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4月4日黄昏,美国民运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1929-1968)和助手们走到宾馆2层阳台,商议怎样支持孟菲斯环卫工人争取权益,被租用对面廉价旅馆的杰姆斯·厄尔·雷(James Earl Ray 1928-1998)用步枪暗杀,举世震惊。由此,39年前那个沸腾而颤栗的4月,美国发动史上规模最大的刺客大搜捕。与此同时,100多座城市爆发种族骚乱,要求惩治凶手,揭开暗杀内幕。 中国人对这件事的记述,与外界多有出入,比如说雷被当场抓获。其实,雷并非被美警当场逮捕,所以才有“史上最大规模的搜捕”之说。美警撒了两个月的天罗地网,不见凶犯踪影,6月8日英国警察在希苏机场(Heathrow Airport)安检,意外查出刚在伦敦打劫过银行的一名美国人,美国警察赶来认人,发现是通缉在逃的雷。田纳西州签署不处死刑的保证,雷被押解回国。 雷对刺金事实供认不讳,1969年5月10日,孟菲斯法院判其99年监禁。
第二大版本来自孟菲斯退休的酒吧老板乔尔斯(Lloyd Jowers),他当年经营的酒吧——吉姆格柵(Jim's Grill)——正好位于金遇刺的洛兰宾馆(the Lorraine Motel)对街。1993年,乔尔斯暴料,宣称参与了谋杀金博士。他说,孟菲斯已故的生产商李伯图(Frank Liberto)给了他10万美金,让他雇1名职业杀手去刺金,但他雇佣的杀手不是雷,而是孟菲斯枪法最好的警官。他详细描述了1968年4月4日那一天,他是怎么选出了射击角度最好的房间,并让那名警官埋伏在那里。 第三大版本来自雷的律师派坡尔(William Pepper),派坡尔称,暗杀金的元凶是美国政府,雷不过是走卒,他受命雇用1名黑手党职业杀手去刺金,同时他还派一组绿色贝雷帽狙击手埋伏附近,将得手后的黑手党杀死。1995年,派坡尔出版了《杀令:刺杀马丁·路德·金的幕后真相》(Orders to Kill: The Truth Behind the Murder of Martin Luther King),说绿色贝雷帽狙击特攻队队长艾迪孙(Billy Eidson)被杀灭口。按派坡尔的说法,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陆军、孟菲斯警察,都参与了暗杀。 实际上,这三大版本,均有致命破绽。 所谓Raoul,后来查明是子虚乌有。田纳西州的检察官说,被雷指认为Raoul的那个汽车工人,与暗杀毫无关系,金被射杀时,这个人正在自己的城市干活儿。而那个威尔孙,联邦调查局档案证明,他当时根本不在现场搜寻队,他所谓从雷车上发现并私留证据,全是虚构。 至于乔尔斯,经过7个月调查,孟菲斯检察长吉本斯(Bill Gibbons)宣布,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乔尔斯参加过谋杀。ABC的《黄金时间》(Primetime Live)当年便制作节目,戳穿了乔尔斯版本。1998年,《黄金时间》再做节目,干脆说乔尔斯是骗子。 派坡尔的版本一样漏洞百出,屡遭重创,其书中记述的海缆电报令被查证为伪造,那个所谓被杀掉灭口的艾迪孙队长活得好好的,听说有人指控他参与暗杀金,他十分震怒。 不过,关于传言的传媒揭底儿和法律甄别,并不能有效阻止传言继续流传。传言不是真相,但却符合民众成见。所以派坡尔的那本书,丝毫没有减少印数,特别是在雷1998年病死之后,这本书变得更加畅销。 金案的重新调查
金案结论的反复,是因为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这起著名命案的结构竟是如此简单。1977年,美国国会暗杀取证委员会(U.S. 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Assassinations)提出,刺金不可能一人所为,雷的两个弟弟很可能是同谋,动机是从白人至上主义者那里取得报酬。为此,金案重新调查,但1978年的结案报告并没有满足人们的成见。报告再次确认,雷是凶手,尽管他似乎不可能独自完成暗杀,但他的确是独自一人扣动了扳机。报告留下的一丝悬念是,它含糊其辞地说,圣路易斯州一个种族偏执集团可能卷入暗杀,据说他们曾悬赏5万美金,取金博士人头。 这个委员会发布了这份报告,但其调查材料却被封存,2029年才能解禁。 从那时起,民权组织一直呼吁,要求公开这些资料。
此时,舆论开始对雷有利,1997年2月17日,《时代》杂志发表白(Jack E. White wrote)的评论:“我一直不理解,像雷这样灰溜溜的小骗子,怎么可能一个人逃脱警察在孟菲斯布下的天罗地网,开着耀眼的白色野马,一路跑到亚特兰大,然后出国,去葡萄牙旅行,最后在英国被捕。”白认为,雷背后极有可能是种族集团,但不是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 让雷最没想到的是,他的申诉努力,竟得到金家认可。金家老三(Dexter King)甚至前来会晤,相信在刺杀父亲的阴谋中,雷是无辜的。 1997年3月27日,金老三结束与雷的会晤,确信雷不是凶手,他代表妈妈和兄弟姐妹,向雷主动伸出右手……
既然是年轻人,金必体力充沛,有时做一些出轨之事。1957年,联邦调查局长胡佛(J. Edgar Hoover)在金的宾馆里安窃听器,想知道金是不是亲共,是不是从苏联特工那里拿经费。然而,窃听没有得到什么政治上的成果,反而让胡佛悉知金的私生活。1964年元月5日起,其后17个月,金在全国旅行,在他途中下榻的宾馆里,特工们录下金与各种女人做爱的声音。胡佛还发现,金爱嫖妓,最爱嫖的是白妓,这大概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宣泄和报复吧。金遇刺后,这些录音被解禁,公之于众。
对于卡森和许多美国人来说,当年参与金的“向华盛顿进发”不过是激情狂欢,而金却把那一切视为理想。今天,这些理想绝大部分实现了,甚至已被人们视为平凡和正常,而当初,这些理想却要金付出生命的代价。 金不是完人,但他仍有伟大的一面,他的家族并不需要他去革命,他从小衣食无忧,却同情和关心他人。在波士顿读书时,金与同样优秀的斯高特(Coretta Scott)恋爱,这便是金夫人,婚后他们生育了两子两女。一如祖上,金家一帆风顺。金正是这样的个人背景下决定为被压迫的同胞奔走吁请。从1957年到1968年遇刺,金博士行程600万公里,发表2500次演讲,出版5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想让美国社会理解,人人生而平等,包括黑人在内。 金的民权思想,不是来自遭遇,而是启蒙于多屋学院。在那里,金阅读了美国哲学家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公民的不服权》(Civil Disobedience),后来,又潜心阅读马列、法国哲学家勒努维埃的人格主义、爱尔兰哲学家伯克利的道德理想学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甘地无暴力主义,所以他主张普遍的爱,爱一切人,包括爱敌人。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对金仍有误读,认为是金把甘地无暴力主义首先移入美国。其实,最先提倡无暴力抵抗的美国人是软窦夫,他在金19岁时提出以无暴力方式反对美国空军的种族隔离措施,此时金正忙着拿学士学位。金是在日后攻读神学硕士时才在马斯特博士(A.J. Muste)和约翰孙博士(Mordecai Johnson)的讲道中第1听到甘地主义,而后他开始留意甘地的文章和运动。金真正学习甘地哲学和无暴力技术,是1959年应尼赫鲁之邀去印度访问,此后他明确提出,“同情和谅解那些恨我们的人”,使无暴力运动在美国家喻户晓。 中国人尚且不知的是,早在60年代初,金已开始支持新中国在联合国拥有议席。那时候的美国,距尼克松总统的“破冰之旅”还有10年,所以金这个主意,没什么人支持。金很了不起的是,他在政治上,坚定不移地倡导公正,而且他会从全球角度来看待各个民族的公正问题。 1963年,金博士成为《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1964年,金35岁,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把54123美元奖金交出,用做促进民运。1965年以后,金四处激励民众,反对越战,这的确让美国政府感到有点儿不大高兴。1968年3月,金筹划“穷人进军”(poor people's march in Washington DC),4月4日黄昏,金博士遇刺身亡。当晚,司法部长肯尼迪(Robert Kennedy)心情沉痛地发表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