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网络新闻学(5):媒介

(2008-04-21 11:52:10) 下一个



网络新闻学(5):媒介


作者:谢盛友


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传播行为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媒介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1907—1987) 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威尔伯•施拉姆在其经典著作《传播学概论》中提到:“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我们可以称之为大众传播媒介,它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网络等。以传播新闻信息符号为主的物质实体是新闻媒介,它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

在传统的传播学研究领域中,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媒介的传播手段:是指媒介是用什么来传播信息的,即用什么传播符号。这是区别媒介的根本,也是认识媒介特点的出发点。比如是纸媒还是网络。
(2)媒介的时效性:不同的传播媒介在其信息传播速度上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月刊慢,讲求背景分析。网络快,强调信息传播速度。
(3)媒介的持久性:是指媒介保存信息以足够时间与受众接触的特性,与时效性成反比,同时也因不同媒介而各不相同。不是任何媒体的信息都有持久性,一天的报纸有一篇持久性的作品,就非常了不起了。
(4)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受众是带有目的和参与意识主动使用媒介的。受众对媒介的参与主要指受众在接触和使用媒介的介入程度。受众参与程度不同,媒介也会有所不同。 这在网络论坛和博客最为明显。

信息发送者的对方就是接受者,又称受众,是主动的信息接收者、信息再加工的传播者和传播活动的反馈源,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因之一和中心环节之一,在传播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相对存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的位置可以互换,且二者主要在面对面的环境下完成传播行为,可以及时反馈并调整传播内容和方式;而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即受传者或阅听者,是对社会总媒介信息接受者的总称。具体可以包括报刊书籍的作者、广播的听众、电影戏剧的观众、网络的读者。他们能够决定一个传播内容、一个传播媒介,甚至传播者本身的生存前景。

网络论坛和博客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定位和相互关系。传播者和接受者在网络里,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是无意的有时候是有意的。有意的是指一个人用不同笔名(假名)自贴自评。这在纸媒那里是不可思议的。

一个媒体人,他要出版什么,首先对受众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围绕与受众的特点、受众的行为动机、受众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这几个方面入手而展开。也就是说,你的读者群是谁。
网络的确改变了传统的传授关系,围绕这一问题,传播模式也在不断调整。以前是先有报纸后有网络,现在,恐怕网络也有容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一身的,统统被网络网起来。

写于2008年4月20日,德国班贝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