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女人的三大伤心事 ZT

(2008-03-23 14:58:06) 下一个





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说:女人有两大爱好,一是做母亲,二是做媒。确实是这样。不过,我今天想说的,不是女人的爱好,而是女人一生中普遍会有的伤心事。在女人一生的不同阶段,有三件事情最让女人刻骨铭心,也最让女人伤心了。那么,这三件事情是什么样的事情呢?
    在中国文化里,说到有关女人的词汇、歌曲和故事,我们随便想一想,就多得数不过来。比如,成语里的男才女貌和才子佳人;歌曲里唱的“十八的姑娘一朵花,身材苗条眼睛大”;故事里说的四大美女,和没有进入四大美女之列的美女,比如,褒姒、陈圆圆等。所有这些文化现象,告诉我们的都是一个意思:最有价值的女人,或者说女人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女人的美貌。女人的才能怎么样,无所谓,相貌才是最主要的。也正因为是这样的观念,虽然历史上同样也有才华横溢的女子,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并不是才女,四大美女才是中国文化中女人登峰造极的象征。
    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在前天晚上,我看青歌赛的时候,听余秋雨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那是当他看到一道有关特洛伊战争的题目时,借机讲起来的。希腊军队为了夺回绝色美女海伦而进攻特洛伊城,双方打了十年的仗,希腊国内的元老们感到很厌倦,说:“为了一个女人打十年的仗,值得吗?”正当元老们用一边倒的观点赞同放弃这场夺美之战的时候,海伦现形在了元老院的边上;元老们看到了海伦的惊世之美后,感慨地说:“为了这样的美女,不要说打十年仗了,就是再打十年仗,也是值得的!”『听到余老师的这个故事,在场的评委们和观众们都会心地笑了。海伦有什么样的能力吗?没听说,男性元老们看到了海伦的美貌,什么都顾不上了。
    可见,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在这个男人主宰的社会里,为女人设置的最有价值标准只有一个:美貌!男人自认为自己比女人更有能力,世界上的一切事情有男人去做就可以了,女人为这个世界所做的最重大贡献,就是让男人欣赏到美颜,享受到美色,这是男人最希望看到的女人的特征。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也正因为这样,女孩子从懂事起,就知道漂亮才是女人的立世之本。从小到大,家里面往这方面使劲,女孩子自己也往这方面动心思。先是穿漂亮的衣服,梳漂亮的发式;大一点了,就开始学着化妆;等自己有了工作,更是把大部分的收入都用在美化自己身上了。本身长得漂亮还省点心,如果长得再欠缺点的话,女人就更是要加倍用心去收拾自己了:从美容到整容,从买不完的衣裳到换不完的发式,女人把大部分心思都用在了使自己看起来更美上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再漂亮的女人,到了三十岁,也就到了人生最漂亮的顶端了,然后,就是看着看着,岁月的沧桑越来越掩饰不住,越来越明显了。也因此,过了三十的女人,会对自己的相貌越来越失望。一位人到中年的女人给我留言说:“到了四十岁,看着自己二十年以前的照片,觉得自己现在完全没有原来的影子了;不要说别人(指丈夫)看了,就是自己看了,都觉得恶心。”所以,社会普遍存在的对女人美貌的高要求,与女人到了中年之后,美貌的渐渐远去,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和矛盾;这也使得女人在这个年龄段之后,对自己的相貌越来越不自信了。尽管富婆会用金钱给自己打造穿不完的漂亮衣裳,画上不知是谁的浓艳彩妆,戴上价格昂贵的珠宝首饰,很无奈,青春和美貌还是相伴着渐渐远去了。这种青春和美貌的逝去,让女人感到了人生的第一次伤心。
    女人渴望美丽,并用各种手段想留住美丽,主要是为了让中意的男人迷恋自己,并延续这种迷恋。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憧憬和等待,女人一旦碰上了喜欢的男人,什么都不要了,仿佛觉得人生的所有目的都达到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名女人,本身已经有了辉煌的事业,可是,一旦碰到了她喜欢的男人,也许是一个各方面的社会评价都不如她的男人,她就不顾一切地,什么都不想要了,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想法:嫁给这个男人,和他相守一辈子。名女人这样想、这样做,我们更容易看到,平常女人也大都是这样的想法,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
    然而,成了家之后,深爱丈夫的女人们,在青春美貌不在后,却倍受丈夫的冷落之苦。这一点,我在《男人们,别让你们的老妻太难堪》一文中,已经说了很多了。有太多的女读者,认为我对这一点的揭示准确极了。我看到我所认识的很多家庭里,女人成了丈夫的老妻之后,太不容易了:一方面,她们像年轻的时候一样,渴望着丈夫的关爱、抚爱和性爱,另一方面她们也要像年轻的时候一样,表面上做出淡漠的样子,却煞费苦心地更加注意打扮和修饰自己,希望用女人惯常的静态美来吸引出丈夫曾经给过他们的那种强烈的冲动和动态的激情来。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没有了青春也没有了美貌的女人,丈夫即使愿意守着,还能有几个丈夫对于看熟了、也爱熟了的女人,保持恒久的激情呢?也因此,女人依然炽热,而男人却早就冷了。还热着的女人,得不到满足后,变得心烦意乱的,这样以来,更让丈夫敬而远之了。所以,女人到了四十岁以后,被她还爱着的丈夫冷落,就变得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平常了。女人也从这个年龄段开始,有了第二份伤心,那是她一生爱着的男人渐渐淡去,留给她的伤心。
    以上说到的女人在三十岁和四十岁两个年龄段的伤心,并不是突然就来了伤心,而是从不知不觉到越来越明显感觉到的伤心。而从有了这两方面的感觉开始,女人也就会在失落和冷落之后,把更多的感情寄托在孩子身上,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情感释放对象;转移的同时,也会觉得那种失落和冷落不那么深重了。然而,女人们却在这种心态下,不自觉地又走入了另外一条可能更伤心的路。
    女人在自己的青春和美貌不在之后,在丈夫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了冲动和激情之后,开始一门心思地关注孩子了。从孩子的吃喝穿戴,到孩子的读书升学,孩子越来越成了女人的中心。可是,女人们不理智的思维,却让她们往往会忽视一点,那就是:孩子小的时候,是妈妈的宝;大了,上大学了,孩子就不愿意再做妈妈的宝了;以后,孩子也会离母亲越来越远的,永远也回不到孩提时代对母亲的那种依恋状态了。等到女人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段了。
    女人们在儿女问题上很健忘。当初,自己青春妙龄和丈夫认识的时候,丈夫是怎么样对待她和他母亲的呢?哪个男人不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呢?而所有的女人,又都会固执而幼稚地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不会这样的。等到母亲盼着能上大学的儿子读上了大学,回家的时候拐弯抹脚地说了一堆话,最后说,回来是来拿钱的时候;等到母亲盼着儿子工作了,儿子却把挣来的钱全部给了媳妇,却难得给母亲买点什么的时候;等到儿子自己也有了儿女,回来看母亲的时候越来越少,甚至连电话也越来越少的时候,人到老年的母亲终于明白了:盼了一辈子,等了一辈子,儿子是为人家打造的丈夫,他并没有多少心思在自己身上。此时,已经人到老年的母亲,也有了人生的第三次伤心!那是在逝去了美貌,遭受丈夫冷落之后,又让渐渐远去的儿子,留下来的第三次伤心。儿子可能不会永远地爱媳妇,过段时间新婚的甜蜜劲过了,妻子成了老妻了,他可能会爱上别的女人,这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说准:儿子永远也不可能变回小时候的样子了,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依赖母亲、缠着母亲撒娇了。女人们到了这个时候,才感慨地说:养儿育女一场空!
    昨天,我和一位河南洛阳的女网友聊天的时候,我对她讲起了女人一生的这三件伤心事,她说我是心理学家,她感慨我太了解女人了。她问我,女人怎么样才能不伤心呢?不伤心的办法可能没有,但减轻伤心的办法倒是有的。这对女人来说,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就是女人要更多地关心自己,不要太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不要太天真地、太理想地,把自己的幸福和希望全部放在老公和孩子身上。现在的人越来越长寿了,女人大都又比男人更长寿,也就是说,等孩子成年成家之后,女人要走的人生路还很长,没有丈夫相伴的日子,也会更长。这就更需要女人从年轻的时候起,不要忘了自己,除了家庭,还要有些别的,比如事业追求、比如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理智地了解人与人生,这样才能不觉得没有美貌就没了一切,才能不觉得丈夫淡了,自己就傻了,才能不觉得孩子走了,自己什么意思都没了。
   还有一些更可悲的女人,明明已经看到孩子大了,会越走越远的,还是痴心不改;带大了儿子,接着带儿子的儿子—孙子,好象再弄个孩子带带,又会从小孩子对自己的依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了。如果女人永远也想不明白,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全是为别人活的;那么,女人也就会永远地伤心下去,对有些女人来说,就不止是这三次伤心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