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4)
2008 (56)
2015 (59)
2016 (119)
2017 (77)
2018 (66)
2019 (48)
2021 (46)
2025 (1)
表现权威
有种人很喜欢一直看着别人,搞得人家很尴尬,自然也不愿意继续跟此人继续往来,这就是眼神接触失衡的典型。先前我们说过,看对方看的太久就变成“瞪”了。
同时还有另一极端的人,他们跟任何人说话,眼睛大部分时间都看着其他物体;对于你本人,匆匆瞄一眼就赶紧闪开。
上述的两种人都不多,我们也许会在宴会或工作场合遇到,原因可能是两人的地位相差许多。
关于地位高低,还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试图让两个地位不对等的人交谈,地位稍高的那方,为了表现自己的地位,他们不会使用我们之前所描述的“不爱看、懒得听、喜欢说”的模式;当他们在说话的时候,他们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在看着对方,但是当他们在听对方说话的时候,反而就不怎么抬眼了。
眼神如何运作?大部分取决于个人的文化背景,由此也决定我们可以盯着别人看多久才不算逾距。但是所有研究都表明一个人动动眼睛,可以视作一种轻松愉悦的表征,但是于此同时,也是关怀诚信的表示。
眼神交流是发展互信的重要元素,好好运用各位的直觉,想想曾经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那些原因,也许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例如看对方时间的长短,看同样的时间,对西方人来说,可能已经开始让对方反感,但是对东方人来说可能刚好。所以,善用各位的直觉。
需要和别人保持眼神交流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要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借着对方的反应,我们才能真正知道对方的想法,然后可以调整自己的策略。再次提醒各位:任何语言交流都是双向的。
亲身体验:某些场合,因为某些因素,你会觉得交流眼神有困难,比如说在餐厅或者工作会议。也许你可以试试换个座位,试着与人面对面坐着,而不要肩并肩坐。让我们拿搭车当例子,到底我们要怎么交流眼神?我们每天花很多时间在车子里,自然会与同车的人有所交流,但是跟谁呢?旁边的是后面的?都不是,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往前看。
这不是一个夸张的建议,有效的眼神交流,是很大的帮助建立和谐正面的人际关系,我们如何定义这种难以捉摸的情况呢?
和谐,真诚,美丽是眼睛的魔法师。
眼神走向的研究
眼睛被称为灵魂之窗,人类可以轻易的用嘴巴撒谎,但是很少人能让眼神撒谎。很多研究分析想破解眼神的奥秘,人类如何用移动的眼睛表述个人内心呢?很有趣的课题。
各位一定想知道研究的结果吧?没错,当两方在对话的时候,说话者或听话者的眼神移动,确实有一定的模式可循。
如果眼神往右和往下去,那么对方应该是在进入感性的认知。
如果眼神是往左和往下,那是对方正在和自己说话
如果对方的眼神往上和往左上去,那么对方是在回想发生过的事情,并且企图影像化。
如果眼神是往左移过去,那他们应该是企图回想声音
如果眼神是往右移动,那对方正在重组声音的片段。
神奇吧?
眨眼睛
眨眼睛,很平常的生理行为,但也隐含着巨大的意义。我们一般眨眼的速度,一分钟大约八到十五次,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眨眼睛是保持眼球湿润;如果我们看电脑或是电视太久,那么眨眼睛的速度肯定和平时不同。所以,由此可以判断,如果眨眼睛的速度太快,那么肯定是感到某种不舒服了。
怎么样才是算太快?大概是一分钟三十到四十次。这么快速的眨眼睛,通常是一种焦虑的表征。人们会把瞬间袭来的压力转化成快速的眨眼睛,比如撒谎的时候;每个人都多少说过谎,想想自己是否如此。
再回想自己是否经历如此情景:想说什么却说不清楚,或者解释了半天,对方一脸茫然,觉得有些窘或有些快爆炸了,但是不能爆炸,所以拼命眨眼睛。或者刚知道一些很烦心的事,烦得要死,于是拼命眨眼睛。通常这些不愉快来自于下列三点:
我们不当的行为
我们难以清楚表达某些重点
听到某些恼人的事情
智慧小语:自己说话的时候,多看看对方的眼皮活动,如果活动的太频繁,换个话题吧!
插播一个美国前总统克
过快或过慢的眼皮运动表示什么呢?多半是因为说谎而导致的紧张和焦虑,但也可能是觉得自己特别优秀或高档。如果常看电视,尤其是那种政客访谈节目,这些政客通常自我感觉特别良好;注意看这些人的眼皮运动,通常比一般人慢。
对于眼皮的眨动速度,我们有个基本认知了;那么做个实验吧,回想一下和自己交往过的人群,有没有誰的眼皮张合的特别慢?所以他可以少看你几秒钟。哦,比如自大无礼的前台接待?律师事务所的小姐?新上任的主管?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可以在某方面控制别人,也就是说,他们有某种凌驾于你的权力。虽然这个权力可能很渺小,但是却被这些人的心理无限扩大,然后就自我感觉特别良好。也可以说这些人的眼睛眨的慢,所以目中的人就比一般人少;换句话说,就是门缝里看人。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另一种情况,当对方的眨眼睛的次数渐渐减少,那又代表什么呢?在会议和课堂上可以找到例子,通常是老师或主持人在台上口沫横飞的时候;或者是一般的对话,也能发生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因为无聊、不敢苟同、或者心怀敌意。对方懒得听我们说话,所以也不想看我们。一个机灵的演说者,此时就会意识到听众的负面反馈,马上调整话题或做些什么改变,以求能再度赢回听众的注意力。
但是,我们同时也寻求支持的语言,记住,要整体观察,千万不要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对我们的话题感兴趣,一定会专心的听我们说话,也必定会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因为他们喜欢我们本身或话题。类似这种正面积极的反馈,还有其他的线索。
暗示结束的眼神
有些人说话的时候,会喜欢把眼睛闭上;可能就是一个习惯或者就是回答问题的时候会这样。安娜温德康就是个喜欢闭着眼睛说话的人,当然她现在已经有所改善。有些人说话时的眼睛会闭上,过个几秒钟才睁开,如此持续整个对话的动作,到底是表示喜欢?还是讨厌?人称铁娘子的佘契儿夫人,她刚刚当上首相的时候,眼睛就是这么诡异的眨呀眨。后来她有了个形象顾问,这样的动作就完全消失了。许多的案例里,我们的身体会很有效的隔离那些不愉快的遭遇和压力巨大的处境。
“我们的身体是个有效的自动关闭工厂”
在另外的案例里,有些人就是单纯的想专心思考问题,所以尽其可能的隔离外界干扰;但是旁人可不一定了解,也许就开始产生反感;或觉得这些人很没礼貌,或开始有不利的想法。
再次强调,观察别人的肢体语言,一定要往整体看,千万不要以偏概全。如果大部分的行为都让你觉得烦厌,那么你可以确定对方确有负面的想法;如果仅仅是一两个独立的行为,那么很可能就是对方的习惯问题,也许你不喜欢,但不要因此否定对方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