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美:从南海撞机到军事热线 zt

(2007-12-07 20:01:16) 下一个
中美:从南海撞机到军事热线
2007年12月06日 10:38:07  来源:《环球》

1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在北京与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 举行会谈。这是在会谈前,曹刚川为盖茨举行欢迎仪式。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外国军队间的第一条军事热线,中美军事热线11月5日正式确定建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治军思想近些年的发展,也预示着今后更多的类似热线也可能在中外军队间搭建。

中美建立军事热线始末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两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逐渐走向平稳发展,而其间两国军事关系几经波澜起伏。1996年台海危机、1999年我驻南联盟使馆被炸、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几度使中美两军关系降至冰点。


“海空卫士”王伟 (解放军报 阮国琴 摄)


歼击机空中编队加油 (王伟摄于2001年3月31日)


长期以来,中美两军间的沟通、交流主要是通过双方的武官处进行协调。通常情况下,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不过,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或危机,就会出现沟通不畅、协调不灵的情况。

2004年2月,时任美国助理国防部长道格拉斯费斯作出建立军事热线的提议,但中方未予回应。利用2005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访华、2006年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代表团访华,美方又表达了这一愿望,中方表示理解,但认为时机尚不成熟。2006年6月,在第八次中美防务磋商会议上,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罗德曼正式提出建立军事热线问题。一年后的2007年6月,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章沁生中将在新加坡出席第六届亚洲安全会议时宣布,9月中美第九次防务磋商会议将最终敲定建立军事热线方案。

近几年来,中美两军交流、交往增多,高层互访不断,相互间增加开放基地和军事设施,逐渐增加透明度,增强相互了解和信任。尤其是美国现任国防部长盖茨上任以来,一改其前任对华强硬的口吻,高度重视对华关系。两军高层的密切交往,为军事热线的设立奠定了互信的基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另一方面,美军始终对中国的军力发展感到不安,这在其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及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等官方文件中都有所体现。美军在对华接触的同时,提防心态不减,同时不可避免地加强了对华军情的侦察、监视和遏制等行为。在此情况下,摩擦、误判意外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危机事件。

除了提议建立军事热线,美方还提出建立两国间危机管理制度和军事演习事前通报制度等,避免两军在海上发生偶发事故时,因处理不慎扩大冲突。

事实上,中美两国间已经建立起政治和经济的战略对话机制,1998年,中美两国元首的热线电话正式开通。2004年,两国又在美国国务卿和中国外长之间建立起直拨电话。



3月22日,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梁光烈在北京举行仪式,欢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彼得·佩斯访华。 新华社记者 李涛摄

中美军事热线,与两国元首的热线电话及两国外长间的直拨电话不同,它是两国间在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一项新的机制性举措,旨在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危机甚至战争。美方开通军事热线的目的非常明确:谋求中美两军“经常交换意见”,防止因对对方意图“产生误解而陷入危机”。

中美军事热线也不同于美日、美台之间的热线。前者是通过“增信释疑”来降低风险、化解危机,防止意外冲突;后者则是为进一步沟通信息与情报,加强交流与协调,从而进行所谓“协调一致的行动”。虽然都叫军事热线,但中美与前两者间是有质的区别的。



美军佩斯上将坐进中国99式主战坦克 [资料图片]

热线的操作还是未知数

对于中美热线的具体操作机制,目前尚无公开报道。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少将透露,电话终端是否设在国防部、是由两国国防部长通话还是由部级领导之间进行沟通、多长时间通一次话、谈话内容除军事安全问题外是否还涉及政治问题等,都有待通过双方协商达成共识。而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原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佩斯将军曾建议参照冷战期间美苏热线的模式,采用电传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而能拿起电话与中国军官通话“也很好”。



2006年11月17日,随美国军舰访问湛江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来到中国海军陆战队某旅训练场,在雨中与中国海军陆战队同行进行比武与军事交流。中美双方各挑选出20名队员混合编成两队进行通过索桥、穿越水障、攀越斜墙、轻武器射击等项目的“较量”,场面紧张激烈,扣人心弦。这是中美海军陆战队员比武结束后相互拥抱。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中美军事热线将有利于两国军方及时沟通,处理危机和突发事件,增进军事互信。美国前太平洋总部司令丹尼斯布莱尔上将表示,“军事热线的设立有其象征性的意义,因为它展现了双方对彼此建立互信的承诺。”

但至于是不是有实质上的意义,要看它将来会如何运作。有些热线只是众多沟通方式中的一种罢了,但有些热线能够在危机时减少彼此联络上的时间,消除误会的产生。至于美中的热线会属于哪一种,还有待进一步证明。

建立中美军事热线,标志着两军在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推进关系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虽然此举并不意味着两军关系将会急速提升,但确是两军关系发展历程中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事件。

不过,期望一条热线就能解决所有的相互猜疑、消除“中国威胁论”,并不现实。它不能完全解决西方关注的中国军费开支透明度、武器采购、军队现代化、战略意图等方面的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对台军售、对华冷战思维、导弹防御系统部署、美军在西太平洋部署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回国后不久,美国国防部便通知国会,决定对台出售武器。



2006年7月18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左)在五角大楼举行仪式,欢迎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新华社记者吕明响 摄

建立军事热线是国际普遍做法

半个多世纪以来,军事热线制度有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意识到及时沟通的重要性。美俄、法俄、美日、法德等许多大国之间或是世界上冲突和潜在危机较多的地区,如朝鲜半岛、南亚地区,都建立了层次不同的军事热线机制。仅美国一家就与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热线联系,既有欧洲、日本这样的传统盟友,也有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重要对象国,还包括中国的台湾地区。

近年来,中国已开始认识到军事热线的积极作用,并开始尝试与有关国家建立热线。在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今年8月底访日期间,中日双方同意成立研究小组以开设军事热线;之前的5月份,梁光烈总参谋长访韩期间商定,两国在海军和空军分别开通军事热线,出于防范海上突发性危机的目的,两国海空军指挥部门将成为首批试点单位。



5月11日,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将在北京会见来访的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蒂莫西基廷海军上将一行。中新社发 任海霞 摄

即使曾经是对手,只要双方真心希望和平,军事热线在促进互信、防止意外冲突、确保和平方面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就存在两条军事热线,一条连接着两军作战部门的首长,另一条连接着边境地区的驻军首脑机关。它们的作用是,及时向对方通报即将开展的演习、计划进行的兵力部署调整等情况,从而做到相互通气,避免误判。印巴之间的根本分歧到今天并没有得到解决,但近几年来能实现停火,相安无事,热线的作用功不可没。另外,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海军之间,也有一条热线,连接着两国海军作战部长的办公室,这条热线已经存在8年,其主要作用是相互通报各自舰艇活动的路线及携带的物资等有关情况。


资料图片:美国总统肯尼迪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举行会谈。


全球第一条军事热线

全球第一条军事热线建于冷战时期的美苏之间。

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两国剑拔弩张,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当时,美苏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信息传达途径不畅,由于相互隔绝,缺乏联络,相互间的恐惧、错误情报和互不信任随时都可能引发战争。为了避免因误判或错误决策而爆发战争甚至核战争,美苏两国领导人意识到双方有必要建立直接联系渠道。1963年6月,美苏于在日内瓦签署《建立热线机制备忘录》。双方同意在紧急情况或特殊事件发生时,使用直接联系渠道,保证快速向对方提供相关信息。



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的船只。 [资料图片]

初期的美苏军事热线并不像有些电影里所描述的那样,两国领导人拿起电话就可以通话。备忘录规定建立一条24小时双工有线电报线路(华盛顿-伦敦-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莫斯科),用于发送电报;另一条双工无线电报线路,从华盛顿经丹吉尔到莫斯科,作为预备连线。热线起初是通过光缆连接的电传打印机。发送方的领导人先用本国语言草拟文稿,经翻译成对方语言后再进行传送。

但该条热线建成后,直到1967年第3次中东战争中,苏联黑海舰队、美国第6舰队开进地中海后,相互间距离太近,容易产生危险。两国领导人想避免因意外导致对抗才首次使用。

确切地说,美苏此时的军事热线应是一条元首热线,但由于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尖锐对峙,因此它更多地发挥了军事热线的作用。

随着通信技术的改善,美苏两国于1971年达成协议,对热线进行升级,加装语音电话,启用卫星连线,再增设两套卫星通信线路,以加强联系时效。1986年热线又增加了高速传真传送能力,今天两国领导人可以快速交流大量信息,包括作战地图、图表及表格。 (贺从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