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熊向晖生平---回网上几个XX对英雄先辈的诬蔑攻击

(2008-01-10 17:53:01) 下一个
熊向晖生平
2007-12-18 20:23:15     


 熊向晖(1919年4月-2005年9月9日),原名熊汇荃,祖籍安徽凤阳,生于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后三杰”之首(申健和陈忠经是另二杰)。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在中华民国湖北高等法院任庭长。1949年之前奉命在国民革命军胡宗南部进行间谍工作,1949年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界工作。
  
  熊家有八个小孩,熊向晖排行第五。
  
  1936年9月,熊向晖十七岁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在清华期间,他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队委兼秘书,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12月8日,经蒋南翔、杨学诚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时中共领袖周恩来着眼于情报工作的长期性,委托蒋南翔在清华大学寻找“出身名门望族或官宦之家,年纪较轻,仪表不俗,公开的政治面目不左不右,言谈举止有爱国进步青年的气质,知识面广,记忆力较强,看过一些介绍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书籍和孙中山的著作,肯动脑子,比较细心,能随机应变”的人员,作为“闲棋冷子”打入中国国民党内部。因此,熊向晖于1937年11月,奉命赶赴长沙,报名参加胡宗南的第一军中由李芳兰任团长的湖南青年第三战地服务团。
  
  1938年5月初,胡宗南对熊向晖爱护有加,送他到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学习。熊向晖成为黄埔第十五期生,熊向晖代表全体毕业生致辞。从学校学习期满,熊向晖便被委派为胡宗南的机要秘书。蒋介石给胡宗南的密令都由熊向晖签收,胡宗南下达命令也都由熊向晖起草。但熊向晖将所有内容一概记下,将它送到毛泽东、周恩来手中。
  
  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命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以50万军队闪击仅有中共359旅驻守的延安,经熊向晖的情报,共产党通过驻重庆的董必武向舆论界披露了蒋的命令,使之未遂。
  
  抗战胜利后不久,胡宗南又保荐熊向晖去美国留学。未及成行,1947年3月10日晚上十时,胡宗南在洛川“前线指挥所”召集整一军和整二十九军的军、师、旅长开会,具体部署二次闪击延安的方略。熊向晖急忙将情报写在纸上,派胡宗南的机要通信员送西安潘裕然,请潘将信转给王石坚。3月19日,根据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中共中央撤出延安,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只剩一座空城。
  
  熊向晖后于1947年9月到美国西保留地大学研究院学习,1948年9月获社会科学硕士学位后回国。
  
  1949年初冬,在中南海遇到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国民党原和谈代表,张治中十分惊讶:“这不是熊老弟么?你也起义了?”周恩来说:“他不是起义,是归队。”张治中接口说:“我早知道蒋介石在军事上、政治上都远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今天才知道,在情报上他也远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
  
  毛泽东曾称赞熊向晖的地下情报工作是中共情报工作最成功、最模范的事例:“一个人能顶几个师” 。
  
  1949年起,熊向晖先后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办公厅副主任、驻英代办。
  
  1969年,毛泽东、周恩来要求,由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四位元帅一起召开“老帅座谈会”,从6月7日至7月1日就如何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进行了六次讨论。熊向晖记录、并起草《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得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美帝、苏修单独或联合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可能性都不大”的结论。
  
  1971年,担任周恩来的助理,参加了中美重大外交活动。1972年,中国和墨西哥建交,熊向晖任第一任大使。
  
  1991年,熊向晖亲撰回忆录《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出版,才逐渐为人所知。
  
  2005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编辑] 曾任职务
  
  1947年5月,任胡宗南将军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
  
  1949年回国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
  
  1954年,任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新闻办公厅主任
  
  1961年,任讨论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
  
  1962至1967年,任中国驻英国代办
  
  1967年1月,奉调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
  
  1970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
  
  1971年,任总理助理,参加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访华会谈,和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的访华会谈
  
  1971年11月,任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代表
  
  1972年8月,任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
  
  1973年末,任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
  
  1978年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
  
  1983年至1987年,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党组书记
  
  1980年代,任第五、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


熊向晖同志逝世


 2005年09月21日 18:01: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1日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书记、副董事长熊向晖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熊向晖同志逝世后,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王兆国、刘云山、吴仪、张立昌、陈良宇、周永康、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王刚、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刘华清、李岚清、荣毅仁、薄一波、徐才厚、何勇、唐家璇、贾春旺、刘延东、黄华、邹家华、邓力群等领导同志以不同的方式,对熊向晖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

熊向晖同志原籍安徽省凤阳县,1919年4月生于山东省掖县。1936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至1947年8月受党的派遣,一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为保卫党中央作出了特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战斗在党的统战和外交战线上,为党的统战和外交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62年任中国驻英国代办处常任代办。1971年和1972年,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助理,参加了中美重大外交活动。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任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代表。1972年任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1978年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1982年后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书记、副董事长。1993年离休。

熊向晖同志是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熊向晖同志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的统战和外交事业。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