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旅欧华人的失落感

(2008-01-05 09:04:45) 下一个

作者:谢盛友

在德国留学毕业后,有人问我,回国还是留在德国。我当时告诉朋友,回国也好留在德
国也好,简单概括就是:文化换环境。在欧洲生活环境好些,但是缺少中国文化。在中国,
你的成就将被认可,在欧洲,你认为了不起的东西,欧洲人可能觉得不咋的。现在看来,困
惑旅欧华人的不是亲情,也不是文化氛围, 可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
十年前我问妹妹,在德国生活怎么样,她说没劲,没有中国电视,没有中国电影,也没
有中国卡拉 OK,没有中国书看, 等等等等。现在,这些东西她全拥有,问她,回答还是没
劲。
我的妹妹,当然还有我,还有旅欧很多的中国人,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觉得生活没劲?
原来,尽管我们生活在欧洲的土地上,我们仍然是中国人,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每个中国人
从一出生开始,背负中国文化的包袱,不论你浪迹何处,始终眷恋着中原大地。
我们从小被教育, 爷爷教育爸爸,爸爸教育我,我教育儿子, 儿子将来教育孙子,世世
代代这样教育下去,做人要出人头地, 出类拔萃,做人要让人恭敬,光宗耀祖,若出外谋生,
应衣锦还乡,不然,不算成功。 所以,我们中国人只要有一点最终出人头地的指望,便会对
之孜孜以求,而一旦失去了出人头地的指望,便放弃自身发展而将眼光转向子女,一心一意
培养子女出人头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这样一代又一代。欧洲人比较注重子女的自由
发展,并不给儿女规定模型,并不非常在意子女的成就,但最希望子女自由,生活快乐。欧
洲人,至少在表面上,职业不分高低,不分贵贱,只承认社会分工不同。
而我刚到德国留学时,在中国餐馆端盘子,洗碗,被其他有钱的中国留学生看不起:连
一份德国公司的假期工都找不到,肯定德文很差劲,今后怎样融入德国社会?我自己心里倒
踏实:没有打中餐馆工的留学经历不算完整的留学经历,因为在欧洲毕竟百分之八十的华人
直接或间接与餐馆打交道。
由于中国人在欧洲吃苦耐劳, 很多人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有些当了教授、工程师、医
生,或者自己当老板,进入了中产阶级阶层,住着独门独院的洋房,开着宝马奔驰名车。这
样的生活如果原封不动地搬回中国,也应该算得上是人上人的生活了,然而在德国,环顾左
右,大家都差不多,都住着自己的房子,只是大小、新旧的区别,都开着自己的车,只是奔
驰、大众的区别。无论你怎样成功,人家对你只有尊敬,没有恭敬。这种无恭敬只是一种文
化,而与种族歧视无关。
从小受出人头地教育的我们, 在这里无论怎样成功都找不到那种出人头地的人上人的成
就感,尤其是回国探亲时,看到昔日的同学朋友做了厅长当了公司的老总,将一笔笔资金从
这个账号转到那个账号,将手下?百人指挥得 团团乱转时,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油然而生,这
也许是“海龟”的原因之一吧。
你一定要追求做人上人, 让别人恭敬你,那你就会活得很累,做人还是自由自在,从从
容容,坦坦诚诚,这样更好。人比人,气死人。
到底要赚多少钱,才算富有?到底带多少万回去,才算衣锦还乡?没有标准答案,但是,
每个人都不停地追求,总想有朝一日能够衣锦还乡。
到底获得多大的成就,才算成功?才算出类拔萃?才能光宗耀祖?没有标准答案,但是,
每个人都不停地追求,总想有某一日能够光宗耀祖。
旅欧华人总是背负很重的文化包袱,所以生活很艰苦。 我们中国人在欧洲,其实并不认
可欧洲这块土地,其实并没有做到既来之则安之。之所以辛苦,是因为我们不能象欧洲人一
样潇洒对人生,能否融入德国社会,不在于你德语水平的高低,不在于你是否看懂歌德的名
著,不在于你是否认可德国的法律制度,我看关键在于,你是否认可德国人的生活,我看主
要在于次文化的融合。如果你能象德国人一样,喝啤酒也有日耳曼味道,晒太阳也有浪漫情
调,那么次文化的融合,将帮助你进入德国主流社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兵团农工 回复 悄悄话 无论你怎样成功,人家对你只有尊敬,没有恭敬。这种无恭敬只是一种文
化,而与种族歧视无关。 从小受出人头地教育的我们, 在这里无论怎样成功都找不到那种出人头地的人上人的成就感,觉得活的没劲儿。——————-
说得好!
像当地人那样生活方式就好,
穆紫荆 回复 悄悄话 认可只需要大脑够了,然而融入所需要的却是身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