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找保姆的麻烦启发海龟从中创业 ZT

(2007-12-24 11:40:56) 下一个
找保姆的麻烦启发他从中创业,做蓝领猎头成就了海龟的未来

  
  一个从事国际贸易多年的海龟,在归国之后的创业路上,不但放弃了自己原先的热门专业,而且专挑无人问津的蓝领阶层的就业问题开刀,胆量之大恰好与其名字相配——郑无畏。


  从翻译到互联网

  七十年代末那会儿,郑无畏当然不会想到,今天学习英语之风会风靡整个中国,其实当初酷爱无线电的他并无意专修外语,只是因为数学成绩不佳,才转而投报文科,进入沈阳大学外语系学习。1984年毕业后,凭着扎实的外语和精明的头脑,从沈阳市电子工业局的英文翻译,到沈阳机械进出口公司的进口业务员,接着,郑无畏被派到博茨瓦纳担任大使馆经商处外交官,后又到爱立信南京区任区域市场经理,几经转辗之后,在妻子的要求下,1999年全家移居加拿大。

  那时,虽说没有语言上的障碍,但毕竟是异国他乡,加上初来乍到,总有些许的恍惚与无助。“幸好有一个早年移民加国的同学收留了我们一家,在找房子的那一个多月里,就没感觉到异乡的寂寞了。我一直非常感谢她。”郑无畏回忆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郑无畏一直在多伦多过着虽然“平淡”却无忧无愁的生活,然而加拿大出台的一项政策彻底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加拿大政府规定当新移民累计工作900小时以上时,如果此时失业,可以从政府得到一笔失业保险金,同时,所有拿失业保险金的人都有权向当地政府申请学习的机会,以便加强再就业的能力。当郑无畏拿到这笔失业保险金的时候,他开始犹豫:究竟学什么好呢?

  此时正值互联网风靡北美的1999年,那些依靠互联网赚到第一桶金的人,刺激着周围的人们蜂拥涌入互联网,于是与网络相关的人才供不应求。在加拿大,只要你懂得互联网,知道电子商务就一定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郑无畏就这样进入了多伦多Computek电脑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课程,最后的考试题目是要设计一个网站,为了报答那位当初帮过自己的同学,郑无畏为她代理的中国牵线木偶玩具制作了一个网站,网站的成功为他以后的创业奠定了实战经验,于是海龟就这样水到渠成的变为了蜘蛛。

  源于保姆的创意

  2003年年初,父亲病重的消息让刚刚拿到加拿大国籍的郑无畏立即飞回了沈阳。踏上久别的故土,看到病危的老父,郑无畏心情凝重。而在这时,原先的保姆离开了郑家,这让本就忙乱的郑无畏更加忙乱,他四处托人寻找保姆,却始终无果。他想到在加拿大时可以轻松的在网上找到保姆和钟点工,于是他开始上网搜索,却发现尽管中国互联网已经开始蓬勃发展,各种求职网站也随处可见,但很少能找到有关保姆的信息。通过进一步了解,郑无畏才知道:在中国,绝大多数蓝领劳动者并不具备网络意识,许多蓝领不会用电脑,而会用电脑的人也只是用网络聊天、游戏、看电影。

  对这一特定市场进行详细的调查之后,郑无畏马上注册了“再就业.NET”(www.zaijiuye.net)的域名,并在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建立了一个真正服务于广大蓝领阶层的求职平台。

  从网站创立之初到现在,郑无畏一直相信: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带着这样的信念,一方面,他通过推广再就业网,为中国的蓝领阶层提供展示其自身技能的舞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再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他鼓励大学生加入到帮助蓝领就业的行列中,告诉那些为了几个屈指可数的职位争得头破血流,甚至去擦皮鞋、卖猪肉的大学生们,如何在信息时代靠信息谋生:凡是会上网的大学生都可以去帮帮那些不会上网的蓝领,只要帮他们在蓝领人才库里做份广告,需要他们的老板们就能方便的找到他们。对于那些舍不得花钱的蓝领,“我们能跟他仔细算一笔帐,让他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在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不知道宣传自己的人是无法生存的。’其实只要每天花费不到一角钱的费用,就可以在蓝领人才库里为自己做份广告。”

  而大学生们也可以从中赚到自己的“薪水”,“如果再能拉些招工、招生、招商的广告,收入咋算也得2500元以上了。”

  联盟开道

  思路有了,网站也建好了,需要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再就业网,让更多的蓝领和需要他们的企业把信息输入到人才数据库中。于是,郑无畏开始大张旗鼓地推广他的网站,他知道“合作共享”是互联网的精要,因此,他去跟沈阳市的就业安置机构谈合作,但是人家直接拒绝了他——“对不起,我们有自己的网站。”一连跑了许多家就业机构,理由都是一样,郑无畏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然而,就在他看不清方向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沈阳市青少年研究会的负责人,当时青少年研究会旗下的中华后备军网刚好遇到点问题,这位负责人就请郑无畏帮忙修改一下网站,乐于助人的郑无畏当然满口答应。

  接着,通过这位负责人他认识了沈阳市青年工作部的部长,在一次交谈中,郑无畏聊到在目前社会没有足够就业岗位的情况下,更应该帮助年青人解决的不是就业问题,而是自主创业,没想到这一想法与该部长一拍即合。于是,“91创业网”就在沈阳市青工部的支持下诞生了。此时的郑无畏也有了新的想法:为何不与“91创业网”合作,用他们的界面来展示我的数据库呢?这样,“再就业网联盟”的概念浮现在郑无畏的脑海里,之后,应用这一理念,2006年12月6日,再就业网与新华网辽宁频道正式联盟,并很快吸引了沈阳日报集团旗下的沈阳网的加盟。最近,再就业联盟网又打算与“西祠胡同”社区网合作,目前双方已经进入技术交流阶段。

  现在,无论是在沈阳网、91创业网,还是在中华蓝领网、沈阳市妇女会馆、新华网辽宁频道上,都可以看到再就业网的人才数据库和相关链接。







  “我每天8点起床,去完洗手间就直接开电脑了。”郑无畏笑称自己是只“不惑的蜘蛛”,除了晚上会抽出一个小时去游泳,偶尔出去开会外,从早上8点到深夜1点他会一直坐在电脑前。虽然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五、六个小时,但郑无畏并不觉得疲惫:“我现在的工作其实很轻松。每天我都在网上跟一些创业者和蓝领聊天,这让我觉得我的努力是值得的,我希望有一天中国的蓝领能像加拿大的蓝领一样,用网络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