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

(2008-08-23 06:36:30) 下一个




在十九世纪的奥地利,有几位作曲家都叫施特劳斯,一位是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也就是著名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的作者,另三个是他的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约瑟夫·施特劳斯(1827-1870)和爱得华·施特劳斯(1835-1916),在他们父子四人中间,以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现在人们一般提到的约翰施特劳斯指的就是他。

  约翰·施特劳斯从小就受到父亲的音乐熏陶。他跟父亲的乐队里的一名提琴手学习小提琴,还向以为捷克作曲家作曲。19岁时,约翰·施特劳斯自己组成了一支轻音乐乐队,并在演出中享有盛名。1849年之后,他带领乐队到国内外巡回演出,与此同时,他创作了大量轻音乐作品。

  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了几百首圆舞曲、一百多首波尔卡及其他舞曲,此外还创作了十六部轻歌剧。约翰·施特劳斯享有“圆舞曲之王”的美名。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是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几百首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写于1867年,现在人们常听到的是管弦乐曲。其实,这支曲子当初是作为一首男声合唱曲写成的。

  1867年,奥地利维也纳男生合唱协会,急需一首供表演用的合唱圆舞曲。当时,约翰·施特劳斯已经创作了大量圆舞曲,于是大家提出最好请约翰·施特劳斯来写。“合唱协会”的指挥赫尔柏克找到这位著名的作曲家,请求他为“合唱协会”创作一首合唱圆舞曲。当这一要求提出以后,约翰·施特劳斯并没有马上答应,虽然,他早就想写一首以多瑙河为主题的作品,但是人家要求他写的是一首声乐曲,而他过去从没有写过合唱。经指挥一再请求,他才答应试一试。

  多瑙河是流经中欧的一条主要河流。这条河流对作曲家来讲,如同母亲一样的亲切、熟悉。约翰·施特劳斯不知多少次泛舟多瑙河上,漫步在她的两岸。那湛蓝的河水,如画的风光,村民朴实的舞蹈,美丽动人的传说,使作曲家感到犹如投身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之中,经常流连忘返,不愿离去。他更喜欢阅读诗人们赞美多瑙河的诗篇。所以当赫尔柏克一提出要他创作一首以多瑙河为主题的圆舞曲时,一幅幅多瑙河秀丽景色的生动画面和柏希的诗句“在那多瑙河边,在那多瑙河边……” 立即浮现在作曲家扥奥海里。约翰·施特劳斯把自己的感受将给有人格涅尔听。这位诗人也有同感,他很快写下一首歌颂多瑙河的诗歌。关于约翰·施特劳斯拿到《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诗篇时,乐思如同奔腾的河水,激荡在他的心头。关于约翰·施特劳斯是怎样创作《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的,是人们感兴趣的事情,于是传说纷纭。有人讲:那天,他忘了带谱纸,于是在自己的衬衫袖子上匆匆记下了这些乐思。这天夜里,他没有回家去,直到清晨,他才回到家里脱掉衬衫入睡。

  他的夫人杰蒂·德雷弗斯是一位歌唱家。她发现丈夫衬衣袖上的乐谱,知道这是他的什么新作,就没有动它。可是,当她有事出门归来时,发现这件写有乐谱的衬衣被仆人当作脏衣服拿去洗了。她不由得一惊,急忙跑出去找。幸好洗衣妇刚刚将衣服丢进洗衣盆里,杰蒂从水中将衬衣捞出。还好,乐谱墨迹还未泡掉。所以,今天,人们能听到这支动人的圆舞曲,真应该感谢杰蒂救谱之功。当然,传说并不一定和事实完全相符,但它说明人们对这支曲子的热爱和想追根求源的迫切心情。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问世之后,开始,听众反应并不强烈,直到作曲家本人把它改编成管弦乐曲之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越来越喜欢它。有人把《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比作奥地利的第二国歌,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奥地利国歌不一定人人会唱,可是《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确是老少皆知的曲。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不仅受到群众的喜爱,也受到许多专业音乐家的赞赏。向来写作严肃音乐的德国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有一次在舞会上见到约翰·施特劳斯的夫人杰蒂,杰蒂请勃拉姆斯在她的扇子上题字,勃拉姆斯先写上《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的主题,然后在下面写道:“可惜不是我所作。”这个小轶事可以说明,约翰·施特劳斯的曲子的确做到了雅俗共赏。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它不仅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而且在演出规模上也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

  1872年,约翰·施特劳斯应邀到美国波士顿主持《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在世界和平大会上演出。参加这次演出的合唱人数竟多达两万人,伴奏乐器多达 1087件。约翰·施特劳斯担任合唱总指挥,下设一百名助理指挥。这样大型的演出怎么开始呢?有人想出一个好办法:用炮声作为开始信号。这次演出场面壮观、气势磅礴,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演出结束后,大批观众拥向后台,希望见到这位著名作曲家,并纷纷要求签名留念。这时,连作曲家掉下的一根头发,也成为珍贵的纪念品了。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也是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门在音乐会上最爱演唱的曲目之一。她们除了演唱原曲之外,中间加上了许多花腔,比起合唱和管弦乐曲来,它另有感人之处。
 




1987年79岁的卡拉扬大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新年音乐会上演奏的,这也是大师平生唯一一次指挥该音乐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