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她为何爱上了像父亲一样的老男人? ZT

(2008-04-06 21:15:52) 下一个




都说中年男人是现钱,可以拿来就用;年轻男子是期货,保不齐哪天才升值。然而,当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子无可救药地爱上一个完全可以当她父亲的老男人时,我还是有点惊诧莫名的感觉。

我应邀做客一档情感节目,就遭遇了这样一段爱情故事:25岁的小雨温柔大方,三年前自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一间大型企业工作,虽然身边围着不少优秀的男孩子,可是小雨却偏偏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他就是年长小雨近一倍的单位同事老王。工作中的频繁接触和生活中的互相关照,让小雨和老王之间渐渐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小雨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很成熟、稳重的气质。跟他在一起,有一种被呵护、被疼爱的感觉。

两人一次出差途中,小雨的水壶提手断了,断口非常锋利,一不小心就容易伤人。但出门在外,没有水壶又十分不便。老王看到后,不声不响地用小刀帮她把水壶断口一点一点磨平。看到这一幕,小雨心里非常感动,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老王很像自己的父亲……

然而,老王毕竟快五十了,离过婚,身边还带着一个年近二十的儿子,如何面对这份“不一样”的感情,小雨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困惑之中。

在演播室现场,小雨告诉我们,从进入青春期的那时候起,她的眼睛就从来没有停留在同年龄的男孩子身上,相反,却对老王这种成熟稳重型的男人情有独钟。高二那年,在父亲单位举办的运动会上,她认识了父亲的一位朋友——一个气质沉稳作风干练的“叔叔”。当时他正在参加射击比赛。在小雨眼中,这位“叔叔”举枪瞄准的动作潇洒大气,简直就是《上海滩》中许文强的翻版!这一场景如同一幕电影长久地定格在了年仅十六岁的小雨的脑海中。从那以后,小雨跟他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平常生活学习中有什么烦恼,她都第一时间想到他。在高考前,他帮小雨联系了补课老师,买到了紧缺的参考书。之后,小雨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进入大学,他们依然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而且电话不断。渐渐地,小雨发现自己对他的感情起了变化,已经不像高中时把对方当作长辈,而是希望对自己像恋人般呵护。

小雨异常的“性取向”引起了现场嘉宾的浓厚兴趣。一位心理学家就问她,跟父亲的感情怎样?是不是从小缺少父爱?

心理学家的疑问也引发了小雨的无限感慨。小雨直言,自从上大学离开家以后,就很少跟父亲联系,工作也是在外地,一年难得回家一次。

小雨说,她的父亲是家里三代单传的独子,没有生个儿子是他和整个家族最大的遗憾。从小到大,父亲跟她都没有任何亲密的举动。有一件事小雨至今记忆犹新:七八岁那年一家三口在公园里照“全家福”,轮到妈妈给小雨和爸爸照相了,妈妈说你快上去,亲你爸爸一口。当时小雨就冲上去,但当时爸爸的表情非常厌恶,此时,快门刚好按下去了。这张表情尴尬的照片后来就被小雨收藏在她的日记本里,心情不好的时候她都会拿出来细细端详,每次看到它,小雨都会有种想哭的冲动……

在家中,父亲就像座沉默的远山,令人敬畏,加上一天到晚很忙总是不在家,渐渐地,小雨对自己亲生父亲的形象模糊了淡漠了。然而另一方面,在她的内心深处,一个成熟稳重温柔体贴的理想的父亲形象却又慢慢成型,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清晰起来。其实,每一个小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渴望父亲的保护,父亲的关爱,有时候父亲像一座山,有时候父亲也像一片海。弗洛伊德曾说过,父亲常常是女儿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情人(对儿子来说,母亲也是这样),这个“情人”常常给女儿以榜样,给女儿以力量。然而,当这个“情人”的位置长期空缺,孩子幼小的心灵就像提前断了奶一样感到不满足,长大以后她就要努力去弥补这方面的遗憾,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父爱缺失的女孩,常常会将对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现实中某个与父亲形象极其相似的男人身上,后者便不知不觉地成为父亲的替代品,但他又不完全等同于父亲。在父亲的光环效应下,“他”被进一步神化了,成为无可替代完美无缺的“情圣”。这大概就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像小雨这样从小缺少父爱的女孩子总是情不自禁地爱上跟父亲一样沧桑的老男人的原因吧!

可问题是,男人再成熟再像“父亲”,他也有脆弱的一面,一旦哪天他无法很好地行使“父亲”的职责,这段“忘年恋”是不是也就走到了尽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