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谢盛友:“道”与“德”的思考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也就是我们说的“天道”;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汉字“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来自法语的moral,而法语该词起源于拉丁语的 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今天我们中国人讲“道德”,其实只是“德”,而没有“道”。“道”既是人和万物的生命本源,因此所涉及的,是人的生命的由来、方向、目的、信仰、道路。
中国传统的“四维”(礼、仪、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都只是“德”,而没有“道”。
相传孔子曾向老子求教,因为老子对“道”有较深的探索,一部《道德经》可分为“道经”和“德经”,而中心都是讲“道”。老子说∶“大道泛也,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道者万物之奥”,“衣养万物”,“为天下母”,认为道是万物之源,养育万物。因此,老子“惟道是从”。老子认为离开“道”,任何最动听的东西,包括德行、圣智、仁义等等,都会无所本,而失去庇荫,迷失方向,导致假冒伪善。老子彷佛专门针对孔子而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均见《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接近西方人的《圣经》。圣经:“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翰福音》1∶1-4、9)
我们中国人常说“天机不可泄露”,这是神秘主义者无法解释天道和生命时的遁词。《圣经》则明确详尽地解释:“道”就是神,就是三位一体的神,“道”就是上帝、就是耶稣、就是圣灵。“道”就是生命之源,造物之主。“道”就是光明之源,也是人的一切美德之源。
离开了“道”,“德”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个人要是连生命由来、终极去向这些真理都不明确或不正确,他有何是非善恶可言呢?即使能“分别善恶”,又有什么用呢?外在表现再好有什么意义呢?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里,因为他们已经有了“道”,所以他们只需要“德” (moral)的建设;如果离开了“道”,“德”的建设,犹如在沙滩上盖起一座高楼大厦,根基不牢固,“以德治国”也是一句空话。
写于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在一般的概念中,“神灵”或“神”与“神仙”并不能画上等号,神仙包括了“神”和“仙”。前者相当于西方所说的“deity”或“god”、“ghut”,而后者则大致等同于“immortal(长生不死者)”。古代西亚苏美尔神话、西方凯尔特神话、北欧神话、爱尔兰民间传说中也有长生不死的仙人。
早在《山海经》中就已经出现有不死国、不死民、不死山上取食的不死树,以及提炼不死药物的人物"巫祝"的描述,后来开始出现一些神奇的长寿人物,例如彭祖、赤松子和洪崖先生等。《列仙全传》称“洪崖先生”帝尧时已经有三千岁。至战国时代,长生不死的信仰就广泛流传于社会,并且出现一批专为求仙为职事的方士,史称方仙道,而成为独特的学说,也就是神仙家。《汉书》著录的神仙家著述有十几种,战国时代著名的神仙家有: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等,秦朝徐福、韩众、侯公、石生、卢生等人活跃于宫庭,汉武帝时神仙家李少君、谬忌、少翁、奕大、公孙卿等受皇帝宠信。
先秦时期对神仙论述较多的是道家,尤其是《道德经》和《庄子》的论述对后来的神仙思想影响巨大。
后来的道教认为,人通过一定的修炼(外丹、内丹)即可以得道成仙。
在道家《庄子》一书中,他描绘的神仙可以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有可以遨游太空,与天地同寿等神通。这也成为后世所描述神仙的基本神通。神仙的神通还包括辟谷服气、寒暑不侵、行及奔马,最高能到形神俱妙,随时随地可以“散而为炁,聚而成形”,天上人间,任意寄居,不受生死的拘束等。
道教《钟吕传道集》一书中谈到“仙有五等”:“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离于鬼,人仙不离于人,地仙不离于地,神仙不离于神,天仙不离于天。”“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关节相连,抽铅添汞而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
[编辑] 佛教观点
在某些佛教人士的观点中,神仙相当于佛教六道中的“天人”,都是有大能、寿命很长、有大福报者。
但印度史上仙人是指佛陀时代前后的寻道者,即类似沙门众和出世寻道者,可是仙人比集体修行的沙门更重出世色彩,而偏向于个人冥想和苦行,但仙人不一定是已经开悟成圣的。
谢谢你的支持!
谢谢你把 军宁 的文字放在这里。我们都是 天益网 的专栏作家,但是,7月15日开始,天益网 被封了。挺可惜的。
再次谢谢你的支持!
这篇长文章有点胡言乱语!
加油添酱四不像.
行德政是必须的,没有说一定要合乎那个道.
日本,印度不是基度教,照样有"道"!
恕我直言.
你本篇大作,是你的说法,是自己的说法而已,学术上的价值不高.
你硬性地把基度教加进去,就有些不伦不类.
基度教讲信仰,而
老子说的是自然之道.
两者大异.
若用老子的道,来解释圣经,圣经就不太通.
按照你的逻辑也来两句:
中共不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挂口上么?行为呢?很明显是共产主义理论的邪恶了咯?
现代少林寺和尚怎么也利欲熏心呢?肯定是佛教的教义有问题吧!
很多东西啊!
推荐一篇硬文章,非常透彻!
----------------------------------------
道高于德
作者:刘军宁
孔子:我们当时生活在人间的时候,那真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三千多年后,那种情形似乎是今又重现,一派物欲横流的景象。好在当政者似乎开始重视这种情形,并采取行动。我看前些日子,从全国范围内评选出若干道德楷模,供国民效法。这样做才是正道。子不教,父之过;民不教,君之过。说到道德,您是道德经的作者,当然天下的第一道德权威.
老子:道德权威,我是不敢当。道和德,的确是我最大的关注。我讲的“道”,是先天地而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天地间永恒的规律或超验法则。我讲的 “德”是对天道与对正义的追求与担当,而不仅仅是做好事,关心公益。私德是个人只在家庭中对待家人和个人独处时所体现的循道之德,公德则是在每一个人在公共生活对待他人、对待公共事务和对待个人自身责任和担当时所体现的循道之德。顺应天道即为德,而遵道守德即是道德。守住了道,该得到的就都能得到了。
孔子:您讲的是“天道之德”。我讲的是“仁义道德”,是因为“仁义”而“道德”。的确,您的道德来自天道,我的道德来自仁政。仁政应该来自仁者,不论这样的仁者是家长,还是君王。与君,有了仁政,自然就有了道德;与民,在家为孝子者,在朝廷也必为忠臣。
老子:照你的看法,“国”不过是“家”的放大,“天下”不过是作为家长的“国长”的天下。忠君的公德来自孝悌的私德的放大。一切道德最终以“忠君”来衡量。这样就只有一家一族一党一派的私天下。在我看来,道德是有公德与私德之分的。这是因为有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之分,有私天下和公天下之分。你要是否定了这一界限,公德和私德之间也就没有了界限。一旦君王无道,一切美德,无分公私,最终全部烟消云散,荡然无存。结果是公德与私德双双沦陷。
在我的天道观中,私德与公德都是以天道为基础的,以天道为依归的。天道是德行的根本,自由是德行的前提。天道要求自由。人人因天道而自由。个人只有在社会中,其思想、其言论、其言论的表达只有处于开放和自由的状态,才可能具有创造万物的能力,才可能真正具有人类智慧的属性。不信仰天道就没有公理,没有公理就不能产生美德的普遍标准和对所有人具有同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既然是公理,就不能是统治者一家一派的私理。公德的前提是公天下,没有公天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德。这个天下是老百姓的,民众才会爱护它。如果这个天下跟他没有关系,还处处压制他,那老百姓就不可能“道德”地对待这个不公的天下。
所以,衡量德行的标准是天道,而不是对最高统治者的效忠。在我认定的“公德”中,统治者和权力机关,都不在道德高地上。真正的公德,虽然存在与公共事务领域,却无关最高统治者。公德先于最高统治者而存在。一个人若能以对待其他公民的态度对待最高统治者,这就够了。对统治者和国家机器有任何多余的敬意与效忠都会腐蚀权力,削弱公民的自立的人格、自由和尊严。对于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关键是看他们对天道的敬畏之心和恪守之心,而在道德上对他们根本就不应该有任何期待,绝对不能指望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有道之德是君忠民,无道之德才是民忠君。
孔子:我初衷是,若是通过道德教化,使人人都变成圣贤,满街都是圣人,这个世界不就美满了吗?我实在是不愿意看到那些无道无德、不仁不义的人和事。
老子:你致力于提升民德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是很让人激赏的。“只要人人都是天使或圣贤,这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愿望虽好,其前提却不成立,因而结果也就不会出现。尤其是不能把希望放在统治者施行的德政上。况且,道德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各项社会要素互动的。道德问题离不开天道,离不开自由,离不开相应的政体。自由是道德的赖以存活的氧气,不论公德与私德。没有自由,任何德性都将窒息。私德问题是个民权问题,公德问题在本质是个政体问题。在专制之下,不会有公德。专制统治本身就没有道德基础,哪里有公德?这样的统治形态的存在, 其本身的道德合理性就是一个问题。在公共和私人领域美德流行的前行是,一个政体本身必须合乎天道,它是否给公德自由生成与发扬的空间。在道德建设方面,执政者要无为。像在经济生活领域一样,君有为是有害的和多余的,“民为”则是必要的和正当的。道德一旦变成政治权力手中的工具时,就已经不道德了。无道之邦,怎么可能以德治国?无道之君,怎么可能有德?常常,当执政者在向民众进行道德说教的时候,民众就发笑。王朝更迭,贪官先知。你还指望这样担负起教民的重担,成为民众的道德楷模?
所以,在每个王朝后期的政权危机背后,其实最根本的, 都是人心的危机、道德的危机。“仁政德政”从你提出开始起,作为中国特有的现象,总是伴随着王朝的“崩溃”。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代的君王,往往在初立的时候,或是在即将崩溃的时候,都会把你抬出来,树的高高的。他们指望你来巩固他们,挽救他们,你能做得到吗?二十四、五个王朝,你挽救了几个?
孔子:说实话,巩固的作用我还起了一些,尤其是对那些异族统治者。至于挽救,我一个也未做到。当然,有些混蛋王朝,我还巴不得它快点垮呢?他们树我,根本就为征求过我的意见,是拿我来遮丑。我真想告他们侵犯我名誉。
老子:但是他们也给了很多的荣誉,你一定听说过你曲阜老家三孔里的碑牌匾上那些对你的美誉。你被他们利用,的确自有苦衷。他们也利用、曲解我。我们先把这些私人恩怨搁在一边。
孔子:建议政府要求百姓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勤俭持家、助人为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我没有看出来这有什么错?
老子:这个听起来是没有什么错。关键是统治者根本就无权对民众提出单向的道德要求,更不能强制实施。道德必须由民众自己来养成。你在大街上有权要求一个人去作好事吗?如果他拒绝做好事,你能惩罚他强制他吗?不要搞那种钦定标准、官树典型、愚弄导向的以德治国,而是要顺应天道来治国。所以,任何世俗的统治者不能僭越天道,把属于天道的攫为己有!
在中国讲道德,我认为须要有下面的前提:
信仰天道的存在;
相信天道高于任何世俗的权力;
相信终极的道德权威在于天道,而不在于世俗的掌权者手中;
相信在天道之下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相信对天道的遵从高于对任何世俗权力的遵从;
相信天道之下,每个人都有道德自主权。
天道章句之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上等德行的执政者只有不自以为有德,不搞以德治国,一切以天道为依归,才是真正德行高尚的执政者。下等德行的统治者一方面抓住权柄,另一方面自以为自己很重视道德,大搞以德治国,反而失去了与天道相合的德性。
上等德行的执政者实行的是真正的无为而治,因为他没有自己的私心和追求,不把自己的专横意志强加给民众,不任意妄为,不把权力作为追求私利的工具。下等德行的统治者,总是有遏制不住的大事业情节,并通过干大事来满足私利,他们总是要大有为,于是便想出各种事情来折腾百姓。
次于上等德性的执政者是很有仁爱之心的统治者,他们追求有为,想干大事,所以往往好心办坏事。
次于有有仁爱之心的统治者是讲究“义利”的统治者,然而这些人往往以把自己摆在道德的高地上,贬低民众的道德状况,自己却无视甚至践踏道德,这类统治者虽然戴着“义”的面具,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却常常是出自一己一派的私利。
次于注重义利的统治者,最致力于推行礼教。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处处拿礼教约束老百姓。这样,老百姓当然响应不积极,他们就不惜使用专政手段,强行灌输官方的“礼教”,迫使老百姓无限效忠,乖乖就范。
所以,统治者在背离了天道之后便去侈谈以德治国,做不到以德治国后并侈谈仁爱之政,在仁政也做不到之后,并侈谈义利之辨。在义利之辨也无法奏效之后,便诉诸礼教。推行“礼教”反应了统治者的在责任心和诚信度已经所剩无几了,这便是祸乱的开始。
上面提到的这些以德治国、仁政,义利之辩、礼教的说法,都不过是遮蔽天道的花言巧语和虚假外表,这便是愚昧的开始。
所以,守天道有担当的政治家要把天道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心仪于那些德政、仁政、礼义之教,要立足于天道这个根本,而不是做表面文章,要在治国上实实在在地采行顺应天道的方略,摒弃那些遮蔽天道的昏招。
--原载:《南方周末》,2007-12-13
———————————————
右派网
古书上的记载:
《史记·老子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史记正义》:“老子,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聃。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日月角悬,鼻有双柱。周时人,李母怀胎八十一年而生。”
《上元经》:“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
老姓李氏,名耳,字聃。老姓出于老童,颛顼之后也。而李氏出于皋陶,“理”、“李”古通,该族以官为氏。理官即今之司法官也,掌审判。后人或称其姓李,或谓老为生而白首,或愈说愈玄,实为姓氏不分,而大作文章所致。
一说先秦典籍中没有提及“李耳”,此二字或由“老聃”二字转出亦有可能。“耳”与“聃”字义相应。“老”和“李”古音同,“李”姓或由“老”姓转出,如荀卿转为孙卿。老子即老聃或许是可以确认的,如《庄子》书中时常一段话前称老聃,后称老子的,见于《天运》篇,《庚桑楚》篇等。
生日:周简王六年辛巳岁,公元前 580年 2月15日。今生年之争,乃古书“一”字之差也。
籍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厉乡曲仁里(另一说法是安徽涡阳。)
周朝守藏吏,在周朝首都洛阳管理周朝的国家藏书、国家档案。
孔子曾向他学习礼法,在现在洛阳仍然有“孔子入周问礼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鲁定公九年,公元前五○一年,即周敬王十九年,孔子年五十一,适周问礼于老子。而后曰:“五十知天命。”或与老子有关。
老子后西出函关,被关令尹喜求留,留下五千言《道德经》倒骑青牛而去。
末年于狄道府(今甘肃临洮)飞升。
又有传说老子游历到了今天的小亚细亚,同现在的基督教有一定的渊源。不过这是一种传说,缺乏历史考据。
庄子书中载有“老子死,秦佚哭之,三号而出”[2],有人认为这是老子老死于秦国的证据。
《史记》卷63《老子列传》对老子的事迹已不能确定,将李耳、老莱子与太史儋并列,称老子一百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
一说老子并没有去世,而是到了西域。并对西域人实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襄楷所上奏章中有“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说法。 《三国志·魏书》:“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老子西出关,过西域,至天竺教胡,及浮屠弟子合二十有九。”西晋道士王浮伪造《老子化胡经》,称老子携尹喜西入天竺,化为佛陀,立浮屠教。书成之后,在道教引起强烈反响,同时被佛教徒指为伪经,双方争论持续近千年。直至元代,由于全真教失势,被彻底焚毁,禁止流传。
主要成就
老子的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例如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部流传两千多年的《道德经》是跨时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这部作品会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有人曾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一部作品。[来源请求]《道德经》被翻译为多国文字。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主要著作《道德经》,也直接叫做《老子》。
思想大要
《汉书8231;艺文志》谓:“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西汉史学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谓:“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宇宙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价值观
无、道、德
老子的价值观由“无”、“道”、“德”三者所构成。
老子言“无”,尝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当宇宙尚未形成,万物不会存在,故称“无”。天地初开,形成宇宙,故称“有”。“万物”由“有”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天下万物均起于“有”,而“有”又起源于“无”。
老子言“道”,尝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乃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于天地万物之先,独立长存于万物之外,不断循环运行,遍及天地万物,绝不止息。老子又认为“道”不可触摸、莫可名状,故谓:“无状之状,无物之泉。”只能用“道”来代表,亦可勉强称为“大”。故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谓“道”是玄妙深奥的,常人难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语来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当宇宙万物形成之际,人类会给万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人为自然万物之一,故须遵守自然法则,故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赋予万物生机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认为“德”乃“道”之体现,而“德”应服从于“道”,故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家强调人应当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养,避免犯过。
守柔
老子言“守柔”,尝谓:“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又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老子强调“守柔”,皆因认为除了“道”之外,世间万物总有没落的一日。故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又认为世事难测,故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老子强调“守柔”,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
居后不争
老子认为人应有“居后不争”之心,尝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只有仁慈、俭朴、谦让不争的人,方能具备道德勇气,进而博施于人,受人尊敬拥护而成大器。老子尝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只要人能舍弃争先争胜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之理。莫自恃聪明,锋芒太露,应抱持以退为进的处世态度,从而达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寡欲
老子谓人应“寡欲”,故谓:“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则贪念自生。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沉醉于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故老子要求人“无欲”、“去欲”,故谓:“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又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于生活起居、待人处事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达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境界。
政治观
无为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 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
善为下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
[知识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版本
老子的版本有多种,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郭店竹简本等,不同年代王公贵族随葬的《老子》版本。迄今为止最早的版本为“郭店竹简本”,比马王堆帛书本的《道德经》年代早100多年,其中的内容应该更为可靠。其它版本,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是汉代以后的版本。
郭店竹简本中,最珍贵的是
第十八章:
故,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 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正臣?
第十九章: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 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教中的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其道教尊称名称为‘太上老君’,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