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7)
谢盛友:美国会放弃台湾吗?
专家论坛-美国会放弃台湾吗?
2009-11-24 旺报 【(谢盛友/德国班贝克大学企业文化专业客座教授)】
欧巴马访问中国,中美发表联合声明,符合彼此的核心利益,平心而论,这回胡锦涛赢了欧巴马一筹。虽然欧巴马在口头上提到台湾关系法,但在中美联合声明中未见此一美国军售台湾的法源依据,是否美国已经放弃了台湾?
弃台将伤害美国的核心利益
其实,美国如果放弃了台湾,就损害了美国的核心利益。根据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的研究报告,美国核心国家利益有以下几点:1.预防、阻遏和减少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对美国本土及其海外驻军的攻击;2.确保盟国的生存,以及在建立一个有利美国及其盟国兴旺发达的国际体系时,他们能够积极地与美国合作;3.防止敌对大国的兴起,防止美国周边国家的崩溃;4.确保重要国际体系(贸易、金融市场、能源供应和环境)的有效;5.在不违背美国利益的前提下,与可能成为美国战略对手的国家如中、俄建立建设性的关系。
根据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路线,中南海智囊概括出中国的核心利益,大致如下:1.在改革开放中推进和完成现代化进程;2.维护领土领空领海安全,防止分裂,促进统一;3.确保和维护和平特别是中国周边稳定的环境;4.审慎且量力而行地作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
对北京而言,所谓的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这核心利益当然是指台湾、西藏、新疆等问题,这是不能妥协、无法让步的问题。
在中美联合声明中,美国第一次接受了北京的立场,这是胡锦涛对美外交工作的一项重大胜利,背后当然是靠中国的实力支撑著的。
欧巴马在东京和上海两次表示美国不会遏制中国,因为美国在很多方面需要中国:继续购买美国政府债券;联合对付金融危机;帮助阻止朝鲜和伊朗发展核武器等。但是,如果说中国已经能够跟美国平起平坐,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大国解决全球问题,还为时过早。其实,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中国离充分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利益与价值观是外交两只手
一个国家的外交无非就是利益外交和价值观外交,这回欧巴马的利益外交分量重些,并不等于美国放弃了价值观外交。二战后,美国受益于它按照自己价值观设计的战后世界秩序及联合国和金融组织等机构。追求美国的永恒利益、推销美国的价值观,是美国外交永恒的两只手。
美国放弃了台湾,就等于放弃了半个太平洋;中国丢失了台湾,就等于丢失了半个太平洋。台湾是中国人非常理想的安全出海口。只要台湾在手,中国东入太平洋就豁然开朗。然而,台湾本来是中国天然的门户,但如果搞不好就可能成为别人攻击中国的跳板。这个跳板现在被美国人控制著。
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一贯性与延续性,况且,为了自己的核心利益,美国今后仍会依据台湾关系法出售防卫性武器给台湾,也会依此加强与台湾合作。但随大陆政经实力的成长,美国逐渐理解、甚至承认北京的立场,美国虽然不会放弃台湾,但台湾的重要性在美国核心利益的框架下将日益被边缘化,这是主体意识日益高涨的台湾人必须注意到的。
文章来源:2009-11-24 刊登于台湾《旺报》,同日《中国时报》(电子版)专家论坛 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陆的厦门地区大炮开始对着台湾补给船就发炮,结果呢!
美国军舰一看,苗头不对,马上掉头就先跑了!
这是历史的事实!
台湾还在做梦,靠美国保护?!
着是神经有问题!
台湾最好的出路,就是跟大陆谈判统一!
厦门大炮开始对着台湾补给船就发炮,结果呢!
美国军舰一看,苗头不对,马上掉头就先跑了!
这是历史的事实!
台湾还在做梦,靠美国保护?!
着是神经有问题!
台湾最好的出路,就是跟大陆谈判统一!
你人住在穷乡僻壤的,孤陋寡闻的,就少说几句了! 拜托!哈哈! 是事实就不能生气呀!
告诉你,真正打起来的话,美国会供给台湾武器,人员兵力是绝对不会加入的! 美国人不会为台湾牺牲!
当然,大陆必须保持充分战力!
要美国军队保卫台湾在先天上的不足是: 台湾距离大陆太近了!而大陆的军力已经可以控制台湾地区的冲突啦!
中美之斗是两败俱伤! 中国也许战死,美国战的永远残废! 欧洲和俄国就高兴死了!
必美没戏了,俄国或欧盟称霸.
中美都不敢全力交战的,美国放台湾是必然的自然规律!
"聪明"的台湾人,赶快促进统一啊!
大陆和台湾统一,越快越好!
2009/11/24 16:25
是老共打過來時美國不幫忙打嗎?那保証放棄--美國只會派軍艦接某些政治人及美僑。如果說不賣武器那不會美國要錢要得兇有錢賺的他不會放棄。他不向台灣買東西就叫放棄那他早放棄了台灣產的鞋子、腰帶、家電都轉到大陸去了--便宜是老大!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章念驰在最近一期“中国评论”月刊,发表专文“要正确把握当前的两岸关系”,提出上述看法。
章念驰表示,两岸关系过去是少部分人的“职业”,现在各行各业都参与了两岸全面交流,这种交流也是双刃剑,大陆许多陋习盲点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他指出,马英九执政的第一年,兑现对选民的承诺—让深受重伤的两岸关系马上好起来,也消除两岸战争的阴影;大陆则给予丰厚的回报,公布一百多项惠台政策,派出一批批采购团赴台。但马英九允许达赖访台,有些人开始不耐,有些人则怀疑“和平发展期”是不是一厢情愿的奇妙幻想。
他表示,“和平发展期”是“和平统一期”前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而且是很长的历史阶段,大陆不可有急功好利思想,不可简单化和急躁化,做了几天善事就要回报,那就是对“和平发展”的肤浅认识。
章念驰认为,两岸关系即使进入“和平发展期”,它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基本特征依然没有改变,两岸关系依然将在曲折与反复中前进。但是,即使有反复、有曲折,两岸关系不会反复到陈水扁时代,也不会折回李登辉时代。因为两岸在广泛接触、相互交往中,在密切的经贸联络中,在文化交融中,已经谁也离不开谁,谁都需要谁了。
他强调,大陆要摆脱急功好利与急于求成的心理,要建立起新的观念、机制、体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与危机要有思想准备,不要一遇矛盾就埋怨后退;更需要培养“机遇管理”能力,从而抓住机遇。
章:马不会卖台 也不会成就统一
2009-11-25 中国时报 【王铭义/台北报导】
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章念驰在最新一期《中国评论》月刊发表专文,剖析马总统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呈现的和平发展形势,但章念驰尖锐地评论马政府执政团队的局限性与脆弱性,他更认为反共立场坚定的马英九是「蒋经国第二」,注定不会「出卖台湾」,也注定不会「成就统一」。
马英九总统执政一年半以来,北京、上海、厦门各地涉台研究智库的著名学者,鲜少公开点名评论马英九,章念驰在这家与中共对台决策部门关系密切的政论刊物上发表前述专文,尤其,在马总统刚兼任国民党主席之际,是否具有政治指标作用,相当值得关注。
章念驰在专文指出,马英九主政的路线是有助于发展两岸关系,是符合两岸利益和符合两岸民众愿望的,是两岸「和平发展期」很重要的起步期。他主政的前四年,加上可能继续执政的后四年,不啻是两岸良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也是两岸关系的关键期,值得倍加呵护。
在谈到马英九总统时,章念驰话锋一转指出,「八八水灾」等事件冲出了马政权的危机,也暴露马政权的脆弱,反映处理危机能力的低下,以及执政团队选人失当;「双首长制」让马政府职权模糊,效力不彰。
他说,「马英九太拘泥法律框框,没有豪气与霸气;他是父母的好孩子,姊姊们的好弟弟,蒋经国的好学生,国民党的好党员,美国的好模范,好得规规矩矩,不敢为天下先,也不敢主动承担责任;注定缺乏大开大合,注定他的执政团队守成有余,创新开创不足。」
章念驰分析,马以正统国民党自居,「党就是国,国就是党」思想根深蒂固,注定执政团队不能贴近基层民众,很难完全代表民意;马的反共立场坚定,国民党的老大自居封建意识也深入骨髓,他是蒋经国第二,因此,注定不会「出卖台湾」,注定不会「成就统一」。
章念驰最后说,民进党因掌握「台湾主体意识」发言权,并拥有相当的绿色支持者,因此两岸关系仍有隐患。
「八八水灾」冲走「刘兆玄内阁」,让人清醒认识到两岸关系的脆弱性,台湾混乱的国家认同,以及政治人物的品格、媒体的立场,都会带来不确定的因素。
李敖的比喻很神。现在的出路有两条,一条就是台湾就范。布什说过很多胡话,有一句话却千真万确,海峡两岸的事有他们自己定(not exactly in his english)。某种意义上讲,睾丸是大陆自己给美国的,因此,第二条路就是政改,抛弃共产主义这个假面具,摆脱西方的纠缠,同时为“受降”台湾提供条件。不过,需要一个邓小平这样的伟人,完成这登天一步。胡哥没有这个气魄,习弟没有这个智商。再等10年吧。中国人有的是耐心。
因为急于利用中美建交的影响力来摆平国内对立政治势力,邓小平 在台湾问题没最后搞定以前,匆匆和老美建交。 被老美看穿底牌,台湾关系法出笼。
今后的岁月里,老美用一个台湾就牵制中国整个沿海地区。台湾问题没解决之前,你可以开放沿海地区吗?你整个经济的三分之二都被一小岛所牵制。
按李敖的说法,台湾是大陆的睾丸,但这枚睾丸却攥在美国人的手里。他随时的紧一紧,松一松,你就哇哇叫了。可是你又不可能挥刀自宫,老美也不希望你自宫,因为控制比毁灭是高明的多的策略。
中国近三十年所有的外交,都被这枚睾丸所控制!
不要小看奥巴马,听听基辛格在今天NYT上对他的评价“He reminds me of a chess grandmaster who has played his opening in six simultaneous games,” Kissinger said. “But he hasn’t completed a single game and I’d like to see him finish one.”种种迹象表明奥巴马热爱和平,但和平是真基督徒在耶稣降临前要的最后一件事,但愿老天保佑选民们再给他4年(估计上帝不会保佑)。不要小看胡哥,神龙见首不见尾。可以小看马英九,一个政治白痴。台湾的“民主”归功于蒋经国,台湾已成为一条双头小蛇,台湾人民必须狠心斩掉一头,祖国统一才有希望。
太谦虚了,应该称为首席参谋或战略家。不信者往往视而不见的是信仰的威力(想想文革吧)。美国是条两头蛇,一会向左(民主党),一会向右(共和党);一会利益,一会美德;一会胡萝卜,一会大棒。但不管是左是右,不管是装是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Ditch台湾是暂时的,因为在他们的信仰里,台湾是民主(善)、大陆是专制(恶),扬善除恶是上帝赋予的使命,讨好大陆是不得已。其实,根据基督教神学定义,这是在“与魔鬼做交易”(Making deal with the devil),要受到严惩。这恰恰也说明了美国政客们的伪善,绝大部分都是假信基督的伪君子。一旦把思想意识形态搞清,剩下的就是战略家们的工作。
1.美国核心利益的第二点,不适用于台湾。因为美国一再避免把台湾纳入美日安保条约,显然美国并没有把台湾当作这一意义上的“盟国”。
2.第一条也不使用,为了台湾和大陆开战,显然和这一点背道而驰。
3.第三,四,五点取决于美国如何定位中美关系,丝毫不能说明美国把台湾当核心利益。当中美利益联系日益紧密时,更多的可能是美国处于第四,五点的考虑与中国合作。
4.这五点只包括的美国核心利益的框架,具体什么是在框架里面,什么是在框架外面,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实力消长决定的,包括所谓半个太平洋之说。如果太平洋上和中国合作利益很大,和中国对抗成本很高,美国就会重新定位其核心利益。
5.美国放弃了台湾,就等于放弃了半个太平洋;中国丢失了台湾,就等于丢失了半个太平洋,并不是不可调和。这个世界上除了冲突之外,还可以为了共同利益合作,当然只有中国够强时,美国才会愿意合作。
6.价值外交只是手段,利益外交才是根本。为了利益,美国可以将台湾赶出联合国。为了利益,美国可以结交沙特这样的宗教极端国家。美国是很理性的国家。
7.美国对台军售是为了美国军工工业的利益,出卖台湾的一个例子。中美之间从前是有默契的,就是海峡两岸限制军备竞赛。90年代,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增大对台军售,打破了这种默契。中国于是也就不必遵守先前的承诺,进口俄式武器,并学会了很多重要技术,使两岸的军事实力的天平倒向中国这边。以美国的远见卓识,是不会认识不到台湾的经济实力是无法和大陆进行军备竞赛这一点的,限制军备竞赛才符合台湾的利益。可是在美国的国家利益之前,台湾的利益是苍白无力的。其实这点台湾人自己也知道,在国庆阅兵时,台湾的方面的评论人士特别指出,以大陆的军事实力,台湾想要通过军事实力自保是行不通的,降低大陆武力统一的动机才是正道。
台湾关系法是万金油的,没说明一定要协防台湾。
美国都是从利益考虑的!
和信仰何干? ??"是信仰问题,而信仰是美国人的生命"??胡言乱语!
历史有载: 美国在利益关头,绝对是出尔反尔的!
越南,韩国,伊朗...都一样! 美国没有义务要保卫台湾! 美国人怎么愿意为台湾牺牲?
美国人聪明的话,就应该快点不要再管台湾的事了!
台湾对美国是累赘!
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大陆,《中美联合声明》受到台湾高度关注,历任台湾当局“外交部长”、“驻美代表”、“驻欧盟代表”、“新闻局长”、“立委”等要职的程建人接受香港中评社专访时表示,美国和中国打交道,不是只考虑中国是否高兴,最重要的是美国的利益,“在目前的情况下,美国的利益难道能放弃台湾吗?这是不可能的事。”
程建人认为,虽然《中美联合声明》没有提及“台湾关系法”,“台湾不必过虑”,美国不太可能在联合声明当中,坚持纳入一个大陆极力反对的美国国内法。
仔细研究过《中美联合声明》之后,程建人指出,有两个地方和以前美国政府的谈话有出入。
其一为声明当中提及大陆的“核心利益”,让大家印象深刻,中国明白表示,其核心利益为西藏和台湾,在联合声明的用词,美国特别强调,尊重大陆的核心利益,而且攸关两国之间的关系,这是以往没有提过的,是否代表美国政策有所调整,台湾应该主动要求美国澄清。
至于“尊重领土与主权完整”部分,程建人说,过去在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都有提及。
另外一点就是在两岸关系方面,美国期待两岸加强经济和政治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程建人认为,这是以往所没有的,过去美国不管是公报、声明或谈话,只有提及希望两岸对话,维持台海和平与安定,但像这次的用语,却是以往未曾用过的,台湾也应该多了解,美国是否有其他的想法。
程建人认为,不只是美国改善和大陆关系,台湾也在改善与大陆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期待两岸加强经济和政治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这样做有何不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