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梁实秋

(2008-08-02 22:27:57) 下一个




  在“文学”和“历史”,”学识”与”思想”的天平上,重量总是倾斜于“历史”和”思想”的,“文学”和”学识”无可置疑只是“历史”和“思想”的一部分。然而,文学却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历史宏大的场景及其丰富和充满矛盾的内涵,暴露出被时间掩埋的某些不便言传的细节,“学识”也用自己的特质显现一个人的全部才情。所以,当历史远走之后,留给“今天”的,往往是一些作家的名字。所以,当历史远逝,当思想澄清,留给我们的往往是历史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那些不会远逝的作品和才情。

   无疑,我们常常囿于先入为主的思想,于是不可避免地模糊甚至于歪曲某些人的历史和思想。

    无疑,梁实秋就是有着这样遭逢的一位文学大师。他在历史中“沉寂”,在思想上“沉沦”。他是台湾继胡适,林语堂之后的又一位国学大师。

    梁实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英美文学。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1926年夏回国于南京东南大学任教,先后任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外文系教授、系主任。曾和胡适、徐志摩等人共创新月书店,是当时文坛“新月派”后期的大将之一,是新月论坛的首席批评家。1948年移居香港,1949年到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译馆馆长。梁实秋40 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从1930年开始,到1967年,用了三十七年的时间,独自一人翻译《莎士比亚全集》37卷。诗3册。翻译大师的称号,梁实秋名副其实,当之无愧。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他还曾编著过三十多本字典和教科书,常见有《远东英汉大字典》等。  1987年 11月3日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
  
    早期梁实秋专注于文学批评,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苏俄 “文艺政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这期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但总的说来,论战还是文艺家在文艺范畴之内进行的。他曾在一次辩论中说:“我梁实秋是把文学当做献身的事业的,凡是以正当的态度研究文学的都引为同志。文艺里有主义的不同,没有偏僻的党见。梁实秋生就的一身硬骨头,不怕嘲骂,不避嫌疑,不惜费纸费笔费精神!”。但是,由于这场论争是在范围更广阔、也更复杂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背景下展开的,随着论争的深入,不仅范围在逐步扩大,而且性质也在微妙地发生演变。最后,不同文学思想的争论终于被赋予强烈的政治色彩,从而变得愈加复杂难辨。。与鲁迅交手,是梁实秋文字春秋的第一大败着。那是在上海,两雄相扑,傲骨对傲骨,此时便要看大势所趋和双方全副的修为。半逞血性半逞才气的 “白璧德的门徒”,无论如何也及不上一代华夏“民族之魂”的分量。

 1938年抗战开始,梁实秋在重庆主持《中央日报·平明副刊》。期间,他在副刊上写了这么一篇编者按:“现在中国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我老实承认,我的交游不广,所谓 ‘文坛’,我就根本不知其坐落何处,至于‘文坛’上谁是盟主,谁是大将,我更是茫茫然。”这篇小小的编者按引发了文坛的大地震。与“抗战无关论”的罪名让梁实秋背负了几十年。但是据统计,梁实秋在抗战期间所写的文章里,提到“抗战”二字的次数很多。他在抗战开始时力主抗战,被日本人定为抗日分子,为躲避日本人的迫害,孤身一人从汉口逃到重庆,和夫人(季淑)长期别离六年之久。他对日本人的痛恨可想而知。因为一篇编辑的约稿文章,就说他不支持抗战的人,未免有些别有用心。

    梁先生的硬气是隐藏在内心的。他与忧国忧民的杜甫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他们都饱经离难之苦,不同的是,杜甫看重的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关系,梁实秋先生更看重个人内心的修养。毕竟,杜甫经历过天宝盛世,对盛世唐朝充满着强烈的希望和感情,而梁实秋所看见的是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看不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在全民抗战,山河破碎的时代,能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继续做他的学问,是他的福气,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后来他移居美国,获得了绿卡,可以加入美国国籍。但梁先生拒绝了,因为加入美国国籍,将宣誓效忠美国,而一旦美国与中国开战,他唯一的选择是站在中国一边。漂泊异国他乡的他,始终怀着一颗执着的中国心。


  1940年,梁实秋本来想随一个访问团到延安去访问。毛泽东发电报说,我们不欢迎梁实秋来。梁实秋只好终止随团访问。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又把梁实秋定为“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先是鲁迅的“丧家的资产阶级的泛走狗”,又有毛泽东的亲批在后,“反动文人”的罪名,是无论如何也洗不清了。49年梁实秋去台湾后,他的作品在大陆再也没有出版过 (和鲁迅在台湾的待遇一样)。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梁实秋也得到了重新评价。他在文学事业和学术研究上的巨大成就,获得了充分肯定。梁实秋学贯中西,著作丰厚,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译,为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其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虽然有某些严重偏见,但终究是一位爱国的文人学者、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和翻译家。

  梁实秋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就是他的散文了。他的散文写前思索再三,一旦写成,决不再改。梁实秋与林语堂、周作人,都可称为散文大家。梁实秋去世后,有人说如今的散文之林,可以用“但恨不见替人”来形容。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风行全世界,先后印出 300多版,创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发行的最高纪录。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也于严肃中显现幽默,于幽默中显现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他的著名散文作品集《雅舍小品》中的“雅舍”,是指抗战期间在重庆的故居。“雅舍”是梁实秋和他的清华同学吴景超合买的,“雅舍”的名字就来源于吴景超的夫人龚业雅。随着《雅舍小品》的受人欢迎,“雅舍”之名也越来越大。九十年代,因为重庆市的城区改造,“雅舍”可能要被拆除。消息传出,冰心、舒乙、李宣华、林海音等纷纷呼吁“雅舍”应该保留。冰心说:“雅舍因为进入了文学作品而不同凡响”,舒乙在《团结报》上发表了《寻找“雅舍”》一文,论证“雅舍”应该存在的价值。后来在各界的呼吁下,被重庆市政府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雅舍”得以长存。从这当中可以看出梁实秋散文的受欢迎的程度。


   “平生意气消磨尽,双鬓压清霜”。梁实秋做人坚守中庸之道,文章写得不温不火,在追求语言精致的同时也追求思想的闲逸。果实的喜悦是下坠,借之呼应地心的引力;枫叶的谢幕是泛金,借之感激阳光的厚爱。梁实秋如期成熟于生命的秋季。他安贫乐道,于雅室仰观日月,俯察红尘。诚如他自己所说:“我有一几一椅一榻, 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雅室》)。

 



from sohu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