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让日本人接受“日本鬼子”

(2008-08-04 11:02:11) 下一个




我曾经问过数位日本人对“日本鬼子”这词有什么感觉,当然也有年轻人说没听说过这词,知道的人大都表示“虽然说的是战争中的日本人,但(听到)还是心情复杂,感觉不大好”,其中有日本人说:听说中国抗战影视剧中的日本人都像鬼……
    这话说得倒是实在,曾经很长一段时期,我们抗战作品中的日本人的确都是呲牙咧嘴的形象。说起来,日本人对中国抗战影视作品一直是有抵触情绪的,近年有日本演员加盟中国电视剧演日本军官,有日本人就开始说风凉话了,说是怎么能去演中国的“反日剧”,丢日本人的脸。近年来,中国的抗战作品在摆脱脸谱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不乏让日本人震撼的作品,如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对日本人的形象作了刻骨的描画。影片中出现日本投降以后日本兵在街头卖烟,向中国军队讨好的镜头,让人感到十分新鲜和真实。回忆起六、七十年代一些抗战电影,细想起来,一些片中鬼子的形象还是挺丰满的,比如“和蔼”地与小八路谈话的日本军官。反而到了八九十年代,一些作品意识形态色彩太浓,影响了形象的塑造。“日本侵略军”是一个政治上、民族感情上的定性,但是作为影视艺术形象,日本军人也有特殊的气质与威慑力,如果不能表现出这方面特征,那作品就很难说是成功的。
    日本人对“日本鬼子”还心存疙瘩,这是他们自身的复杂心态和历史观在起作用,如何让日本人接受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日本鬼子”, 则需要我们的影视人做出努力了,相信离那一天不远了。
    7月以来,中国电视剧《新上海滩》在日本东京电视台热播,这是一个让人欢欣的突破——中国电视剧进入了日本主流电视台,打破了以往韩剧一统天下的局面。把《新上海滩》引进到日本拥有该剧日本全权版权的是一家在日华人办的文化企业——日本JCP公司。几天前,笔者见到了该公司的社长李珍,她谈起与东京电视台交涉过程中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新上海滩》里有抗战的情节,李珍通情达理地和对方商议:“你们如果觉得有不容易接受的地方,不适合日本人的欣赏口味,可以做些删改。”但是对方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原封不动地播出了,他们选择了尊重原作,说是被剧中人物的命运所感动,那个时代那样的“反日”也是真实可信的。为什么日本人接受了片子的抗战情节?李珍总结道:因为作品描写了人性共通之处,这样才能让日本人服气。
    这话说得好,客观描写人性应是对所有艺术作品的要求,而不仅仅是针对抗日题材。巧的是,前不久我采访来日本宣传自己的影片《花腰新娘》的导演章家瑞,他也说过类似的话:“过去中国电影走不出去,不受关注和欢迎,因为它们离开了真实,离开了感人的力量,离开了真实的人性。人类的本性,有共通的地方,我们的电影应如此描述人性。”《花腰新娘》7月底在日本上映,日本人对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题材还是很感兴趣的,因此票房看好。这是题外话了。
    要让日本人接受“日本鬼子”,重要的是让我们笔下的“鬼”重归人类。让我们大气地刻画敌人吧,告诉世界人性的共同之重。敌人也是人,他们也被民族的文化所浸透,也为传统意识所约束,把抗战影视片拍成为主旋律服务的献礼片,那是永远无法“走出去”的。去年奥斯卡外语片的金球奖众望所归地颁给了美国导演伊斯特伍德的《硫黄岛来信》,这部影片为什么获好评?因为美国人不仅站在自己的立场述说战争,更从“敌人”的立场描绘人性,甚至表现了日军的“英勇气概”。
今天我们的抗战影视作品远没有达到《硫黄岛来信》那样深刻表达人性的高度,是啊,当年在硫黄岛上激战的美日士兵今日相见已经能够相拥而泣了,我们又于心何忍让老态龙钟的侵华老兵年复一年地在卢沟桥上叩头谢罪呢。
    去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中国有多位导演拍“南京”,日本右翼也拍了一部“南京”,不用说,观点不同,阐述的“事实”也不同。将来有一天,中日如果能够合拍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的影片就好了。让日本人坦然直面“鬼子”,让中国人大气俯视“鬼子”。

from sohu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