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吴建民出书披露:中美撞机事件赔偿问题仍是悬案 zt

(2007-12-18 19:49:40) 下一个
吴建民出书披露:中美撞机事件赔偿问题仍是悬案
2007年12月19日 09:02北京青年报

吴建民出版《外交案例》披露中美撞机事件处理内幕

本报讯 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的新书《外交案例》和《吴建民访谈录》昨天举行了首发式。在《外交案例》一书中,吴建民披露了我国在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和“9·11”事件后的危机处理内幕。

■“人、机一走,危机就缓解了”

《外交案例》一书从外交大智慧、逆境外交、首脑外交、多边外交、使馆工作、危机处理等方面选取了19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其中绝大部分是作者亲历的外交事件,每个案例又分为背景、中方面临的选择、具体操作过程、启示四个方面,有不少篇幅涉及了中央的决策过程。例如书中披露,在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后,中方面前有人机都不放、人机同时放、先放人后放机三种方案。

中央在4月2日最终确定了人机分离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如果此时把美国24个人扣在中国时间太长,会引起美国民众的强烈反感;第二,美国的复活节(4月20日)即将来临,这在美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如果到那时美机组人员还不能与其家人团聚,也会造成美国民众对我的反感,对我国的外交斗争会造成不利影响。”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经过一系列的外交行动,4月11日下午,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向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递交了关于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的致歉信。4月12日清晨美飞机载着24名美国飞行员回国,7月3日晚美国军用侦察机经拆卸后由俄罗斯运输机运离中国并于次日抵达夏威夷,撞机事件终于画上了句号。

撞机事件后,中方要求美方向中国支付100万美元赔偿费用,但美国只同意支付34567美元,遭到中方断然拒绝。吴建民在书中写道,撞机事件的赔偿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悬案,尚未解决。“但是人、机一走,中美之间的危机就缓解了。”

■“中国政府对9·11的反应迅速”

吴建民在书中还披露,在“9·11”事件之后,中国政府同样面临三种选择:静观、不表态;静观各方反应和动向后再表态;以最快的速度谴责恐怖主义。中国政府选择了第三种。江泽民主席在距第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仅仅五小时即与布什总统通电话谴责这一恐怖主义事件,中国政府的反应迅速、及时、正确,尤其是两国元首间的电话往来,对于稳定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影响深远。在“9·11”事件发生后仅一年内,中美元首就进行了三次会谈,两国关系趋于稳定。

■“外交太神秘了不符合时代潮流”

吴建民在首发式上表示,长期以来盖在中国外交上的一层神秘面纱并没有揭去。他说,“当然,外交需要保密,全世界都如此;但保密是有期限的,过了期限,就不是秘密了。外交太神秘了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不符合中国老百姓的需要,不利于推动中国和外国的合作,也不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把这些决策过程讲出来,对中国没有任何损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