,也因此获得低下层民众的支持。希特勒承诺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而且他的承诺在纳粹德国初期(1938年)已实现了,从而使更多人拥护希特勒。对他不满的评论,一般是针对二战爆发后,他与德国的国策。
1925年,希特勒写了《我的奋斗》,他以这本书作为纳粹党的思想和行动纲领。书中大肆宣传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基督信仰的思想。这种思想一传开,便受到德国主教们广泛的谴责,他们声明说,一位基督信徒不能是个纳粹党人。
希特勒接掌国家元首职务,集党、政、军大权於一身,俨然以日耳曼民族救星的姿态出现在国人眼前。面对这样的时代强人和时代局势,德国天主教徒实在不愿意因为反对希特勒的政治思想,而被其他非天主教徒视为不好的国民。另一方面,当时的天主教徒也实在没有选择,因为他们更害怕共产党,权衡之下,可能纳粹党的害处比较小,而且纳粹党的产生也在某种目的上是为打击共产党的。於是,天主教徒中的保守份子都开始接受希特勒。
希特勒之所以能够在选举中得胜,掌握政权,是得力於”天主教中间党”选票的支持,因为单靠纳粹党他无法获得超过半数的国会席位。为了酬谢和安抚天主教人士,希特勒找了天主教中间党一位保守人士弗朗茨·冯·帕彭(Franz von Papen)担任副总理,并在掌握政权後不久,便与梵蒂冈展开商谈,终於签署德国与梵蒂冈协定。
Reichskonkordat(梵德协议)是1933年7月20日由红衣主教国务卿欧塞尼奥·佩切利代表教皇庇护十一世和副总理弗朗茨·冯·帕彭代表总理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国政府签署的协议。它于1933年9月10日获得批准,并从那时起生效。该条约保障了德国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利。但是德国从一开始就破坏这个协议。就像希特勒在掌权之后,就不再需要顾忌天主教中央党的存在了——1933年12月,柏林裁定所有的编辑和出版商都属于纳粹的文学协会。1934年至1936年,纳粹关闭了几个天主教和路德派的青年团体;他们的许多成员都被吸收到了希特勒青年团中。天主教学校被关闭,并由纳粹同情者管理的“社区学校”取而代之。 1935年,慕尼黑天主教学校长达一年的运动,在那里的入学人数下降了30%以上。到1936年对天主教的攻击全面升级,数十名天主教神父被盖世太保逮捕,并被指控贪污,卖淫,同性恋和恋童癖。
教宗庇护十一世1857年5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帝国领地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现属意大利)的代西奥(Desio)小镇的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在一座丝厂就任经理,母亲名为德兰加利。他十岁时进了位于米兰的一座小修院。22岁时担任了修院的执事,米兰总主教派他前往罗马深造。庇护十一世对纳粹党的通谕:希特勒率领的纳粹党在德国兴起,但他们有意使德国摆脱基督教信仰。德国政府在1936年12月1日宣布,德国所有青年,都须按照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接受“希特勒青年”教育。教宗为了答复这种政策,与教廷的国务卿巴塞里枢机主教(庇护十二世)在1937年3月14日草拟了“深表不安通谕”(Mit brennender Sorge)。
教宗在这道通谕中说:“种族或民族,国家或国家的形式,乃至权力的掌握者或人类团体的任何基本价值,这一切在现世的秩序中都占有必要和受尊敬的地位。可是如果有人把这些概念从它们应有的价值体系中取下,加以神化,当作偶像来崇拜,他便是颠覆和假造了天主所创造和所安排的秩序。…每个人拥有得自天主的权利,这些权利必须昭然存在於众人之前,不受到任何企图否认它们,废除它们或忘却它们的人的破坏。”
这道用德文写的通谕,避过警察的监视,并于1937年3月21日棕树主日当天,公布在全德境内的天主教堂。通谕抗议国家对教会的压迫,号召天主教徒反抗种族主义和国家崇拜,反对曲解基督教的教义和道德观念,要求信徒持守对耶稣基督的忠诚以及对教廷的忠诚,并谴责纳粹对天主教徒和教会的暴行。
今天我们可以看出,德国与梵蒂冈签署的协定对天主教并非有利,因为协定的内容非常模棱两可。德国天主教以为有了协定,便可高枕无忧,即使出了问题,也有协定可凭。然而,协定对天主教所产生的却是一种催眠作用,让天主教徒的良知失去作用。难怪後来有些天主教徒埋怨说:「这项协定把我们给腰斩了」。的确,天主教的各种组织运动接二连叁地被解散了,对神职界造谣诽谤的话也此起彼落了,种族歧视的行动开始扩散。我们也不能否认,德国某些天主教徒是反对犹太人的。不过,一般而论,自从纳粹主义诞生之际,德国的基督信徒,不论是天主教徒或誓反教徒,都抱着不闻不问,不知可否的消极态度,等到灾难临头才恍然大悟。
1934年,在新正统神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卡尔·巴特 (Karl Barth)和德国牧师神学家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öller)的启发之下,德国一些誓反教徒秘密地在伍珀塔尔(Wuppertal)成立认信教会(Confessing Church,现已不存在)。
这个团体的人数不多,但其中有很多人成了纳粹党的牺牲者,最有名的便是迪特里希·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
自1933年纳粹德国上台后,纳粹党在德国不断巩固势力。纳粹德国开始推行一体化政策,强迫各教会合并加入德国福音会,通过德国国家教会施加在宗教领域的巨大影响,令其受纳粹操控。一部分教徒认为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不符合上帝的旨意,包括迪特里希·潘霍华在内的很多路德会牧师决定联络起来抵抗纳粹势力对教会的侵蚀。于1934年5月,由神学教授卡尔·巴特召集巴门会议(Barmen Synod),并由139位来自18间认信教会的代表通过发表《巴门宣言》,声称教会不是政府机构,有上帝赋予的使命。认信教会其后遭到迫害,转成地下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认信教会的教士和信徒大都应召入伍,但其抵抗活动仍有继续。主要领导人因其“叛逆”行为,有被驱逐或遭到杀害和监禁。很多该地下运动领导被抓进集中营,潘霍华更因直接参与暗杀希特勒而在大战结束前一个月被判处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