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7)
基因编辑: 计划生育的恶果?
《彭博社》刊文《中国计划生育的孤独后果》,文章称,中国政府数据显示,2014年登记备案的独居家庭为6,600万户,占全国总家庭数15%,相比之下,1990年独居家庭比例仅为6%。新加坡国立大学家庭和人口研究中心主任Jean Yeung表示,实际数据可能是8,300万户(超过德国人口数),而且到2050年可能增至1.32亿。
独居家庭的上涨增加了住房、汽车、能源等需求。它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构成的主要因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是中国转向消费导向经济的一部分。
独居家庭数量激增表现出中国社会结构底层的根本转变。
原社会结构的瓦解始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该政策于2015年被取消。在过去三十年里,上百万人离开家庭移居至城市工作,其中很多人将父母留在家乡。现在中国有近1,900万65岁以上老人成为“空巢老人”,据估测,至2050年这一数字将翻番达到4,600万。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4-2-1的家庭结构成为主流,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打破了传统上的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同居的家庭模式。同时现代社会中老人和子女都要求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因此纯老家庭和独居老人的社会现象成为社会各届关注的焦点。家庭养老的功能日益削弱,原来由家庭承担的老人赡养功能转向社会养老服务,独居老人成为一类社会问题而倍受关注。
此外,年轻人也加入到了独居者的队伍。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25岁至29岁年龄段未婚男性占比36%,未婚女性占比22%,是2000年数据的两倍。城市未婚女性高至30%。
年轻人和老年人之外,离婚人士的增多也壮大了独居人群队伍。据中国民政部了解,2002至2014年间,中国离婚率增长至0.27%,是原来的3倍。报刊评论人将此归咎于社交网站和约会网站的发展,女性经济独立性的提高和允许快速、低成本离婚的法规。
实际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恶果早就呈现,计划生育政策不利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一个国家最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主要依赖国内消费,而非投资和出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日益下降而老龄化日益加强,其直接效果就是社会消费不仅增长疲弱,而且会逐渐萎靡和下滑。人口固然是经济成果的分母,但也是促进经济成长的巨大动力,擅自削弱分母的同时也是在人为减弱经济这个分子的发展潜力。目前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国内消费持续低迷,无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是一个巨大的不良预兆。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由一胎化调整为允许二胎后,生育率依然低迷,中国可能彻底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有体制内学者献策,向民众强制征收生育基金,引起巨大争议。
中国福建晋江的小学教师丁X,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受害者。2002年8月,她已近7个月大的二胎男婴,被当地计生人员强制引产。
丁X表示:“每一次我想到我的孩子,躺在那医生的手上,那样卷曲著,眼睛、鼻子、嘴巴都成形了。那样看一眼到现在已经20年过去了,每一次我想到他、说到他,眼泪就流下来。这种伤痛是没有办法抹平的。”
1982年,中国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其宣称,30年来,中国少生了4亿人。
中国总和生育率在2011年低至1.04,全球最低,而维持总人口正常更替需要达到2.1。
日前《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编辑婴儿:独生子女政策最不幸的遗产?》,作者方美凤(MEI FONG)认为,中国前所未有的生殖实验计划生育于2015年正式结束,虽然其中许多限制仍在继续,但它已经使人们习惯于--在许多情况下,是强制习惯--控制后代的数量和性别。建立独生子女政策表面上是为了遏制人口增长,但中国领导人并不回避劝告国民减少人口数量以提高质量,并给该政策蒙上一层优生学色彩。
文章说,1994年的《优生保健法》明确禁止精神或身体疾病患者生育,令这种做法变得清晰起来。(全球的愤怒导致北京将其重新命名为《母婴保健法》。)由于中国的父权制传统,人们更青睐男婴,因此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基于性别选择的堕胎极为普遍,以至于中国现在有大约3000万单身汉--大致相当于加拿大的人口。从这一切到"设计婴儿"之间并不遥远。对基因编辑严重滥用的过度开放心态,可能会被证明是独生子女政策最不幸的遗产。
围绕这对所谓的Crispr婴儿还有很多的未知。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还会有更多婴儿随之而来。贺建奎说,他的实验中还有另一位女性怀孕。几乎可以肯定,会有人尝试使用基因编辑,制造更强壮丶更聪明丶更漂亮的婴儿。潘多拉之匣已在中国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