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也曾全民皆兵:动员80万群众防备苏中空袭 -- 曾是奇谈?

(2008-01-04 15:19:21) 下一个
美国也曾全民皆兵:动员80万群众防备中苏空袭
时间:2008-1-4 9:10:31 军事天地


冷战初期,美国与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极为紧张。其中,在朝鲜战争期间,世界随时可能进入新的大战。据最新的《美国空军》杂志披露,美国为了防备苏联和中国可能发动的空袭,曾在本土设立了大量防空哨,先后动用了数十万人,时刻监视天空的各种动静。


担心苏中发动空袭

冷战于1947年开始后,美苏关系越来越紧张,双方加紧发展各种先进的远程作战武器。1949年,苏联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美国大为震惊。随后,美苏开始威力更大的氢弹研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开始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与此同时,苏联开始为中朝军队提供武器装备。美国对新中国了解很少,因此,也很担心自己的安全。

美国不得不作最坏的打算。当时,苏联唯一能够空袭美国本土的远程作战飞机就是新生产的图-4。该型机是仿造美国B-29远程轰炸机而成,配备了4台发动机,可以携带一枚原子弹飞行6000多公里,完全可以对美国本土发动单程空袭(无法返航)。早在1949年底,苏联空军已经配备了大约300架图-4远程轰炸机。美国军方认为,一旦需要,该型机可以从欧洲的航空基地起飞,对美国本土东部和北部一些目标实施空袭作战,芝加哥和纽约等大城市均在其威慑范围之内。图-4也可从苏联东部基地或者亚洲的中国航空基地起飞,对美国本土西部目标发动空袭作战,其中,洛杉矶等大城市在其威慑范围之内。

美国感到担心的是,苏联可能还有更有威力的远程作战飞机(苏联当时正秘密研制可以直接空袭美国本土的新型远程轰炸机——图-95)。一旦如此,苏联对美国本土的空中威胁更不能等闲视之。


80万人监视天空

美国开始在本土加强防空。由于当时没有先进的防空侦察工具,如间谍卫星和空中远程侦察系统,无法及时全面了解空中情况,美国不得不在本土建立大量防空观察哨,大力增加地面观察人员,以监视整个本土空域的情况。早在1950年2月,美国大陆空中司令部就建议,成立一个拥有16万人的地面观察队,在全国建立大约8000个观察哨负责天空的监视。经过筹备,到1951年底,美国地面观察队已经征召21万人,在全国建立了26个防空情报鉴别中心。


有意思的是,这是一支隶属空军的民间志愿力量,许多人是青少年和家庭主妇。他们守在观察塔、楼顶或山头等地,手中唯一的“武器”就是望远镜,不断地观察四周的天空,时刻监视天空的动静。一旦天空出现可疑飞机,他们马上通过“热线”电话报告上级防空部门,并在图上标出飞机的航向和航速等数据。

防空观察员都有一本手册,手册里有美军和苏、中作战飞机图以及具体的识别特征。防空观察员必须细心学,掌握作战飞机的识别功夫,包括美苏作战飞机的区别、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差异等。美国军方为了让防空观察员记住各种作战飞机的特征,想了许多办法,包括使用招贴画、卡片、幻灯片和电影等。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是使用逼真的战机模型。于是,大量战机模型送到了防空观察员手里。

据美国空军现役军官萨特回忆,他15岁就参加了俄亥俄州地面防空观察活动。当时,他的母亲是一家观察哨的协调员,他的许多防空识别培训是在家里进行的。冬天很冷,屋内不得不使用小型取暖器。

美军虽然想了许多办法,但观察员上报的空情经常可笑。经过空军人员的核实,那些所谓的可疑飞机多数是美国的,或者是其它国家的民航客机。然而,美国方面并没有掉以轻心。美国防空部门认为,一旦出现入侵敌机,美国本土就会遭到很大损失。1955年,美国在北面盟友加拿大进行了一次“空袭”联合演习。一天,美国空军模拟苏军战机“空袭”,派出一支战机编队“入侵”加拿大。结果,加拿大地面防空观察员比其它先进防空侦察系统提前大约3小时发现了“空袭”之“敌机”。

据统计,美国为了防止有关国家空袭,在本土先后建立了1.8万个防空哨和73个防空情报鉴别中心,动员了80多万名志愿人员。


退出历史舞台

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美苏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地面防空观察哨开始走向消失。1957年7月,美国在加拿大建立了远程防空警戒网,可以监视苏军远程作战飞机和远程导弹的一举一动。9月,美军成立了北美防空司令部,部署了极为先进的远程防空预警雷达和战斗机,能够及时发现并拦截企图穿越北极空袭美国本土的苏军远程轰炸机或者弹道导弹。这个时候,美苏均拥有了可以投掷核弹的洲际导弹,形成了令人恐惧的核力量。显然,很原始的地面防空观察哨用来对付洲际导弹之类的超级武器已经不太管用了。

1958年,美国地面观察队开始从全天24小时备战转入一类预备状态。一年后,地面观察队解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