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7)
当“中国先生”遇到了“德国小姐” (图)
—— 透视中德新关系的新问题
作者:谢盛友
德国史料记载,1896年,李鸿章到德国访问,是汉堡商会主动邀请的,目的是想和中国多做生意。出乎预料的是,李鸿章要求拜会俾斯麦,德皇帝颇为不快,但又无可奈何。俾斯麦高兴异常,穿上一辈子才用过几次的普鲁士大礼服,戴上十字勋章,外出迎见李鸿章,礼遇有加。李鸿章在柏林拜见了俾斯麦,他得意地对俾斯麦说:“有人称我是东方俾斯麦!”俾斯麦听了一笑:“你是东方俾斯麦,可我却没有得到欧洲李鸿章的称号!”
李鸿章出席酒宴,开筵前侍者端上一盆汤水,呈浅咖啡色。李不明就里,疑是美羹,便舀了几勺于餐盘中。正欲尝之,忽然从宾客狐疑的目光中感觉到什么,灵机一动,伸手在餐盘中洗了两下,令侍者将盘子端走,巧妙地化险为夷。
根据新华社北京2008年10月24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
胡锦涛像李鸿章灵机一动,为了避免德方尴尬,找到最小公约数,没有提及德中关系过去一段时间经历的纷争。即便是欧洲议会授予中国异议人士胡佳萨哈罗夫奖,也没有干扰两国高层的会晤。胡锦涛反而大力赞扬德国向汶川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在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时候,总理女士在第一时间表示了慰问。德国也是在欧洲国家中对中国抗震救灾提供援助最多的国家。这充分地体现了德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在这里我仅向总理女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她和胡锦涛均认为,对于这场金融危机,只能采取全球共同的行动。两国领导人决定,在2008年11月15日20个重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举行世界金融峰会之前,进行更密切的协商。
默克尔会后表示,她在与胡锦涛在会面中双方没有谈及异议人士的问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征兆。但默克尔表示,她不会对这一敏感议题保持沉默:“我会在会谈的间隙寻找适当的时机谈及个问题。今天会谈的重点议题在其他方面。”
但默克尔认为北京方面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我们必须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快速果敢的措施,比如,改善农民土地使用权,改善借贷机制等等。所以,我相信,中国能够为稳定世界经济做出相应的贡献。”
默克尔同胡锦涛会晤之后,为了加深对中国的理解,沿袭了前一次访问中国的传统,抽空会晤了中国政法大学蔡定剑教授、《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吴思、作家李洱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传媒系主任展江教授。默克尔说,这是她的习惯。她访问一个重要国家,除了会见该国的高级领导人之外,还想见见这个国家的“社会代表”。
这些人虽然不是异议人士,但都是一些具有批判精神的人。其中包括传媒学教授展江。去年默克尔会晤中国公民社会代表时,展江也是参与者之一。展江表示,默克尔总理对中国一些问题的了解要比去年深入得多,“有些问题她不很了解,比如她见了达赖喇嘛,中国为什么会这么激烈地反对。我们不会支持达赖喇嘛分裂中国嘛,你们的问题你们自己应该去解决。我们中几位表达了看法,中国人对国内的问题可以有很多的讨论,但是在关系到主权的问题时,我们官方的态度和老百姓的态度还是比较一致的。”
默克尔觉得,同去年相比,能感到她对中国的兴趣更强烈了。她说,中国在2008年有两件事给她影响深刻。一件是四川地震发生后的救灾以及地震本身,另外是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她觉得,她最感兴趣的是在重大国际事件中,比如目前的金融危机中,中国越来越重要。如果有一些国际性行动,中国是不能缺少的。她最感兴趣的是,同中国建立更多的联系。打交道时如何更适应中国人,如何了解中国人,比如知道他们在一个具体问题上会产生怎样的反应。
提到了达赖喇嘛问题,默克尔是这样说的:这可能是她同中国进一步发展关系时碰到的一个问题。她觉得,她作为一个西方国家的政治家会见达赖喇嘛,不该会激怒中国。但就是会激怒中国。她对此有些不解。她会见达赖喇嘛,无非是会见了中国藏族的一个代表,一个藏族里有影响的人物,并非要违反同中国在外交方面的一些承诺,不会主张分裂中国,更不会去支持达赖。她没有想到,象这样的事情会激起中国非常强烈的反应。她不太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激烈反应。
西藏也好,新疆也好,台湾也好,中国人之间彼此不同的意见相对较少。但在国内的问题上,不同意见越来越多。
西方思想库的破产,第一次是六四之后,西方思想库有志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很快会垮台;这一次是“中国威胁论”的破产。经济全球化像滚雪球,世界金融危机加快这雪球的滚动,或越滚越大,或滚越小,弄不好雪球化成水,全世界经济变成水泡沫。
为什么我说西方“中国威胁论”破产呢?因为中国经济停滞了,世界反而害怕了。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10月20日公布,今年第三季经济增长有所减缓,同比增长降到9%。这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幅度第一次从双位数跌到单位数。
从欧美国家的角度看,即便是这种水平的增长速度,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但对多年来风驰电掣般的中国经济而言,无疑是慢速度。中国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是很多国家越来越倚重的出口市场。当它们被美国金融危机连累的时候,中国经济突然出现放缓趋势,自然格外令人瞩目。
中国经济真的减速时,炒作“中国威胁论”的舆论和人士反而害怕了: “那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将使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使各国的处境益发艰难。
以下一文写于2007年12月(曾发表于海内外不同报刊):
题目:当“德国小姐”遇到了“中国先生”
● 谢盛友
本来是给我的学生讲授“谈判技巧”的内容,但是同学们急迫想知道默克尔会见达赖喇嘛 对中德关系的冲击到底有多大,所以,整堂课“不务正业”, 于“德国小姐”与“中国 先生”大家娓娓而谈。
2007年12月2日默克尔再次强调,见不见达赖喇嘛有她作主。
中德冰冻也涉及到我们的新闻界。德国歌德学院原计划在上海举办一个明镜周刊封面展览,日前中方突然通知德国方面,展览场地将不能使用。明镜周刊随即也宣布取消了一系列配套活动,其中包括 给上海大学生进行的封面设计的讲座,在上海犹太人教堂举行的关于三十年代犹太人在上海生活的讨论会,以及明镜周刊关于中国的封面报道的讲座。
明镜周刊总编辑奥斯特( Stefan Aust )称,“明镜周刊将不会允许中方来决定,明镜可以参加哪些活动,不可以参加哪些活动”。奥斯特称,“明镜周刊绝不会允许外人干涉明镜的报道内容”。
我跟我那些德国大学生说,中德冰冻最大的一个文化误区是,德国人把中国人的忍耐看成了忍让。“中国先生”温家宝先安排默克尔与著名异己人士李大同 见面并亲自谈话,再陪伴铁娘子“德国小姐”默克尔在公园里散步, 给德国人、给全世界人全新的感觉是,中国变了、中国人变了,中国人变得比以前忍让、比以前宽容。其实,中国根本没有变,中国人的忍耐力也没有变。
忍耐 (endure)是指“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忍耐是文化与环境的结果,是我们中国人心理状态的一部分。我们中国人口稠密,经济有压力,迫使 中国人无盘旋的余地,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家族,过去四世同堂,一大群人朝夕相处,不忍耐,行否?!所以,中国人的相互容忍是世世代代训练出来的。中国人民曾忍受暴君、虐政、无政府,种种惨痛远远超过西方人。
其实,忍让就是普世价值的宽容。忍让不同于忍耐。忍让包涵某种程度上权利的让与,忍让包括客观的容忍和主观的退让。所以,我认为,忍让就是西方人讲的宽容。
宽容,在英语里叫 tolerance,在德语里叫 Toleranz。它源自拉丁语的 tolerare,原来是“忍受或忍耐”的意思, 但更广的意义 是“养育、承受和保护”。
著名思想家拉斐尔( D.D.Raphael,1483-1520) 说:“忍让是审慎地允许或准许一个他不喜欢的事物的实践。只有当一个人有权不准许时,他才能有目的地表示容忍,即允许或准许。”
所以说,宽容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可以享受自由。将错误进行到底的人很难养成宽容异己的雅量。
在基督文化里,宽容的思想主要来自慈悲和容忍的基督精神。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到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宽容是指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也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
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 Juergen Habermas,1929- )曾指出:“民众作为国家公民相互之间的不断包容,不仅为国家提供了新的世俗合法化源泉,而且也提供了一个以法律为中介的新的社会抽象一体化层面。”
美国布什也接见达赖喇嘛,但是美国人的做法很聪明,他们先给中国政府预告,所以中国无法过分光火。德国人不仅低估了中国人的忍耐力,而且细心的德国人却忽略中国人死爱面子的弱点。默克尔作为西方第一个首脑会晤了达赖喇嘛,而在此之前访问中国时一字未提。 爱面子的北京人 恼火, 当然可以理解。
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又搞了一个主张改变对中国政策的所谓“中国文件”( Chinapapier)。按照我们广东人的说法: 默克尔,你有否搞错?!
德国人误 判了中国人的忍耐力。外来的八国联军,中国人忍着耐着,内造的闭关锁国,中国人忍着耐着。 一九八九年西方各国的经济制裁,中国人忍着耐着,使得西方世界没有奏效。中国人就是靠着这忍耐力支撑住五千年的中国文化。
但是,中国人很难有忍让对方、宽容异己的雅量。 2007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要求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承认接见达赖喇嘛“是一个错误,朋友和伙伴有时也会犯错,发表不正确的言论。”温家宝说,“只要她意识到错误,并改正自己的行为,我们还是会继续把她当伙伴和朋友对待。”
同日,德国总统克勒表示他对默克尔在总理府会晤达赖喇嘛能够理解,克勒说,每个人都知道,德国在外交政策方面要保持敏感的平衡。但他又为默克尔辩护道:“联邦总理并没有偏离传统的一个中国政策。这一点中国也是知道的。”德中关系冰冻三尺有很多原因,最根本的 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对于德国人,中国人不用忍耐了。德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年前,十几年前,中国是一个西方世界经济界开拓的对象,而中国积极吸引来自全世界的投资,虚心向西方学习方方面面的经验,尤其是经济方面的。现在呢?对境外来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正在取消,中国企业开始向境外投资,且规模将越来越大。可以说,从多多拿来的阶段转入了来往均衡的、相对平等的阶段了。
现在德国企业到中国去投资的势头不减,但不用政治界再化大力气托一把了,就跟到美国、日本去投资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地位之间的关系 也变了。经过最近十几年此不长彼大长的发展,中国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在人均收入上还落后西方国家很多,但在总体实力上已经至少是平等的了。巨量的税收,最大的外汇储备,这些都让人觉得,现在已经不是中国需要帮助,而是它可以解决自己国内的经济问题,也有余力来帮助其他人的时候了。 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就将超出德国,2008年可能夺走德国的世界出口冠军的地位。在军事上、尖端科学方面,中国能把卫星打下来了,探月卫星也上了轨道了。这么一个地位变化,也在西方广大民众心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中国现在是伙伴兼对手,或者不是伙伴就是对手了。
曼海姆 Ipos社会研究所做了一个民意测验。受调查的1000名德国人中62%视中国为德国企业的最大竞争对手,排在第2位的美国只有24%的票数,第3位日本21%。目前只有13%的人认为印度(排在第5位)是德国企业最大竞争对手。但人们认为印度将来会成为最大竞争对手。 44%的人认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繁荣给德国带来的主要是坏处,只有15%的人认为会带来好处。尽管有近54%的人认为,德国经济顶得住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竞争,但毕竟也有41%的人认为顶不住。53%的德国人认为低工资是中国等亚洲门槛国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默克尔不可能在意识形态方面180度大转弯。而中国也不会认为需要跟德国过于套近乎。反正生意归生意。中国对德国可能会采取一种不冷不热的态度。
德国联邦工业协会BDI (各领域工业协会的最高组织)主席图曼( Thumann) 日前说:“在不愉快之后,我们需要有一个建设性的对话。我相信,联邦政府会坚持以伙伴关系和互相尊敬为基础的中国政策。当然存在着人权话题,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有着明确的经济利益。”
德国工业界主要考虑到中国的大项目,担心招标别受到影响,在中国的那么多投资别受牵连, 总之,经济界有求于中国的因素很多。经济关系又是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总体上看,不存在谁有求于谁的问题,或者说,双方都有求于对方。德国和中国自然都希望保持良好的经济关系,这牵涉到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利益,也牵涉到中国企业在德国和欧洲的投资。
还是 那句著名的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中国人已经忍耐了五千年,就这样继续忍耐下去呗!德国人,别那么呆板,聪明点 !
(全文完)
达赖喇嘛:对同中国会谈失去信心
达赖喇嘛表示对同北京会谈失去信心
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周六(10月25日)表示,他已经放弃劝说北京政府给与西藏更多自治的希望。
这是达赖最近在新德里医院成功接受胆结石手术后,首次公开露面发表的讲话。达赖说,现在他将让600万西藏人民决定如何继续进行对话。
中国政府一再指责达赖开展分裂活动,达赖对此予以否认。达赖说,他所奉行的“中间道路”政策只是为了让西藏获取更大的自治,以保护其独特的佛教文化。
在周六于印度达兰萨拉发表的讲话中达赖说,他的中间道路政策得到全球许多国家和中国知识界人士的支持。但这种真诚的呼吁和希望并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西藏境内的局势依然持续恶化。
达赖说,西藏并不是他个人的问题,最终的解决权在于全体西藏人民。因此,达赖建议西藏人民议会和西藏流亡政府下个月举行西藏前途特别大会,收集民众的意见。
“中间道路”
达赖“中间道路”政策的宗旨,是在不脱离中国的架构下,西藏成为一个享有完全自治的行政体,实现全境非军事化。外交与国防由北京中央政府负责,其他事物则交由自治政府处理。
其内容同时还包括,为保护和发展西藏独特的文化与宗教传统,应防止大批汉人移民西藏。
但由于达赖和北京当局之间的多次谈判缺乏进展,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流亡海外的藏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藏人,沮丧与失望之感越发严重,很多人要求达赖放弃温和的“中间道路”,改以强硬立场,争取西藏的完全独立。
据基地设在挪威的西藏之声电台报道,曾多次代表达赖喇嘛参加同北京政府谈判的特使洛地嘉日说,如果于本月底举行的新一轮(第8轮)谈判仍如以前一样不能取得任何进展,西藏流亡政府有可能中断和北京的接触与对话。
1,默克尔此次在京的关于西藏的解释,不知道是否愿意表达,或只是传言加翻译。
2,如文中的阐述属实,那我就觉得很奇怪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当时都表示了极大的反对和愤慨,你默克尔偏要接见,难道德国当时不知道可能引发的后果,及连锁反应,你默克尔当时怎么不明确声明反对大藏区的设立?
3,我们也只极其一小部分产品质量没过关嘛,我们也只是各别有些商业上的版权纠纷嘛,怎么就激起了德国及欧美连篇的头版报道呢?什么黄色间谍都写出来了,你默克尔怎么也不问下明镜周刊?
4,你默克尔想来就来吧,中国讲究为客知道,请不要当中国人都不会思考,说些死要面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