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我们的教育失败在哪里?
作者:谢盛友
范美忠先生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率先冲出了教室,逃命。随后,他为自己辩护:“先人后己和牺牲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
……
我可以原谅他、理解他,但是,他是失败的、他是可怜的。
范美忠先生是教师,从事圣职,应该为人师表,我尊重他的选择,但是,他是失败的、他是可怜的。
……
1981年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我们教育的失败》,主要内容是:臭老九提笔写文章骂臭老九,农民大老粗不识字不会写文章骂臭老九,难道这不是教育的失败吗?
1982年我考研究生的时候,有一道政治题:试用共产主义思想驳斥“人是自私的”。
我们被教育,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如今,共产主义没有看到,我倒是看到自己赤裸裸的自私。
人是自私的,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强迫我们颠倒黑白。自私者的所有言行以自我为中心,然而,自私者的言行却以别人的脸色和别人的判断为价值标准。
人性是自私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中指出,人即使在婴幼儿时期,对于新诞生的家庭成员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排斥情绪,因为新的家庭成员的到来,终止了他吸吮母乳的那种舒适与安全感,从他那里剥夺了父母的关爱与关注,这种排斥情绪一直沉积在他的前意识或潜意识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显现。
正因为人是自私的,才造就了冲突与竞争,有了成功与失败,有了快慰与失落。人类没有能力消灭自私。
我们从小学雷锋,学雷锋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爱人民所爱,恨人民所恨,对党、对领袖、对人民、对同志爱得深,对旧社会、对一切阶级敌人恨得透。 ...... 至今仍然记忆雷锋的名言“对待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同志像春天一样温
暖。”
我儿子在德国出生成长,他接受基督教文化熏陶:人对上帝和耶稣的爱是一种圣洁之爱,而且是基督徒之爱的根本。在这一基础上,人当效法上帝与耶稣,爱邻人、爱兄弟、爱敌人。这种爱是当之无愧的博爱。“你打我左脸,我再给你打右脸”;“连敌人都爱了,能不爱自己吗?”
我们的教育失败在哪里?第一,公开的谎言:人不是自私的;第二,憎恨敌人。
人是罪恶的,每个人内心存有一只凶猛的老虎,什么时候跑出来咬人、杀人,连自己都无法知道。人有罪恶,要忏悔,重新做人。人不但是自己罪恶,需要忏悔,其实,人要忏悔自己的“不美”。有些事,你很想做,做不到,或限于能力,或限于客观条件,你做不到,你就得忏悔。
我们这代人不都是在“五讲四美三热爱”中长大的吗?讲到现在,我今天才懂得什么是内心美。灵魂美就是忏悔自己的“不美”。
卢梭的《忏悔录》最为我们中国人所熟悉,这本书没有《社会契约论》的严密逻辑,没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滔滔雄辩,但却更富于感情,更富于文笔的优美,所以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一篇。对于这本书,卢梭自己说:“我写的是我的一生,并不是外表的生活,而是我的真实生活,我一生中最隐密的感情和我的性灵。我将作这件史无前例的事,而且未来也可能没有人会象我这样做。”的确,这本《忏悔录》不用说在十八世纪,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足以惊世骇俗的。从卢梭的宗教感情来看,这本书与其说写给世人,不如说是其本人向上帝的心灵独白,所以卢梭从不隐瞒自己生活中的各种丑恶的东西,如受虐的倾向、与华伦夫人亦母亦情人的半乱伦性质的爱情、奇特的暴露癖等等。卢梭在写作《忏悔录》的晚年,由于长期遭受迫害凌辱,心情异常悲愤孤独,加之疾病缠身,使其神经过于敏感,一度使其精神严重失常,处于半疯狂状态,情绪不稳定,极易激动且多疑,所以后来同时代的许多人指责《忏悔录》一书中有严重失实的成分,这可能与卢梭的精神状况有很多关系,甚至有时会把善意的朋友当作恶意的敌人。一代伟大的思想家在晚年如此悲凉,不仅是卢梭个人的悲哀,而且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今天,当我们看到这本充满感情色彩的自传时,仍能感受到卢梭那酷爱自由、热爱大自然、也热爱生活的心灵。
我忏悔我自己的“不美”,希望范美忠也忏悔他自己的“不美”。
写于2008年5月31日,德国班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