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7)
德国中国文化年随想
谢盛友:当儒道佛遇到基督
【谢盛友/德国专栏作家】
德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一
蒂洛•萨拉青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还不错,他2011年1月29日接受《柏林日报》采访时,大力称赞中国人,强烈要求德国人向中国人学习,尤其借鉴中国人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经验。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09年12月31日给出的统计资料,在德国有来自大陆的中国人79 870人,来自台湾的4 670人。显然,这些数字是指在德国拥有中国护照的中国人,至于已经入籍德国的中国人则不包含在里面,德国华人还包括来自香港地区和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华人。不论如何,华人大约只占德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一。
根据德国《焦点》杂志2010年7月14日发布的资料,有19.6%的德国人有移民背景,而根据联邦统计局的资料,2005年的这个比例是18,6 %。这组数字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具有移民背景的德国人越来越多。
萨拉青,这位前德国联邦银行董事会成员、社民党人,在他出版的《德国自取灭亡》一书中,指责穆斯林移民不愿意融入西方社会。他要求对外国移民进入西方社会进行严格筛选,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他还警告德国人,不要沦落成自己国家中的外国人。他在书中写道:“在德国生活的穆斯林就要遵守这里的法律,不能压制妇女,强迫婚姻,要管好他们的子女,让他们别走上歪路…… 不是我们去适应移民,而是他们应该来适应德国。”
德国收视率最高的私人电视台RTL在节目中公布了该台进行的民调结果:对于萨拉青的观点,22%的受访者表示 “完全无法接受”,61%的人“部分接受”,9%的人表示“完全同意”。
萨拉青指出,穆斯林家庭孩子多,出生率高,从长远看,穆斯林有朝一日会成为德国的多数居民。德国正面临本土人口萎缩的危险前景。“按照现在的人口发展趋势,100年以后德国本地人口将只有2500万人,200年后就将只有800万人,300年后则只有300万人。”
自2003年以来德国人口在不断减少。就连联邦统计局也预测说,人口下降的趋势还会继续下去,而且会更加严重。然而联邦统计局的预言只局限在 2060年之前。这个时段之后情况会怎么样则无法估算。因为到那时人口将如何发展,取决于现在所无法预见的许多政治和经济因素。在人口发展最好的状况下,比如出生率超过现在每个妇女只生育1.4个孩子的比例,比如人的寿命继续提高,还比如每年有20万移民进入德国,如果这三个因素都存在,那么2060年在德国生活的人口将达到7700万人。
尽管萨拉青发闷:“我可不希望我孙子和重孙生活的国度以穆斯林为主,或大片地区讲土耳其语或阿拉伯语,妇女们戴着头巾,每天的生活节奏都要依祷告的召唤而定。”但是,他为什么对中国和中国人如此友善?可能一个原因是他接触的都是儒生儒商,儒家道家文化对德国“距离产生美”,而且“天高皇帝远”,对德国人没有任何威胁。
中德无宗教冲突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儒教不是宗教。儒学的宗教性一直是国外儒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价值系统之一包涵 “多元主义”。多元主义态度是一种敢于进行自我批评的态度,主张面对其他宗教主动积极地与之对话,并在对话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所以,儒家与其他宗教,包括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均可以相互融合。不同宗教之间的融合不是坏事,在融合过程中人们会进行新的创造,从而对宗教的发展是有利的。
大多数德国人信仰基督教,而佛教和道教在中国有深厚基础。基督教同佛教所阐述的事情在不同的层面上。佛教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普渡众生)和人与自我(自我修炼)的关系。佛教徒的终极目标是成佛,脱离轮回。基督教关心的是人与神(自然)的关系。基督徒的终极目标是回到天父的家园。但是,佛教同基督教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说,佛教认为人降生到这世界上的时候就带着前生的孽障,这些孽障要经过今生的信佛、修炼才能去除。基督教认为人生出来就带有原罪,这原罪要信奉了神才能洗净。佛教认为人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完美的人)。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有神的品质(因为人是神按照自己的模样造的),都可以成为神所喜悦的人(完美的人)。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和基督教的“神人合一”思想有相通的地方,但本质上有区别。基督教给我们解释生命是什么,我们人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离开这个世界后,会到哪里去。基督教看世界不是唯物的,更不是唯心的,而是唯实的,也就是说,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有客观的、物质的一面,是可以考察和研究的;也有灵魂和精神的一面,是需要体验和经历的。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天道”,是不是就是《圣经》里讲的天道(上帝本身、上帝的话)呢?至少我们知道的是,中国人强调讲究修炼,讲“诚”,以顺自然,达到“天人合一”。“诚”是天之道,人之道就应该思诚;思诚就是追求诚。无论在人前还是人后,都能做到言行一致、内外一致,没有丝毫的虚假不实。
儒道佛不威胁基督
康德说:“诚实从地而生,正义自天而降。”还说:“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它们共同向我印证,上帝既存在我头顶上的天空,也存在于我的内心。”
中国人倾向于物的相关性,侧重整体观察,而悟道的途径却是个体、内在体悟性的;西方人倾向于物的内在构成,侧重细分,而悟道的途径却是群体式、外在引导性的。从这里看,福音是需要传播的,当然教堂要建立在人最集中的地方,而中国人悟道的庙多建于深山密林的静谧处。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炼悟道。道家鼻祖老子的哲学早就融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间,中国人把释道儒哲理实践到生活中,非常普及,所以说,中国人没有形成制度化的宗教。但是,西方的宗教是制度化的。西方教徒每星期日做礼拜,就是制度化。
基督教受到伊斯兰教威胁,不仅仅是因为伊斯兰教是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教导的一神论宗教,更多地是因为穆斯林的信仰也是制度化的宗教。
儒家没有制度化的真神教会组织,没有制度化的组织上“修炼悟道”,所以,对基督教没有构成威胁。而基督教受到伊斯兰教威胁,关键在此。
中国人融而不入
周恩来总理曾指出:“华侨应当遵守所在国的法律、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与当地人民友好合作,为所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华人成为所在国公民以后,应当效忠入籍的国家,应当同当地人民一道为所在国政治、经济独立和文化繁荣作出贡献。同时也希望海外华人为促进所在国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为两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起积极作用,以利于促进我国同华人众多的国家的友好关系。”
为什么萨拉青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不错?因为中国人在德国基本上是“融而不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德国社会容纳了我们这些中国人,改变国籍或没改变国籍的,在德国生活,就是被德国社会容纳,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融入德国社会。
如上所述,中国人与德国人之间因为没有宗教的冲突,所以在德华人与德国人基本可以相安无事地和平共处。但是,要真正融入德国社会,并非易事。首先,你的德文要好,会说会写,通过阅读而逐渐了解德国文化,尤其是你居住城市的当地文化,当然你必须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认同德国的价值体系和法律制度,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传统的中国文化,最起码要保持自信,有时要具备一定程度的优越感。哪怕你已经入籍德国,加入德国人的基督教会,你这“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外貌,使德国人永远视你为中国人,不会因为你拥有德国护照,就认为你是德国人。如果你把传统中国文化也丢掉了(其实,是中国人,你就无法丢掉),德国人就更看不起你了,这时,你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浪者,至少是一个文化漂泊者。谙熟德国文化,在中德文化的比照中,感受差异,回望“自己”,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定位“自己”。这是融入德国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
“入国问禁,入乡随俗。”要融入德国社会,权利和义务是结合在一起的。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让你经商,赚钱了,也不好好纳税,怎样融入德国社会?长久下去,你参与和服务德国社会的愿望就越来越降低,最后是麻木做人。
除了尽义务外,融入其实就是奉献。比如说,当地残障小孩的读书问题、养老院问题、本地的公益性团体和体育俱乐部,你参与多少,奉献多少;参与和奉献,又是怀着什么目的和心态——这些都是融入德国社会的“鸡毛蒜皮”细节。
融入德国社会,不仅仅是你有能力跟德国人一起读小说、写散文,最根本的是,进入他们的啤酒馆,你能找到“家乡茶馆”的感觉。看来,我们这第一代移民,没有能力做到。
(文章来源:世界知识杂志2012年第10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觉得因为佛强调的是自修,不像基督教布道传教
醒醒吧。
=========================
这话在哪个国家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