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常见妇科病的自我判断及防治

(2008-03-29 13:32:20) 下一个




一、阴道出血


临床上常见的阴道出血有以下几种:


1.经量增多: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但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为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其他如子宫腺肌病、月经失调、放置宫内节育器均可有经理增多。


2.不规则的阴道出血: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多为月经失调。


3.不规则的长期持续阴道出血:一般多为生殖道恶性肿瘤所致,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多见。


4.性交后阴道出血:性交后立即有鲜血出现,应考虑早期宫颈癌、宫颈息肉或子宫粘膜下肌瘤。


5.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出血: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15日,历时3-4日,且血量极少,多为排卵期出血,无大碍。


6.经期或经后点滴阴道出血:持续极少量阴道赭红色出血,常为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


7.停经后阴道出血:育龄妇女首先考虑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如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等;更年期妇女多为月经失调,但也有生殖道恶性肿瘤的可能。老年妇女出血量少,历时2-3日,多为绝经后子宫内膜脱落或老年性阴道炎;出血量较多、流血持续不净或反复阴道出血,可能有子宫内膜癌。


二、异常白带


正常白带是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很粘稠,无腥臭味,量少,对妇女健康无不良影响。如果生殖道出现炎症,特别是阴道炎和宫颈炎,或生殖道发生癌变时,白带量显著增多,且性状也有改变。临床上常见的异常白带有以下几种:


1.透明白带:蛋清样,但量显著增多,多为慢性宫颈炎或卵巢功能失调。


2.白色或灰黄色泡沫状稀薄白带;滴虫性阴道炎的特征,可伴有外阴瘙痒。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阴道炎,甲硝唑治疗有效。


3.凝乳块状白带或豆渣样白带: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特征,常伴有外阴瘙痒或灼痛。念珠菌性阴道炎也是常见的阴道炎,真菌感染所致,抗菌药治疗无效,需要抗菌药治疗。


4.灰白色稀薄腥臭味白带: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它是正常生长在阴道内的细菌生态平衡失调引起的。患病时阴道内厌氧菌居多,甲硝唑治疗有效。


5.脓样白带:黄色或黄绿色,粘稠,多有臭味。细菌所致的急性阴道炎、宫颈炎和宫颈管炎都可引起,抗菌药治疗有效。


6.血性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血量可能由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引起,也可由宫颈息肉、重度宫颈糜烂引起。


7.水样白带:持续有淘米水样白带,而且特别臭的,一般为晚期宫颈癌、阴道癌或宫腔内积脓。


三、下腹痛


下腹痛为妇女常见的症状,可根据下腹痛的性质和特点判断疾病。


1.下腹痛部位::下腹正中疼痛多由子宫病变引起,较少见。一侧下腹痛多由该侧子宫附件病变引起,右侧下腹痛也可是阑尾炎引起的。双侧下腹痛甚至全腹疼痛,可能由卵巢囊肿破裂、输卵管妊娠破裂或盆腔腹膜炎引起。


2.下腹痛时间:月经周期中间出现一侧下腹隐痛,多为排卵引起的。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痛、坠胀,可为原发性痛经,或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规律的下腹痛但无月经多为经血排出所致,可见于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术后宫腔、宫颈管粘连等。


3.下腹痛性质:隐痛或钝痛多为慢性炎症或腹腔内积液所致。坠痛可由子宫腔内有血或脓不能排出引起。阵发性绞痛可由子宫或输卵管等宫腔器官收缩引起。撕裂性锐痛可由输卵巢肿瘤破裂引起。顽固性疼痛难以忍受可能由于晚期癌症侵犯神经引起。


四、下腹包块


下腹包块可能是患者本人或家属无意中发现,或体检时被发现的。下腹包块以妇科疾病为最多见,也可来自肠道、泌尿道、腹壁和腹腔。


五、子宫增大


1.妊娠子宫:育龄妇女有停经史,且在下腹摸到包块,常为妊娠子宫。停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且子宫迅速增大,可能是葡萄胎。


2.子宫积脓:宫腔内有脓液使子宫增大,可见于子宫内膜癌,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


于子宫积脓。


3.子宫肌瘤:下腹正中可摸到包块,质地硬,形状不规则。


4.子宫恶性肿瘤:更年期或绝经后妇女子宫增大,并且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可能是子宫内膜癌。


5.子宫畸形:双子宫患者可在子宫另一侧摸到对称的包块。


六、附件区包块


1.输卵管妊娠(宫外孕):包块位于下腹一侧,有明显触痛。患者常有停经史及少阴道出血。


2.炎症包块:包块位于下腹两侧,有明显触痛。急性炎症患者有发热和下腹痛。慢性炎症患者有发热和下腹痛。慢性炎症患者可以不孕,并有下腹部隐痛史。


3. 卵巢良性肿瘤:包块位于下腹一侧,无明显触痛,可活动,逐渐长大。


4. 卵巢恶性肿瘤:包块位于下腹两侧,无明显触痛,不活动,迅速长大,有腹水。


5.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即子宫内膜在卵巢上生长,也随着正常月经周期扫生周期性出血,但这种出血无法外排,在体内逐渐积聚,形成囊肿包块。


七、其他


1.肠道疾病:腹部手术术后的患者肠管发生粘连;肠道结核的患者,肠道肿瘤也可以在腹部摸到包块;


2.充盈的膀胱:充盈的膀胱易被误诊为下腹包块,所以在做妇科检查之前患者应解净小便。


3.脊柱:过瘦的患者平卧时可以在腹部正中摸到"包块",像骨头一样硬,实际上是脊柱的椎体。 


这些妇科病与男性有关
    有些女性在医院看到化验单上的诊断结果后觉得奇怪:自己平时都很注意个人卫生,怎么会得妇科疾病?还有一些女性困惑不已:每次夫妻性生活,丈夫总会说自己下身有异味,可是明明冲洗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还是有异味?有些女性抱怨:没有结婚时,很少去看妇科,可是自从结了婚有了性生活,还真觉得妇科病不少。为何婚后患妇科病的多起来了?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梁建容。


    梁建容听了记者的提问后笑着说,女性患妇科病其实是有很多原因的,不能说是因为男性导致女性得病。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如男性不注意个人卫生,性生活时将病菌传给女性导致一些妇科疾病也是有可能的。


    女性为什么生殖系统容易生病而男性却比较少见呢?这主要是因为男女生殖系统结构上的差异。男性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共用一条通道即尿道与外界相通,但与盆腔、腹腔不相通。女性生殖系统则与泌尿系统完全分开,生殖系统外面通过阴道口与外界相通,里面通过输卵管开口与盆腔、腹腔相通。一方面阴道口较大,外面的病菌容易进去诱发炎症;另一方面阴道里本身就常驻很多致病菌,平常免疫力好的时候大家相安无事,但当免疫力下降时,这些致病菌就会兴风作浪,导致炎症的发生。

  白带异常显示炎症侵袭


    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内裤上有时会出现透明无色的分泌物,这是卵巢发育后大量分泌的雌激素的影响,医学上称之为白带。它可湿润或润滑阴道,每当受刺激、月经前后几天、排卵、怀孕都会使阴道分泌物增加,这是正常生理现象。正常的白带是无色透明的,没有臭味。如果白带增多,呈奶酪或豆腐渣状,黄或绿色、有腥味等,那都是异常白带,它通常是生殖道炎症的表现。


    温情提醒:女性发生生殖道炎症的原因有多种,但与性生活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男方用手爱抚时没有洗手,指甲过长藏污纳垢;同房前双方或一方不注意清洗下身,尤其是男方卫生习惯欠佳;男方患包茎或包皮过长,同房后懒于排尿和清洗等均是女性白带异常的重要原因。要针对上述原因进行预防性处理。

    慢性宫颈炎


    有资料显示,慢性宫颈炎在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妇女中发病率竟高达50%以上。未婚女子由于处女膜的屏障作用,细菌很难侵入,所以很少发生宫颈炎,有了性生活后,阴道相对处于一种开放状态,给细菌可趁之机。正常的、讲究卫生的性生活是不会给女性带来任何危害的。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也有自洁的作用。但是如果性生活不注意清洁卫生,病菌侵入阴道,就增加了女性患生殖器官炎症的可能性。


    目前,由于过早发生性行为、性伴侣过多等原因,宫颈癌的发病人群出现年轻化趋势。医学研究证明,由于下生殖道及子宫颈上皮发育尚未成熟,早婚(20岁以前结婚)、过早发生性行为(18岁以前发生首次性行为)、性伴侣过多等行为均会使年轻女性的子宫颈长期受到包皮垢中的多种致病细菌、病毒的反复刺激,导致慢性子宫颈炎,最终转化为子宫颈癌。


    温情提醒:男性包皮过长、包皮污垢等都是细菌、病毒滋生场所,极易通过性行为传染给对方。进行早期环行切除和应用避孕套对宫颈癌都有预防作用。男女同房前都要洗澡,洗净阴部,从而减少感染机会。男性要翻转包皮,特别是要把阴茎头冠状沟内的污垢清洗掉。

    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没来月经的幼女及未婚、没有性生活的少女或绝经后的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而育龄妇女的发病率很高。引起盆腔炎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产后、流产后感染,或者做了子宫腔内的手术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等。但是也有不少是由于经期卫生不良特别是月经期性交,感染了性传播疾病等也容易引起盆腔炎。


    不洁性生活史、多个性伴侣、开始性交年龄小等容易感染性传播性疾病,进而继发盆腔炎。因此,盆腔炎大多数发生于性活跃期和有月经的妇女。随着婚前性行为的增多,盆腔炎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


    温情提醒:女性要学会保护自己。在没有打算要宝宝的时候,一定要做足避孕措施,反复人工流产的妇女易发生生殖系统的炎症,甚至不孕。经期不宜过于劳累,注意营养补充,少吃甚至不吃生冷食品。


冷水是妇科病"罪魁"
  为了预防女性关节炎和妇科病,女性(特别是处于孕、产、经期的妇女)应尽量避免冷水刺激。有条件者应该在洗衣、做饭、保洁等家务劳动中使用热水。


  欧美国家冷、热水使用的比例是1:9,而中国是9:1。欧美国家的冷水只作饮用或冲厕、洗车用,而在其他方面都是使用热水。在我国,热水普遍只做饮用和洗澡。


  最近一项涉及1.5万个家庭的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40岁以上的家庭主妇中,有86%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关节病或妇科病,致病的“罪魁祸首”之一是冷水。

  女性对低温耐受力较差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的项小英主任医师、中医体质学会副秘书长王东坡教授,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关于女性保健的专题座谈会上共同呼吁,为了预防女性关节炎和妇科病,女性(特别是处于孕、产、经期的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冷水的刺激。有条件者应该在洗衣、做饭、保洁等家务劳动中使用热水。


  王教授介绍说,从中医体质学说的角度看,怕冷,是因为“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女性怕冷多因为多数女性属于阳虚体质,对低温的耐受力比较差。


  在我国,不少北方城市是使用地下水,即使是在盛夏,水温仍然比较低。一旦寒气袭入体内,就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久而久之,女性就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全身乏力等症状。


  一位河北女性,由于在冬季为寄宿学生洗大量的衣物,双手长期浸泡在刺骨的凉水中,结果右臂关节扭曲,双手五指无法伸直,造成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


  有关的实验数据显示,热水的去污力是冷水的5倍。由于特有的生理周期及抵抗力差等因素,女性如果频繁受到冷水刺激,就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致病微生物可乘虚而入,从而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

  洗冷水澡健身不适合女性


  部分女性认为冷水洗澡有益健康,并一年四季坚持不断。针对这种认识误区,项小英主任医师指出,用冷水洗澡可能让一些妇科疾病乘虚而入。


  研究发现,女性皮肤里的传感器异常灵敏,只要大脑接收到冷的信息,瞬间就会感受到冰凉,血管就会自然收缩。如果用冷水洗澡,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特别是在哺乳期、怀孕期、月经期,女性受冷水刺激后容易诱发多种妇科疾病,对女性怀孕、生理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据报道,欧美国家在热水系统方面的投资超出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消费的总和,是我国的5倍左右。欧美国家冷、热水使用的比例是1:9,而中国是9: 1。欧美国家的冷水只作饮用或冲厕、洗车用,而在其他方面都是使用热水。在我国,热水普遍只作饮用和洗澡。


  近10年来,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增长了30%,住房投资增加了16倍,家用电器更新了4代,私家车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持续增长,有很大一部分家庭实现了小康,其中一些家庭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国家中上等家庭的生活水平。然而,国人健康用水的意识却远远落后于国外。专家指出,国人对此应该予以重视。


简单做法来防治妇科病
  宫颈癌、卵巢癌、阴道炎……这些妇科病看起来好可怕,不过别被它们吓到,也不要谨小慎微地防病,这样会搞得人头昏脑涨。其实,一些妇科疾病无需付出太多,只要持之以恒,一些简单的做法也能收到好的效果。


  防宫颈癌——谷类早餐


  宫颈癌也称子宫内膜癌或子宫内膜腺癌。据调查,在患有宫颈癌的女性中,有30%的人叶酸摄入量明显低于正常女性。同时,如果在怀孕期间摄入足量的叶酸,宝宝患上致命性神经缺乏症的几率就会下降50%。叶酸摄取的方法也很简单,每天一餐谷类早餐就可满足需要。


  防卵巢癌——服用维生素C和E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其癌变早期毫无症状,一旦有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到晚期,所以其危险度不可小视。


  维生素C和E可以帮助你抵抗卵巢癌的侵袭。研究表明,如果每天摄取90毫克的维C和30毫克的维E,患卵巢癌的几率就会减少一半。


  防经期乳房肿痛——佩戴无钢圈的胸衣


  一项调查表明,在200位患有经期乳房肿痛的妇女当中,有85%的人在佩戴无钢圈的胸衣12周之后,乳房疼痛的症状完全消失。钢圈胸衣虽然能托起双乳、塑造完全胸型,但是却会严重影响乳房的自由活动,经期乳房膨胀的时候,自然就会引起疼痛。


仰卧起坐可治妇科病
    妇科病是女性的常见疾病,提高自身抵抗力和身体素质对治疗妇科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有关专家研究证明,仰卧起坐是发展躯干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一种练习方法,属于周期性动作,锻炼腹肌的方法是治疗妇科病一个可行的辅助方法。


    屈膝做仰卧起坐效果佳


    首先仰卧起坐能锻炼腹部肌肉,使腹部肌肉收紧,更好地保护好腹腔内的脏器。需要注意的是做仰卧起坐动作时,膝关节可分为伸直和弯屈两种姿式,两者完成动作的主要功能肌并不相同。伸直膝关节做仰卧起坐主要锻炼髂腰肌,是髂腰肌(包括股直肌)在远固定条件下收缩,使躯干在髋关节处弯屈。而屈膝(屈膝也产生屈髋动作)做仰卧起坐,主要是腹直肌(包括腹内外斜肌)在下固定条件收缩,形成躯干前屈,骨盆前倾。显然,髋关节的弯屈使髂腰肌在预备姿式仰卧时就先于腹直肌收缩,形成做仰卧起坐动作过程中髂腰肌的“力量性主动不足”,这就有利于腹直肌在下固定条件下全力以赴收缩,“独当一面”地完成动作,因而提高了腹部肌肉的锻炼效果。因此,想获得更好的腹部肌肉锻炼效果,建议用屈膝做仰卧起坐。 


    合理呼吸也有技巧 


   同时,做仰卧起坐时应配合以合理的呼吸,在做仰卧起坐时,身体前屈时应呼气,仰卧时应吸气。但如果机械地在仰卧时完成整个吸气过程,会不利于动作的完成,因此,为了提高动作的质量,还必须注重技巧,即向后仰卧的过程开始吸气,肩背部触垫的瞬间屏气收腹、上体逐渐抬起,当上体抬起至腹部有胀感时,快速呼气,向前引体低头完成动作。


   仰卧起坐可锻炼腹股沟 


   仰卧起坐还可以锻炼腹股沟。腹股沟有许多毛细血管和穴位,做仰卧起坐可以通过锻炼刺激腹股沟的血管,促进腹部血液循环,从而治疗和缓解妇科疾病。同时,仰卧起坐还可以拉伸背部肌肉、韧带和脊椎,并可以通过拉伸脊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适量运动还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建议:30岁以下,仰卧起坐的最佳成绩应为45—50个/分钟;30岁最好做到40—45个/分钟;40岁应做到35个左右/分钟;50岁应努力达到 25—30个/分钟。然而从全民体质测试结果来看,大部分女性仰卧起坐成绩无法超过30个,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警惕:

    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健康,有利于预防、治疗妇科病,但若锻炼不当,尤其是超负荷运动,也有可能适得其反。如在经期剧烈运动有可能使经血从子宫腔逆流入盆腔,随经血内流的子宫内膜碎屑有可能种植在卵巢上,形成囊肿。剧烈活动、抓举重物、腹部挤压、碰撞等都可引起卵巢破裂,从而出现下腹部疼痛,甚至波及全腹。因此,建议患者应在医生和健身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锻炼,这样才能保证科学、安全地达到预防和治疗妇科病的最佳效果。


熊猫眼预示妇科病
眼圈发黑,通常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上下眼睑近睫毛部位皮肤呈棕褐色或浅灰黑色,有时伴有该皮肤的轻度粗糙增厚或有皱褶。此型较少见,多在中年后才出现。这一类眼圈发黑引起的原因较复杂,有的因外伤后,局部容易遗留较显著的色素沉着斑;有的因在眼睑部的皮肤有脂溢性皮炎、黑病变、上眼睑部神经性皮炎、皮肌炎或重症睑缘炎之后,即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粗糙、增厚及色素沉着。


  第二种是从内眼角向下方约呈45度角的棕褐色或浅灰黑色月弯形条状,年轻时不明显,到中老年时期开始走向外上方一直达到外眼角,呈完整半圆形,约数毫米。此型多见,青年至老年几乎均可见到,只有色泽深浅不同之分。这一类的眼圈发黑,一般是随着年龄及身体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形成,多因患严重失眠、贫血或某些妇女病,如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性生活不节制等,色泽会加重而明显。


  第三种是某些病理变化在眼周毛细血管上的反映。如动脉硬化、更年期、大病之后体质较差时,都会造成眼周充血,进而瘀血,也会使眼周变黑。


  总之,绝大部分健康人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眼圈发黑,并不算病态,平时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及适当的营养,多吃些水果、蔬菜及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做些眼部的保健按摩、温敷等。祖国医学认为,人的“气血”盛衰及脏腑变化常在面部有所反映,因此,如果变化较明显,持续时间较长者,应及时请医生检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