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海内外人士呼吁保护苏青故居

(2010-04-05 01:02:42) 下一个


海内外人士呼吁保护苏青故居

 
鄞州冯家村苏青故居将拆,你每一个字的留言,都是对我们保护苏青故居的呼吁很大的帮助,我们将收集意见,呈交宁波市政府,呼吁政府手下留情。
谢谢你的帮助!
盛友  敬上
 

冯家村苏青故居将拆

海内外人士呼吁能否手下留情
 
宁波日报 记者  汤丹文
 
位于鄞州区冯家村的甬籍海派女作家苏青(本名冯允庄)的故居真的要被拆了吗?近日,旅德的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谢盛友致电本报记者征询此事。他说,一些海外文友听说的苏青故居将被拆的消息后,在网络和纸媒上撰文呼吁手下留情,希望能保留这位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与张爱玲齐名的“海派”女作家的故居。
 
故居将拆,海外文友很着急
 
苏青在冯家故居度过了她的少年时代。在她在文中曾这样自述: “我是生长在宁波城西有一个叫浣锦的地方,其名称的来历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家的房子很大,走出大门不远处,有一石桥曰锦桥。”而这个苏青称“浣锦”的地方就是鄞州区的冯家村。

谢盛友在发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称:苏青故居被拆的事最早见之于台湾大学中 文系 教授,也是冯家后人的徐芳敏的一篇文章。去年十一月,她在台湾《中国时报》副刊撰写了《苏青阿姨和老家》一文。文中回忆了她的母亲与苏青小时候的交往以及苏青故居金房、玉房的由来。也就是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她听说了苏青故居即将被拆的事。

此事披露后,海外文友特别是“苏青迷们”感到十分着急,纷纷撰文为故居请命。作为欧洲《European Chinese News》出版人的谢盛友撰文,呼吁国内在大搞建设的同时,注重老房子特别是名人故居的保护。据称,波士顿新闻报也将刊发相关文章。
 
记者探访,苏青故居很寂寞
 
日前,记者几经周折,来到了冯家村。在村头,询问了几个路人,都不知道冯家村有什么“苏青”的故居。最后记者问起村里是否有老房子,一些村民才问记者是不是冯家的金房、玉房。
在热心村民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冯家的金房。金房的大门还算保存的完整,典型的浙东民居风格。村民们说,金房的一些房间早年间已被火焚,但基本的格局还是保存着。问起苏青,部分村民略知一二。
好在记者幸运,遇到了一位四五十岁的 冯 女士,她倒是麻利地说出苏青的故事。她说,苏青是冯家金房的四房。村里有这样的老话“大小(房)顾墙门,二六屯(宁波话,住的意思)后边,三五两边分,轧出四房外边屯。”所以苏青真正生活过的地方应是在金房之外,玉房之旁的几间房子。

记者来到冯宅金房的四房,这里已剩下一个很小的角落。由于是久雨后的晴天,院子里晒满了衣服、被单,更显局促。

冯女士还告诉记者,村头的浣锦桥尚在,苏青最著名的散文集《浣锦集》就取自故乡的地名。
记者在采访中还得知,冯家不只出了苏青一个名人,像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先后取得牛津剑桥两所名校博士学位的黄衍也是冯家的后人,苏青的外甥。
 
拆还是保,这个选择很纠结
 
3月16日,记者联系到了冯家村村支书冯剑波,他向记者确证苏青故居也就是说冯家金房、玉房将被拆。“我们已经做了规划,主要是进行新农村建设。”冯剑波表示这里将建起新的住宅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村民们对冯家金房玉房是否拆、怎么拆具体还不是太清楚,心态也十分复杂。有的村民表示,拆了能住新房,改善生活条件当然好;但一位村里路人也这样说道:“这房子底子好着呢,二百多年了还能保存得这样,里面的柱子有一抱多粗呢!”

除了海外文友力主保留苏青故居,一直致力于苏青研究的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毛海莹也认为保留故居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她说,近几年,苏青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正被日益认可。苏青虽然成名于上海,是个“海派”作家,其实,她也是个“宁波”作家。在她的小说和散文中洋溢着故乡宁波的风情、风貌和风俗。宁波老话、俗语在苏青的文章中也比比皆是。宁波的民俗文化对苏青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记者发现,身后寂寞的苏青近年来也得到宁波文化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像毛海莹正在写作的《苏青评传》已被列入宁波文化研究工程。苏青的小说《结婚十年》也将被市甬剧团改编搬上舞台。

文保部门的有关人士对苏青故居是拆是保也体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市文化局文物和博物馆处处长邬向栋向记者表示,对确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名人故居,虽不是文保单位,没有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需求,还是应该以保为主。而鄞州区文物部门的一位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作为文保工作者总是想把老房子特别是名人故居保下来的。但现实中,保护老房子往往会碰到与当地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改善居住问题,这让他们很为难。但他同时表示,文物法规也有规定,建设方有义务向文保单位通报拆迁过程中是否有值得保护价值的古建筑。
 
记者手记:苏青故居是拆是保其实是村镇建设与文化保护的一种博弈。拆与不拆,不拆后如何保护,保护后如何发挥其作用都是个问题,就看当事各方的智慧,做出怎样的取舍。

旅德作家谢盛友在其文章中一语点破其中的关系:“首先应该让居民懂得苏青故居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次,要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让他们感受到保护的好处。居民有了自豪感,才会有保护的自觉性;自身利益得到了维护,居民们才会积极参与保护。”
 
新闻链接  苏青其人
 
苏青(1914年-1982年),早年发表作品时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她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她的散文结集为《浣锦集》、《涛》、《饮食男女》、《逝水集》。其中《浣锦集》一版再版,风行海上。作为出版家,苏青曾在上海主办《天地》杂志。

苏青与张爱玲一起被称为上海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女性作家的“双璧”。心高气傲的张爱玲曾有名言“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解放后,苏青留居上海,担任越剧团专职编剧。曾编写《江山遗恨》、《卖油郎》、《屈原》、《宝玉与黛玉》、《李娃传》等剧目。其中1954年《宝玉与黛玉》演出连满300多场。文革中因牵涉胡风问题多次受批斗,并入狱,后平反。1982年冬天病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杂家 回复 悄悄话 苏青,一个衣着和举止都很率意而又有独立见解的女人,当时的同业都以“宁波娘姨”相称,她因以标点将论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断句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事,文思敏捷,被当时的报界传为美谈,才女之名不胫而走。后为“古今”杂志创办人朱省斋所罗致,在“古今”上以离婚为题,著文满纸哀怨,竟见赏于汪伪政府之二号人物周海佛,更为三号人物陈公博所倾慕,情深缱绻,资助其自创“天地”杂志。“结婚十年”中的金经理即陈公博,这种经历,焉不被整?
江秋水 回复 悄悄话 鄞州区原称鄞县,是个山清水秀,鱼米之乡。是我的故乡。然而,每一次的回乡,都是让我触目惊心的失望。昔日的江南水乡,已被开发改造成‘奇怪’的城市。童年的田野河流被公路高楼代替。所谓的‘新农村’是为当地政府的政绩的华而不实的名词。把农民的土地拿走,让他们住进质量低下的公寓房,就是实现新农村了? 我们有必要发展得这样快吗?把千年良田变成富人的豪宅,把青山小河变成垃圾场?我们有必要发展得这样蛮吗?古宅拆了,找个空地,再造个假古董,围上墙,就可以开门买票,号称博物馆了吗?
鄞县原本富庶之地,出了不少名人;当地的领导也可以清醒一点。过去20里毁掉的东西,永远都找不回来了,哪怕GDP有多高。给子孙后代留一点有价值的吧!!
紫萸香慢 回复 悄悄话 最好找个风水先生去冯家村转转,然后告诉村民们苏青故居风水特别好,所以才出了个名扬海外的女作家,而且也带着全村旺。他们要拆了就败了风水,连带着全村也倒运。这一说,村民们就不会拆了。中国的事要以中国的方式办嘛。当然,预先别忘了给风水先生赛多点好处费。
EASTYORKSHIRE 回复 悄悄话 请村委和政府做慎重的考虑,不要为了眼前看得到的利益而把苏青的故居从此抹去!
我相信宁波人是大气的,最终能够放眼于大局,能保护并珍惜文化历史遗产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