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童年回忆(12):乞丐

(2008-06-10 02:33:29) 下一个



童年回忆(12):乞丐


作者:谢盛友


当我很小的时候,我遇见乞丐。母女两个人来我家请求我们给她们饭吃。我很小,自己的肚子也很饥饿,看到别人再来要饭,心里很不舒服。我跟妈妈唠叨:“我们这么穷,自己都没有饭吃了,她们还来要饭吃!岂有此理!”
妈妈就骂我:“小友,你太没有良心了,我们这么穷,她们来到我们这里,说明她们的日子比我们更加难过,我们有一口饭吃,就给她们半口饭吃。……”(写这些文字时,我是含泪写的)
妈妈这句话我一辈子记住。我还记住,那个阿姨和姐姐进屋吃饭后,满脸的笑荣,阿姨还跟我妈妈聊天,说常说短。我们这代人,生来就挨饿,上学就停课,小的时候自然灾害,经常挨饿。阿姨和姐姐来要饭那年,是我们本地最荒凉的一年,几乎颗粒无收,几乎家家没有饭吃。这家阿姨和姐姐,就因为在饥饿中吃了我们家半口饭,后来成了我们家的好“亲戚”。后来日子好过一些,我们家里过年前夕,阿姨肯定给我们家送来两只很大很大很肥很肥的鸡,让我们好好过年。

阿姨和妈妈早就不在了,后来我们七兄弟姐妹也考上大学,离开了老家。2000年,我妹妹来德国探亲,还说起那位姐姐,1998年12月廿九那天,我妹妹和哥哥回家“祭拜婆祖”,突然间看到那位姐姐,她照样送来两只鸡。那位姐姐说,她记忆中这一天我们的兄弟姐妹肯定有人回家“祭拜婆祖”,因为我们不在老家,她担心我们没有鸡“祭拜婆祖”。

那位姐姐现在还在老家,她的儿子没有考上大学,我二哥帮忙给他找份工作。

乞丐在我心中就是这样的记忆。到德国来后,看到街上有人行乞,我绝对不会看不起他们,我会尽力给出。到我餐馆来要饭的人,我会请他们坐下,好好用餐。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德国行乞是必须拥有市政府颁发的“乞丐行乞证书”的,也就是说,行乞在德国行政管理里面,也是一种职业。

今天读报获知,国内最牛乞丐捐数百赈灾,说话爱“修理”大官。国内各地不少乞丐为四川地震捐款,但被国内网民封为“最牛乞丐”、“大义丐”的只有在南京乞讨的六十七岁男子徐超。令官方尴尬的是,徐超直言直语,批评“当官的和大老板都有钱只知吃喝玩乐,少吃喝些把钱捐出来不好吗?”多数网站的视频新闻把这段话消音,报刊宣传徐超义行时也不提敏感的话。
徐超说,“四川那边的人遭了这么大的灾,命都没了。我是个要饭的,但现在比他们强多了”。所以老乞丐也要捐款。在南京乞讨八年的徐超在地震后至少二次捐出几日乞讨所得,每次都是上百元人民币。他说,“钱捐出去没饭吃,再去要就行了”。
徐超一看就是资深老乞丐,他头发花白,常年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的补丁至少有三、四处,背后的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双脚穿一双破烂的凉鞋。
由于徐超五月十五日首次到南京江宁区红十字会募捐点捐款时讲话劲爆,不客气地修理国内官员和老板。有网民说他是“大义丐”,长得像苏乞儿,也有人说他像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周伯通、洪七公。
徐超在捐款时,数度提到官员、干部只知上酒店吃喝玩乐,令在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记者甚为难堪,只能解释国家及政府如何努力赈灾。在视频影音中,只见徐超根本听不进去,仍重覆坚持己见。

这就是我童时和中年遇到的乞丐。


写于2008年6月10日,德国班贝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eina712 回复 悄悄话 您好!
谈起乞丐的事儿来。我这里国家的乞丐,是专门由警察先生,固定派在指定的场所里,而且还不准许大声叫喊,要小声的,很文明的乞讨着钱财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