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中文书友会

大西雅图地区喜爱中国文化的朋友们的网上家园。我们每逢双月的第一个周六上午10-12时有中文书讨论,在Seattle Central Library四楼, 五号房间,欢迎参加!
正文

美国水中的中国鱼-读融融的《吃一道美国风情菜》

(2008-07-22 10:14:15) 下一个

美国水中的中国鱼

──读融融的《吃一道美国风情菜》

肥猫

多维时报,2005年5月13日

人间四月天,在北半球已是春暖花开之时,网上早已贴满了鲜花的图片和关于春天的文字。而在南半球,却正是秋天。

一年四季,最值得留恋的是秋。冬太严酷,春太妩媚,夏太热烈,只有秋,浓淡相宜,脱尽俗气。

秋天最适合于读那种不沉重、不轻佻、亦庄亦谐、富有文化含量的书。

融融的新书《吃一道美国风情菜》就是一本适合于秋天里读的书。我读这本书的主要兴趣在于饭来张口而不在于学习烹调,所以无须象半文先生所说得那样,“左手捧一册《吃一道美国风情菜》,右手执一个汤勺。然后一只眼睛往左看《吃一道美国风情菜》,一只眼睛往右看热气翻腾的炒锅。”我只在晚饭后家人在客厅里看电视时,独自在房间里读它。窗外淅沥的秋雨声,更曾添了不少读书的乐趣。

和作者未曾一面,书里有几幅作者的生活照片,还有一段简介,看后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融融,原上海某报社记者、编辑,1987年赴美留学,与美国人恋爱结婚。现任美国轻舟出版社主编。1997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和若干短篇小说。《吃一道美国风情菜》是她的散文随笔集。在书的扉页上印着一段献辞:“……让我把这本书献给他,一个不懂中文的美国人。”这个“他”,就是融融的美国丈夫。

融融的经历有一定的代表性。八十年代后期,大批学子涌向北美、欧洲、日本和澳洲。在两种社会文化冲突下,开始了艰苦的奋斗经历。其中一种“经历”,便是与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洋人的婚恋。于是“异国情爱”成了蔚为壮观的“留学生文学”的一个重要题材。

“留学生文学”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新文化运动中也一度热闹过。例如郁达夫的《沉沦》和郭沫若的《落叶》,都是表现当时留学生的异国恋情和性苦闷的。不过那时候的留学生,大都深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以“富国强兵”为理想,这在郁达夫的《沉沦》里表现得尤其淋漓尽至。结尾处作者借主人公的口摧肝裂胆地呼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与老一辈的留学生不同的是,当代的留学生所感受到的压迫或许更多来自本族而非异族,他们对故国及其文化的心理取向似乎是反叛多于认同。倘若有一种药材能使自己脱胎换骨、全盘西化,他们中间许多人也许会不惜任何代价取而服之的。特别在一些女性作者的笔下,同族的男性成为她们嘲笑和憎恨的对象,异族的男性则被当成实现脱胎换骨梦想的药材。以我居住的澳洲为例,九十年代初华文报刊上最具轰动效应的是悉尼女作家、原上海文汇报编辑施国英的一篇短文。该文语出惊人,说西方男人做爱,十个当中,八个精彩两个马马虎虎,中国男人做爱,八个糟糕两个马马虎虎。这个后来被称为“二八论”的言论一出笼,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余波荡漾了七、八年犹未平息。另一位也是旅居悉尼的女作家千波,看到报上连篇累牍的《我的洋老公》、《我的“蓝眼睛”》、《我的……》,拍案而起,抛出一篇《谁没有个洋丈夫?!》,意思很清楚,洋丈夫你有、她有我也有,何必一惊一咋的?这些偏激的笔墨,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冲破思想禁区无疑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肤浅和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中我们看不到真正的西方文化的精髓,也看不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我们看到的是东方向西方彻底的缴械和屈服,感受到的是一种长期被压抑的反抗情绪的矫枉过正的宣泄。

然而,《吃一道美国风情菜》给人全然不同的感觉。融融从人类日常生活中最离不开的饮食入手,开拓了一个了解异国文化的全新的视野。作者没有把两种文化视若水火,而是如她自己所说的,在她内心对新土地产生感情的时候,她把家乡一起背过来了。

全书共有31篇短文,各自成篇,也有连贯,连贯各篇的,便是中美文化的冲突和交融。

《吃一道美国风情菜──BBQ》一文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带有原始野性的烧烤夜餐。Barbecue,简称BBQ,即烧烤,“是男人的野外作业”,“以强壮的肌肉和骨胳为条件,在烈火熊熊的炉灶上,翻动以爿为单位的肉块,……”,“在天与地之间,用火焰表示对女人的感情”,在原始野性的燃烧下,“我忍不住走过去,被他搂进怀里”──作者深情地回忆说。

如果说BBQ是具有西方特色的野餐,那么,清汤面应该是典型的中国老百姓的家常便饭了。在《豪宴之后是“面道”》里,我们惊奇地知道作者的洋丈夫原来也爱吃中国的清汤面,甚至要求每天给他煮一碗。作者这样描述她先生吃面的笨拙动作:

“他用中国的碗,中国的筷子和汤匙。桌子要低一些(茶几),椅子要软一些(沙发)。他坐直了身体,举起一匙清汤,吹了吹袅袅的蒸汽,一饮而下。再举一匙清汤,吹了吹,饮下。一匙接著一匙,直到把汤喝光。然后,一手握筷(他用左手),从碗里挑起一小撮面条,缓缓地往上抬,达齐眼高时,另一手用匙去接,握筷的手再降下来,等面条都服帖舒适地聚在匙内,然后把汤匙移向嘴里。这时,他放下筷子和汤匙,双手平铺在大腿上,细嚼慢咽。接著,重复一边,一碗面吃了个把小时。”

在这段描述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作者一双温情的眼睛在关爱地注视着自己的先生。她不仅把丈夫当成男子汉,也当成孩子,真象是中国传统家庭中一位贤良的妻子。

当然,两种文化不可能没有冲突。《餐桌上的中美战役》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与她先生之间在餐桌上的“战役”──“战役”一词的大词小用体现了作者的幽默。文章写得颇有戏剧性,可以改编成一幕小品。本来说好了如果“情人节”两人出去吃了中国菜,“母亲节”就得吃外国菜。可是到了母亲节作者又说:“母亲节是我的节日,你搞不搞得清?”女性的可爱又可气的刁蛮和霸气跃然纸上。对比之下,她的先生“很少发脾气,不到忍无可忍,总是温良恭俭让,很有绅士风度。”“而我,”作者写道,“恰恰在他发火的时候,心花怒放,越火越想和他逗著玩。”其实,她的先生兴许就是为了让她“心花怒放”才佯装发火的。显然这是一场双赢的“战役”。

《海鲜压倒河鲜》提到作者的先生儿时“因为宗教的原因,每周五晚上要吃一次鱼”。虽然文中没有说明是什么“宗教”,但这一信息透露了融融的夫家是一个有基督教背景的家庭。星期五吃鱼是一个古老的基督教的传统,因为耶稣基督在星期五被钉十字架,基督徒便将星期五定为斋戒日。斋戒日不可吃肉,但可用鱼来替代。为什么呢?因为当时肉被看成是奢华食品,你必须花钱购买或必须自己拥有饲养场,而鱼则是任何哪怕是身无分文的人都可以在江河湖海里捕捉到的,被看作是低贱的食物,吃鱼也就有吃“忆苦饭”的意味。如今,新教的基督徒在星期五已经爱吃什么吃什么了,据说斋戒日的传统在罗马天主教还能看得到。融融的先生也未必始终坚守这一宗教习俗,但他无疑保持了宗教情怀。因此,融融书里的许多篇章──例如《给自己一次感激的机会──美国的感恩节》和《洋农夫的泡咸肉──ST.PATRICK'S DAY》──都充满着宗教情怀,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有人断言中国文化只关系世俗道德,而没有宗教的超越,这不对。宗教情怀正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融合的基础。

或许因为是新闻专业出身的缘故吧,融融写文章十分注重信息量。这本书除了借“吃”谈文化以外,也真的给出了各种做菜的具体配方。那些爱好在厨房里添油加醋的朋友若把这本书当成菜谱来潜心学习,想必也会功夫大增的。

合上书。夜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心境象被秋水洗过一般澄澈。

突然想起融融在另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自白,说她自己是“一条中国鱼进入美国水,从冲突陌生到宾至如归”。

仿佛听到一阵微渺的声音,那是鱼和水的对话──

鱼说:“你不是我,哪知道我的欢乐和苦恼?”

水说:“我知道你的欢乐和苦恼,因为你在我的怀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