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2025 (3)
网络新闻学(1):新闻的定义
作者:谢盛友
新闻的定义
2007年11月6日,美国国会外交委员会再次就因特网巨头雅虎在中国记者师涛案中扮演的角色举行听证会。受到二十多位美国国会议员轮番质问的雅虎首席执行官杨致远和雅虎总法律顾问卡拉汉(Michael Callahan),首次向国会议员和列席听证会的师涛的母亲高琴声表示道歉。
师涛案,由“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 2005)长中刑一初字第29认定的罪名,师涛于2004年4月20日将编务会议上记录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稳定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4]11号)的重要内容摘要,发给境外网站,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正是利用雅虎提供的用户信息,中国方面才得到了所谓的证据并以泄露国家机密罪判处中国记者师涛十年徒刑。这里涉及的所谓“国家机密”是中国政府要求记者不要做关于六四15周年报道的通知。师涛当时通过在雅虎的电子邮件信箱向境外人权组织发送了一封含有上述内容的电子邮件。尔后,雅虎应中国政府的要求提供了师涛的电邮账号,登陆记录和邮件内容,帮助北京警方找出了师涛。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 ( Voltaire, 1694 - 1778 ) 说:“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著名诗人、政论家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于1644年出版了小册子(《论出版自由》),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Robert Eduard Prutz,1816 - 1872)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世界新闻学的萌芽。
百多年来,新闻学者们对新闻的定义一直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给新闻下定义本就是个难事。本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求得广大新闻学爱好者的共同讨论,从而为“新闻”正名。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美国学者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博加特(John B. Bogart,1848 - 1921)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 (When a dog bites a man, that is not news, because it happens so often. But if a man bites a dog, that is news. )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 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上的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 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 “利润”的操纵。
在中文里,“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 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网络的出现,尤其是博客走火入魔,如今新闻如何定义?传统的编辑方针、新闻道德规范、新闻法规、行政管理、传统媒体的传播效应,都遇到空前但不是绝后的挑战。沉默螺旋因为网络而被打破?
写于2008年4月15日,德国班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