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3)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是德国分裂期间,属于共产主义国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全封闭边防系统。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67.8公里,最初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东德政府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或“强化边境”,其目的是阻止东德居民逃往西柏林以前往西德。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的一个象征。
柏林墙的建造
柏林墙在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只是铁丝网,后来被大量换成真正的围墙。东德称此围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但多数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禁止东德人逃入西柏林。该墙把柏林隔成两个世界,一边是社会主义,一边是资本主义。
肯尼迪于1963年6月26日在柏林演讲,题目是《我是一个柏林人》,他说:“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民主国家)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来防止他们分开我们。” “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被奴役,所有的人都不自由。”
柏林墙建立后,有人采用跳楼、挖地道、游泳等方式翻越柏林墙,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伤。
1988年,我乘坐火车从北京站出发,经过内蒙古二连、蒙古乌兰巴托、西伯利亚、苏联莫斯科、波兰华沙、民主德国东柏林、联邦德国西柏林,然后到达巴伐利亚的班贝格自费留学。坐火车从东往西穿越柏林墙,亲眼目睹高墙的威严,东面的大墙干净洁白,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可以靠近它;西面的大墙五花八门,看上去好像不是一堵高墙,而是艺术画廊。写什么画什么的都有:骨肉同胞,我们时刻想念你!拥抱你,我东边的兄弟!……
柏林墙的倒塌
1989年11月9日,新东德政府开始计划放松对东德人民的旅游限制,但由于当时东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对上级命令的误解,错误地宣布柏林墙即刻开放,导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拆毁围墙,整个德国陷入极度兴奋状态。此事件也称为“柏林墙倒塌”,虽然围墙不是自己结构倒塌,而是被人为拆除。当时的柏林人爬上柏林墙,并且在上面涂鸦,拆下建材当成纪念品。11个月后,两德终于统一,成为“柏林墙倒塌”后的最高潮。
冷战时期有一种宣传,说苏维埃是永远正确的,它会极大的增进和平与自由。1989年德国人呼吁:“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如果你希望和平,如果你希望苏联和东欧变得繁荣,如果你希望解放,请到这个门前来。戈尔巴乔夫先生,请打开这扇门。戈尔巴乔夫先生,请撤掉这面墙!”
柏林墙的倒塌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不仅德国人,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这个历史时刻。柏林墙的倒塌并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是因为戈尔巴乔夫是如此的友好,而是因为在那之前四个星期,也就是1989年10月9日,莱比锡有数千人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和软弱,走上街头高喊:我们是人民。当时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出人意料的力量,使德国人自我克制,同时这股力量也促使执政者思考,必须要发生一些改变。1989年10月9日,莱比锡和平游行,人们克服了常年累积的恐惧,鼓起勇气,进行反抗,并重新定义自我,高喊“我们是人民”。当人们赋予自己权利时,柏林墙倒塌了,这是一个奇妙的象征。如果东德人还是沉溺于无知,而不热衷于政治觉醒,那当然值得担忧。
1989 年,我亲眼目睹柏林墙的倒塌,每一位东德公民进入西德,都立刻获得一笔100马克的寒暄费(Begrüßungsgeld)。仅在1988年,西德政府就支付了2亿6千万马克的寒暄费。柏林墙倒塌之夜,东德人潮涌入西柏林,时任西柏林市长的Walter Momper 指示,所有银行和储蓄所连夜加班加点,为东德人发放寒暄费。
墙把兄弟隔开,都是骨肉同胞,弟弟有困难,哥哥帮一把,没说的。而现在墙没了,大家都一样了,平起平坐,凭什么我要救助你?凭什么我要缴纳团结附加税?在东德的时候,小孩可以免费上幼儿园,可以免费读书,直至大学毕业,享受全民保健,如今,某些东德人反而觉得柏林墙在时更加温暖。
柏林墙给德国人造成的血泪创伤,不是施奈德(Schneider)的《越墙者》(Der Mauerspringer)一书能够交待清楚,它毕竟是东德社会主义遗留下来的一份特殊的政治遗产,对它的留恋,对它的纪念,有甜酸苦辣。
战败、分裂:两德如何重新成为统一主权国家?
柏林墙倒塌后,四个战胜国与两德走向谈判桌,磋商德国在欧洲整体安全战略中的角色。经过极为艰难的谈判,达成妥协,德国再次成为主权国家并留在北约。如今,2加4谈判成为经典的国际外交案例。
19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开启政治路线转向;1989年,东欧爆发和平革命--历史潮流势不可挡,国际峰会上开始在幕后讨论所谓的"德国问题"。自1949年起分裂的德国重新统一,成为一个仍旧遥远、但不再不可能的话题。
柏林墙倒塌让一切成为可能
德国政治家态度谨慎。自从二战战败后,德国原本就失去了对自己未来的决定权。1945年波茨坦公约规定,只有在四个战胜国法、苏、美、英的同意之下,才能让德国重新统一。即便是1989年11月9日的柏林墙倒塌,对这一格局仍影响甚少。不过,在一夜之间成为冷战结束标志的这一历史性事件,的确迫使各方尽快作出反应。在波恩、柏林,在莫斯科、华盛顿,在巴黎、伦敦--各地当权者都担心形势失控、最终不可收拾。
科尔走出第一步棋
柏林墙倒塌后的数日和数周,人们心情紧张地把目光投向莫斯科和华盛顿。因此,当1989年11月底首先是德国总理科尔迈出第一步时,这便更令人惊讶。在没有与战胜国磋商的情况下,他在联邦议会提出一项十点计划,事实上描述了走向德国统一的步骤。巴黎、伦敦十分震惊。莫斯科也对科尔无预警的行动毫无准备。华盛顿不明就里。不过,很快,各国政府便意识到,这位德国总理所走的这步棋为欧洲新秩序提供了一个机遇。
1989年11月18日,科尔在波恩的联邦议会提出逐步实现两德统一的十点计划。那么,此后欧洲的边界该如何界定?是否允许两德都加入北约?是否要签署和平协议、正式结束二战?苏军从东德撤出该如何实现?数月之久,世界强国就德国的命运谈判。由于影响深远,谈判十分艰难,伦敦和巴黎也对于德国统一表示出强烈的反对。
最终,谈判达成一项妥协,各方、特别是苏联也予以同意:德国成为欧洲整体安全战略的一部分,盟军在德国放弃占领权。签字后的该条约,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前提。
欧洲历史裡程碑
条约中规定了所有欧洲边界,也包括数十年争执不下的德波边界--奥德河、尼斯河界线问题。德国失去了奥德河、尼斯河界线以外的所谓"东部地区"。不过,最终这是德国所发起并以失败告终的二战的结果。
此外,德国放弃拥有核武和生化武器,并同意削减联邦国防军人数至37万人。与此同时约定,苏联红军在1994年以前撤出前东德。各签字国在莫斯科还达成一致,1945年和1946年在东德进行的土地改革将不会宣布为无效。
德国主权
作为回报,盟军在德国的权利宣告终结。作为二战的结果,同盟国军队在1945年占领了德国。1949年两德成立后,法、英、美在西德驻军,苏联在东德驻军。他们在德国拥有军事和政治力量,并行使国家权力(Hoheitsrechte)。两德并不拥有完全的主权,并且受制于各自占领国的地缘政治考虑。如今,这一状态结束。特别是对苏联来说,这意味着在中欧权力的显著丧失。克里姆林宫首脑的政治影响力曾一直延伸到勃兰登堡门,如今,他的触手只伸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界便须作罢。
等同和平条约
该条约不单规定了"德国统一的外交方面",同时也等同于二战各方之间的和平条约。签字国在莫斯科达成一致,此后既不会向德国索要战争赔款,也不会对德国主权施加任何限制。
但对东德人来说,近在咫尺的西柏林却成了遥不可及的向往之地。直到1989年11月9日,电视直播的一场在东柏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东德政府宣布了新的旅行法。新法允许公民从东柏林自由出境--而且即刻生效!成千上万东德人涌向东柏林市内由军人守卫的各个出入境关卡,几小时后,这些关卡真的被打开了。
突然间不再被分割的柏林和欢呼的人群的画面传遍了世界。它以感人至深的方式标志着德国分裂的事实终结。不到一年后,1990年10月3日,二战结束后一直被政治分治的德国庆祝了重新统一。这一历史性剧变终成正果,是因为二战战胜国--西方盟国美国、英国、法国和共产主义的苏联对此开放了绿灯。
戈尔巴乔夫开启了变革的大门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1985年上台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柏林墙纪念馆的负责人克劳斯迈尔(Axel Klausmeier)也认同这一观点,他指出,戈尔巴乔夫的"开放"(Glasnost)和"改革"(Perestroika)政策突破了所谓"勃列日涅夫教条"。后者要求华沙条约的欧洲成员国不得偏离克里姆林宫的既定路线。
苏联的政策出现了大转弯:"不管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发生了什么,这些国家都应该自己负责",克劳斯迈尔这样总结。苏联告别了此前数十年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态度,当波兰、匈牙利和东德国内要求民主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之际,莫斯科没有出手干预。而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前的数十年中,东欧阵营发生的争取自由的运动均遭到苏联的残暴镇压:1953年的东德、1956年的匈牙利、1968年的捷克。
东欧闻声而动
整个东欧的民权人士都受到鼓舞,要求在自己的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波兰的共产党政府自1988年夏就开始与当时仍然被禁的团结工会接触,结果促成了"圆桌对话",除了反对派组织外,在波兰影响力巨大的天主教会代表也参与其中。
来自波兰的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在共产党执政期间曾三次访问自己的祖国,并公开对团结工会表达了好感。天主教会最高领袖的威信让波兰反政府人士更加坚定了事态将向积极方向发展的信念。1989年6月举行的波兰议会选举成为一个重要的阶段性事件。当局首次允许反对派候选人参选,不过执政党事先将议会三分之二的席位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柏林墙为何修建?被谁推倒?
共产党的权力垄断被打破
这次选举是一个历史转折点,意味着共产党在波兰的权力垄断被打破。在其它东欧国家,时代变革的迹象也日益显露。匈牙利政府在1989年5月开始拆除与奥地利边境上的监控设施。由此,在这个东西欧交界地带,通往自由的道路不再那么危险。数百名东德公民就这样经由匈牙利踏上了告别故土的道路。
与此同时,1989年夏天,有数千人逃离东德,前往西德驻多个东欧国家的大使馆。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拒绝改革的东柏林政府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从9月份开始,博览会城市莱比锡每周一都有数万人上街游行。10月9日,示威活动达到高潮。7万人参加了呼吁变革的和平集会。
1989年夏,东德民众从匈牙利进入奥地利
昂纳克下台
示威者呼喊"我们是人民!"(Wir sind das Volk)、"不要暴力"等口号。不少历史的见证人对克劳斯迈尔说,由于不清楚当局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人们当时"非常害怕"。当大家看到这一天政府也没有强制干预后,反对派感到"我们胜利了"。
几天后,东德党和国家领导人昂纳克(Erich Honecker)被迫下台,他的继任克伦茨(Egon Krenz)释放出愿意与民权人士对话的信号。11月4日,东柏林的亚历山大广场上举行了东德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抗议示威,近50万人参与。当反对派代表发言时,总是赢得一片掌声,而在"体制内"代表发言时,却是一片嘘声。发言者中也包括执政党统一社会党(SED)东柏林第一书记沙波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
1991年:苏联解体
5天后,沙波夫斯基在11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新的旅行法规。可以说,他的话--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引发了柏林墙被推倒。在东西德边境全线,没有动一枪一弹。通往自由的路就这样敞开了,而且无法再被关上。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东欧各国的民众争取到了自由。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这一进程的结束。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为这一变局开启了大门。1990年戈尔巴乔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1989年11月9日:统一社会党官员沙博夫斯基几乎是“顺口”宣布民主德国公民恢复出行自由。随之而来的是历史性的剧变:当晚,就有成千上万的东柏林人穿越边检站,涌入西柏林。在那里,他们受到了热情的欢迎。
1989年11月9日晚,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沙博夫斯基在国际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从根本上放宽民主德国公民的出境限制。于是数千名东德公民蜂拥穿过东西边界到达西柏林,而这也是民主德国消亡的开始
1989年11月9日19点,无论是在东德还是在西德,和往常的夜晚一样,数百万电视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新闻。几天以来,新闻头条一直都围绕着东德,也就是民主德国的内政问题。东德大街上要求出境自由的游行已经持续了数月,人们还要求更多的民主、开放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体制。
10月18日,民主德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将其职务交由埃贡.克伦茨,但是这位新上任的领导人仍然没能赢得东德人民的信任。在历史性的1989年11月9日这天通过的新旅行法原本应该稳定民主德国的局势。但是相反的情况却发生了。
民主德国发言人君特.沙博夫斯基在每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现出完全西方化的风格。当时他几乎是顺带着提了一下这个新法案:
"今天通过了一项规定,使每一个民主德国公民都能够穿过边境出境旅行。"
就在此时,一名意大利记者问道,该项规定何时能够生效?信息掌握不完整的沙博夫斯基给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说,这项法案立即生效。几分钟内,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就传遍了全世界:树立起28年的柏林墙在这一天晚上被打开。这是民主德国公民第一次不需要说明出行理由就能直接前往联邦德国。
这个消息在民主德国产生了巨大的效应。立刻有第一批人走向勃兰登堡门和柏林的另一个边境关卡。边境的官员被弄糊涂了,因为他们并没有接到打开关卡的指令。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关卡,墙的另一边人群也聚集了起来,于是边境的官员们也不得不放弃阻拦。
在过了半夜不久,第一批东德公民踏上西德的土地,他们受到了热情的欢迎。陌生人都相互拥抱,喜极而泣,当晚的情形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我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那太疯狂了,简直无法形容,真的。柏林墙没了,柏林墙没了…"
多年来,民主德国政权始终忽视民权运动,并且从不严肃对待公民的请求。11月4日,反对团体"新论坛"号召人们在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举行游行,超过50万人前去参加。这个著名的反对团体公开提出批评,提醒人们提防新政府的拖延战术。演员扬?约瑟夫?黎法斯说: "我们必须要注意并反对,党和国家干部目前或是将来可能会试图将我们的游行和抗议用来妆点自己,以刚开始的社会和政治改革的发起人和领导者自居。"
西德联邦政府对这些发生在东德的激烈事件感到震惊,而公民们则很快就开始敦促两德的统一。前联邦总理社民党主席威利?勃兰特推动这一希望转化为现实,他说:"属于一个整体的东西,就会生长到一起。"
当时的联邦总理赫尔穆特?科尔,于1989年12月19日前往德累斯顿与新上任的民主德国领导人汉斯?莫特罗会面。这位西德的总理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晚他在德累斯顿圣母教堂废墟前发表讲话,为两德统一之路画出了草图:
"如果历史的时间允许的话,我的目标仍然是实现国家的统一。(鼓掌)德国这间屋子,是我们的屋子,必须建在同一个欧洲的屋顶下。这必须是我们的政策目标。"
仅仅10个月后,1990年10月3日,德国实现了统一。德国的统一,为后来几年中一直讨论着的如何克服欧洲分裂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