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中西方文化很不相同

(2017-07-09 00:10:23) 下一个

 

中西方文化很不相同,其基本差别大约有以下八项:

刘再复  

   (一)中国是“一个世界”的文化。所谓“一个世界”乃是一个“人”世界。“人”之外虽然还有“天”,但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因此,归根结底是一个“人世界”。西方则是“两个世界”的文化,即除了“人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神世界”,也可以说,除了“此岸世界”之外,还有“彼岸世界”。因为西方文化是两个世界的文化,所以“神”的地位很高,人可以接近神,但不可以取代神或成为神。中西文化这一基本区别,是李泽厚先生道破的。由于“一个世界”和“两个世界”的文化差异,所以又派生出以下七个大差别。

   (二)“重经验”与“重先验”的差别:既然认定只有“人”世界才真实,那就得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好好生活,也就得特别重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先验是上帝,是基督,是神,是先知;经验则是日常智慧,是历史。所以,中国非常重视历史,与印度重“神话”不同,中国帝王都要“修史”,《史记》、《汉书》、《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都是史册。李泽厚先生著《历史本体论》,正是把“历史”视为根本,他不是把人视为先验的存在,而是视为历史的存在。中国人的人生不仰仗上帝,而仰仗自己积累的历史经验。毛泽东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不仅是个人的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特征。

   (三)“重罪感”与“重乐感”。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有原罪观念,它认为人生而有罪,因为人与他的父亲(上帝)分离了。所以,人来到人间是带着“原罪”来的,都应当接受上帝的救赎。中国文化没有这种“罪”观念。它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来时赤条条,婴儿最单纯、最善良。人生虽辛苦,但充满快乐与欢乐。即使生计贫穷,也应知命认命,安贫乐道,这种乐感文化虽也有问题,但积极,所以才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重正义”与“重和谐”的区别。西方有一个从未中断的贵族传统与骑士传统。骑士乃是最低一级的贵族,但它具有尊敬妇女、扶助弱者的传统,这是“正直”的传统。“正直”衍生出“正义感”。中国缺乏一以贯之的骑士传统,它不追求正直,而是追求神圣。古圣人的使命是调节人际关系,让人际关系达到“和睦和谐”。中国文化讲究“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谐”与“正义”不同,“正义”只认“真理”,不讲关系;而和谐则在真理面前有所妥协,人际面前讲恕道,讲“和稀泥”。

   (五)“重聚合”与“重分散”。中国文化以“人际”为本位,西方文化以“个体”为本位,与此相关的,便是中国人喜“聚”不喜“散”。《红楼梦》中的两个主角,贾宝玉便是“喜聚不喜散”,而林黛玉则是“喜散不喜聚”。贾宝玉呈现的是中国人的普遍性格,喜欢团聚,喜欢热闹,喜欢“人气”,喜欢人际温馨;而林黛玉则喜欢自由自在,喜欢个体独立,喜欢独处独思,孤芳自赏。她才是真正的“个人主义者”,完全以个人为本位,她爱宝玉,是因为他是心灵至善者,除了宝玉,她举目无亲,与世无关,是最孤独的人,也是最怪异的人,她生活在西方比生活在中国更相宜。但她偏偏被抛到贾府中,在贵族大家庭里,她几乎是“府上公敌”,人人都不喜欢她。她的内心是个人的文化,却偏偏生活在关系主义文化中,于是,她感到格格不入。她唯一能够存活下去的理由,是有贾宝玉这个知音在,这个知音一旦与他人(宝钗)结婚,她就丧失一切,也很快就走向死亡。到底是忧愤而死,还是投湖而死,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肯定无法再生活在“聚合”与“关系”的文化中了。

   (六)“情本体”与“理本体”的区分。李泽厚先生说中国文化是“情本体”的文化,即以情为根本的文化。中国文化也讲理,但一般都是“通情达理”,即以情为前提、为中介,而西方则是以“理”为根本。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爱老师是情感,但情感必须服从真理,理才是根本。西方的“法”很发达,也可称为“法本体”文化。但“法”也是建立在“理”的基础之上。“上帝”通过《圣经》展示其“理”。人间的多种爱,都是上帝这个总“理”(圣爱)所派生出来的。中国因为讲究“情本体”,所以便派生出“伦常秩序”,如对父亲母亲要每天请安,双亲去世后要守孝。《红楼梦》里写贾宝玉骑马经过贾政的书房,要下马表示敬畏。“情本体”化为秩序,化为规范与制度,这种“伦常秩序”是中国文化的巨大特色。“情本体”文化虽然可以增强许多人际温馨,但也容易以亲情伦理(兄弟伦理)取代责任伦理(韦伯语),或容易无视原则而“走后门”。因为“情本体”的指向,所以中国已逐步建构“情理并重”的执法结构,例如依理而判处一个官员死刑,却依情(念着他的功劳)给予缓期执行。

   (七)中国的人际原则讲的是“诚”,认为“诚能通神”,以诚代替神,而西方则讲究“信”。信派生出信仰、上帝、基督、救赎、忏悔等,诚则派生出仁、义、礼、智等观念。现在中国到处讲“诚信”,实际上是中西文化的结合。

   (八)中国“尚文”、“尚柔”,西方则是尚武、尚“刚”。所谓尚文,就是崇尚和平相处,力求和平地解决各种问题,不迷信武力,不轻易使用武力。儒者,柔也;儒家讲柔,道家也讲柔。《道德经》尚“水”,认为“上善若水”,至柔可以克至刚。所以,老子不崇拜“胜利”,主张“胜而不美”,主张以丧礼对待胜利,这与西方的“凯旋门”文化大不相同。

   总之,中国文化重人际温馨,重人伦责任,重人际关系,重人间关怀。它虽没有“天主”,但有“天道”,虽没有“上帝”,但有“上善”;虽没有“忏悔”意识,但有“反省”意识。中国文化为什么历经数千年而不会灭亡,就因为它合情合理。

   西方文化有信仰,有自由平等大理念,有对个人尊严的尊重,这些是它们的长处,值得我们学习。但中国文化也有自己的长处,这些都是我在人生中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的,所以非常珍惜,非常喜爱。我常常举一个例子问朋友们,说一个人“得道”即有了成就之后应当怎么做人?有两种哲学:一种是西方尼采所说的当“超人”,一种是中国慧能(禅宗六祖)所说的当“平常人”。哪种哲学更好更正确,更合情理?请老师同学们自己做个判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