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坠毁等于2400次A级事故 美战略力量削弱
来源:新华网 2008-02-28 13:35
B-2战略轰炸机
宋心之:资深航空专家
发动机和飞控系统应为主要原因
记者:B-2坠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宋心之:根据目前的新闻报道,美国军方正在就此次事件进行调查。就我来看,事故原因除了飞机本身的故障(例如发动机、飞控),飞行员操作失误,还要包括外界的因素,例如鸟撞和天气等原因。我在网上看到过有关此次飞机坠毁的视频,感觉当地天气晴朗,能见度较高,似乎天气并不是主要因素。从相关报道上来看,B-2是刚刚起飞,刚飞过塔台就坠毁,很可能和飞机上关键设备发生故障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可能和发动机和飞行控制系统有关。
记者:有报道称跳伞的飞行员称机上起火,您对此如何判断
宋心之:如果机组成员发现了机上起火,那么很可能就发生了发动机的故障。B-2装备有4台发动机,如果飞行员报告1台失火,B-2还有可能挽救,但是希望不大,因为B-2采用2台发动机公用进气道,很快火势就会蔓延到第二台发动机,故障情况会迅速地恶劣,出现使飞行员难以挽救的状况。
第二种可能就是起火的部位是飞控系统的关键部件。B-2采用的是一种“静不安定”的设计,飞行控制完全靠电子化的线传控制系统操纵。一旦飞控系统关键部件发生问题,飞行员将很难挽救外形怪异的B-2轰炸机,只能无奈的跳伞看着轰炸机坠毁。
从可能性来看,我认为如果飞行员报告有起火现象,那么发动机故障是最可能的因素。第二位的可能性就是飞控系统出了问题。
人为因素不大 不会造成核污染
记者:是否可能是飞行员人为失误?
宋心之:我个人认为人为因素可能性不大,因为无论是发动机故障还是飞控系统故障,造成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飞行员难以处置的,只能尽快跳伞逃生。
记者:机上是否带有核武器,坠毁是否造成核污染
宋心之:不会。据美军报道这是一次例行的训练,没有携带武器的必要。从现场视频来看,没有明显的弹坑,周围高速公路上也没有封锁,还有汽车通过。如果机上携带武器,即使是常规炸弹,现场就不是这样了。
相当于2400次A级严重飞行事故 创世界之最
记者:B-2这次坠毁损失是否只是十多亿美金?
宋心之:远远不止于此,美军这次B-2坠毁,在美军历史上,也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一个“不光彩”的记录,就是单次飞行事故损失世界之最。
美军有一套自己的飞行事故评估体系。我看到的材料是单次飞行事故损失达到50万美元以上(当然现在可能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这个额度要上升),或者出现飞行员死亡等人员伤亡就算做最严重的A级事故。而此时坠毁事件,B-2造价为12亿美元,其实加上研制费用单价会飙升到22亿美元左右。这就意味着,即使按照12亿美元的价格计算,这次坠毁就相当于2400次A级严重飞行事故。如果从经济领域来看,就好比一个公司瞬间损失了20多亿美金,一个“世界500强”公司顷刻间灰飞烟灭。
另外一个关键就是,美军B-2原来一共就有21架,数量很少。1架坠毁就相当于B-2轰炸机队损失了相当于5%的力量。不要小看这5%,因为按照美军的标准,执行空袭任务的飞机,如果一次出动损失率达到了5%-10%(也就是100架飞机有5架损失),那么这种损失率将是不可接受的。从这次事故来看,是4架B-2起飞,发生这次事故就相当于1次轰炸行动损失了25%的力量,可见此次坠毁事件损失的惨重。
B-2缺陷“大曝光” 五角大楼喜欢“高科技垃圾”
记者:作为长期关注美军空军装备发展的专家,您认为此次事件是否暴率B-2在设计时存在重大隐患?
宋心之:众所周知,B-2的研制始于美国空军的ATB计划,即“先进技术轰炸机”项目,始于20世纪80年代。B-2在80年代末首飞,在90年代开始装备美空军部队,到现在已经服役10多年了。一般来说,作战飞机通常会在使用的初期和末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但是B-2飞机服役已经10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坠毁事件,但并不意味它没有故障和隐患,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而这次事故发生时B-2已经服役多年,一下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坠毁事件,说明B-2在研制过程中乃至总的研制方针上出现了毛病。就是美军在B-2研制上过于追求新技术。当然在作战武器研制上采用新技术无可厚非,但是过多、过滥地追求新技术,就会给装备造成诸多的不可靠因素,例如事故率高、出勤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我认为在B-2早期肯定有,但是表现不明显。而这次坠毁事件,则是以非常严重的形式,把B-2的缺陷一下来了个“大曝光”。
记者:看来这是对美军“唯技术论”的一种讽刺。
宋心之:没错。国外曾经评论说,五角大楼喜欢“高科技的垃圾”。虽然是垃圾,但是只要“充满”了高科技,美军方首脑就会满意。当然,美军武器崇尚高技术,一方面可以方便向国会要预算,另外也是对其他国家的威慑。就像B-2没事就在演习中出现,还常常宣称是世界上唯一的隐身轰炸机,这都是威慑的体现。但实际B-2的性能,也许不想外界想象的如此可拍。高技术的充斥,造成的问题就是可用性和实战性反而要打折扣。“唯技术论”给国家军备发展带来的危害将是非常严重的,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B-2停飞 美军战略威慑能力下降
记者:B-2事件是不是也给其他国家装备研制上有所启示?
宋心之:每个国家情况不一样。美国财大气粗,美军是以全球称霸、全球作战为方针,所以美军很看重高技术,很重视与其他国家的拉开“代差”。所以美军这种“唯技术论”的特点很难扭转过来。但是其他国家还有自己的国情。你是否需要“全球作战”?你是否需要“和美军全面对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有根据自身的国情、国力和战略,研制相应的武器装备,才是正确之路。反之盲目地跟在美国后面跑,迷信高技术,肯定没有出路。
记者:B-2坠毁对美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有何影响?
宋心之:肯定有影响。美军的B-52战略轰炸机群已经超龄服役多年了,而它的B-1轰炸机机队使用时间也不短了,同样问题多多。虽然轰炸机的寿命一般很长,而且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延寿”,但是美国空军希望的是一支具有隐身能力,能够兼俱“核打击”和常规打击的战略轰炸机力量。而B-2坠毁带来的整个机队停飞,就意味着美空军的战略打击力量被大大削弱了。如果B-2数量很多,那么摔一架可能影响有限。但是现在B-2数量极少,美军只能在解决完问题后才干重新使用,否则再摔1架谁也承受不起。如果在停飞期间,世界上出现什么不利于美国的“风吹草动”,B-2就只能干瞪眼看着。即使恢复了飞行,美军对B-2的使用还会更加“束手束脚”,一有风吹草动,还可能停飞。这就意味着B-2出勤率进一步下降,美军战略威慑能力进一步下降。
美军无研制新轰炸机需求 亚太部署B-2不变
记者:美空军是否会利用B-2坠毁向政府追加资金研制新轰炸机
宋心之:我看不会。美军连B-2都快承受不起了,哪有财力进行未来轰炸机研发。当然从新闻报道上看,美国洛马公司等军工巨头都有下一代轰炸机的预研。因为从这些军工企业来说,他们肯定会拍着胸脯称,什么样的先进轰炸机我都能研制,但是前提是大把的资金投入。我认为,在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格局下,美国还看不出研制下一代隐形轰炸机的必要。尽管B-2停飞了,但是B-52、B-1等轰炸机还是能够应付大多数的战场。B-52+B-1+B-2的战略轰炸机模式在美空军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即使美军硬着头皮搞了新轰炸机项目,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没有采购。
记者:从F-15坠毁到B-2坠毁,说明了什么问题?
宋心之:还是反映了美军偏爱高技术的特点,造成美军战机复杂、昂贵但忽视坚固、耐用和实用,往往在追求性能的同时飞机设计余量不足,一旦到了寿命,美军战机就会出现较大问题。这与美军的研制思想和方针有很大关系,一时间也较难改变。因为美国的“军标”(军用标准)就是这样制定的,从而有影响着美军工企业的生产。
相反,俄式战机却很重视坚固、耐用和实用。在很多爱好者眼中,似乎是美军战机质量更高一些,摔的次数也少。但实际上这是因为美战机发动机都比俄战机要优秀很多,机体却未必。俄式战机虽然机体坚固,但关键的发动机质量不稳定,掉飞机多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也侧面证明了发动机作为飞行器“心脏”的重要性。
记者:B-2在关岛坠毁,是否和当地潮湿气候有关。
专家:我认为关系不大。因为理论上说,战略轰炸机是能够适应多种气候条件的。即使昂贵的B-2也就是对维护要求更高一些。而且既然美军把安德森基地作为B-2的一个前沿部署据点,其基地设施是能够满足B-2使用需要的。
宋心之:B-2坠毁是否会影响B-2在亚太地区前沿部署的方针
专家:不会,因为这次坠毁很大程度上是飞机本身的问题,而不是当地天气、机场维护等外部问题造成的。
宋心之:事故调查大概会持续多长时间?
专家:很难判断。这次事故美军的飞行员还都幸存下来,对事故调查就很有帮助,否则一旦飞行员也死亡,调查起来就更麻烦,停飞的时间还可能延长。有了飞行员的报告,还有地面上的残骸,凭借美国强大的航空专家队伍,找到问题也就不太困难了。无论是更换一些小的零部件,还是换发动机,对于美军来说都不是问题。关键是,B-2这次事故是否意味着它已经进入了事故的多发期,后面还会有更多的潜伏的隐患,这就麻烦了。当然美军会公布此次调查的结果,比如是飞控问题还是发动机问题,但详细情况肯定是作为机密不示于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