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又回伊甸》读后感
穆紫荆的散文《又回伊甸》于2010年在中国大陆获奖。她原名李晶,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亲、母亲、爷爷和外公都和北京大学或复旦大学有着颇深的渊源。
穆紫荆1984年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职于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1987年到德国,在波鸿鲁尔大学东亚系任教授助理三年。她的作品见诸于上海文学报、上海新民晚报、上海海上文坛、欧美等华文报刊。
2012年初,穆紫荆的散文随笔集《又回伊甸》简体版由德国华友出版社出版。此集共收入56篇作者自1987年到德国以后所写成的散文随笔和47幅作者自拍的照片。多数文章是在美国被发表,还没有和德国的读者见过面的。此书从设计上将引诗、文章和照片融为一体,从田园短笛、两情相悦和梦语无痕三个部分呈现了海外华人有关生活、感情和思乡的三个层面。而贯穿全书署名若愚的五首优美的诗更成为此书与众不同的一个亮点。
今年德国的冬天,冷到摄氏零下18度。然而,读着穆紫荆的散文,犹如细腻的情感绵绵不绝,汇集成一条温柔的小溪,在我心中缓缓地流过。每一页都像是一根敏感的琴弦,一经拨动,便会引发我无限的感慨。
在德国冬日凛冽的寒风中,《又回伊甸》时而让我联想到一个任冷风吹痛了脸颊的身影;时而又让我联想起日渐加深皱纹和白发愈发清晰的故乡老人。作为一个在异乡的华人,难免生活、感情和思乡的三重煎熬,穆紫荆的散文则教我赶走孤独。因为爱需要相互帮助、爱需要相互依靠;爱需要彼此理解、爱需要不断交流;爱需要磨合、爱也需要缘分。爱可以赶走孤独,是因为除了谦卑、谨慎和虚若怀谷,在多变的社会中,我们唯有一个永恒,那就是爱。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
穆紫荆联系信箱jenny.crystallina@google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