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现代社会最大恐怖:没钱

(2008-05-01 16:35:04) 下一个
  



  对于一个中产或小资来说,突然没钱了,大概是最大的恐怖。比方说没钱交房租了,房东说再不交就搬家;没钱续电费了,家里一片漆黑,一切停摆,不知道能干嘛,仿佛变成了原始人;出门要盘算一下车票钱,吃饭要计划好每天的伙食费;如果有孩子,问题更大;有一个漂亮女人说:爱我就去赚大钱。如果没钱,爱情、婚姻大都早晚会出问题;心里着急又不能表现出来,看不到钱就看不到前途,甚至看不到明天。有一个女人开玩笑说,一定要嫁一个姓钱的老公,生了孩子就取名叫作“钱好多”,再生一个就叫“钱满仓”,再生一个就叫“钱自来”……画饼充饥啊。没想到认识唯一一个姓钱的适龄男子,名字叫钱曙光。

    如果是房贷、车贷还不了,银行天天打电话,自己仿佛做了亏心事,一听电话铃响就紧张;找人借吧,想来想去想不出合适的人。这个世道,手里有闲钱的人像大熊猫一样稀少;把房子卖了吧,住哪?我知道一个人,曾经是办企业的老板,后来没钱了,只留下一辆面包车:他睡在车里,当然也是因为要躲债。但是,汽油也要钱啊,只好找亲戚朋友借100、200,能够买汽油。但是汽油不能当饭吃啊,干坏事又没经验,偷了一个孩子想卖钱,结果进了监狱,终于有免费吃住了。
    为什么借钱周转一下那么难?现代社会本来就反对储蓄。前几年,专家们一直说,中国内需不足就是因为喜欢存钱,不像美国人,有钱就花。专家们说这番话的时候,看着中国居民几千亿的存款就生气。于是,降息、利息税之类的制度,硬要把存款逼出来;买房、买股票之类的诱惑,极尽挑逗地把存款勾引出来。大家要是都存款,大批理财专家们还不都饿死?在通货膨胀的年代,存钱就等于赔钱。没办法啊,有钱的把钱都投出去保值了。要借自然不容易。没钱的,原先那点钱都计划好维持一个生活水平,出了意外,借来钱只是一个垫脚,防止自己掉下一个层次。等恢复到原水平,那里还有余钱还债?每分钱都算好了该花的地方。于是,现代黄世仁苦得没法说,欠钱的都成了老大。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为何会出现银行银根紧?部分原因就是这个道理。钱不是没有,都在“钱生钱”的游戏里,中途退出来,损失太大。如果接受损失,就要破产倒闭,降一个等级。就好比你的朋友钱都在股市里苦等着强力反弹呢,割肉退出来借给你,损失算谁的?当然,痴痴地等在股市里,也未必知道反攻倒算的日子还要等多久,但至少还有一个希望。于是美国政府充当了往外借钱的角色,把金融战线的资金链条勉强接上,一下子就是好几千个亿。那些被美国政府消化掉的不良信贷,就是理直气壮、没钱还债的老大。
    当今世界,20岁左右的年轻人,当啃老族的太多了。但是,有多少啃老族,依然在大手大脚,没有多少愧疚。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大批中年人也开始当啃老族了,最醒目的标志就是中年人带着全家,和老人一起住,至少降低了住房的支出。专家们居然说,这到让亲情得到了培养。这话听着让人痛心:穷的时候想起“亲情”了,一旦有钱,还不是马上要享受自由,搬出去自己住,就把亲情扔了。为什么不能提倡几代人同住的大家庭呢?何必要那么极端地鼓励大家自立门户呢?我不想指责啃老族,这都是现代经济制度造成的。就好比那些还不出钱的人,很大一部分也是金融制度自己造成的。
    我们身边很多人经济状况紧张,更多被称为“房奴”。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月收入6000元,每天只能吃方便面。因为他买车买房了。如果房价持续高涨,他所受的苦,也许是值得的,只要他能坚持住,别把身体搞垮,未来的高房价也许会给他回报,也许。如果像如今的美国,房价开始下跌,这种苦真实是白吃了。房价为什么会下跌?只要想一想,越来越高的房价,最后接手的傻瓜会是谁?所有前面排队的人,能否实现保值,都取决于后面还有一个比我更傻的人。
    简单来说,不管用什么专业术语包装,现代社会里,老百姓遭遇没钱的恐怖,性质与政府遭遇没钱的恐怖是一样的。美国政府这次跳出来,就有点充当最后那个大傻瓜的味道。但是,政府不是老百姓,政府当最后的傻瓜,自然有它老百姓比不了的优势。政府随便可以弄出钱来,老百姓可没这个本事。当然,政府随便造出钱来,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有人说,美国这次出手抢救,短期可能会有点效果,但是,对于长期的经济健康没有好处。只要整个经济运行的方式不变,好了伤疤忘了疼,以后类似的事情就还会出现,政府难道每次都做最后的傻瓜?
    除了房奴之外,现在,另一个人群正开始悄然出现,卡奴。近一段时间,不少银行开始了一系列起诉。有很多信用卡的主人,透支之后不还钱,也找不到下落。在办理信用卡的时候,这些人都有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我们知道,这些证明有真有假,银行在发放信用卡的时候,也懒得管你收入证明是真是假,哪怕你随便刻一个假公章,银行也不会追究。但是,信用卡发出去了,透支发生了,却没有还钱,银行当然着急。找不到信用卡使用者,只好起诉开证明的单位。幸亏这些透支者在中国的数量还不大,否则就有可能演变成中国式次贷危机。幸亏这些人有假证件、假证明护身,可以透支后逃走,否则,就变成还不清卡债的卡奴。
    面对这些未来可能越来越庞大的卡奴队伍,我同样不得不说,这也是银行自己造成的。为了业绩,发卡的时候门槛很低,目的就是鼓励大家多消费。老的百货公司业主曾经反对使用信用卡,他们认为,信用卡很容易使人购买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但是,以银行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制度可不管这些道德戒律。大家多花钱,银行就发财。更荒唐的是,廉价劳动力号称是中国的一个优势,却偏偏鼓励大家高消费。既廉价又高消费,除了欠债还不起,还能怎么办?
    此外,如果有人要创业,需要贷款,难度绝对比消费贷款大。消费贷款可以用自己的未来担保,大不了卖给银行当终身奴隶;创业贷款则要有相应等价的实物担保,比如房子。近年来,由于生存困难,中国的小企业大批关门,自主创业日渐萎缩,经济领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据统计,1999-2004年,中国关门大吉的小企业超过800万家。每家平均按10个就业人员计算,就是8000万失业大军。而我们的银行,还是把经营的重点放在鼓励消费上。没有生产,哪来钱消费?不出问题才怪。
    中国的经济发展,前一段时间学习美国学得太多了。美国经济现在出事了,应该引起中国的警惕。现在开始改变调整,也许还来得及。美国当前遭遇的危机,中国如果能处理得好,也许可以成为一个难得的机会。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整体经济处于健康运行的水平。对于政府来说,至少应该采取适当的金融制度扶植中小企业创业,例如,减少税费。对于个人来说,应该主动减少负债,尤其是减少消费负债。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比方说,能不能住小一点的房子?打消买车的念头?很多人都有减肥的经历,减肥有多痛苦,减少消费负债就有多痛苦。但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再痛苦也应该做。

选自SOHUBLOG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